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槿惠犯了古今政治的大忌讳


来源:深圳新闻网

韩国总统朴槿惠亲信“干政”事件,还在发酵。

一开始,人称朴槿惠“闺蜜”的崔顺实,被指在幕后审阅、修改朴槿惠演讲稿。现在带出很多外围信息,比如除崔顺实外,还有其他7人干预国政,政治、经济、宗教、生活,旁支错杂。

崔顺实已被韩国检方紧急拘留,她将受到以下调查:是否以不正当手段安排女儿郑某进入梨花女大,是否干涉政府和公共机关人事安排,是否在德国购买酒店和房产并成立个人公司的过程中违反《外汇交易法》和逃税等,嫌疑达10多项。朴槿惠本人,虽已改组总统府,接受了8名核心幕僚的辞呈,她本人也向韩国国民发表了致歉讲话,但并未起到明显的积极作用,执政以来的大危机,还摆在她面前。

“干政”这个词,很刺眼,也复杂。

中国古代史,亲信、宦官、后妃,耗帑纳贿、唆主弄兵,史不绝书。古代中枢政治权力的分配模式中,干政者借宠爱信任之名,从最高层干预国家政治生活,往往带来矛盾的激化,引起动荡的发生。大多干政者下场不好,他们风光的时代也多有黑暗、肃杀、腐朽之气。

现代政治之下,泰国军人干政频仍,成为该国政治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现象。作为“后发现代化”国家中较成功的范例,土耳其自上世纪60年代始,军队也走上了国家政治舞台,数次干政对稳定政治秩序、逐步深入推进民主化产生了很大影响。区别于一些被钉上历史耻辱柱的干政事件,一些国家特殊的干涉政务的现象相对复杂。

朴槿惠亲信“干政”事件,有古代干政现象的一些特征。比如亲信的身份,对禁区事务的闯入,利益交织,等等。韩国是在现代民主政治中占据了位置的国家,“干政”却以古代宫廷政治的面貌出现。韩国民众的愤懑从何而来?一定程度上讲,不是因为他们掌握了丰富的民主政治知识,而是靠着常识,就能看到的不当和荒谬。

母亲遇刺,父亲遇刺,姐妹分离,至今未婚……朴槿惠作为韩国历史上首位女总统登场,多舛的人生色彩客观上帮她赢了不少分。一个人有什么样的亲朋故旧,他们对自己做了什么,是私情,这种私情到了政要身上,因为公职身份,必然受到严格的约束和检视。不论事件如何收场,一国政要在这样的故事中进入国民视野,被存储进国民记忆,留下的是至深的历史和人心评判。

韩国从二战后摆脱殖民统治,其后按照西方民主模式建构新的民主政治结构,跌宕起伏。首任总统李承晚时期,宪法、选举制度等民主政治的诸要件是有了,但违规修改宪法、大选舞弊、操纵选举也出现了。此后的转型更替,推动国家往前走,也时常伴随着冲突和暗淡。为什么现在有那么多的韩国电影直指政治领域,给人冲击感,就在于历史提供了素材。

亲信“干政”,从古到今都是政治大忌讳。它在不同的时空尺度里突破了政治仪轨和边界,说白了,不该进的领域进了,不该做的事做了,而且是国之要事。

[责任编辑:gaoxs]

标签:时事话题

人参与 评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