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发改委发文力推生物基材料 受益股解析


来源:中国证券网

生物产业作为战略新兴产业的重要板块,正得到发改委的大力支持。发改委9月3日下发通知,力推生物基材料应用,并支持生物基材料制品新商业模式。记者了解到,此前包括深圳等地方发改委已经对项目申报展开工作。

导读:

发改委发文力推生物基材料应用

什么是生物基材料

生物塑胶原料行业发展势头迅猛

蝶翅联姻纳米有望催生全新生物复合材料

生物材料:8公司沾边2000亿蛋糕

国内未来生物医学材料的投资逻辑和机会

生物材料板块11只概念股价值解析

发改委发文力推生物基材料应用

生物产业作为战略新兴产业的重要板块,正得到发改委的大力支持。发改委9月3日下发通知,力推生物基材料应用,并支持生物基材料制品新商业模式。记者了解到,此前包括深圳等地方发改委已经对项目申报展开工作。

据了解,目前我国对生物基材料寄予厚望。“十一五”期间,我国生物基材料技术取得显著成效,形成了如全降解生物基塑料、木基塑料、超大分子聚乳酸、农用地膜等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技术与科学局再度将生物基材料和生物基化学品两大类产品列为研究核心。2014年初,由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工信部、科技部、中科院等部门联合推动的“生物基材料重大创新发展工程实施方案”涉及220多亿元的产业投资,也宣布进入专家审核阶段。

而昨日发改委通知指出,针对新兴生物基材料即将大规模爆发式增长的发展需求,培育一批拥有核心关键技术、创新能力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骨干企业,建设一批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特色鲜明、产学研用有机结合、引领示范作用显著的产业集群。

同时还要推动商业模式创新。充分发挥市场主体的积极性,推动要素整合和技术集成,统筹关键技术研发、创新成果产业化和市场培育,创新生物基材料在重点行业、重点区域、重点民生领域的示范应用商业模式,显著提升应用水平和应用规模。

我国生物基材料企业亟须做强

生物基复合材料兴起于欧美国家,其产业化研究与推广也从欧美国家逐渐向全球蔓延。据全球著名市场研究机构Freedonia 2014年发布的最新报告称,2018年美国木塑复合材料市值将达55亿美元

中国工程院院士谭天伟指出,目前我国在生物基材料方面的研究和产业化虽然取得了长足进展,但同美国、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技术不够成熟,制品性能无法完全满足各种消费需求,成本太高,尚难与石油基产品竞争等。

而前瞻网分析师梅智勇指出,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木塑料复合材料生产国与出口国,生产企业众多。但与欧美企业规模化生产相比,仍然不具备竞争优势,企业需要进一步做大做强。

还有一个问题也值得注意,生物基材料和产品相关标准的制定和发展仍显得有些滞后。国内外生物基材料标准以检测方法标准为主,通用性基础标准和产品标准较少。有专家建议,我国急需自行制定生物基材料的定性定量标准,用于对国内现有的生物基复合材料产品的相关标准进行整合与修订。(.上.证)

什么是生物基材料

生物基材料是指用可再生原料通过生物转化获得生物高分子材料或单体,然后进一步聚合形成的高分子材料。生物基材料包括生物基平台化合物、生物塑料、功能糖产品、木塑复合材料等,它具有传统高分子材料不具备的绿色、环境友好、原料可再生以及可生物降解的特性。其制品既包括日常生活中经常能见到的生活用品,如包装材料、一次性日用品等,也包括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药物控制释放材料和骨固定材料,以及人体组织修复材料等生物医用材料等。(.上.证)

生物塑胶原料行业发展势头迅猛

众所周知,生物塑胶原料是可以被大自然降解的一种环保材料,它的原材料主要是一些植物纤维素、植物蛋白质以及淀粉之类的,就算使用后随意扔入大自然中也会被分解成含碳的有机物或者水等。现在全球环保意识逐渐提高,而我们消费者对于环保材料的认可度也逐渐提高,所以塑胶原料生产商也为了迎合这一时代的契机开始转向生物塑胶原料的生产和研发,而市场上面各种消费品很大一部分都含有塑料成分,因此很多生产商开始转向研发适合消费品的生物塑胶原材料。

现在我们常用的塑料袋大多数都是采用普通塑料原料制作而成,但是市场上面也开始出现了生物塑料材料的塑料袋,在前年通过统计得出目前生物塑胶原料用量最大的是欧洲一些国家,其中生物塑胶原料的使用量超过了全世界所有使用量的1/2以上。

作为环保型材料生物塑胶原料属于可降解原材料,目前根据最新资料可以了解到目前全世界对于这种环保型可降解生物塑胶原料在未来10年后的需求量将达到950万吨左右,而每天的市场需求增长量达到了30%多,在去年全世界对于复合塑料材料的消费已经超过了6000多亿美金,而主要的消费区域还是在亚洲这些地方,而在美洲、欧洲这些地方的消费量相对亚洲来说偏小,10年后亚洲对于生物塑胶聚合材料的需求量将会占据全世界需求量的1/3以上,但是美洲和欧洲的需求量将会相对减少。而生物塑胶原料发展势头如此之大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它是一种可再生资源,更为重要的是容易被大自然降解,不会污染生态环境。

生物塑胶原料目前不仅开始大举进军国内的包装行业,而且已经开始向各个行业领域发起进攻,比如说汽车行业。一直以来很多人都认为塑胶原料制品是环境破坏的主要参与者,是生态污染的刽子手,但是最新研究出的易溶解和可循环塑胶原料将给社会环保带来福音,给生态保护带来希望。

生物塑胶原料作为行业中的新兴原材料,目前其应用广泛性已初见倪端。之前汽车内饰材料大多是材料TPU塑胶原料、阻燃PP原料等,但是如今汽车内饰原材料开始材料生物塑胶原料制作,现在很多的汽车供应商都不想使用能产生严重影响的原材料,倡导健康可持续发展。塑胶原料已经被投入生产手机、视频包装等,但是汽车方面还仅限于汽车内饰用品,关于汽车外部产品的扩展还在研发当中。

生物塑胶原料还无法广泛走进市场,其原因有很多,如今世界各地汽车生产商在汽车内饰原材料上面的应用也没有被广泛推广使用。

现在政府已经开始重视对降解性塑胶原料的推广,这个从八十年代开始研究的材料经过长期的沉淀和磨练终于开始浮出水面,逐渐走向成熟。在塑料包装、垃圾袋、地膜等方面将会有大量的生物塑胶原料进入,而且这个市场也十分广阔,每年在这方面的材料消耗巨大。

现在国内开始重视生物塑料的原因是大量的塑料制品垃圾没有很好的进行分类回收再利用,造成大量的塑料垃圾进入自然,而这些材料并不能被大自然消化和降解,特别是一些塑胶原材料由于特殊的用途它被研发成拥有抗老化性能,因此就算埋在地下很长时间也不可能被分解或降解,而生物塑胶原料虽然具有可降解性能,但这种可降解的生物塑胶原料生产成本高出普通塑料原料的生产成本,所以说在价格上并没有明显的优势,如果政府在政策上给予支持的话,相信很快就能够打入市场。

生物塑胶原料需求较大,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它节能环保,对于生态环境非常友好,但是其广泛的被应用于市场还需求技术的突破以及国家政策的支持。(.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蝶翅联姻纳米有望催生全新生物复合材料

据外媒报道,科学家将蝴蝶翅膀与碳纳米管相结合,开始着手制造一种全新的“纳米生物复合材料”。这标志着该领域的研究又取得了新的突破。

据Science Daily 28日报道,晶闪蝶(Morpho butterfly)的蝶翅具有让人惊叹的自然属性。科学家利用这种属性研发出一种“纳米生物复合材料”,可用于制造可穿戴电子设备、高敏感度的光感应器、以及可持续适用的电池。

报道称,晶闪蝶翅膀的自然属性,是目前所有现存技术都无法人工复制的。这种翅膀非常轻薄和灵活,可吸收太阳能,还可以快速避水以及自我清洁。科研小组已经开始着手将这种翅膀和“碳纳米管”相结合,制作全新的复合材料。

当在蝴蝶翅膀中引入蜂窝网络状的碳纳米管时,所得复合材料可以用激光激活,更容易被加热,并具有更高的导电性。这意味着“智能纳米生物材料”的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未来可用于数字诊断、柔软的可穿戴电子设备、光电传感器、以及光伏电池等领域。

国内相关概念A股主要有:

中国宝安(000009.SZ):公司持股占该公司注册资本的51.91%贝特瑞建有年生产15600吨负极材料、400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120吨碳纳米管的自动化生产线,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锂电池负极材料生产商,全球市场占有率达24%。(.大.智.慧.阿.思.达.克.通.讯.社)

生物材料:8公司沾边2000亿蛋糕

“虽然目前生物医用器械材料规模比较小,但确实为消费者所需要。”

如果说高分子材料的出现,为人类打开了材料世界的大门,那么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的应用,则为人类揭开了生命世界神秘的面纱。

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是一种特殊的功能高分子材料,通常用于对生物体进行诊断、治疗以及替换或修复、合成或再生损伤组织和器官。

“虽然目前生物医用器械材料规模比较小,但确实为消费者所需要。”医药企业管理协会秘书长于明德向记者说道。

由于专业技术壁垒的限制,目前国内生物医用材料专业生产企业并不多。随着消费者对身体健康越来越为关注,市场对于生物医用器械材料的需求正逐渐加大。

政策拉动市场需求

《新材料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明确提出,我们要加强生物医用材料研究,提高材料生物相容性和化学稳定性,大力发展高性能、低成本生物医用高端材料和产品,推动医疗器械基础材料升级换代。“十二五”重大工程亦包含生物医用材料专项工程。

科技部《医疗器械科技产业“十二五”专项规划》中指出,医疗器械是国家科技进步和国民经济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指明十二五期间医疗器械产业的重点产品方向、重点布局任务和政策保障措施,预期十二五期间拉动新增医疗器械产值2000亿元。

医疗器械行业属于高技术行业,涉及医药、机械、电子、塑料等多个行业,在我国属于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2013-2017年中国植入医疗器械行业产销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中显示,2011年,我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医疗器械市场。

“相比于高分子材料,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能够更好地和人体组织相融合,满足生物力学要求,大幅降低材料物质对人体的伤害程度。”一名行业分析师告诉记者。

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原材料主要包括聚乳酸、聚丁二酸丁二醇酯等脂类物质和镍钛支架、不锈钢支架等物质材料。其中,脂类物质具有耐热性、相容性、可降解性等性能,适用于膜类、垃圾袋等材料的生产。而物质材料则具有良好的压缩性、拉伸强度、硬度等性能,常用于医疗行业的器械生产。

据材料科学实验室数据统计,目前与生物材料相关上市公司共有8家,包括冠昊生物迪康药业等公司,其中冠昊生物和迪康药业值得关注。

冠昊生物欲多样化,

无奈研发周期长

冠昊生物目前在产的产品主要为膜类产品,主要包括生物型硬脑(脊)膜补片(脑膜建)、胸普外科修补膜(体膜建)和无菌生物护创膜(得膜建)。其中脑膜建市场达40%以上,占总体主营业务收入的93.30%,是公司目前营业收入的主要来源。

过高的收入占比,使得公司潜藏着巨大的风险。一旦神经外科医疗市场发生重大波动导致需求萎缩,那么公司经营收入将深受影响。

据知情人士透露,目前公司正在加大对整形美容产品的研发。冠昊生物董事会办公室相关人员告诉记者:“我们在上市时就提到未来往整形美容方向发展。现在很多医院都设有专门整形美容科室,市场需求很大。”

与上述在售产品一样,用于整形美容的组织补片也是以食用动物组织为原料,经过组织处理平台得到的。最大的特点也是可直接入人体,诱导再生被动降解。妇科、整形美容等一系列产品的市场推广也被市场认为公司未来的成长看点。

目前,生物型组织补片已完成临床试验,正在注册报批。而骨诱导型可降解吸收生物活性骨修复材料及产品、透明质酸、人工角膜等新品正在产品设计或者动物实验中。

“医疗事项进展、更新都是比较慢的,整个研发周期很长。公司除了研发产品周期,还要注册、报批三四年时间的流程。从1997年公司开始投入研究到2005年创设第一个产品,中间经过了7~8年的研发周期。”上述相关人士告诉记者。

公司募投的重大项目再生型医用植入器械国家工程实验室建设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营销网络扩建项目已完成84.32%的建设。虽然无菌生物护创膜高技术产业化工程建设项目仅完成27.11%的建设,但是项目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间为2013年。

公司产品的主要竞争对手是强生、贝朗医疗等国际知名的大型医药企业,其中强生在脑膜建市场中占有20%的份额。而在国内,虽然从事该类产品的上市公司只此一家,但是其他的企业也在发力新型产品的研发。

据悉,青岛中皓生物的人工角膜已进入临床,北京大学邓宏魁教授已带领干细胞再生医学研究团队完成表皮细胞逆转“全能干细胞”实验。

以学术推广为核心,公司产品直接卖给正规三甲或者权威医院,销售对象都是医生。

迪康药业重组,专注生物材料药品

迪康药业的生物材料主要是可吸收医用膜和可吸收骨折内固定螺钉。

可吸收医用膜采用超高分子量可吸收聚-DL-乳酸材料,具有良好贴附性、柔韧性,能有效地隔离手术创面。而可吸收骨折内固定螺钉则采用超高分子量聚-DL-乳酸材料制成,可降解完全,弹性模量与松质骨近似。

迪康药业除了生物材料,还主营药品产业。由于药品零售终端——和平连锁业绩不佳,迪康选择退出药品零售行业。目前正在进行重大资产重组,今年公司已将主业聚焦在药品和医疗器械两大产业上。

“生物材料是我们很早以前863项目转化过来的,技术从刚开始到转化过程已经经过很长时间,做得比较成熟。”迪康药业董事会办公室相关人员告诉记者。

相比冠昊生物,迪康药业的销售渠道还是走传统路线,通过代理制,主要销往一线城市。

在经过上半年的产业结构优化后,公司集中资源专注于消化系统用药和生物医学材料器械两大产品群的生产和销售。2013年6月24日董事会审议通过了使用自有资金购置土地约60亩左右,用于未来投资兴建高新技术生物医用材料研发生产基地。

目前,公司已对所在地周边的工业园区进行了综合考察,并将结合政府挂牌出让土地的实际情况选取适合的土地参与竞买。(.理.财.周.报)

国内未来生物医学材料的投资逻辑和机会

骨科和心外科是植入医疗器械行业两个最大的细分市场。我国的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老龄化人口的绝对数量和相对占比的提升为骨科和心外科植入医疗器械市场提供了丰厚的成长土壤。

从疾病谱来看,循环系统疾病和肌肉、骨骼方面的疾病是我国主要的慢性疾病。同时中国城镇和农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明显上升,为骨科植入器械和心外科植入器械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所谓的结构性机会,是指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纵向上拓展新的应用领域,横向上对传统材料进行替代。可以分两方面来讨论。一种结构性的机会是在同种材料领域进行纵向的技术提升,比如在金属材料领域,新型金属材料的开发和应用,取代原有的材料。另一种结构性机会是指,通过新兴技术平台的开发和应用,在横向上取代原有材料的使用。比如目前冠昊生物引进的ACI技术,可以取代一部分人工关节的应用。

金属材料包括不锈钢、钴基合金、钛基合金和记忆材料。不锈钢材料是最早得到应用的体内植入金属材料,随后钴基合金、钛基合金、加入了陶瓷和高分子聚合物的复合材料更多地被应用到了人工关节领域。

早在1930年代,不锈钢材料应用于髋关节臵换。1950-70年代,钴基合金和钛基合金开始大范围应用,并成为目前骨关节臵换中主要的一类金属材料。高分子聚合物材料也开始应用于人工关节的臵换手术。1970年代至今,记忆金属和陶瓷等材料开始应用于骨科相关的植入器械领域。

从行业纵向发展的角度来看,医用金属材料市场的发展依赖于新型金属材料的开发,正如之前的发展轨迹,新材料在性能上的提升,将带动行业的发展,拓展下游的应用领域。或许未来随着医用金属材料的进步,金刚狼躯体中的曼德拉金属会成为临床应用的现实。

骨科和心外科来看,主要使用的是金属材料、陶瓷材料和高分子聚合物材料。在这些领域,外资品牌占据比较明显的优势。比如骨科植入器械领域,以强生、Zimmer和Stryker为代表的跨国公司垄断了全球大部分的市场份额,国内的市场参与者,大多数要么被并购,要么难以做大。

国内公司如果想凭借同一技术平台的同质化产品和国外企业竞争,走进口替代的道路,这一过程可能会比较艰难和漫长,因为强生、Zimmer和Stryker在这些领域已经确立了绝对的优势地位,国内企业无论是资金实力还是品牌上都在劣势。所以未来国内生物医学材料公司的机会在于技术平台的升级,通过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来取代原有国外的产品和技术,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行业的结构性机会。

冠昊生物在脑膜领域的成功因素有两点,第一,国外企业已经将脑膜市场培育成熟了;第二,公司通过新产品的研发,研制出了性能更为优异的生物衍生材料,实现了技术平台的升级。所以公司成功的进行了进口替代。

此外,金属材料和陶瓷材料属于生物惰性材料,植入后将永久留在体内,为以后产生副反应埋下隐患。而以冠昊生物的生物衍生材料为代表的新技术改变了传统植入器械介入治疗的概念,生物衍生材料不但能够在体内降解代谢掉,而且能够刺激、诱导受损组织的再生,从根本上规避了植入器械导致的异物刺激的风险。所以公司所从事的领域是具有革命性意义的。

冠昊生物引进的澳洲ACI技术,这是一种组织工程类产品(或者技术),该项技术在国内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和脑膜的逻辑类似:第一,ACI针对的是骨科治疗领域,这是植入医疗器械目前最为成熟的一个应用领域,市场是现成的。第二,公司做的不是简单的同类品种的进口替代,而是技术平台提升带来的治疗手段的更新,通过这种治疗手段,可以使大约20-30%原本需要更换人工膝关节的患者免于更换人工关节。这其实就跟公司之前通过生物衍生材料取代国外进口的高分子材料的路线是一样的。

此外,中山大学下属中大医疗器械公司的神经修复产品也是一个技术平台创新的典范。其产品商品名神桥,学名“去细胞同种异体神经修复材料”,是全球继美国在2008年获准临床使用与上市的同类同质材料后,国内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唯一获正式批准的缺损神经修复材料。该产品作用类似于冠昊生物的脑膜,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在损伤部位起到“搭桥”作用,使原有组织沿着植入材料快速再生,从而完成修复。我们认为这也是生物衍生材料在技术平台和应用领域的一个重要创新。(.中.商.情.报.网)

生物材料板块11只概念股价值解析

个股点评:

冠昊生物:生物技术平台型公司,新产品将逐渐发力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东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宋凯,弓永峰 日期:2014-08-01

事件:

公司公布了2014年半年报,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7958万元,同比增长4.24%;营业利润1623万元,同比增长15.02%;利润总额1971万元,同比增长6.08%;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1603万元,同比增长6.65%; 扣非之后净利润1315万元,同比增长17.13%。基本每股收益0.13元。不进行利润分配。

点评:

1. 加大新业务投入,新产品梯队将逐渐发力。

报告期内公司扣非净利润增速17.13%,但是我们应该考虑到公司在新业务领域加大了投入,根据公司2014年中报业绩预告,细胞项目的研发费用投入315万元,去年同期公司净利润1500万元左右,所以如果剔除公司在新技术领域大力投入资金的影响,公司实际净利润增速我们测算应该在20%以上。

我们注意到2014年上半年,公司的产品线情况出现了微妙的变化,公司最大的产品脑膜建的收入同比下降了2.91%,毛利率90.5%,同比下降了3.2个百分点,但是公司的销售费用率同比下降了8.08个百分点, 所以我们可以推断出脑膜建收入的减少跟公司销售模式的调整有关,即服务配送模式占比下降,代理模式的占比加大。同时公司无创生物护创膜实现收入454万元,同比增长了62%,规模效应带动下,毛利率为76%,同比上升了42个百分点。

公司新业务“细胞技术服务”实现收入7.55万元,毛利率为-54%。细胞技术服务就是公司代理国外的ACI 技术,根据公司中报披露,报告期内公司通过了广东区域内首批两家医院的第三类医疗技术审核,并且完成了6例ACI手术,迈出了细胞治疗技术平台商业化的第一步。从实现的收入情况来看,由于刚刚开始进行临床商业推广,在手术收费方面远没有达到成熟状态,6例手术的收入仅为7.55万元,而成本达到了11.6万元。但手术均取得了成功,临床效果符合或者超过预期。所以我们认为,从短期来看,公司销售模式的调整和新产品逐渐上市会给业绩带来一定的波动,但是从长期来看,公司的新产品梯队已经开始发力。

2. 从红海走向蓝海。

公司的新产品梯队中,除了ACI之外,生物型组织补片、人工眼角膜、透明质酸,以及免疫细胞和干细胞相关技术都将在未来逐渐上市实现商业化,并且市场空间巨大。比如,我们按照公司出厂价统计口径测算, ACI技术国内的理论市场容量大约为10亿元左右;预计将在今年内能够拿到医疗器械注册证书的生物型组织补片,根据其下游的应用领域,我们粗略估算其理论市场空间应该也在10亿元左右的数量级别;目前公司正在进行临床试验的人工眼角膜(以脱盲率作为考核指标),国内存量需求缺口大约在300万人左右。所以新产品梯队将引领公司从红海走向蓝海,并给公司带来巨大的业绩弹性。

3. 从生物医学材料技术平台走向个体化治疗的生物技术平台公司。

今年7月份,公司在细胞治疗领域接连实现突破,先是和台湾鑫品生医签署了免疫细胞存储技术使用的独家授权,紧接着又和北京大学在干细胞研究领域签署合作协议。公司目前旗下两大技术平台,一个是生物医学材料技术平台,一个是细胞治疗技术平台。在生物医学材料技术平台上,公司已经孕育出了脑膜、胸膜、生物型组织补片和人工眼角膜等产品,技术平台已经显示出了产品线横向拓展能力的优势,所以我们之前将公司视为掌握了上游生物医学材料创新能力的植入医疗器械公司。公司在细胞治疗技术平台的搭建采用“高位嫁接”模式,即利用A股上市公司资源,嫁接国外最前沿的细胞技术,目前已在逐步搭建过程中,从ACI技术横向拓展到了免疫细胞治疗和干细胞治疗领域,下游应用从骨科(运动医学科)进入了以肿瘤为代表的大病种市场。从治疗手段角度来看,细胞治疗具有天然的个体化治疗的属性,所以我们认为公司已经从一个生物医学材料技术平台型公司,转变为了一个向个体化治疗方向发展的生物技术及再生医用技术平台型公司。

4. 代表临床医学发展方向的技术型公司,应该战略性配置。

我们认为像冠昊生物(以及达安基因)这样的代表了未来发展方向的技术型公司,应该战略性配置。所谓战略性配置,也就是必须要配,并且长期持有。

首先,从医药行业的发展趋势来看,我们认为以细胞治疗和基因诊断为代表的个体化诊疗时代已经到来, 冠昊生物的细胞治疗技术平台已在逐步搭建并开始应用,占据了未来行业的发展先机。

其次,从医药行业投资策略的角度来看,我们认为占据了最具前景的细分领域,并且在该领域保持了技术领先的公司是不可不配的标的。国内医药行业整体处于相对高景气状态,但是我们认为未来的医药行业也将呈现出结构性行情,一端是代表了价值投资理念的优质白马股,另一端是代表了未来技术发展方向的成长股。

第三,估值分化是市场成熟的标志。虽然目前公司的动态PE已经超过了100倍,但是我们不担心冠昊生物的估值风险。因为我们认为这样的估值体系更适合传统制造业,或者说更适合传统的医药制造业,对于代表未来发展方向的技术型公司(冠昊生物,达安基因等)和正处于转型期的公司(昌红科技,西陇化工等), 并不适用。从海外成熟市场的情况来看也是这样。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在医药行业,冠昊生物是应该战略性配置的品种。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我们预计公司2014-2015年的每股收益分别为0.44元和0.60元,继续给予“强烈推荐”的投资评级。维持今年80元目标价的判断。

投资风险:

1.新产品的研发和市场推广风险

安泰科技:上半年业绩低于预期,未来看好新增产能释放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信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范海波,吴漪,丁士涛 日期:2014-08-18

事件:2014年8月16日,安泰科技发布了2014年中期报告,公司14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0.83亿元,同比上涨9.49个百分点。实现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1280.86万元,同比下降60.22个百分点。上半年业绩折合基本每股收益0.015元,低于我们此前的预期。

点评:

上半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下降,其他子公司实现扭亏。公司今年上半年面对市场需求疲弱、生产厂家竞争激烈等因素,在主营业务-特种材料制品及装备业务上毛利率下滑近5个百分点。同时,由于产品下游需求不足,国内、外产品销售毛利率分别下降了0.64、2.55个百分点。尽管公司上半年整体销售收入相比去年同期增加9.49个百分点,但营业成本的上升幅度(10.86个百分点)大于销售收入的增长。同时,由于上半年公司销售量的上升,同比增加了13.09%的销售费用。并且,随着公司在建项目的陆续完成以及新产品研发的不断开展,上半年公司管理费用同比出现了近15个百分点的上升。从少数股东损益变化情况看,公司旗下子公司相比去年同期的亏损,情况有很大改善,上半年实现盈利914万元。

公司在建项目稳步推进,未来看好新增产能释放。今年上半年公司逐步推进在建项目的安装调试工作。“LED配套难熔材料产业化项目”、“高性能纳米晶超薄带及制品产业化项目”、“高端粉末冶金制品产业化项目”已完成设备安装及调试工作,“高性能特种焊接材料产业化项目”已基本完成设备安装及调试工作,其中实心焊丝产品部分设备调整至下半年实施。“新能源汽车用高性能稀土永磁制品产能扩大项目”已完成厂房改造设计,正在进行生产工艺设备采购。我们认为,未来一段时期内,公司陆续投产的产品升级换代项目将有望为公司带来新的业绩增长。

盈利预测及评级:由于公司上半年业绩未达预期,我们下调公司14-16年盈利预测至EPS0.04、0.05、0.06元。相对于2014年6月30日盈利预测中分别下调0.05、0.1、0.13元。按照2014年8月15日收盘价,对应PE分别为265、218、177倍。继续维持“持有”评级。

风险因素:宏观经济增长放缓与下游市场需求不足;原材料价格波动;新增产能未按期达产;人民币汇率变动。

宜安科技:并表德威铸造,向3c领域积极转型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齐丁 日期:2013-10-28

三季度将德威铸造并表,按照去年追溯调整的业绩看,同比表现平稳。前三季度收入3.47 亿元,净利润0.4 亿元,分别同比增加22.98%和降低6.36%。净利润同比下降主因是部分政府补助未按期到帐。

从季度环比看,除德威铸造之外的原有业务略有放缓,可能与结构件售价略降有关。据我们估算,公司原有业务收入三季度环降14%,毛利率29.41%,与二季度30.15%相比略降,费用率基本稳定。我们认为,随着公司在3C 领域的产能扩张和市场推广,相关订单量稳步扩大毋庸臵疑,但3C 产品结构件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出货价格可能有所下降,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司收入与毛利率。

收购德威铸造,压低三季度整体毛利率,但协同效应值得期待。据推算,德威铸造包胶业务的毛利率和净利润率水平应在22%和12%左右,三季度并表后把公司综合毛利率压低至27.59%。但值得注意的是,收购德威铸造将提升公司金属结构件的注塑配套能力,使其由3C 二级结构件供应商升级为一级结构件供应商,这将帮助公司未来在订单获取和价格谈判中占据主动,对公司的收入增长和利润率提升大有裨益。

3C 产品收入占比已达60%以上,向3C 领域转型仍是当前主要看点。公司传统业务正在有意识收缩,前三季度3C 结构件收入占比已达60%以上。我们认为,随着收购德威铸造提升注塑配套能力,公司在3C 产品外壳制造技术方面也日趋成熟,再加上产能投建顺畅,市场拓展积极,公司有望在3C 结构件领域与更多国际知名客户建立稳固供货关系,将有力驱动公司业绩稳健增长。

在新材料方面持续投入,有望在车用镁合金、医用镁合金以及液态金属方面取得进展。公司在新材料制备方面技术储备丰富,研发和产业化能力较强,三季度研发投入占收入比例达6.61%,有望在以上诸多领域获得突破。

投资建议:增持-A 投资评级,6 个月目标价16.5 元。预计2013~2015 年收入增速分别为84.1%、64.1%和25%,净利润增速分别为46.3%、29%以及21.1%。

EPS 分别为0.52 元、0.67 元和0.81 元。给予增持-A 评级,6 个月目标价16.5 元,相当于32x 的动态市盈率。

风险提示:1)公司的3C 产品结构件订单缩减或市场拓展受阻;2)产能投建和技术研发进度不达预期;3)宏观经济持续低迷,拖累传统压铸件订单。

信立泰:料仍将受益于高质量仿制药的长期趋势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瑞银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研究员:季序我 日期:2014-08-20

2014H1业绩同比增长26%,符合预期

公司发布半年报,2014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3亿元,同比增长23%;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4.95亿元,同比增长26%,符合预期。公司现金流表现出色,上半年实现经营性现金流净额4.5亿元,同比增长113%。公司同时预告2014年前三季度业绩同比增长20%-30%,并提出将积极探寻生物医药和医疗服务的发展之路。

“泰嘉”仍维持了较快增长,有望受益于招标政策回暖

公司上半年制剂产品实现营业收入11.1亿元,同比增长23%,我们估算公司核心品种“泰嘉”(氯吡格雷)仍保持了30%左右的快速增长。我们预计随着各省招标政策出台,“质量优先”仍是许多省份坚持的方针,“泰嘉”有望受益,在高基数的基础上仍保持25%-30%的高增长。

高质量仿制药典范品种,看好进口替代长期受益

从长期趋势来看,在医保支付压力不断增大的大环境下,我们认为政策鼓励“高质量仿制药”加速进口替代将是未来5-10年的大趋势。公司核心产品“泰嘉”为高质量仿制药的典范品种之一,且产品线仍在不断丰富中,我们认为公司将在这一趋势下长期受益。

估值:目标价50元,重申“买入”评级

我们维持盈利预测不变,预测公司2014-16年EPS为1.65/2.09/2.40元,根据瑞银VCAM(WACC8.0%)贴现现金流模型得到目标价50元,重申“买入”评级。

乐普医疗中报点评:业绩稳步回升,搭建医疗服务大平台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国联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刘生平 日期:2014-08-28

8月25日晚间发布定期报告,2014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79,234.49万元,同比增长30.8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1,085.31万元,同比增长12.44%,基本每股收益0.26 元,符合预期。公司同时公告了五项对外投资项目,详见下文。

点评:

业绩平稳回升,收入增量来自新业务。二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7.59%,环比增长36.93%,收入增加主要来自于乐普药业并表,上半年贡献收入7205.28 万元,同时新型介入诊疗业务、医疗产品代理配送业务、体外诊断试剂业务大幅增长,体外诊断试剂生产销售和综合医疗产品代理配送业务分别同比增长83.99%、70.63%。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25.41%,环比增长24.02%。

传统介入产品收入持平。支架系统作为公司主营产品,仍受到市场竞争加剧以及高值耗材集中招标采购工作延缓的负面影响,上半年实现销售收入3.52 亿元,同比增长4.31%。其中传统药物洗脱支架(Partner)的收入下滑5.82%;无载体药物洗脱支架(Nano)的收入增长33.59%。封堵器、心脏瓣膜、国产单腔起搏器等产品的收入与13 年同期基本持平。

乐普药业加速贡献业绩。乐普药业合计实现营业收入7,205 万元。

其中,硫酸氢氯吡格雷片贡献4,517 万元,同比增长308%,贡献净利润2,636 万元。上半年公司完成了山东、广东等省市地区的招标采购工作,已中标省份的销售工作正在全面展开,随着招标推进,将持续起到提振公司业绩的作用。

新产品研发进行时,未来实现国产替代。完全可降解支架已开展预临床试验;植入式双腔心脏起搏器完成临床试验病例入选,进入病人观察期及随访阶段;肾动脉交感神经射频消融设备及导管目前已完成多例预临床;新一代数字平板血管造影机已经完成临床试验,正在开展产品注册工作。

公告五项对外投资项目,搭建医疗服务大平台。公司围绕心血管疾病开拓的移动医疗和医疗服务业务:1)建立会诊咨询、转诊导医、术后管理为主的新型医疗服务机构;2)建立第三方检验中心;3)建立分布在二三级城市与当地名医共同投资的心血管专科医院群;4)建立心血管疾病可穿戴设备及健康管理的云端服务平台。

为实现上述目标,公司于今日公告了五项对外投资项目:(1)拟使用自筹资金 1.5 亿元与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金石投资有限公司共同合作设立乐普-金石健康产业投资基金,寻求外延式并购;(2)拟用自筹资金1.54 亿元投资北京雅联百得科贸有限公司与北京雅联雅士杰科贸有限公司股权,切入IVD 和第三方检验业务;(3)拟使用自筹资金1.25 亿元投资北京海合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涉足心衰药物板块;(4)拟使用自筹资金3,643 万元投资北京金卫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建立“家庭医疗健康综合服务平台”;(5)拟使用自筹资金1400 万元控股组建北京医康世纪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心血管和糖尿病可穿戴医疗设备的研发、销售和服务。

维持“推荐”评级:预计14-16 年EPS 分别为0.54、0.67、0.85元,对应8 月24 日收盘价21.01 元的市盈率分别为39、31、25 倍,公司以心血管疾病为中心搭建的医疗服务大平台将发挥协同发展效应,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招标进度低于预期;行业竞争加剧导致毛利率下滑。

迪康药业年报点评:大输液和医疗器械将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东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周思立 日期:2011-03-03

投资要点:

2010年公司营业收入为3.22亿元,同比增长2.4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096.65万元,同比增110.8%;基本每股收益为0.1763元,同比增长110.63%。公司拟以资本公积金每10股转增15股。

净利增速高于营收增速,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公司成本控制得力,营业利润率同比提升5.03%;另一是公司闲置资金获得603.40万元的委托理财收益。

公司重点产品安斯菲连续三年保持销量增长,目前在全国已成功开发600多家医院;生物医学材料呈现了良好的成长性,可吸收螺钉销售稳定增长,可吸收医用膜销量同比增长近30%。

公司在2010年投资建设的非PVC软袋大输液生产线,达到了国内大输液制备的先进水平,有望成为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

受制于药价调控和上药原辅料的提价,公司加大了医疗器械领域的研发力度。螺钉自增强项目取得重大进展,增强工艺趋于稳定;生物玻璃项目完成工艺研究和国外产品的对照研究,将于今年提交型检;复合螺钉的动物试验完成,今年进入临床研究;椎间融合器补充资料上报完成;聚乳酸原料市场开始试探性销售。

投资建议:我们预测公司2011年的EPS为0.24元,对应PE为58.17倍。但考虑到公司基本面正在改善中,毛利率回升态势明显,非PVC软袋大输液和医疗器械对于利润的贡献度有超出预期的可能。再加上公司拥有多个国家级新药和中药保护品种,且医疗器械在研产品较多,可享受一定的估值溢价,按照2011年65倍PE,对应目标价为15.60元,给予“谨慎推荐”评级。

鱼跃医疗:红杉入股鱼跃医疗,强强联合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王威,周锐 日期:2014-08-25

8月24日晚公司公告:为重大收购事项(收购华润万东)筹措资金,公司控股股东鱼跃科技与深圳前海红杉光明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合伙)8月22日签订了股份转让协议,合意将鱼跃科技持有的本公司3721.2万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7.00%)以协议转让方式转让给红杉光明,转让价格为人民币23元/股,转让价款合计人民币8.56亿。

点评:

减持为并购筹集资金。为收购华润万东筹集资金,公司近期进行了2次减持:1)8月12日,控股股东鱼跃科技和实际控制人吴光明先生通过大宗交易系统累计减持了公司股份2542万股(占总股本的4.78 %),减持均价为26.1元;2)8月22日,控股股东鱼跃科技与深圳前海红杉光明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合伙)签订了股份转让协议,合意转让鱼跃医疗3721.2万股股份(占总股本7.00%),转让价格为人民币23元/股,转让价款合计人民币8.56亿。 2次股权转让后,公司控股股东鱼跃科技、实际控制人吴光明先生及其子吴群先生将合计持有鱼跃医疗26829.1万股,占总股本50.46%,本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不会发生变化。

红杉入股鱼跃医疗,有望强强联合。红杉光明为国际著名产业投资机构红杉资本旗下基金,红杉资本在全球互联网及医疗领域均有大量投资及成功经验,此次进入鱼跃医疗将有助于改善与提高本公司的治理结构,对鱼跃医疗的国际化进程及在医疗互联网领域的开拓均能提供借鉴与帮助。另外,红杉在国内一级市场上投资的医疗项目较多,成为鱼跃医疗股东之后,也有可能借助鱼跃这个大平台对相关资源进行整合,实现1+1>2。

主业恢复平稳增长,产品储备较多。中报收入9.35亿,增长25.36%;利润1.92亿,增长22.64%(扣非增长26.63%),主业恢复平稳增长。制氧机在9F-3和保健氧制氧机等新品拉动下大幅增长52.9%(收入2.9亿);电商平台收入0.9亿,同比增长300%,全年有望近2亿;血糖预计上半年5000万左右,截止6月份共开发医院客户近600家,三甲100多家。8月中旬公司已开始在CCTV新闻频道打广告,将有效提升公司品牌,带动产品的销售。新产品储备较多:睡眠呼吸机、真空采血管、留置针以及家用健康平台和医院内分泌科室管理软件等医用信息化解决方案等产品有望逐步推出;真空采血管预计4季度就能贡献业绩。

15年确定性高增长。控股股东对万东和上海医疗器械集团的并购比较顺利,15年上海医疗器械集团有望全年并表(利润预计至少在6000万左右),15年内生+外延有望40%以上增长。作为平台公司的张力有望加速释放,对万东和上海医疗器械集团的整合只是行业整合的第1步,我们预计公司整合步伐未来2-3年会加速。

维持“增持”评级,目标价34元。不考虑大的并购,我们预测14-16年EPS为0.61、0.85和1.08元。考虑公司基本面往上趋势明显,维持增持评级,给予 6个月目标价34元,对应15年40倍PE。

主要不确定因素。新产品推广进度、并购进度。

国瓷材料:老产品盈利能力企稳,新产品稳步推进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王剑雨,郭敏 日期:2014-09-03

随着日元汇率的稳定,MLCC 业务逐渐企稳回升。

在13 年日元大幅贬值的背景下,公司为了进一步巩固产品的性价比优势,扩大市场占有率,14 年初对原有MLCC 系列产品采取了主动降价策略,导致上半年MLCC 配方粉营业收入减少3017 万元,同比减少22.11%。目前,随着日元汇率企稳,根据1 季报及中报披露数据可以看出,产品价格、毛利率基本稳定并且2 季度销量环比改善,预计随着降价效果的显现,未来销量将会同比增长,MLCC 业务将有望企稳回升。

中报披露的MLCC 配方粉规划是:未来争取做到全球市占率约15~20%左右,并且将以日本作为重点销售市场。

陶瓷墨水竞争优势明显,产销量逐月上升。

目前国内陶瓷行业采用陶瓷喷墨技术的占比约为30~40%,目前对应的陶瓷墨水的需求量为2 万多吨左右。未来长期看,国内陶瓷喷墨技术可以达到80%左右,并且估计所用时间不会很长。

国瓷康立泰(东营子公司)陶瓷墨水从六月份开始陆续投产,并且把佛山厂区的两条线给搬过东营厂区,佛山厂区目前还保留两条生产线。现在全部加起来标准产能基本上市一个月300 吨。东营这边大概是240 吨,目前生产和销售都是负荷程度很高。

陶瓷墨水规划是:争取用2~3 年内扩大到1 万吨/年,市场的目标是做到国内市占率的30%左右。

氧化锆下游客户群体丰富,产能消化有保障。

公司纳米氧化锆下游客户群体丰富,主要有齿科、光纤插芯、氧传感器、结构陶瓷、磨介材料(小尺寸的锆球)等,经过和下游客户的磨合,形成良好的信任关系,将有效保证未来产能的消化。上半年氧化锆营收在480 万,估计销量在20 吨左右。预计未来随着1500 吨扩产产能投放后,规模化生产化,竞争优势会进一步显现。

陶瓷墨水、氧化锆助公司长期发展,维持“买入”评级。

随着原有MLCC 配方粉业务的企稳回升,新业务(陶瓷墨水、纳米氧化锆)的放量销售,预计公司2014~2016 年EPS 为0.73、1.15 和1.53 元/股,且公司立足超细粉体材料核心技术优势,有望不断拓展新的领域,维持公司长期发展。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日元持续大幅贬值。

鑫科材料:拟并购传媒企业,转型迈出大步伐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桑永亮 日期:2014-05-28

事件:

2014年5月27日晚间公司发布公告,拟非公开发行不超过18000万股,发行价格不低于7.36元/股,合计发行不超过13.25亿元,扣费后全部用于收购西安梦舟100%的股权及补充公司影视文化产业发展相关的流动资金。

评论:

对外扩张继续迈出坚实步伐,发展战略逐步明晰。鑫科材料第一条发展主线为利用古河的技术和渠道优势,进军高端铜加工业务,提升铜材业务的盈利能力及市场地位。主要步骤包括:2010年收购古河金属、2012年投产4万吨高精带、2014年4月投产高精度镀锡铜带。第二条为新兴产业,包括收购天津力神1.6%股权、本次收购西安梦舟100%股权。我们预计公司未来将会在现有已经整合的资源基础上,继续两条腿并重前行,转型之路将愈走愈深。

西安梦舟专注战争题材电视剧制作,质地优异。西安梦舟是一家集电视剧策划、制作和营销为一体的文化创意产业公司,投资制作了《雪豹》、《黑狐》、《雳剑》、《风影》、《苍狼》和《恋歌》等知名战争题材影视作品,尤其是《雪豹》等享誉国内,2013年实现净利润4400万,是质地较佳的传媒企业。

收购价格合理,将有效增厚公司业绩。西安梦舟承诺2014-2016年净利润分别为1.0/1.4/1.96亿元,按照不超过13.25亿元作价,则对应PE分别不到13/9/7倍,收购价格合理。西安梦舟的利润承诺大于之前我们预测的鑫科材料的净利润(2014-2016净利润依次为0.56/1.01/1.75亿元)。若定增顺利完成,将显著增厚鑫科材料业绩。

维持增持评级。由于定增时点等的不确定性,我们维持鑫科材料2014-2016的EPS为0.09/0.16/0.28元的预测。若定增收购成功,按照新发行1.8亿股用于收购摊薄计算,则备考2014-2016年EPS为0.19/0.30/0.46。我们认为,2013年非公增发项目投产后将带来高成长性,而外延式发展步伐或将继续加快,但考虑到收购尚未完成,维持目标价10.98元,空间31%,增持评级。

核心风险:收购失败的风险。

中国宝安公告点评:定增注入优质资产,房地产、新技术、医药三驾马车起步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涂力磊,谢盐 日期:2014-08-19

事件:

2014年8月15日,公司公告称,公司全资子公司宝安控股已持有贝特瑞57.78%的股份。公司拟通过向贝特瑞股东发行股份的方式合计购买贝特瑞32.15%的股份。交易完成后,公司将持有贝特瑞32.15%的股份,宝安控股原持有贝特瑞57.78%的股份,公司将直接和间接持有贝特瑞89.93%的股份;贝特瑞的外部财务投资者将不再持有贝特瑞的股份,贝特瑞的员工股东合计将持有贝特瑞10.07%的股份。贝特瑞100%股份的预估值约为22.52亿元,对应标的资产贝特瑞32.15%股份的预估值为7.24亿元。根据发行定价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股票交易均价10.02元/股,再考虑公司送股分红除权等因素,公司本次股票发行价格为8.33元/股。

投资建议:

收购优质资产增强发展后劲,广泛涉及新能源新材料领域,首次给予公司“增持”评级。本次注入资产贝特瑞(注入后公司将控股贝特瑞89.93%)属于锂电池材料的国际主要供应商,且PE估值较低,这对提高上市公司业绩增速空间起到积极作用。拟注入资产合计预估值7.24亿元,对应PE估值为19.89倍。公司主营业务为高新技术产业、房地产业和生物医药业。目前,公司拥有商品房项目权益建面372万平,可满足三年以上开发需要。近年来,贝特瑞产销两旺,市占率不断提高;高新技术领域的无人直升机、天然气发动机、贝氏体钢、汽车驱动系统、通讯设备研制等方面均有进展。公司控股的马应龙发展良好。我们预计公司2014、2015年EPS分别是0.26和0.32元,截至8月18日,公司收盘于10.26元,对应2014、2015年PE分别为39.0倍和31.7倍。由于公司除锂电池材料外的资产RNAV是11.7元;而锂电池材料业务2014年EPS为0.068元/股,谨慎考虑给予25倍PE,则折合每股价值1.69元/股,由此我们以13.40元作为公司目标价,首次给予公司“增持”评级。

鑫富药业调研快报:新材料业务渐有起色,耐心等待拐点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东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范劲松 日期:2013-06-03

事件:

近期赴上市公司调研了解公司经营情况。

观点:

1.新材料项目渐有起色

公司三大新材料PBS、PVB胶片和EVA胶片的销售依然在逐渐推进,2012年EVA胶片贡献收入7134万元,PVB胶片贡献收入5081万元,PBS系列树脂贡献收入2179元。公司的转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目前能看到新材料各项目释放的积极因素,但要实现盈利仍然需要时间。

PBS的销售因欧债危机受影响较大,欧洲原来强制使用完全生物降解塑料购物袋的标准有所放松,导致目前全球最大的一块需求萎缩,公司销量受到较大的影响,今年的开工率仍难以提升。未来的突破口可能转向国内,随着中央对农用地膜白色污染的重视,未来可能有针对地膜使用生物降解塑料的补贴政策出台。

PVB胶片的销售已经有所突破,主要是在建筑领域,未来将继续放量,光伏用PVB胶片受光伏产业低迷影响目前仍难以判断前景,总体来看PVB树脂胶片一体化的优势将保证公司此块业务的长远发展。

EVA胶片是目前公司收入最大的新材料业务,但受光伏低迷影响,虽然已经放量销售,但下游回款不畅,有可能产生坏账风险。

2.原料药业务拐点仍需耐心等待

公司是全球最大的D-泛酸钙生产企业和最大的D-泛醇生产企业之一,D-泛酸钙的全球市场占有率达到30%以上;D-泛醇的全球市场占有率也接近30%。D-泛酸钙的下游产品是维生素类药物、饲料及食品添加剂,D-泛醇下游产品主要是护肤、护发、洗发水、沐浴露等日用品,这些产品的消费都有一定的刚性,抗周期性较强,该业务短中期内仍然可以给公司提供稳定的收入和利润。

公司维生素业务最大的问题在于与山东新发的专利纠纷,如果能解决好这个问题,停止恶性竞争,一直对外,维生素业务将有很大盈利提升空间,我们对此仍抱有期待并将积极关注进展。

3.重大资产重组后或有新的亮点

公司4月25日公告宣布因正在筹划重大资产收购事项停牌,目前还未公告具体的资产收购或资产重组预案,等方案出台后我们会进行跟踪点评,或许会给困难重重的转型期公司注入新的活力。

结论:

预计公司2013-2015年EPS分别为0.10、0.20和0.29元,对应PE分别是80、40和28倍。

公司原料药业务处于历史低点,新材料业务未来总量肯定超过原料药但目前暂未贡献盈利,公司目前时点的PE估值参考价值不大,公司股价的驱动因素主要看能否解决与山东新发的专利纠纷和新材料业务的进展,公司股价相对处于历史低位,暂维持公司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光伏产业链坏账的风险,生物降解塑料政策不及预期的风险。

上一页 第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页 (共17页)下一页

[责任编辑:robot]

标签:有机 光感应器 锂电池

人参与 评论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预期年化利率

最高13%

凤凰金融-安全理财

凤凰点评:
凤凰集团旗下公司,轻松理财。

近一年

13.92%

混合型-华安逆向策略

凤凰点评:
业绩长期领先,投资尖端行业。

凤凰财经官方微信

0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