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安邦保险频频举牌金融地产股为哪般


来源:中国经济网

截至2014年12月19日,安邦人寿购买金地集团股票累计达到 6.33亿股,占上市公司总股本的14.09%;安邦财险购买金地集团股票累计超过2.65亿股,占上市公司总股本的 5.91%。事实上,除举牌的金地集团、金融街、农产品外,安邦保险投资招商银行,在2014年4月底还浮亏约为8%-10%。

2014年11月底开启的一轮逼空行情,气势如虹。从2500点左右,沪指一拉800点,轻松越上3300点。投资者在惊呼“市场疯了”的同时也在追问:中国究竟发生了什么?

有人预言中国已进入一个新的时代,譬如濯清资本副总裁尹铭对《价值线》表示,习市有十年,万八是长征,大摩说的16000高点算什么。有人则将原因归结为2014年11月17日开通的沪港通,也有人强调2014年11月22日央行两年多来的首度降息。毋庸置疑,这两点与此轮逼空行情,在时间上高度吻合。降息的利好无须多言,而沪港通则利好低估的蓝筹,A股的投资理念也将与国际接轨,炒概念、炒题材已成过去。市场观察人士袁剑持此种观点,他对《价值线》说,估值修复是本轮上涨的主要原因。

众说纷纭之际,另一种说法不胫而走,那就是安邦保险集团连续举牌民生银行招商银行金融街金地集团等蓝筹股。因安邦具有红色背景,其大手笔被解读为“国家意志”,因而有人将此轮牛市称为“国家牛市”。也因这一推理,众多散户纷纷追随安邦脚步,竞相买入民生银行、招商银行、金地集团、金融街,并在猜测安邦的下一步。而官方媒体报道称,监管层鼓励保险业参与国家战略的方案正在酝酿中。

《价值线》发现,除安邦保险外,生命人寿(现更名为“富德生命人寿” )也于2014年底举牌佳兆业、金地集团,此外还举牌了中煤能源北京旅游农产品深振业A、招商银行、贵州茅台五粮液等。

保险资金大举举牌,究竟打的什么牌?红色背景深厚的安邦,其行为真的代表国家意志么?这些举牌的资本,收益究竟如何?举牌是大资本增持行动,与大股东增持、高管增持相比,举牌潮是否对应历史大牛市?

已有统计显示,近20年来A股市场较为集中的举牌潮,其共同点是股市由低迷熊市向牛市回转的阶段或大调整之后,1996年、2005年两轮大牛市起点阶段都伴随着大规模举牌潮,2014年则已出现历史性高潮。

安邦的红色背景

2014年12月,当市场对“疯牛”目瞪口呆时,也对安邦的举牌目瞪口呆。

这位资本市场的新晋“土豪”,仅12月便进行了6次举牌,其中12月4日、18日两度举牌金融街,总持股量已达到5.97亿股,占总股本的20%,成为第二大股东。12月10日,安邦保险宣布举牌招商银行,截至12月9日,安邦财险持有招商银行A股25.22亿股,已占招商银行总股本的10%,成为其第二大股东。12月3日、18日、25日安邦又三度举牌民生银行,成为民生银行的大股东。截至12月25日,安邦保险累计持有民生银行股份51亿股,持股比例从2014年9月30日的2.69%升至15%,为公司第一大股东,安邦集团董事姚大峰也迈入民生银行董事会。

进入民生银行董事会,就意味着进入公司的“政治局”。很显然,安邦也意在招行董事会。曾在2013年5月招行换届,时任安邦保险集团副董事长兼安邦人寿董事长朱艺进入董事候选人名单,但最后被否决。当时安邦保险持有招行股权比例为2.76%。

资本大鳄相中的举牌概念股,在二级市场的表现也风生水起。2014年12月23日,上证综指陷入调整,当日收盘大跌逾3%,券商、银行等许多权重股也卸下王者风范,纷纷陷入调整,与此形成反差的是,金地集团股价逆势上涨,收盘大涨近7%。

出手阔绰的安邦保险在海外也不断收购资产,其中不乏历史悠久的欧美金融机构和著名地产。2014年10月6日,安邦保险斥资19.5亿美元(约合120亿元人民币),从希尔顿手中接盘美国纽约地标建筑—拥有83年历史的华尔道夫酒店,引发全球媒体关注。一周之后,安邦保险收购了比利时有着百年历史的保险公司FIDEA。12月16日,安邦保险收购比利时金融机构—德尔塔?劳埃德银行100%股权。

安邦保险集团的投资范围极其广泛,金融、地产、能源等均有涉猎。风风火火的动作背后,安邦保险的意图,也一直被外界所猜测。

“中国股市一向被称为政策市,当安邦多次举牌时,因为它的深厚背景,所以人们也猜测它背后的政治意图。但我认为它的投资是出于公司战略。”北京保险业资深人士毛圣昌对《价值线》称,安邦保险战略意图清晰,即步步指向搭建跨国金融控股巨头。上海一业内资深人士则表示,安邦保险是在走“投资反哺承保”的发展路径,一改国内险企“负债驱动资产”的扩张之法。他说,“安邦目前持有10家上市公司的股票,总市值1000亿元。安邦想在2015年启动IPO,首选上市地点定在香港。”

公开资料显示,安邦保险集团前身为安邦财险,2004年由上汽集团联合中石化等数家央企设立,注册资本仅5亿元。由于安邦财险接连增资,2009年时注册资本已增至51亿元。

民生银行2014年12月20日公布的详式权益变动报告书显示,安邦保险集团注册资本为619亿元,法人代表为吴小晖,另一位董事会成员为开国元帅陈毅之子陈小鲁。公开报道称,朱镕基之子朱云来、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龙永图等人曾出任董事。另据中国青年网报道,吴小晖极为低调,除了舆论盛行的“红三代”传言外,吴小晖还以无情的商业风格闻名。

2014年的两轮举牌潮

2014年,上市公司举牌潮频频上演,共有46家公司被资本大鳄“举牌”。安邦保险、生命人寿、茂业系等土豪相继出手。

2014年以来,生命人寿(即 “富德生命人寿” )举牌农产品,参与中石化混改,在成为金地集团第一大股东之后,再度出手控盘佳兆业,“金融加实业”的棋局凸显。

生命人寿举牌了不少上市公司,如12月10日增持佳兆业股权至29.96%。当日深夜,佳兆业发布董事会重大调整公告,创始人郭氏兄弟全面从核心管理层辞任。随着郭氏兄弟退出,持有佳兆业29.96%股权的第二大股东生命人寿将全面进驻董事会。而在金地集团,生命人寿也稳坐第一大股东的位置。

对于地产投资,一位接近此次佳兆业股权收购事件的人士称,“佳兆业在2014年全国地产销售排名前20,金地集团排在前10。生命人寿大举收购这两家地产公司,是希望进入更有稳定回报的投资领域,同时也说明生命人寿倾向于把手中资金变成实物资产,以抵御长期投资风险。”

此外,中煤能源、北京旅游、农产品、深振业A、招商银行、贵州茅台、五粮液等也被生命人寿举牌。一位接近富德金控人士表示,公司当前制定的投资策略是通过金融市场、另类投资及产品投资,实现对能源化工、资源企业、金融保险、现代农业、不动产、连锁销售、后援物流、高端医疗八大产业的布局,其中消费、能源是重点。

生命人寿和安邦集团是2014年的举牌大玩家。在2014年4月,两家保险大佬就争夺金地集团,掀起一轮举牌潮,引起市场高度关注。“隐形”富豪、大股东张峻旗下的生命人寿在此之前的一年多时间里,分别增持了金地集团、农产品、佳兆业,乃至大型国企中煤能源,累计耗资已超过百亿元。4月22日至25日短短4个交易日内,生命人寿耗资22.386亿元购入金地集团股份,累计持股比例达24.82%。而安邦人寿和安邦财险截至4月23日累计持股比例上升至15%。

茂业系也一直是举牌的大玩家。以银座股份为例,2014年12月24日,银座股份宣布被“茂业系”举牌。茂业系旗下中兆投资于11月26日至12月23日,共买入公司股票2600.328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5%。而公司控股股东山东省商业集团于12月24日也通过大宗交易增持公司股份600万股。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银座股份被举牌消息宣布的当天,近期走势明显与市场脱节已经五连阴的银座股份股价上演神奇逆转。12月24日A股大跌近2%,银座股份当天却以涨停价报收,12月25日继续大涨逾6%。

鼎鼎大名的私募“一哥”泽熙,2014年也增持并举牌多只个股,在闷声收钱之余大胆地参与上市公司分配决策、表达对于股价的诉求。除宁波联合外,泽熙投资还举牌康强电子美邦服饰。康强电子10月10日公告显示,10月8日,泽熙6期通过集中竞价增持公司股份,本次变动完成后,泽熙6期单持有公司股份占总股本的5%。另外,泽熙及时出手大量买入美邦服饰的股份,9月29日泽熙增持美邦服饰股份超过总股本的5%,达到了举牌底线,一举成为公司第三大股东。对于私募大佬泽熙大笔增持并举牌美邦服饰的行为,有分析人士认为,泽熙是为了间接入股自贸区的首家银行。

事实上,2014年4月的举牌潮,是产业资本增持潮的一部分。总体来看,2014年4月份,产业资本共增持40家公司,累计增持15.13亿股,累计增持市值124.34亿元,具体来看,沪市主板有11家公司,深市主板有11家公司,中小板有12家公司,创业板有6家公司。

增持股数方面,有18家公司获产业资本增持超100万股,其中,更有11家公司被产业资本增持超1000万股,这11家公司分别为,金地集团 (89475.43万股)、金融街 (19293.59万股)、农产品 (8484.31万股)、中百集团 (7694.75万股)、阳光城 (4684.50万股)、中弘股份 (4389.00万股)、华夏幸福 (4323.89万股)、新黄浦 (3925.84万股)、丰原药业 (2329.43万股)、精伦电子 (1258.86万股)、陕西煤业 (1195.18万股)。

举牌的经济学

如果要评定2014年资本市场的好戏,安邦保险与生命人寿对金地集团发起的举牌争夺战,应当可以入选。

“隐形”富豪张峻控制的生命人寿,在2013年10月即动手买入金地股票。此前的2013年3月11日,生命人寿即召开重要会议作出部署:通过二级市场增持金地集团股份不超过该公司总股本的 15%。

2014年2月12日,金地集团发布权益变动报告书称,从2013年11月30日到2014年2月11日,生命人寿合计购买金地集团近2.24亿股,占到上市公司总股本的5.0003%。 截止到2014年2月11日,生命人寿集中竞价购买金地集团的股份累计超过6.62亿股,占到上市公司总股本的14.8085%。

到了4月9日,金地集团再次发布权益变动报告书,称生命人寿购买金地集团的股份累计达 7.9亿股,合计占金地集团总股本的17.673%。扣除上述授权深圳市福田投资发展公司行使股东表决权的股份,生命人寿所拥有金地集团有表决权股份占金地集团总股本的 12.8648%,为公司第一大股东(根据表决权计算)。

同一日,金地集团还收到安邦人寿的通知,安邦其通过二级市场交易累计持有金地股权已达到5%。金地集团还表示将督促安邦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果然,两天后,金地集团公布了安邦的增持行动。原来,安邦也在悄悄买入金地股票,只是稍晚于生命人寿,动作也稍小一些。

竞争对手安邦的行动曝光,无疑刺激了生命人寿。金地集团在4月,三次公告了生命人寿增持金地股份的消息,且每次买入的价格都在上升。

安邦显然非等闲之辈。截止到 2014 年 4 月 23 日,安邦人寿通过“安邦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传统产品”账户购买金地集团股份累计超过4.47亿股,占上市公司总股本的 10.000002% 。安邦财险通过“安邦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传统产品”账户购买金地集团股份累计接近2.24亿股,占上市公司总股本的 5.000001% 。两者合计,累计持有金地股份 6.7亿股,占上市公司总股本的15.000003%,持股比例接近生命人寿。

生命人寿不甘心丢掉第一大股东地位,持续加仓。截至2014年6月30日,生命人寿累计持有金地集团有表决权的股份超过12.35亿股,占金地集团总股本的 27.626%,且为其第一大股东。(详见表1、表2)

双方对金地集团的争夺,在2014 年下半年并没有停止。6 月,安邦人寿购买金地集团约5869万股,交易的价格区间为 8.15 元-9.35 元。7 月,安邦人寿购买金地集团约1亿股,交易的价格区间为 8.62 元-9.73 元。8月,安邦人寿购买金地集团846.5万股,交易的价格区间为 9.58 元-9.81 元。12月,安邦人寿购买金地集团 1105万股,交易的价格区间为 8.82 元-9.05 元;安邦财险购买金地集团4165万股,交易的价格区间为 8.85 元-10.10 元。

截至2014年12月19日,安邦人寿购买金地集团股票累计达到 6.33亿股,占上市公司总股本的14.09%;安邦财险购买金地集团股票累计超过2.65亿股,占上市公司总股本的 5.91%。两者合计,安邦系持有金地集团的股票共计超过8.98亿股,占上市公司总股本的 20%。

金地集团2014年12月31日以涨停收盘,收盘价为11.41元。《价值线》计算了生命人寿的举牌收益如下:从2013年10月至2014年5月,生命人寿累计增持超过8.9亿股,耗资约67.32亿元;至2014年最后一个交易日,这8.9亿股的市值约为101.97亿元,账面浮盈约为34.65亿元,收益率为51.47%。

由于安邦保险没有披露增持的具体金额,《价值线》无法精确计算其增持的累计收益,仅能计算2014年4月前增持的4.47亿股的收益,此部分账面浮盈约20亿元,收益率为63.67%,高于生命人寿。但若考虑到2014年下半年,由于双方竞购抬高了金地集团的股价,也抬高了安邦的举牌成本,导致安邦的总体收益率有所下降。假设以9元的增持均价计,安邦下半年增持了2.28亿股,该部分的账面浮盈5.4亿元,收益率也达27%。

我们再来看看“红色买家”安邦集团的另外三笔生意。

第一笔,金融街。2014 年 3 月,安邦旗下的和谐健康保险买入金融街5162.63万股,成交金额超过2.57亿元,成交均价4.99元;2014 年 4 月买入9972.78万股,成交金额超5.2亿元,成交均价5.22元。连续2个月的买入份额超过1.51亿股,占金融街总股本的 5.000003% ,达到举牌线。

2014年4月26日至2014年5月30日,和谐健康保险买入金融街1.17亿股,成交金额7亿元,成交均价5.97元;安邦人寿买入金融街3372.82万股,成交金额1.93亿元,成交均价5.72元。2014年11月22日至2014年12月3日,和谐健康保险买入金融街1.07亿股,成交金额8.08亿元,成交均价7.57元;安邦人寿买入金融街近4000万股,成交金额3.22亿元,成交均价8.22元。截至 2014 年12月3日,安邦系共持有金融街超过4.48亿股,占总股本的 15.000003%。

2014年12月4 日至2014年12月17日,安邦人寿再次增持近1.5亿股,耗资超过15亿元,成交均价10.30元。截至 2014 年 12 月 17 日,安邦系持有金融街共计5.98亿股,占总股本的 20.0000009%。

以2014年12月31日金融街收盘价12.33元计,这5.98亿股的总市值超过73.7亿元,而安邦系多次举牌的购入成本约为43.41亿元,账面浮盈30.29亿元,投资收益率近70%!

第二笔,招商银行。从2013年12月11日至2014年12月9日,安邦财险增持招商银行A股12.61亿股,增持后持有招行股份25.22亿股,占招行总股本的10%。因增持行动在2014年下半年持续进行,且安邦财险未公布耗资总额,《价值线》无法计算投资收益。以2014年12月31日招行收盘价16.59元计,按11元的增持均价粗略计算,安邦财险账面浮盈69.35亿元,收益率超过50%。

第三笔,民生银行。截至 2014 年 11月28 日,安邦财险、和谐健康保险、安邦保险集团购买民生银行A股累计超过17亿股,占总股本的 5%,首次达到举牌线。到了12月17日,安邦系持有民生银行A股共计超过30.85亿股,占上市公司总股本的 9.06%。加上中国中小企业投资公司委托的3.19亿股表决权,安邦系拥有民生银行股份表决权数量为34.04亿股,占表决权总量的10%,为第一大股东,安邦也具有了派人进入民生银行董事会的政治筹码。

公司政治暂且不表,我们再来看安邦不到一个月内增持的13.83亿股的收益。据披露,其交易的价格区间为 8.04 元-9.47 元。如按8.7元的均价计,2014年12月31日民生银行收盘价为10.88元,则这13.83亿股的收益约为30亿元,收益率25%,真正实现了短平快!

“跟着走”

投资者在惊叹于安邦保险、生命人寿的大手笔、高收益之际,如果他们稍有记性的话,就能想起2014年4月,市场对两家保险企业的举牌行动还充满了迷惑。前后对比,投资者或许能从中受到启发。

“跟着走,跟着主力走。”对股东增持行为颇有研究的散户投资者杨云高,引用邓小平的话说。在《我的父亲邓小平》里,毛毛写到小时候问父亲邓小平长征那么艰难、那么前途未卜,他是怎么走过来的,邓小平沉默片刻后回答说“跟着走,”便再无言语。“2014年初,市场对金融、地产普遍看空,当安邦、生命保险举牌抢筹时,如果投资者跟着他们走,也能在年底迎来收获。”杨云高对《价值线》说。

事实上,除举牌的金地集团、金融街、农产品外,安邦保险投资招商银行,在2014年4月底还浮亏约为8%-10%。

作为机构投资者,保险资金习惯于分散投资,在过去很长时间内更是以跑赢大盘为出发点,很多时候是根据行业权重来配置股票。但2010年后,结构性行情颠覆了过去的投资经验,跑赢市场但亏钱的情况极大地影响了险资的投资收益率。自2013年下半年以来,生命人寿、安邦保险等开始尝试集中投资。截至2013年底,安邦财险、生命人寿分别持有招商银行14.44亿股(占5.73%)和10.31亿股(占4.09%)。

当2014年4月生命人寿与安邦在金地集团上激战正酣时,很多投资者还认为,二者此举或是为了粉饰当期报表。当重仓持有某只个股却深套其中之后,险企不断逢低补仓,不但能稳定股价,要是在12月底等重要时点能够拉升股价,还有助于提高公司投资收益率,让年报的损益表好看很多。

某大型保险资产管理资深人士当时也认为,行业内基本认同2014年的地产股难有上佳表现,对行业前景看淡。即使要做价值投资,资本市场上能够替代金地集团、金融街的标的有很多,两家险资这么个买法的确少见。私募界还流传着一种阴谋论:生命人寿入主金地集团恰恰说明了神秘资金在悄然退出地产业,而险资只是接盘人。

但同样在私募界,当时还存在截然相反的看法:生命人寿等险资购入金地集团股份,从3-5年的长期看,是笔不会亏本的买卖。金地集团股息比较高,一年4%左右的分红基本能够满足要求稳定回报的险资投资要求。生命人寿的这笔账算得很长,可能过三五年才能最终评价这笔投资的成败。

没用三五年,只过了8个月,市场便有了阶段性结论。到了2014年底,再回顾年初的那些言论,投资者对市场只能留下更多感慨,与敬畏。来源:《价值线》杂志社

链接

什么是举牌?

《证券法》规定,投资者持有一个上市公司已发行股份的5%时,应在该事实发生之日起3日内,通知该上市公司并予以公告,并且履行有关法律规定的义务。业内称之为“举牌”。

1993年,深宝安A(现名中国宝安)举牌延中实业(现名方正科技)爆发“宝延大战”,开创了新中国二级市场举牌收购先河。

当时的《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暂行条例》已明文规定收购上市公司股份达到5%需要公告,深宝安A并未公告。9月30日,宝安增持至15.98%,才发布举牌公告。到10月22日宝安已持有延中19.8%,成为第一大股东。同日,证监会肯定深宝安A购入延中实业股票是市场行为,持股有效;但对深宝安A信息披露不及时罚款100万元。

至此,深宝安A成功收购延中实业,成为中国证券市场首例案例。10月7日宝安增持公告发布后,延中实业股价单日上涨57.46%。

2005年股改之前的几个月举牌十分流行。统计显示,截至2005年4月底,发生了针对8家上市公司的举牌事件,包括金鹰集团举牌南京新百、雨润举牌南京中商等。

2008年下半年,市场再发举牌潮。如“茂业”系举牌渤海物流、商业城和深国商,以及宝安系分别举牌马应龙和深鸿基等。

容易被产业资本举牌的公司通常具备大股东控制股权比例低、二级市场价格低、筹码分散、公司隐形资产增值大的四大特征。而大股东持股比例低于30%、具备国资背景、上世纪90年代初上市的股票最具举牌想象空间。

举牌经典

为什么商业圈容易发生举牌战

事实上,永辉超市是后来者,银泰系、茂业系举牌,才堪称中国商圈股权争夺战中的经典。

2015年1月5日,位于武汉的中百集团连发7则公告。其中,永辉超市推荐的两名非独立董事高票通过,顺利进入中百集团董事会。至此,连续5次举牌中百集团的永辉超市,终于进入中百集团决策层。

2013年11月5日至2014年1月9日,永辉超市买入中百集团3405.11万股,首次达到举牌线5%。截至2014年2014年12月18日,永辉超市第五次增持中百集团,最终使得持股比例高达20%。

这一幕,好似之前银泰百货在鄂武商控股权争夺的重演。与永辉超市一样,民企银泰百货也多次举牌鄂武商A,但最终未能击败大股东武商联获得控制权。

为什么武商联的两家上市公司频被民资举牌?分析认为,这两家的物业都在武汉黄金地段,增值空间巨大,且现金流好,价值被低估,敏锐的民资自然不会放过这样的猎物。

事实上,永辉超市是后来者,银泰系、茂业系举牌,才堪称中国商圈股权争夺战中的经典。

茂业系“黄老将军不服老”

继入主茂业物流和商业城后,“茂业系”旗下公司将触角伸向山东本地零售巨头银座股份。据公告,中兆投资于2014年11月26日至12月23日买入银座股份股票2600.33万股,触及5%的举牌线。

中兆投资为香港上市公司茂业国际全资子公司,实际控制人为黄茂如。中兆投资目前分别持有茂业物流和商业城33.46%和29.22%的股权。

对于茂业系而言,举牌已成常态。茂业旗下公司2008年曾17天内相继举牌深国商、商业城、茂业物流三家上市公司,分别通过二级市场买入3家公司各6.68%、8.63%、5.09%股权,并掀起股权争夺战,将目标瞄准控股权。最终,除退出深国商外,其余两家均得偿所愿。

这些标的大都是大股东持股比例较小、兼有商业地产和商业百货的区域性商业龙头。银座股份恰好符合这一特征。

面对黄茂如这一资本市场上举牌的“黄老将军”,山东省商业集团不敢小觑,2014年12月24日,在宣布举牌次日就紧急增持600万股,占股比提升至35.98%,同时还“不放心”地表示不排除未来6个月内继续增持。

银座股份已是黄茂如2005年以来投资或举牌的第六家公司。此前,茂业系以约29亿元的资本狙击了成商集团、渤海物流(后改名茂业物流)、商业城、深国商和大商股份,少见失败,以致在众多香港投资者心目中,与其买黄茂如的股票,不如跟着他买股票。

2003年茂业集团完成股份制改造,但上市之路非常不顺。黄茂如另辟蹊径,选择借壳或介入国企改制。2005年6月,A股在1000点徘徊时,黄茂如以3.8亿元从大股东迪康集团手中购买成商集团65.75%的股份。2008年,成商集团部分被盘活的资产,以茂业国际的名义在港上市。

上市后不久,黄茂如利用融得的20多亿资金在资本市场上纵横捭阖。在短短17天内,黄茂如火速举牌渤海物流、商业城、深国商三家上市公司。2012年,黄茂如锁定大商股份,欲蛇吞象。大商股份年销售304亿元,市值只有112亿元,且大股东持股仅为8.8%,而茂业国际年销售额仅33.5亿元。

纵观黄茂如10年来的资本运作,记者初步统计发现,黄茂如以29.02亿元的成本,获得了高达58.45亿元的净投资回报。

黄茂如最早成功拿下的成商集团,当时仅以3.8亿元成本,获得的也是迄今为止回报最丰硕的商业企业。黄茂如先是获得了价值22.58亿元的物业资产,2008年6月19日又套现0.95亿,2009年至2011年期间获得了0.39亿元的分红,目前持有的股票市值为26.98亿元。除去其间曾有的小幅增持,这单投资给黄茂如带来的回报约46亿元。

茂业物流是黄茂如2008年累计耗资最大投资。在拿到实际控股权前,黄茂如进行了6次增持,耗资5亿元。茂业物流至今仅进行三次分红,黄茂如获得0.17亿元。如今,黄持有茂业物流股权市值为20.18亿元(2014年12月31日收盘价)。到目前,黄茂如在这笔投资中,除了茂业物流对茂业国际的帮助外,还获得了高达15.35亿元的回报,除去作价约5亿元的资产注入,还纯赚10.35亿元。

最近耗资2亿元投资的银座股份,近日接连暴涨,黄所持的股票市值已达2.61亿元(12月31日收盘价)。短短一个月,他就赚了约0.3亿元。

银泰系两地举牌

2005年,银泰系作为财务投资者身份进入武汉市场。当年10月21日,武汉银泰百货从长江经济联合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收购后者持有的鄂武商法人股;11月2日,武汉银泰通过司法拍卖程序竞得武汉国际信托持有的鄂武商法人股。此后,银泰系又在二级市场悄悄收购流通股份。及至2006年1月6日,银泰系首次举牌鄂武商。此后,银泰系持股达18.11%,一跃成为鄂武商第一大股东。武汉国资与天泽控股有限公司结为一致行动人,夺回第一大股东地位。

杭州战场,银泰系又举牌百大集团。从2005年9月15日开始,银泰系开始收购百大集团法人股以及在二级市场上增持流通股份。而西子联合依靠良好的当地政府关系,获得了百大集团第一大股东的地位。不过其控股地位也遭到了银泰系的强烈阻击。

当年西子联合董事长王水福在一次内部会议上曾对记者表示,银泰举牌速度超出了西子方面的想象,一度很被动。

2008年3月1日,双方签订合作协议,结束了长达2年半的股权纷争,银泰百货获得了百大集团杭州百货大楼20年经营权。而西子联合稳居第一大股东之位,可谓各取所需。

银泰系前两次举牌都是悄悄收购股份,在不经意间进行举牌,使得大股东措手不及。

正因为银泰系在百大集团和鄂武商的两次举牌,掌门人沈国军被媒体评为“2006年度十大并购人物” 之一。

2011年3月至4月,银泰系通过二级市场连续增持,欲从武商联手中抢夺鄂武商控制权,武商联及关联方与武汉经发投、武汉开发投、武钢实业等签订一致行动人协议,多次瓦解银泰方面夺取第一大股东地位的计划,以0.04%微弱股权优势保住控制权。

2011年7月15日,鄂武商控股股东武商联抢先一步抛出了部分要约收购的计划。对于银泰系来说,其市场化收购鄂武商的先机已失。8月,武商联与一致行动人发出要约收购,以5.38亿元增持5%股权,并最终以10%的持股优势,逼退银泰。

2013年4月,武商联与一致行动人武汉经发投、武汉开发投续订一致行动协议至2014年,控股地位继续巩固。当年4月23日,鄂武商发布公告称,公司已于日前收到董事陈晓东的书面辞职函,陈晓东因个人原因申请辞去公司第六届董事会董事职务。

这表明在经历了多年的股权争夺战争之后,银泰系已经萌生退意:在借助鄂武商整合湖北百货业的努力无望之后,此举既是在表现对于收购失败的不满,同时也意味着银泰系在鄂武商上向一个财务投资者角色的转变。

银泰系的百货之路,从1998年开始。彼时,中国银泰在杭州投资了房地产,但受累于当年的亚洲金融风暴,销售很不景气,特别是其中的商业房产砸在了手里。考虑到百货业的前景,沈国军干脆耗资4亿成立了浙江银泰百货有限公司,1998年11月16日银泰百货武林店正式开张,但1999年浙江银泰只取得4.18亿元的销售额。

2000年,浙江银泰引入职业经理人(台湾团队),当年销售额上升为6.73亿。此后从2001年开始,浙江银泰的百货销售额飞速上扬。仅用5年时间,银泰百货武林店就收回了投资成本。2007年3月20日,银泰百货(01833,HK)在香港挂牌上市,创造了中国内地民营百货业在港交所上市先例,也创造了当时230多倍超额认购的“纪录”。 

[责任编辑:liuqiang]

标签:举牌 安邦保险 保险资产管理

人参与 评论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预期年化利率

最高13%

凤凰金融-安全理财

凤凰点评:
凤凰集团旗下公司,轻松理财。

近一年

13.92%

混合型-华安逆向策略

凤凰点评:
业绩长期领先,投资尖端行业。

凤凰财经官方微信

0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