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持年年有,这次有特别,本轮增持潮的五大特征,你Get到了吗?


来源:证券时报

2015年那个炎热的夏天,A股自6月12日的5178.19点一路下滑后,上市公司股东纷纷表态增持。

2017年的这个春夏之交,两市股指自4月14日开始连续调整,似曾相识的增持潮,再次出现。


Wind数据显示,4月14日以来,沪深两市重要股东(包括重要法人股东、高管及关联人,下同)二级市场增持20.52亿股,参考增持金额208.86亿元,涉及309家上市公司;两市合计减持11.68亿股,参考减持金额202.39亿元,涉及187家上市公司。期间净增持金额为6.47亿元。

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大霄认为,目前出现的增持潮中,一定要辨别哪些是真增持,哪些只是在作秀。增持与增持之间,具体差别可不小。

那么,本轮上市公司的增持潮,究竟有哪些特征?

1 5家公司增持金额超10亿 也有只买100股

Wind数据显示,自4月14日以来,有5家公司获得重要股东增持且金额在10亿元以上,其中华闻传媒的增持金额最大为19.97亿元,其次为新日恒力,增持金额为16.07亿元。增持金额超过1亿元的,则达到了40家。详见下表。

有亿元级别的增持也有千元级别的增持,Wind统计数据显示,4月14日以来1万元以下重要股东的增持有30家,有的增持数量仅为100股。比如南洋科技、溢多利、湖南黄金、劲嘉股份等多只个股。增持金额最低的日科化学,仅为700元。

李大霄认为,这种力度不大的增持,表态和作秀的成分居多。润樽投资CEO韩柏青表示,如果一家公司估值远高于自身价值,大股东的增持动机就值得商榷,稳定股价不能说是不好,但是否值得投资者跟进,需要擦亮眼睛。不要一味看增持这个行为,而要看增持背后的逻辑,是否符合公司价值。

2 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增加与下降者数量相同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沪深两市不少个股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大幅下滑。Wind数据显示,4月14日以来,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上升的有68股,兰州百民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上升24.49%领衔;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下滑的有123股,剔除55只今年以来上市的次新股之后,有68股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下滑,其中,大禹节水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下滑22.74%居首。

3 309家公司增持后,但成交量仍不断下滑

不看广告看疗效。不少上市公司纷纷宣布要增持股票,但实际上的效果并不明显。

5月25日,沪深两市的成交量为4287亿元,相比4月14日的5110亿元,萎缩了823亿元。

而在此期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净增持的参考金额仅为6.47亿元,对市场交投的活跃并没有产生太大的帮助。

4 增持中出现一些老面孔

不少上一次股灾中增持的上市公司,出现在这次的增持名单当中。

比如,2015年6月12日上证指数从近5178.19点启动下跌的过程中,中航资本于7月15日通过二级市场竞价交易增持公司股份1848.83万股,并承诺12个月内不减持,而在今年这波股市调整中,中航资本发布增持预案,拟以类似员工持股计划的方式,筹集不高于5.64亿元资金,以2017年4月27日收盘价6.19元/股计算,涉及总股份不超过9111.47万股,锁定期12个月。

除了中航资本之外,中孚实业、长江证券和云天化等上市公司,也都是两次指数调整过程中,出现多次增持的上市公司。

5 增持依然是主流,回购依旧很稀缺 话说回来,如果上市公司真的感觉自己家的股票太便宜了,为何不趁机回购?既然公司股票那么好,何必要和那么多人分享,股权分散还可能引来各路“野蛮人”上门挑衅?

对此,李大霄认为回购较少,主要还是因为决策较复杂,程序上不如增持简单,而且从利益角度来讲,回购是整体股东获得利益,增持是大股东自己获得利益。

总体而言,上市公司增持的目的,一般无非是这么几个:1、股权争夺(参考宝能万科大战);2、成立员工持股计划买股票,让部分员工享受企业发展红利;3、稳定二级市场投资者的信心。

从今天市场的表现来看,近期以来上市公司的重要股东增持举措,似乎起到了一定的效果。

人参与 评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