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社科院专家:中美之间互信减少博弈增加


来源:凤凰财经

人参与 评论

【编者按】中国新一届领导人上任后,中国外交政策出现新动向。在中、美、日三方博弈日益凸显的背景下,未来三国关系将会如何发展?亚太经济格局是否会发生新转变?中国社科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副研究员张洁为凤凰财经撰稿分析认为,从整体态势来看,中美之间的互信在减少,博弈在增加。海上争端问题将是中国面临的主要挑战。中国必须在主动维权的同时,需要更加清晰、具有可操作性的战略,包括制定明确定义南海断续线性质在内的南海战略、周边战略和全球战略,来应对目前的复杂局势。

中国外交:是否日益激进化?

判断中国外交是否转变,2010年是一个节点。这年前后,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第一次超越了日本位居亚洲第一,全球第二,这种变化具有不可逆转性,未来,中美之间的经济差距在逐步缩小的同时,中国与包括日本在内的、周边国家的经济差距会进一步增大。尽管国民生产总值不能完全代表国家实力,但是,以经济力量为基础,一国政治力量和军事力量无疑也会相应调整,因此,这种变化仍然是具有深刻含义的。也是在2010年,美国提出了亚太再平衡战略,这种以军事上为急先锋,配合经济上的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议(简称TPP),很快产生了巨大的地区效应。因此,主要大国力量对比关系的变化及其亚太战略的调整,是理解当前中、美、日三方博弈,以及一系列发生在亚太地区的热点问题的格局背景。

如果说,长期以来,中国周边安全最不稳定因素是朝鲜半岛问题的话,从2010年之后,海上争端成为中国外交不得不应对的最主要挑战。2009年的无瑕号事件,2010年中日钓鱼岛撞船事件,2011年5月中越割电缆事件,2012年的黄岩岛对峙和钓鱼岛购岛风波,直至2013年的仁爱礁对峙,都对中国外交形成了一系列的考验,面临风云突变的周边形势,中国同样感到困惑,甚至无所适从,因此,在2012年前后,中国外交尤其显得有些被动,根据中国外交官的介绍,在这一年,中国外交60%的精力都用于解决南海与东海问题。

但是,不仅是中国学者认为用Assertive一词形容中国外交政策的变化并不客观,一些国外学者也同样持有保留意见,他们认为,虽然中国外交日益显示出坚定的维权意志,但是,这一时期的中国外交并不是一种深思熟虑、逐步推进国家意志的结果,更多是一种被动的、应激式对策。而笔者尤其想要强调的是,在上述事件中,中国坚持了不主动挑衅、不使用武力的底线,从两个坚持来看,中国外交政策的性质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海上争端问题对于中国外交的战略含义逐步显露,它的关键不仅在于维护一国的主权。之于外部世界而言,这成为中国是否能够以和平方式实现崛起的重要试金石。而之于美、日和一些周边国家而言,这则是遏制中国崛起的重要途径。因此,从2010年开始,在南海问题上,美国放弃了过去的中立立场,开始积极介入,以此为重返亚太的“抓手”,并利用东盟地区论坛、东亚峰会等地区对话平台,拉偏架、搅混水,与中国针锋相对。而日本则策划了购买钓鱼岛主权的闹剧,菲律宾、越南等国也尽其所能固化对非法占有的南沙岛礁的“主权”。其背后的基本逻辑判断是,时间的优势,属于中国,而强大的中国,会以实力改变领土现状。

“一路一带”:从区域合作到制度输出

2013年开始,中国外交开始出现一些新变化与新动向,即主动性在加强,整体战略谋划在提升。2013年10月,首次中国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召开,确定了今后5-10年周边外交工作的战略目标,即服从和服务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面发展同周边国家的关系,巩固睦邻友好,深化互利合作,维护和用好中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基本方针是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坚持睦邻、安邻、富邻,突出体现亲、诚、惠、容的理念。“亲、诚、惠、容”理念是中国努力化解近年来周边国家对中国实力上升产生疑虑的重要新举措,意在让周边国家和人民更多分享中国改革开放的红利,更好地理解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决心。

2013年,习近平主席在访问哈萨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亚期间先后提出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下文简称一带一路)的构想。很快,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无论是国内主要职能部门还是学术机构,都展开了对这一构想的研究。最初,“一带一路”被更多地定义为中国未来的周边经济外交战略,被认为是中国要以规划和推动区域经济合作为主,兼顾人文与社会交流,重点通过互联互通和基础设施建设,为亚洲的整体振兴插上两支强劲的翅膀,与周边国家构建命运共同体。但是,随着认知的加深,一些智库和专家指出,“一带一路”应该作为落实中国周边战略目标的大平台,涵盖政治、安全、经济、社会文化交流各个领域,成为构建和推行中国主导的地区秩序和规则的主要路径。

如果说,过去十年,中国周边外交的主要目标是建立区域经济合作的话,那么,在未来十年,区域合作已经从目标转变为手段,意在构建中国与周边国家建立政治与安全互信,将周边建设成为中国崛起的战略依托带。

亚洲新安全观:中国的再平衡

中国与东盟关系深受南海问题困扰。随着美国重返亚太,东南亚国家在经济上依赖中国的同时,在安全上迅速倒向美国,这种“骑墙外交”引发了中国的深刻反思,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的不稳定性,是因为经济紧密度仍然不足,还是单纯通过经济合作,不足以构建一个稳定的周边安全环境?

在中国周边安全形势中,最具有不稳定性的朝鲜半岛问题,而矛盾最集中的则是海上领土领海争端。钓鱼岛问题和南海问题是两个性质不同、但彼此高度关联的热点问题。其实质一是中国以何种方式实现崛起,如何处理维权与维稳的双重目标,二是美国及其军事同盟体系如何应对中国的崛起。

从目前来看,中国新一代领导人试图双管齐下。在继续加强与周边国家经济合作的同时,开始更多地进行政治与安全方面的战略设计。新安全观的提出,是2014年中国外交的新特色。5月,在第四次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亚信峰会)上,习近平主席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共同、综合、合作和持续的亚洲安全观,指出了共建、共享、共赢的亚洲安全之路。这与目前在亚太地区事实存在的、以美国军事同盟体系为主导的、零和博弈的安全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是对美国“再平衡战略”的一种再平衡。中国作为成长中的世界大国,其承担的国际责任要求中国必须为世界提供更多的观念性贡献,而亚洲新安全观的提出,正是意在强调亚洲安全的多样性,尊重地区国家的合理关切,共同来做地区安全与发展的加法,而不是减法。而这也是从安全观念上对中国以和平方式崛起的战略探求。

从外交实践中,中国试图平衡地处理维权与维稳的双目标,一方面,在钓鱼岛争端、南海问题上维护国家主权的完整性,坚定而明确地亮出中国的底线:不是我们的,一分不要;该是我们的,寸土必保。另一方面,中国也多次强调,争议各方应遵守国际法,透过友好协商,妥善处理有关争议。正如习近平主席指出的,要找到利益的共同点和交汇点,坚持正确义利观,有原则、讲情谊、讲道义,多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中美博弈:未来亚太安全格局的主旋律

无论是钓鱼岛问题还是南海问题,事实上都很难摆脱美国的作用。而中美关系日益呈现出错综复杂的态势。一方面,双方积极倡导建立新型大国关系,2014年6月,中国应美国之邀请,第一次参加了环太平洋军事演习,7月,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如期举行。另一方面,美国对中国的指责与批评更加肆无忌惮,从2014年初美国副国务卿拉塞尔第一次公开批评中国的南海断续线问题,到在中菲仁爱礁对峙、中越中建南对峙中,美国军机的身影的若隐若现。从整体态势来看,中美之间的互信在减少,博弈在增加。

但是,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世界上最大的核武器国家等身份所决定,中美之间不会发生大规模的冲突,接触与遏制将是美国对华政策的主流。美国一方面不遗余力地积极介入亚太事务,另一方面继续要求中国在朝鲜半岛问题、中东问题,以及全球层面的气候问题上积极合作。而相对于美国这种尤抱琵琶半遮面的态度来说,日本作为美国同盟的马前卒,在勾连周边国家、制华反华的意图就表现地格外赤裸裸。从2013年大规模地对缅甸投资,到2014年南海问题升温后,通过防卫装备转移三原则,放宽武器出口,加强与菲律宾、越南的军事合作。应该说,美国虽然有对日本的军国主义仍有戒备,但是在遏制中国崛起的目标上,美国与日本具有高度的一致性。

因此,未来在亚太格局的博弈中,中国面对的是一个以美日同盟为基石的美国同盟体系,而海上争端问题将是中国面临的主要挑战。中国必须在主动维权的同时,需要更加清晰、具有可操作性的战略,包括制定明确定义南海断续线性质在内的南海战略、周边战略和全球战略,对各个战略之间的优先缓急做出准确定位,通过综合运用外交、经济、安全等多种手段,更好地实现中国的国家利益。

(作者张洁,中国社科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副研究员,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为凤凰财经独家合作稿件,转载请标明稿源。)

相关专题:第六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

[责任编辑:liu_jing]

人参与 评论

【独家稿件声明】凡注明“凤凰财经”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图表或音视频),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如需转载,请与凤凰网财经频道(010-60676000)联系;经许可后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

凤凰财经官方微信

0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