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两大热点事件+资金面三利好汇集 年末最关键一战倒计时


来源:凤凰财经综合

 导语:本周作为2015年的收官周走势备受关注,周一大跌后周二收盘突然急拉,决定性战役在今天、明天两天打响,今天消息面上利好颇多,但技术面仍存几大隐忧,且看以下详细分析。

【两热点事件+资金面三利好给年末多头打气】

两大热点事件:一、国企分类改革大幕开启 功能界定与分类指导意见发布

二、招商蛇口今日上市 千亿级无先例重组收官

资金面三利好:一、社保险资养老三部曲 长线资金引领2016投资风潮

二、沪深两市资金净流出规模降至200亿元 尾盘净流入显暖意

三、年末外资再度抄底A股 沪港通两日双向净买入

1利空仍需警惕】1.5万亿洪峰会否形成冲击波 1月份或形成重要顶部

国企分类改革大幕开启 功能界定与分类指导意见发布

国资委、财政部、发改委29日联合发布《关于国有企业功能界定与分类的指导意见》。《意见》明确,将国有企业界定为商业类和公益类。这意味着,作为国企改革重要一项的分类改革大幕就此开启。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李锦认为,分类是国企改革的重大突破,是整个国企改革的前提和基础,决定着改革全局,涉及未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国企并购重组等举措。在界定国企功能和分类的基础上,国有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将进一步推进。

为多项改革举措铺路

《意见》明确,立足国有资本的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结合不同国有企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现状和需要,根据主营业务和核心业务范围,将国有企业界定为商业类和公益类。商业类国有企业以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放大国有资本功能、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为主要目标,按照市场化要求实行商业化运作,依法独立自主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实现优胜劣汰、有序进退。其中,主业处于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主要承担重大专项任务的商业类国有企业,要以保障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运行为目标,重点发展前瞻性战略性产业,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安全效益的有机统一。公益类国有企业以保障民生、服务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为主要目标,必要的产品或服务价格可以由政府调控;要积极引入市场机制,不断提高公共服务效率和能力。商业类国有企业和公益类国有企业作为独立的市场主体,经营机制必须适应市场经济要求。

国资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准确界定不同国有企业功能并科学分类,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前置性工作。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改组或组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等重大改革举措的完善和落地,都需要以清晰界定国有企业功能与类别为前提。对国有企业进行功能界定与分类,有利于根据不同类型企业特点有针对性推进改革,将改革引向深入。

将国有企业分为商业类和公益类主要基于四个方面考虑。一是充分考虑企业的功能作用和未来发展方向,有利于推动国有资本更多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有利于国有企业更好地提供公共服务、发展重要前瞻性战略性产业、保护生态环境、支持科技进步、保障国家安全;二是充分考虑企业经营的多样性、复杂性,分类宜粗不宜细;三是充分考虑企业所属行业特点和实际情况,目前国有企业大都属于多元经营,分类主要依据主业和核心业务;四是充分考虑各地不同发展实际,在遵循国家统一分类原则的前提下,允许各地结合实际,界定国有企业功能类别。

适时动态调整

国资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按照《意见》提出的“谁出资谁分类”原则,应由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负责制定分类方案,具体程序为各级政府履行出资人职责机构负责制定所出资企业的功能界定与分类方案,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履行出资人职责机构直接监管的企业根据需要对所出资企业进行功能界定和分类。企业的功能不是一成不变的,应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战略的需要,结合企业不同发展阶段承担的任务和发挥的作用,在保持相对稳定的基础上,适时对企业功能定位和类别进行动态调整。考虑到全国各地国有资本状况存在较大差异,《意见》也给地方操作留下了空间,各地要结合实际合理界定本地国有企业功能类别,实施分类改革、发展和监管。

李锦认为,这次分类保留了很大的宽容度,充分考虑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在相对稳定的基础上对企业功能定位进行动态调整。同时,充分考虑各地不同发展实际,在遵循国家统一分类思路原则的前提下,允许各地结合实际,划分并动态调整本地国有企业功能类别。按照“谁出资谁分类”的原则,国资委作为政府出资人代表来分类,强调地区与动态特征,是实事求是的态度,使得国企改革更有针对性,更符合实际。

两类企业差异化发展

《意见》对两类企业的改革方向提出了不同要求。对于商业类国有企业,要按照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要求,加大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力度,加快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成为充满生机活力的市场主体。商业类国有企业又分为三种情况。一是主业处于充分竞争行业和领域的企业,原则上都要实行公司制股份制改革,积极引入其他资本实现股权多元化,国有资本可以绝对控股、相对控股或参股,加大改制上市力度,着力推进整体上市;二是主业处于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主要承担重大专项任务的企业,要保持国有资本控股地位,支持非国有资本参股;三是处于自然垄断行业的企业,要以“政企分开、政资分开、特许经营、政府监管”为原则积极推进改革,根据不同行业特点实行网运分开、放开竞争性业务,促进公共资源配置市场化。对于需要实行国有全资的企业,要积极引入其他国有资本实行股权多元化。对于公益类国有企业,可以采取国有独资形式,具备条件的也可以推行投资主体多元化,还可以通过购买服务、特许经营、委托代理等方式,鼓励非国有企业参与经营。

《意见》对两类企业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差异化要求。对于商业类国有企业,要优化资源配置,加大重组整合力度和研发投入,加快科技和管理创新步伐,持续推动转型升级,培育一批具有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国有骨干企业。一是对主业处于充分竞争行业和领域的企业,要支持和鼓励发展有竞争优势的产业,优化国有资本投向,推动国有产权流转,及时处置低效、无效及不良资产,提高市场竞争能力;二是对主业处于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主要承担重大专项任务的企业,要合理确定主业范围,根据不同行业特点,加大国有资本投入,在服务国家宏观调控、保障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运行、完成特殊任务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对于公益类国有企业,要根据承担的任务和社会发展要求,加大国有资本投入,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严格限定主业范围,加强主业管理,重点在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方面作出更大贡献。(中国证券报)

招商蛇口今日上市 千亿级无先例重组收官

日前,招商局蛇口换股吸收合并招商地产方案成功实施。今日,招商蛇口股票于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不仅成为央企地产重组样本,也成为深交所首单A+B股转A股整体上市案例。

“无先例重组”

据公告,招商蛇口股票代码为“001979”,上市首日开盘价格为25.3元/股,首日不设涨跌幅限制。本次发行后,招商蛇口人民币普通股股份总数约为74亿股,本次公开发行约19亿股,其中约18.99亿股自上市之日起可上市交易。按开盘参考价25.3元/股估算,招商蛇口的总市值将达1800亿元。

回溯这起招商系“重大无先例重组”,今年4月,招商蛇口和招商地产启动吸收合并工作。5月,招商地产确认招商局集团正推动地产整合。6月,招商地产拟与招商局蛇口工业区进行整合。9月,蛇口工业区拟吸收合并招商地产上市的“无先例”整合方案揭晓。该方案彻底解决B股问题,同时配套募资150亿元,并配合推出员工持股计划,创造性完成了国企改革方案出炉后的第一单央企地产重组。

上述方案于11月27日取得证监会批文。在深交所、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深圳分公司的全力支持配合下,公司高效推进吸收合并相关工作,于12月11日完成招商地产B股终止上市,12月17日完成实施现金选择权。历时半年多后,今日招商地产A股终止上市、招商蛇口股票上市,招商蛇口整体上市终成功实施。

深交所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招商蛇口吸收合并招商地产并在深交所上市,是资本市场服务支持国企改革的重要进展。资本市场是深化国企改革的重要平台,国企改革是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下一步深交所将进一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不断优化并购重组环境,大力推动国有企业改制上市,推动集团公司整体上市,并通过资本市场做优做强。

转型城市开发运营

作为曾经的“招保万金”四大房企之一的招商地产成为“过去式”,新的“城市综合开发和运营服务商”招商蛇口亮相A股资本市场。

据了解,招商局蛇口控股定位于“中国卓越的城市综合开发和运营服务商”,以“再造新蛇口”和“前海蛇口自贸区建设运营”为核心业务,公司下属三大业务板块:园区开发与运营业务、社区开发与运营业务、邮轮产业建设与运营业务。

资料显示,招商蛇口系前海蛇口自贸区最大的建设主体。截至2015年6月30日,招商局蛇口(不含招商地产及其子公司)除在建工程外,拥有302项境内土地使用权,面积共计510万平方米,主要分布于前海蛇口自贸区等。

中银国际分析师认为,目前南山、蛇口和前海片区正在成为深圳房地产投资热土,房价快速的涨升对于片区最大土地资源持有者招商蛇口来说将提供巨大的价值重估空间。

根据盈利预测,招商局蛇口吸收合并后,2015-2017年合并后备考归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66.8亿、84亿、102.1亿元,2015-2017年的净利润增速分别为27%、26%和22%。招商局集团对盈利预测给予差额补偿承诺。

此外,12月17日晚间,招商蛇口整体上市前夜,率领公司转型的新管理层亮相。公司董事会聘请许永军为公司总经理,刘伟为公司副总经理,朱文凯为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公告显示,许永军是从招商局系统内平调入主招商地产,此前担任招商局物流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证券时报)

社保险资养老三部曲 长线资金引领2016投资风潮

在股市大幅震荡的背景下,社保基金、保险资金作为长线资金的代表,顺势而为,在2015年取得不俗业绩。业内人士认为,未来长线资金将财务投资和战略投资并进。对于A股市场,长线资金更看好蓝筹股,既寻找波段操作和低位吸筹的机会,也从基本面发掘主题投资机会。

大类资产配置更加均衡

2015年,长线资金在资本市场多方布局,寻求价值投资和战略投资的各类机会。在各类资产配置当中,权益类市场成为长线资金彰显价值投资理念的最大舞台。特别是社保基金、保险资金在市场上的表现,更是成为投资者注入信心的标杆。

在股市相对低点入场而获取丰厚收益后,社保基金和保险资金在二级市场依然择时出手。6月股市大幅调整之后,二者以防御性板块为主,兼顾成长性板块标的,不时为股市注入新鲜血液。保监会和多家保险公司在6月中旬之后,公开表态对股市长期看好,险资大举净买入,成为资本市场一道风景。

从数据上看,保险资金在权益类资产上的配置比例已经“更上一层楼”。2015年,这一比例升至11%以上,多个月份维持在13%以上,最高点达16.07%(2015年5月数据)。寿险费率市场化改革定调和车险费率市场化改革方案的推出,持续为保险公司的负债端注入积极预期。相应地,在“资产+负债”双轮驱动普遍被强调的背景下,保险资金在2016年的弹药储备上将迎来更大施展空间。

华宝证券认为,大资管中各监管层在规范市场主体行为、推动市场前行的举措中表现出了明显的趋同性。例如,“放开前端,管住后端”的监管趋势凸显。在此大环境下,保险资金运用的行业监管模式发生转变,市场化进程加快。通过转变监管模式,推行保险资产管理产品注册制,扩大了保险资产的配置空间,激发了市场活力,提高了行业投资效益。

在满足监管要求的前提下,如何调整负债端和资产端的关系,成为业内密切关注的重点。中国太平洋寿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徐敬惠表示,利率下行环境中寿险公司资产负债管理重要性更加凸显,保险公司应管控好负债成本,坚持稳健审慎的定价策略,同时加强产品创新,大力发展保障产品和可变利率产品,并坚持稳健投资策略。长远来看,保险资金需要寻找跨经济周期、长期稳健回报的资产,推动能够穿透利率周期的长期保障和储蓄型产品,摊薄整体负债成本。在资产端,应适当降低新配资产的久期,增加固定收益类的交易型资产占比,适当增加信用风险敞口,对权益类投资进行结构调整。

在长线资金的舞台上,股市收益并不能一言以蔽之。在固定收益类资产配置方面,长线资金也有更多的机会和考量。上半年,国务院决定适当扩大全国社保基金投资范围,将社保基金债券投资范围扩展到地方政府债券,并将企业债和地方政府债券投资比例从10%提高到20%,扩大了资金运用的想象空间。

相比社保基金,保险资金在“资产荒”背景下,并未冷落固定收益类资产,特别是债券市场的投资机会。合众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固定收益投资经理牛伟松认为,在投资上宜维持适当杠杆,把握短端套息机会,等待长端配置价值显现。在经济增速放缓、长端债券配置价值重新显现时,可择机调整持仓,适时买入部分中长久期债券,为2016年投资做好布局。

整体来看,平衡大类资产配置,已经成为长线资金共同的目标。在股市震荡、无风险收益率下行、经济增速放缓的预期下,长线资金仍面临多重投资机遇。华泰证券分析师罗毅认为,2016年是资本市场改革的黄金年,是注册制推进的重点时段,保险作为机构投资者的中流砥柱将有所作为。届时,因为有市值配售,险资打新的收益将非常可观,仅在权益类投资上,预计可能获得15%的年化收益率。前提是要抓住机遇,而不是简单炒作小股票和没有流动性的股票,应该买一些真正具有长期投资价值的蓝筹股。寻找并参与收益率超过5%的战略投资,也会带来资本运作的机会。

平安证券分析师缴文超预计,2016年保险业资产配置比例将保持平稳,不会出现资产间大比率转换。固定收益资产方面,险企可能会偏好配置低久期资产静候利率拐点,而海外资产配置的展开在外汇额度放开之前或不会有大突破。

养老金2016年入市,必将为市场注入更多新鲜血液,各方对此抱有憧憬。长江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部总经理梁福涛认为,养老金、企业年金及保险资金等资金配置,总体权益资产平均配置比例越高,总体长期累积收益率越高。中国养老金、企业年金及保险资金等资金的投资管理,应该运用积极资产配置策略,适度积极配置权益类资产,主动动态调整权益总配置比例,同时积极主动调整权益风格资产(大盘股、中小盘股)配置比例,实现资金长期累积收益率提升。

平安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杜永茂表示,中国养老顶层设计清晰,养老金储备速度加快,养老保障惠及面扩大,养老金安全有效运行。同时,养老金储备水平过低的问题依然十分突出,应在多方面加快养老金储备。

保险资金实业资本双向融合

如果将视线聚焦长线资金的具体操作,不难发现保险资金在资本市场上的表现更为突出。2015年6月至12月间,国华人寿、阳光保险、安邦保险、中融人寿等保险机构相继上演“帽子戏法”,前海人寿、富德生命人寿也对房地产、银行等标的给予持续关注。前海人寿、安邦保险参与举牌万科,引发市场对于股权争夺的猜测和关注,更是成为展示保险资金举牌上市公司的标志性事件。

“财务投资”成为保险机构对自身举牌行为给出的普遍解释。险资举牌后,相关个股股价迅速上行,一度成为热议话题。背后逻辑,既与险资看好资本市场相联系,也与监管政策的放宽有关。在推动保险资金运用空间松绑的过程中,政策放宽了“保险资金投资单一蓝筹股票”的比例上限,使保险公司举牌有了着力点,也拓展了后者输血股市、布局权益市场的想象空间。

但投资的风险依然值得警惕。12月,保监会连续发文规范保险资金运用,反复强调把控投资风险,力图防止“黑天鹅事件”发生。交银国际证券分析师郑嘉梁认为,由于利率处于长期下行趋势,保险公司资产端收益率也会随之下行,依靠短期的股票投资维持高收益困难较大,潜在现金流风险对机构1-2年后的资金管理提出了难题。

社保基金、保险资金在战略投资领域也频频布局,以争取更大话事权。年中,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副理事长王忠民透露,社保基金已投资蚂蚁金融,占股5%,此举成为全国社保基金首单直接投资。在长城资产股改方案中,拟定全国社保基金、中国人寿为联合发起人,长线资金在战略投资方面的地位再度显现。

实际上,国企改革已成长线资金谋求深度价值挖掘的热点题材,为分散投资风险、平衡投资收益提供了可能性。公开资料显示,社保基金及中国平安、中国人保、长江养老险、富德生命人寿、中国人寿、中邮人寿等保险公司相继参与其中。在二级市场上,国企改革相关概念股也屡受社保基金和保险资金的追捧。

另一方面,多路产业资本对于保险业务表现出浓厚兴趣,通过各种形式介入保险资源的争夺中,也成为2015年乃至未来中长期资本市场的一道风景。据中国证券报记者不完全统计,目前,有至少45家上市公司已经或拟介入保险业务。其中,至少8家上市公司通过增资、收购、新设等方式获得了保险业务的“入场券”,另有30余家上市公司拟收购保险公司股份或新设保险公司的申请正等待监管部门批准。

从上市公司角度看,打造大金融平台,成为原本主业为房地产、医药、IT、通讯、旅游、传媒等板块业务的市场主体给出的转型理由;从展业角度看,寿险、财险(含农险)、健康险、互联网保险、自保机构、相互保险机构、再保险等多方面业务,正在成为各路产业资本竞逐的“香饽饽”。

在这一过程中,资本运作的力量成为分析人士解读“长钱+实业”的注脚。浙商证券分析师刘志平认为,上市公司增资、控股保险公司是传统实业转型提升实力的表现,不但转变了公司的行业性质,净资产也可以大幅提高。

缴文超认为,诸多产业资本涉足保险行业,在保险行业前端利率基本放开的背景下,产业资本所设保险公司首先会在产品端结合自身优势形成差异化竞争,而在投资端的影响表现为,各个险企之间的投资理念会逐渐分化,在资产配置上的差异化也将显现。

反观投资延伸产业链的情况,保险资金已经开始尝试逐步介入医疗、健康、养老、汽车、旅游、房地产等与保险保障功能相关的业务板块当中,并通过与银行、信托、基金、租赁等业外机构的接洽,寻找保险资管与其他资管行业的利益共同点,拓宽与其他资源行业的合作空间。同时,保险业也期待商业健康险税收优惠政策、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相关政策的实际效用在2016年将有所体现。部分保险公司在此方面已有尝试。

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博士后王灵芝认为,大型保险公司可以通过并购或股权投资方式,控股银行、投资管理公司、房地产行业、健康产业、互联网公司等,发挥业务的协同优势。银行有丰富的客户资源,商业银行的住房抵押贷款久期较长,可与养老保险等期限较长的负债相匹配。保险业直接进军房地产行业比较难,但可以通过股权投资的方式实现,投资房地产行业也可以为保险公司进军养老产业、投资开发养老社区等服务。

A股投资路径浮现

11月以来,上证综指在箱体内踯躅之际,保险机构资金却暗中发力。某保险公司投资部门张剑(化名)表示,在目前的市场情况下,波段操作将成为未来一段时间内的稳妥选择。

“近期市场上可预见的利空已经有所兑现,资金对此比较敏感。操作上,即使没有完全达到此前预期,也会考虑落袋。”张剑表示,“预计箱体震荡仍会持续。考虑到经济基本面等因素,A股存在震荡上行的预期,但对反弹高度要有所保留,需要紧密跟踪风险变量,注意进行波段操作。”

这并不意味着保险资金对股市采取投机的态度。张剑认为,12月间保险资金大举购入上市公司股份并非偶然。此前一些资金也在寻机建仓,只是未达到需披露的程度。从机构的判断来看,10月21日及11月1日、2日、27日的阴线都为吸筹提供了机会,对于保险资金而言,出现右侧交易信号才是进场的时机。这或许部分解释了12月市场为何迎来多家保险机构相继举牌。

某基金投资经理陈彦(化名)认为,保险资金12月进场,是对获取2016年收益的提前“埋伏”。从以往情况看,年底保险资金扫货并不稀奇,但今年力度明显增强,这一方面与其看好后市有关。另一方面说明,在震荡市中,阴线跌出来的机会正在使一些标的释放出利好信号。

陈彦表示,保险资金权益类配置在2015年明显较以往活跃,虽然各月会有波动,但整体上明显有新的增量。通过借助基金进行及时的申购和赎回,保险资金在操作上的灵活性也更加显现,但在市场变动迅速时,快进快出可能为基金经理带来压力。

实际上,并非所有保险资金都认同波段操作的想法。某资管人士表示,举牌后买入的股票存在限售期,期内可以将股票抵押融资,但无法立即套现。关键的是,一些稳健的保险机构投资者较看重标的本身的长期投资空间,短期操作虽然可能获利,但并不符合保险资金的投资理念,且操作风险更大。

上述资管人士认为,在财务投资上,保险资金判断大盘在中长期的支撑位基本已经确立,相对于此期间股价上升预期而言,获利空间如果足够,则保险资金出手买入就理所当然。“不同的机构对于支撑位会有不同判断。在压力位上,相信一些标的会随着基本面的改善出现突破机会。”

保险资金持筹待涨,也不代表始终岿然不动。张剑表示,与以往的操作相比,近年来保险资金在权益类市场的投资行为积累了更多经验,无论是在把握趋势还是在锁定收益方面,对市场的理解都更深刻。在股市延续震荡之际,保险资金考虑的除了选择时机适度止盈外,也会逢低继续收集筹码,在上证综指200-300点的波动区间之内增大获利的可能性。“如果能把握好箱体下沿,无论是吸筹还是做波段,都能获得可观收益。另外,出现阴线的时候,也是换股的好机会。”

从2015年调研情况来看,保险机构对于上市公司保持着持续的关注热度,且对中小板、创业板的调研约占总数的半壁江山。经常出席上市公司投资者交流活动的保险公司投资经理佟亮(化名)表示,对于多数保险资金而言,蓝筹股依然是其钟爱选项,二线蓝筹也不乏机会。虽然保险机构调研的中小板和创业板数目不少,但出手相对谨慎,特别是对于创业板的投资风险更警觉。从目前情况看,大举买入创业板股票仍不属于保险资金主流操作手法。

佟亮认为,在当前个股分化趋势日益明显的情况下,保险机构的选股能力也经受考验。保险资金委托市场机构投资后,以往风格不同的机构在权益类投资业绩上有了参照的可能,对于股票池的遴选和投资风格的研判都可以带来积极的影响。

同样作为长线资金的社保基金也对明年的投资抱有信心。一位社保基金管理机构负责人表示,“大国崛起”态势下形成了一种新的投资策略,中国的高铁、核电、航天、航空、舰船、集成电路等产业,可能逐步走到全球前列,相关公司正面临着较大的投资机会,相应标的成为机构投资者关注的重点。互联网、体育等顺应时代发展的热点板块也值得给予研究和关注。A股市场正慢慢找到底部,投资者的信心也在恢复,赚钱效应会逐渐显现。可以考虑选择配置具有预期差的行业和主题。(中国证券报)

沪深两市资金净流出规模降至200亿元 尾盘净流入显暖意

本周一沪深两市大盘出现深幅调整,市场谨慎情绪快速升温,当日净流出金额高达746.79亿元,刷新10月21日以来的新高。不过大幅回落后,昨日市场迎来震荡反弹,净流出规模减小,降至200亿元左右。值得注意的是,尾盘市场还出现24.04亿元资金净流入。市场可能会出现短期修复行情。

资金净流出206.98亿元在周一出现大幅杀跌后,昨日沪深两市大盘迎来集体反弹,沪综指上涨0.85%,收报于3563.74点;深成指上涨0.94%,收报12806.16点;中小板指数上涨0.89%,收报8467.39点;创业板指数上涨0.52%,收于2749.82点。

昨日沪深两市净流出金额为206.98亿元,流出规模较前一个交易日减少了539.81亿元。当日净流入家数为791家,较前一个交易日增加了387家,净流出家数为1740家,较前一个交易日减少了390家。

分板块来看,沪深300出现60.12亿元的净流出,较前一个交易日下降了209.49亿元,净流入家数为65家,较前一个交易日增加了47家,净流出家数为220家,较前一个交易日减少了48家。中小企业板出现41.84亿元的净流出,较前一个交易日下降了109.17亿元,净流入家数为238家,较前一个交易日增加了109家,净流出家数为451家,较前一个交易日减少了108家。创业板出现34.77亿元的净流出,较前一个交易日下降了52.78亿元,净流入家数为134家,较前一个交易日增加了56家,净流出家数为304家,较前一个交易日减少了58家。

从行业板块来看,28个申万一级行业板块依然延续了全面净流出格局,但净流出规模出现缩减。家用电器、钢铁和纺织服装行业的资金净流出额较小,分别为8616.64万元、1.78亿元和1.82亿元;计算机、机械设备和医药生物板块的净流出额居前,分别为18.75亿元、16.79亿元、15.26亿元。

从个股来看,昨日沪深两市净流入791只股票中,赣锋锂业杉杉股份华力创通、雄韬股份和同仁堂5只股票的资金净流入额居前,分别为3.13亿元、2.52亿元、1.76亿元、1.71亿元和1.71亿元。值得注意的是,这5只股票中,杉杉股份、华力创通、雄韬股份涨停,赣锋锂业涨幅也达到8%。由此来看,热点呈现出复苏态势,资金参与热情开始恢复。

尾盘资金净流入显暖意

虽然整体来看,市场依然维持了全面净流出的状态。但日内市场情绪回升十分显著,沪深两市昨日开盘净流出金额较大,达到82.89亿元,不过尾盘伴随着市场回暖,资金出现24.04亿元净流入。

昨日沪深两市尾盘出现资金净流入的同时,上述净流入居前的股票也于尾盘呈现出资金竞相涌入的状态。其中,同仁堂开盘净流出金额为1058.44亿元,但尾盘净流入金额达到2.13亿元,股价震荡翻红。尾盘资金流入已经释放出暖意。

此外,周一B股跳水并且带动A股尾盘下跌,不过收盘之后,外管局发布信息称个人外汇业务监测系统上线不涉及个人用汇政策调整,且与国内资本市场波动无关。引发B股下跌的谨慎情绪由此回落,昨日B股也因此强势反弹。

由此来看,A股周一的下跌可能属于错杀。而市场被错杀之后必然会展开一段修复行情,从技术面来说错杀行情的修复高度一般会达到市场开始跳水的起点,因此投资者无需过度恐慌。(中国证券报)

年末外资再度抄底A股 沪港通两日双向净买入

去年12月,沪深两市融资余额历史上首次突破1万亿大关,也由此成为一轮波澜壮阔的大牛市起点。

2015年的投资者经历了年初大涨、年中急跌、8月“二次探底”和国庆大假后回暖,临近年末沪指再次在年线附近徘徊。从目前情况来看,融资者显然更加谨慎。12月28日(本周一),沪深两市融资资金净流出达到212.01亿元,创下11月30日以来单日最大净流出;融资余额也再次跌下1.2万亿元关口,落至1.189万亿元。

另一方面,沪股通资金则连续两日出现净流入,特别是昨日(12月29日)净流入9亿元,显示出较强的短期“抄底”意愿。

融资客撤出“大金融”

具体而言,从12月24日开始,沪深两市就出现了融资买入热情下降的情况。根据统计数据显示,24日、25日和28日,连续三天两市融资买入金额低于900亿元。24日两市共发生融资买入861.16亿元,较前一日下降29.58%,但当天融资偿还为804.81亿元,因此总体来说融资余额仍为正增长56.35亿元。

25日开始,融资者偿还意愿增加,当天共发生融资买入728.36亿元,较24日再次减少15.42%;融资偿还为732.38亿元,融资余额小幅减少4.02亿元。

28日,尽管沪指下跌2.59%,但也吸引了部分投资者抄底进场。当天发生融资买入828.82亿元,较25日增加13.79%,但融资偿还却出现大幅增加,达到1040.82亿元,最终收盘时融资资金净流出212.01亿元。这一水平创下11月30日以来新高,且在今年以来单日融资资金净流出榜上排名第27位。

值得一提的是,28日的融资资金净流出并非发生在少数几只个股上。在纳入统计的891只两融标的中,有多达754只出现融资资金净流出,占比高达84.62%。

金融板块成为融资者撤退的重灾区。在当日融资资金流出榜上,前五名均由大金融板块占据。中信证券兴业证券以3.09亿元和2.77亿元净流出位列第一、第二,兴业银行以2.48亿元净流出排名第四。

创投板块也遭遇注册制消息后的“见光死”,张江高科鲁信创投分别发生2.75亿元和2.33亿元净流出,排名第三和第五位。

另一方面,投资者对复牌个股的青睐则是一如既往。28日中信国安在停牌半年之后终于复牌,并以微涨1分钱报收。当天中信国安发生3.47亿元融资净买入,列两市第一。但融资者却不小心踩了个地雷,昨日(29日)中信国安最终跌停,将28日追入的投资者套住。

沪港通两日双向净买入

相比融资资金的谨慎,沪股通资金似乎显示再度趁调整“抄底”的迹象,数据显示,沪股通12月28日结束此前4日的净流出,当日净流入0.35亿元,剩余额度为129.65亿元,额度余额占比99.73%;港股通12月28日使用额为5.45亿元,剩余额度为99.55亿元,额度余额占比94.81%。而在昨日反弹的行情中,沪港通再次双向净买入,沪股通净买入9.06亿元,当日额度剩余120.94亿元,余额占额度比为93%,显示出较强的买入意愿;港股通净买入4.72亿元,额度剩余100.28亿元,余额占额度比为96%。

对于目前的沪指点位,多数市场人士仍然对年后行情报以谨慎乐观。联讯证券指出,年末银行资金流动性偏紧以及上周新股发行均令资金面承压,但上周指数小幅放量上行表明市场流动性相对宽裕。“适逢年末,沪深两市将迎来年报预披露时间窗口,可关注业绩预期增速较高、具有高送转概念的个股。”

A股震荡,市场运行总是波谲云诡,但是融资盘龙虎榜却能揭示出嗅觉灵敏的资金的最新狙击对象,公众号“添升宝”每天早8点送出潜力牛股,昨日斩获了包括兴民钢圈、江苏国泰在内的5只涨停股。多位私募操盘手表示,“添升宝”对把握短线机会很有效。(每日经济新闻)

1.5万亿洪峰会否形成冲击波 1月份或形成重要顶部

三季度市场出现大调整时,中国证监会发布公告,从7月8日起6个月内,A股大股东及高管不得减持股份。此禁令将在明年1月7日到期。中金公司发布研报认为,明年一季度的解禁规模高达1.5万亿元。此前由于“限令”在身,不少上市公司只能咬牙挺住,而现在随着禁令逐渐到期,不少公司已摩拳擦掌积极发布公告准备“掐点”减持。西南证券认为,参考历史数据,明年1月份或将是A股的一个重要顶部。不过也有分析认为,管理层不会放任不管,如果届时市场出现较大幅度的波动,管理层有可能再伸援手。

上市公司纷祭减持计划

“减持限令”即将过期。为此中金公司发布研报称,考虑今年7月8日至明年1月的解禁总规模,并排除其中的因禁令期间增持所以不能在明年1月减持的规模(约1400亿元)以及不受禁令限制的小股东减持规模(约3200亿元),测算明年1月份来自于大股东和高管的限售股解禁规模为1.1万亿元左右,占A股自由流通市值的5.2%;而明年一季度大股东和高管的解禁规模接近1.5万亿元,占自由流通市值的7.1%。

1.5万亿元,这可不是一个小数字。随着“限令”将到期,不少受限股东已急不可耐地预告了减持计划。12月23日,易联众公告称,持股5%以上股东古培坚为了个人投资新项目和理财需要,拟在2016年1月11日至2016年7月10日,减持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9.77%。

牧原股份12月24日也公布减持计划。公司第三大股东国际金融所持公司1027.36万股,将于2016年1月28日起解除限售。该股东表示,自2016年1月28日起,将根据市场情况,适当减持。

此外,印纪传媒、金贵银业、国祯环保等公司也纷纷发布公告拟进行减持。

少数公司顶风违规减持

在大股东减持遭到压制之下,最近5个月来,产业资本减持可谓降到了“冰点”。据同花顺数据统计,今年前6个月,产业资本一直处于净减持状态,但到了7月份后,净减持则变为了净增持。在证监会限制减持以及鼓励增持的背景下,7月的净增持额达到710亿元,创年内净增持新高。之后,8月、9月、10月、11月产业资本的净增持均在百亿元之上。

虽然监管层颁布了减持禁令,但仍有少数公司大小非或高管顶风违规减持。12月7日,神农基因董事、副总经理张雄飞减持公司股票32万股,成交均价9.2元/股,套现约294.4万元,违反了减持禁令。不过,公司并未公告说明其违规减持的理由。12月24日,神农基因证券部有关人士对媒体表示,“张总减持前并未告知公司,对减持禁令了解不够,应该是疏忽所致。”

长城汽董事、副总经理胡克刚12月3日也减持了公司股份22883股,公司公告称“系个人疏忽所致”。胡克刚随后也承诺,未来12个月内不减持且将增持同等数量的股票。

一些公司甚至因为违规减持吃到管理层的罚单。上周证监会对6宗上市公司大股东违法案作出行政处罚,其中包括5宗违法减持案和1宗短线交易案,共涉及3名自然人股东、3名法人股东以及3名法人股东的责任人,共对当事人罚款6696万元。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7月8日至今,沪深两市已有超过20起上市公司董监高或持股5%以上股东违规减持案例,减持股数从100股至10万股不等。

1月份或形成重要顶部

之前三令五申禁止减持,仍有上市公司铤而走险,如今解禁期将至,受限股东减持更加名正言顺,尤其是为数众多的上市公司在调整以来的修复行情中反弹幅度巨大。

据记者计算,7月8日到昨日,上证指数微跌4.38%,而中小板和创业板的涨幅分别高达12.43%和16.91%。在此期间涨幅超过100%的257只股票中,有八成来自中小板和创业板。其中特力A涨幅高达630.7%,位列各股之冠;世纪游轮和中江地产涨幅分别达到445.6%和431.9%,位居亚军和季军。

“反弹幅度这么高,肯定会面临较大的减持压力,投资者要注意这类股票近期的走势。如果出现明显的拐头向下,则暂时要先获利了结。”广州知名私募基金经理吴国平表示。

银河证券分析师马莉在近日的研报中称,创业板估值从9月以来快速回升,客观看上市公司依旧有减持空间,主观上会根据基本面和未来规划作出减持与否的决定。

西南证券分析师张刚在研报中指出,2015年单月限售股解禁市值在年内最高的3个月份分别为6月份的7674.71亿元、3月份的4508.52亿元、12月份的3446.94亿元。凑巧的是,上证指数于6月12日曾创出2008年1月22日以来的新高5178点,中小板指于6月12日曾创出历史新高12084点,创业板指于6月5日曾创出历史新高4037点。由此得出结论,解禁市值高的月份大盘会形成重要顶部。2016年单月限售股解禁市值在年内最高的3个月份分别为6月份、1月份和11月份,解禁规模均超过2000亿元。2016年市场在1月份、6月份、11月份会形成重要顶部。(信息时报)

每日早间捕捉涨停股,请关注微信号【凤凰证券】或者【ifengstock】

盘后复盘洞悉明日走势,请关注微信号【复盘大师】或【fupan588】

追踪主力动向,请关注微信号【主力抓黑马】或【zhuliheima】

[责任编辑:yufang]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预期年化利率

最高13%

凤凰金融-安全理财

凤凰点评:
凤凰集团旗下公司,轻松理财。

近一年

13.92%

混合型-华安逆向策略

凤凰点评:
业绩长期领先,投资尖端行业。

凤凰财经官方微信

0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