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智能家居站上“风口” 喧嚣背后辨真伪


来源:证券市场红周刊

■本刊记者郝宁

编者按:智能手机的普及引爆了智能家居市场,让行业站上“风口”,越来越多的企业卷入到竞争中来,智能家居概念股也成为市场的热点之一。然而在喧嚣的背后,如何在智能家居这片蓝海中掘金呢?本期,由《红周刊》、雪球网与手机腾讯网合作的《投资人物专访》栏目邀请到了金泽金投资的投资总监朱凤蛟,他先后担任过医药行业兼宏观策略研究员、研究部经理、投资经理、投资副总监等职务,擅长于宏观趋势的把握和“中观突破”理念,相信投资收益首先取决于行业的选择,其次才是行业内公司的挖掘,这令他对于智能家居行业和公司的理解更为深刻。

·行业观察·

智能家居发展的路径和瓶颈

智能家居发展已“在路上”

《红周刊》:您对于现在的智能家居市场怎么看?

朱凤蛟:智能家居中人是核心,并借助智能化实现与各种设备之间的互动,享受便捷的智慧生活,这才是智能家居的意义所在。

目前,中国的智能家居行业才刚刚起步,其中很多革命性的技术还正在推进过程中。当前的智能家居主要以物联网为基础,各厂商力求将每一件终端设备通过信息技术接入网络,以达到远程控制的目的,所以智能家居是物联网在家庭生活中最典型、最现实的应用。其中,智能安防与智能医疗是智能家居发展过程中较为迫切的应用需求,且相关技术已经相对成熟,未来推进的步伐会比较迅速。智能家居的整体发展已“在路上”,巨大潜能将被逐步激发出来。

《红周刊》:目前,智能家居产品不少,但却没有智能手机一般流畅的操控体验,智能家居到底还缺什么?

朱凤蛟:智能家居尚在起步阶段,各方面条件还都不太成熟,尽管各大企业纷纷打出“智能”牌,但似乎概念炒作的成分更重。目前的智能家居产品大多是“伪智能”,更多的只停留在加个传感器、WiFi以及App的层面并冠以智能的名义,但智能家居的核心是人机交互,而不仅仅只是连接。很多智能家居产品在外观设计、操作体验、功能拓展等方面相比传统家居产品有了明显的改进,但如果缺少颠覆性的技术,智能家居仍然难以与传统家居在产品上形成质的差异。

此外,不管是传统家电企业还是互联网企业,各自都在开发自己的系列产品,在统一标准没有出台之前,各家的智能产品是否能够互相兼容尚不可知。用户家中有不同厂商生产的智能家居产品,如果没有兼容并包的智能应用控制平台和统一的物联网标准协议,用户将不得不对这些产品分开管理,令智能家居生活体验大打折扣。此外,价格昂贵及产品体验差也是被消费者诟病的因素。很多企业只是实现了简单的声控、手控等功能,就开始炒作智能家居的概念,并且产品价格大大攀升,而不少消费者使用后却表示新功能并不实用。

行业演进趋势是单品先行

《红周刊》:智能家居产业的发展路径是什么?

朱凤蛟:对于智能家居产业的研究,最终是要筛选出最具投资价值的公司,而如果我们不能把握智能家居产业的发展方向,要做到这一点是不可能的。我认为,智能家居的发展趋势应该是单品先行,未来走向集成,而走向集成的路径将是:真正智能化硬件出现—>统一运行平台构建—>商业模式成型。

《红周刊》:能否具体解释一下?

朱凤蛟:从产品形态上来讲,智能家居发展的第一个阶段是单品的智能化,像现在比较火爆的智能电视、智能冰箱、智能空调等。智能单品的爆发预计持续至2015年,逐步到2017年将达到相对成熟的状态,2020年会进入一个新的进化期,单品智能化和其他产品联动之后可能会形成新的功能;第二个阶段是不同物品之间的联动,也就是物物相连。物物相连并不是简简单单的通讯或是自动化控制,而是物物联动形成的系统解决方案。从时间维度上看,2014~2017年是物物相连系统解决方案的孕育期,预计要到2017年之后才可能实现物物相连的解决方案;智能家居实现人工智能将是第三个阶段,不过从目前来看离我们还比较遥远,预计将是2020年之后的事情。

《红周刊》:这三个阶段的盈利模式分别又是什么呢?

朱凤蛟:在智能单品的产品形态之下,智能家居的盈利模式主要是以硬件盈利为主,此时还是依附于增值服务,只是提高了产品的溢价空间;在物物相连的第二阶段,智能家居的盈利模式将是“硬件+服务”模式,即智能硬件卖出后,智能家居厂商通过后续收取服务费用等盈利。在这种模式下,硬件并不是利润的实现点,而是价值链的基本环节与载体;在第三个阶段,将构建智能家居平台的盈利模式。智能家居平台商的盈利模式非常清晰,是通过制定标准和搭建平台,吸引大量的硬件厂商、用户和第三方应用开发者以形成完整的生态链,在平台具有绝对优势地位后,就可以顺利实现商业模式的重构。

《红周刊》:智能家居行业短期演进的趋势为什么是单品先行?

朱凤蛟:目前受技术的制约,建立智能家居生态运行系统所必须的真正智能硬件、运行平台尚未出现,更谈不上基于这两者的商业模式成型。所以中短期来讲,单品先行将是一种大概率的趋势。从市场的角度看,中国消费者需要的究竟是什么样的智能家居?这需要去摸索,需要让市场去检验,至少消费者对目前出现的大量智能家居产品并不买账。而从单一智能化产品开始一个一个去打造,确保每一个产品是有生命力的,然后让其有机地增长,待此类单品积累到一定的规模,市场的需求就会慢慢培育出来。

《红周刊》:哪些类型的单品有望成为进展最快的领域?

朱凤蛟:在众多类型的智能家居单品中,娱乐性的单品有望成为最先冲线的“黑马”。用户可利用连接到网络中的电视来收看各种各样的节目,并通过电视实现网络上的互动,所以电视是娱乐应用最大的一个终端。智能盒子已成为智能电视的第二战场,目前的智能盒子包括IPTV机顶盒和OTT机顶盒。有别于传统的传输广电节目内容的数字机顶盒,智能盒子给了用户点播节目的主动权,不仅在电视节目和视频资源上对传统广电盒子产生替代效应,而且其迭代更新的速度高于传统盒子。此外,路由器是智能家居的控制中心和家庭数据处理中心,它是智能家居的关键环节,作为冰箱、电视、洗衣机、电饭煲等“链接枢纽”,对家中的家电发号施令,实现智能化操作和管理,成为物联网家庭各终端设备的节点。■

·公司分析·

智能家居行情目前处于第一阶段

投资智能家居板块的要点

《红周刊》:智能家居一般包含哪些类别的上市公司?具有什么特点?

朱凤蛟:智能家居的公司主要包括:1、传统家电企业:美的集团、青岛海尔海信电器四川长虹等,未来有望成为智能家居终端硬件的整合平台,整体体量较大且相对稳健,但股价弹性较小,投资效率不高。2、平台辅助型软硬件企业:拓邦股份和而泰奋达科技汉威电子金亚科技英唐智控东软载波和晶科技科大讯飞等,有望凭借优质的硬件产品在细分领域占据较大份额,从而保持不错的利润水平,股价弹性比较大。3、互联网巨头:阿里巴巴、京东、百度、小米等,未来有望成为智能家居互联网智能化技术平台,但这些主流布局智能家居的公司都没在A股上市。4、跨界进入的其他企业:亚夏股份、广田股份金螳螂等,本身并不擅长互联网技术和家电硬件的生产,未来能否有效融合具有不确定性,这类个股主要是以前期炒概念为主,后续兑现业绩的难度会相对较大。

《红周刊》:对于智能家居领域,投资者选股一般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朱凤蛟:智能家居是基于大数据和云计算的,同时需要连接家庭电器终端,未来很可能是互联网企业凭借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以及自身的智能生态,布局成为基础平台公司去整合各项智能硬件,或者是互联网企业和家电企业联合打造一个较高智能水平的家居平台,所以说“两头”都有机会。从以往iphone、3G通信产业链的炒作经验可以看出,涨幅较大的智能家居概念股往往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具备优质的产品或者过硬技术的平台辅助型公司;总市值小于100亿元;业务与智能家居高度相关,且公司将智能家居作为未来的核心发展战略来定位;有一定数量的优质客户或者不错的渠道基础,这样才能让其产品具有较高的变现保障。

智能控制器领域最为看好

《红周刊》:在智能家居产业链中,您比较看好哪些投资标的?

朱凤蛟:几乎所有的智能家居单品都要用到智能控制器。智能控制器是完成特定用途的计算机控制单元,是智能家居的核心部件,也是基础物理硬件。实现家电智能化必然要求智能硬件替代传统非智能产品,且智能控制器的优劣将直接影响着家电产品性能和品质的好坏,因此成为众多智能家居开发厂商所重点关注和发展的环节。从产业演变趋势来看,家电厂商智能控制器的生产逐渐呈现外包趋势,专业化智能控制器生产商将显著受益于智能家居产业的发展。

平台辅助型软硬件企业方面,我看好具备硬件设计能力、适应智能化扩散趋势的和而泰。公司主要生产智能控制器,业务的核心是围绕云平台和大数据进行布局,锁定家电、智能硬件和卧室健康三个板块。在本土的专业智能控制器公司中,和而泰的研发能力在同行业处于领先地位,占据智能控制器市场的54%份额,而且控制器产品涵盖的电器种类更为全面。

与国内同业公司拓邦电子、英唐智控、和晶科技相比,和而泰是业内规模领先的企业,且下游客户更为优质,主要包括伊莱克斯、惠而浦、西门子、意黛喜、欧威尔、松下等著名跨国企业,能够获得高端客户的普遍认可,将使其成为未来进口替代最具竞争力的企业。公司的盈利能力较强,净利率高于国内其他企业,这充分证明了产品竞争力的领先地位。

除了智能控制器外,我还看好通讯环节技术方案提供商东软载波,公司现有的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产品将受益于电力改革。此外,传感器的稀有标的汉威电子也值得长期关注。公司为气体传感器行业龙头,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60%。目前,传感器技术水平虽然与国外先进企业还有一定的差距,但在国内属于绝对领先的地位,是未来进口替代和智能化突破最具竞争力的传感器企业。

《红周刊》:对于智能家居中的这些新兴企业,适合用什么方法进行估值?

朱凤蛟:中短期(一般最长不超过1年)估值方面,从事与智能家居相关度很高的业务,且该业务有望成为未来主要业绩的来源,再加上公司经营比较稳健,利润没有出现大幅波动或者亏损的情况,这类个股可以参照过去3年的PE(对应当年业绩计算的PE值)变动情况。长期(超过1年)估值方面,这种高科技类股票则难以给出比较准确的估值,但可以通过竞争能力的分析和对市场情况进行假设。一般情况下,可根据公司在国内的竞争力情况,预估未来该产品的国产化率水平和市场占有率情况,看3年或者5年后如果完成该目标能够实现的利润,进而评估出长期价值水平。

再以和而泰为例,对于中短期估值来说,公司2012~2014年经营比较稳健,利润没有出现大幅波动或者亏损的情况,这类个股本身是可以参照过去3年的PE(对应当年业绩计算的PE值)变动情况,由于目前行业处于高景气投资的启动期,所以PE突破此前高点是大概率的事情。为了适当保守地提供目标价参照,采用过往3年PE的上限82倍,结合2015年券商近期评估的EPS水平0.4元,短期目标价为33元左右,建议投资者注意风险。

对于长期估值来说,智能控制器全球市场规模超万亿美元,行业复合增速20%,而国产化率仅12%。根据中国产业信息网的统计,2013年中国电子智能控制行业市场规模达到1328亿美元,2015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961亿美元,所以12%的国产化率尚有较大提升空间。

从长期发展来看,假定2018年国产化率提升到30%,加上整个市场智能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普及,产品需求量和单价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公司整体利润水平预计将有5~10倍以上的增长空间,长期估值采用35倍PE来计算,如果利润2018年较2015年增长6倍,不考虑增发摊薄的情况下,2018年EPS为2.8元,长期目标价为80元。当然,这个目标位仅供参考,长期的评估值需要对企业进行持续追踪和修正。同类案例,2011~2014年,网宿科技净利润增长近8倍,股价上涨16倍,长期目标价的评估主要是根据其在CDN市场的占有率和盈利情况来预测的。

传统家电巨头涉足智能家居

《红周刊》:传统家电企业方面,您比较看好涉足智能家居的哪些上市公司?

朱凤蛟:目前,在智能家居领域进展较快的有青岛海尔、美的集团、四川长虹等。海尔独具U+、HomeKit双平台模式,作为苹果HomeKit战略中唯一的中国厂商,一方面与软件商苹果达成战略合作关系,另一方面U+智慧生活操作系统力求将不同品牌的家电产品以及众多优秀服务商纳入体系中。美的正在全力构建M-Smart智能家居平台,公司也逐渐在智能化的大潮中找到自身发展的方向,并发布了部分突破性的产品。长虹力推的Chiq系列产品扛起智能化大旗,特别是Chiq空调对于产品市场具有革命性意义。通过智能战略的实施,上述公司已经开始由传统家电制造商向智能终端及服务提供商进行转型。

《红周刊》:对于这些体量较大的传统家电企业,该如何进行估值呢?

朱凤蛟:这些企业原有业务体量较大,整体上涨效率会低一些,但未来估值也将得到提升。估值方法上,可以采取在未来业务占比评估基础上进行拆分加权估值。以青岛海尔为例,2013年中国的智能家电产值已达1000亿元,到2020年终端设备的产值达到8000亿元。目前,智能手机、智能电视、智能洗衣机、智能空调、智能冰箱的渗透率分别为45%、40%、10%、5%、1%,到2020年其普及程度预计可达99%、93%、45%、55%、38%。青岛海尔主打产品为冰箱、空调和洗衣机,假定规划目标能够实现的话,也就是产品智能化程度与市场平均水平相当的情况下,其整体的产品智能化率约在45%左右。2020年智能家电这块市场也已经较为成熟,相当于目前的智能手机市场,45%左右的智能家电业务可以给予20倍的PE(苹果目前的PE为16倍)。

同时,智能家电由于科技含量高,其净利率也会增加,比如苹果的净利率为24%,而诺基亚只有11%。参照苹果和诺基亚的净利率情况,假定智能家电净利率是传统家电的2倍,如果海尔到2020年营收在单价更高的智能家电带动下,预计整体增速将能够维持在2014年上半年14%的水平,那么到2020年利润较2014年大致能够增长217%,其中营收占比45%的智能家居业务可能贡献净利润的62%。2014年公司预计EPS为1.65元,不考虑增发摊薄的情况下,2020年EPS为5.23元,其中智能家电部分的3.24元给予20倍的PE,得到64.8元,传统家电部分的1.99元给予与目前市盈率相当的13倍,得到25.8元,合计价格为90.6元。也就是说,如果整体战略执行顺利的话,青岛海尔2020年较目前将有264%的上涨空间,相当于年复合增长23%左右。

《红周刊》:对于以上这两类投资机会,应该如何区别对待呢?

朱凤蛟:从选择优质投资标的角度来看,如果是专门布局智能家居的轻资产公司,主要看其下游客户的实力。比如,和而泰已经成为全球跨国公司的核心供应商,前五大客户占比超过50%,历年采购量呈现上升势头,未来3年公司的订单量仍将保持较快速度的增长。而如果是由传统行业向智能家居转型的重资产公司,则需要看其未来新兴业务的市占率。

“百日成本评估”挑选入场时机

《红周刊》:您认为,与其他科技类题材相比,智能家居概念股有怎样的特点?

朱凤蛟:首先,智能家居相关个股主要是从2014年才开始有所表现,目前依然处于智能硬件研发探索的第一个阶段,这个阶段最具有想象力,股价涨幅一般也最为迅猛。就像2014年大家对全息手机非常憧憬的时候,深天马A就出现了持续暴涨。英唐智控凭借着去年推出的两款不错的产品,就走出了十分强势的行情。其次,智能家居是基于大数据和云计算的,同时需要连接家庭电器终端,是典型的“互联网+”,预计未来两年都将持续受到政策的支持。而从过往历史走势来看,每次提到“互联网+”的概念,对于智能家居都是利好的刺激。不过,由于处在行业发展早期,真正高智能化的硬件和平台都还没有出现,智能家居与纯粹的互联网、软件相比,累计涨幅还相对小一些。

《红周刊》:智能家居股票不少是创业板公司,创业板近期行情较为疯狂,您会给投资者什么建议呢?

朱凤蛟:从具体操作角度来说,短期追求效率的投资者,比较适合配置智能家居中的平台辅助型硬件类个股,因为它们市值小、弹性大。而对于智能家居方面有布局以及具备竞争力的传统家电企业,则比较适合稳健型的投资者进行长期投资。需要重点强调的是,目前市场整体涨幅较大,尤其是创业板走势接近疯狂,后续随着行情出现震荡或者回落,智能家居相关个股将出现一定程度的调整。但该领域仍然处于发展的伊始阶段,未来还有很大的想象空间,优质个股将有望凭借对智能家居领域的持续拓展而赢得独立的强势走势,受指数的调整影响较小。

对于还没有进场的投资者,建议等待股价调整到合理位置再考虑介入。我自身遵循“百日成本评估”原则,就是根据个股过去100个交易日的市场平均成交价格,评估一下自己目前进场是否在平均成交价格以下,是否具备成本优势。如果在平均成交价格以下,说明短期获利筹码已经消化得比较充分,个股获利兑现的风险不大,再加上公司前景被看好,此时是进场的不错时机。否则,即便个股被长期看好,但不具备成本优势,短期也可能面临较大的风险,投资者应该适当保持耐心,等待未来调整且消化完获利筹码后再进场。

[责任编辑:yufang]

人参与 评论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预期年化利率

最高13%

凤凰金融-安全理财

凤凰点评:
凤凰集团旗下公司,轻松理财。

近一年

13.92%

混合型-华安逆向策略

凤凰点评:
业绩长期领先,投资尖端行业。

凤凰财经官方微信

0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