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孝,天之经也……儒家经典引入审判,效果如何?


来源:法治大篷车

作者 法制日报记者  李光明

“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赡养父母不仅是法定义务,也是中华民族传承了数千年的美德……子女应该积极照顾好年老体衰的母亲,避免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悲伤。”

安徽省马鞍山市雨山区人民法院法官在一起赡养纠纷案件调解书后附上这样一段寄语。

作为全国100个开展家事审判方式和工作机制改革试点的中基层法院之一,雨山区法院将中国传统文化经典中体现关乎家庭、家风的至理名言引入家事审判,让冷峻的裁判有了温度。

据悉,自2015年6月试点以来,雨山区法院受理各类家事案件862件,审结732件,其中调解撤诉结案457件,调撤率62.4%,无一信访投诉,真正做到案结事了人和。

今天,

小编就带你走进

安徽省马鞍山市雨山区人民法院,

看看他们在家事审判改革上

有何妙招?

1

家事法庭家庭化设置

雨山区法院院长王伟说,家事审判改革的关键点在于建立专业的家事审判方式和工作机制。依托司法人员分类管理制度改革,雨山区法院强力推进家事审判机构、审判队伍、审理程式、家事调解、安全保障等方面的专业化改革创新。



  针对家事纠纷特点和家事审判性质,雨山区法院改造传统审判法庭的布置模式,变对抗式审判为引领式审判,以家庭责任担当、亲情维系、宽容理解等为内涵,对审判法庭进行家庭化装修、装饰和布置。



家事法庭不设原告、被告席,用丈夫、妻子等身份关系替代;不设审判台,以圆桌、家庭沙发式桌椅替代,体现司法的宽容、包容,构建浓郁的家的温馨氛围。

2

建系列机制修复关系

雨山区法院本着家事审判应着重于家庭关系诊断、修复和救治的审判理念,确立了家事案件调解前置、审理不公开、未成年人利益最大化等原则。



据介绍,试点过程中,雨山区法院量身定制了一系列家事审判专业化工作机制,如家事调查员制度、“四表一调”制度、行使探视权规则、人身安全保护令、心理干预、安全保障机制等。

雨山区法院家事审判庭有一个被法官称为“宝贝”的东西——涉案未成年人房、树、人测试图画或搭建的沙盘,成为保护未成年人权益的关键依据。审理涉及未成年子女抚养问题的离婚案件中,只要涉案未成年人具有相应的认知判断能力,法庭就会通知其出庭,或者通过房、树、人测试等其他合适方式征询其意见。

3

形成多元化解新格局

多元化解机制在家事审判中担负着特殊使命,很多案件没有进入诉讼程序便被化解,即使进入诉讼程序,调解也会全程参与。

据了解,雨山区法院设立专门受理家事案件的窗口,经调解前置程序无法调解和好的家事案件,开辟立案流转绿色通道,迅速转入家事审判庭。



雨山区法院夕阳红志愿调解中心主任吴继红说:“案件流转到家事法庭,夕阳红志愿调解中心第一时间启动调查程序。夕阳红志愿者调解中心的调解员是法院聘请的家事调解员,针对当事人或关系人的家庭情况、财产状况、教育程度等情况进行调查,形成书面调查报告,供法官调解裁判参考。”

雨山区法院报请区委政法委推动成立全区家事多元调解委员会,吸纳妇联、司法局、村居社区、心理咨询机构等力量,建立家事调解员、家事调查员、情感观察员、心理疏导员“四员”队伍,主要由妇联干部、心理咨询师及社区工作者等专业人士组成,全程参与家事案件调解,进行心理干预和心理疏导。

王伟说,雨山区建立了由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为召集人,众多部门和单位参加的联席会议制度,将家事审判改革联席会议制度建设工作纳入社会综治目标责任考核范围,打造多元化家事纠纷化解新格局。

4

借文化道德修复裂痕

近日,夕阳红志愿调解中心调解员高小培接手一起诉前调解纠纷。调解前,她把父子(女)6人带到法院家风家训文化长廊,为他们讲解优良家风传承的故事,重启他们内心的家庭美德,随后的调解,父子(女)6人很快握手言和。

家事法庭法官侯卫娟说:“我们通过法官寄语将儒家经典引入裁判书,借助文化、道德力量修复出现的裂痕。”

雨山区法院编撰《儒家经典引用要旨》,为家事审判法官办理案件提供启示。对于审理过程中出现的典型案例,还会拍成微电影,引导当事人理智处理家庭关系。

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民一庭庭长文则俊说:“雨山区法院把家事审判专业化和家事纠纷综合解决机制改革作为工作重点,着力家事审判的修复功能,使很多家庭重归和谐稳定,真正做到了案结事了人和。”

来源:法制日报

(编辑  唐晓芳  见习编辑  朱婵婵)

人参与 评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