“京城第一玩家”王世襄旧藏拍得5500万元
新华网北京11月20日专电(记者岳瑞芳)正于此间举行的中国嘉德2013秋拍会上,“锦灰集珍――王世襄先生旧藏”专场总成交额逾5500万元,成交率93%,450余项拍品均为首次亮相。
王世襄,著名收藏家、文物鉴赏家、学者。身为土生土长的北京人,他使市井的“雕虫小技”登上“大雅之堂”,被称为“京城第一玩家”。2003年,中国嘉德秋拍曾推出王世襄夫妇珍藏专场,最终取得6301.35万元总成交额,成交率100%。
两件家具见证王世襄传奇一生
王世襄在明清家具的研究和收藏界,拥有泰斗级地位,专场推出的两件家具则是其一生中具有独特意义的,是他所收藏的第一件明式家具――“明末清初黄花梨琴案”,以及最后一件家具“花梨木独板大画案”。
“明末清初黄花梨琴案”原本是一张画案,是王世襄收藏的第一件明式家具,王世襄为方便夫人袁荃猷向管平湖学琴,将这张画案创新性地改造成了琴桌。
“花梨木独板大画案”则是王世襄一生中认为最完美的一件家具,也是其收藏的最后一件家具。这张画案由王世襄亲自设计,田家青制作,是见证两人师徒情谊的作品。王世襄生前对这张画案极其喜爱,还撰写《案铭》刻于案上,这张画案也陪伴他度过晚年。
最终,“花梨木独板大画案”和“明末清初黄花梨琴案”分别以1265万元和517.5万元成交。
民俗收藏凸显传统文化魅力
值得关注的是,曾著录于王世襄的《说葫芦》与《自珍集》中的几组官模子葫芦此次在拍场首次与藏家见面,葫芦器型虽小,却都是王世襄的随身之物,曾经陪伴他走过漫长岁月。
王世襄生前珍藏的“道光官模子蝈蝈葫芦三具”,著录于《说葫芦》与《自珍集》,经过激烈争夺,最终以103.5万元创出纪录。其中,“官模子蝙蝠流云纹蝈蝈葫芦”,六蝠展翅飞翔而俯仰向背,姿态各异;“官模子百寿纹蝈蝈葫芦”,楷书寿字十行,行五字,仅得半百,名“百寿”者,成对葫芦之数也;“官模子盘肠寿字纹蝈蝈葫芦”,图案以寿字连缀成框格,实以盘肠,寓“长寿”之意。另一套“晚晴官模子蝈蝈葫芦九具”著录于《说葫芦》,也以80.5万元高价易主。
王世襄生前另一爱好为养鸽,其收藏的鸽哨此次也首次面世,“‘鸿’字葫芦两对及截口三对”以78.2万元成交。此组鸽哨包括2对葫芦和3对葫芦截口。“葫芦截口”简称“截口”,和葫芦的外貌基本相同,只是哨口及内室都被截隔为二,故得名。另一“‘文’字葫芦四对、截口九具,及‘祥’字截口一具”以74.65万元成交。此组葫芦鸽哨及截口鸽哨共14对,均漆黄色,葫芦略深。
古籍善本展示大家学养
此次上拍的“王世襄藏古籍文献”部分,370余部藏书首次向大家展示了王世襄的藏书家身份。其中,宋·李诫编修《李明仲营造法式》以89.7万元成交,居首位;旧抄本《竢翁寓意编》以48.3万元成交;旧抄本方若《药雨谈画》以46万元被竞得。
1941年从燕京大学毕业之后,王世襄赴四川李庄,辗转为梁思成接受,成为中国“营造学社”的助理研究员。整理研究学社所藏古籍文献资料,是王世襄所事的第一职业,也是其日后研究文物成一代绝学的理论基础。世人皆好奇王世襄能将“玩”发展成一门精深学问,原因之一就是他在古籍文献资料研究中打下的扎实功底和基础。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