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男子误将白毒伞当鸡枞吃 48小时内急性肝衰竭


来源:春城晚报

图片来自于网络

致命毒菌白毒伞的外形和鸡枞相似,但一旦误食后果不堪设想。又到菌子飘香时节,曲靖的蒋先生采摘到白毒伞后,误当作鸡枞食用,导致肝衰竭。幸运的是,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在国内首次采用“通过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的新方法,成功地将毒素排除体外,挽救了蒋先生的生命。

昨日,在省一院感染性疾病科病房,即将出院的蒋先生讲述起吃菌中毒的经过:7月5日,他误将白毒伞当作鸡枞采摘回家,于当晚食用,还好哺乳期的妻子和孩子没有吃。半夜,他便出现了剧烈呕吐、腹泻、便血等症状。第二天上午,感到自己是误食了白毒伞后,来到省一院急诊科就诊。在宣传栏上看到毒菌的科普图片,其中就有自己误食的“致命白毒伞”,即鹅膏毒蕈。

医生询问蒋先生的情况后,将他转入感染性疾病科。7日凌晨,他的转氨酶急剧升高,在吃了毒蕈48小时内进展为肝衰竭,符合鹅膏毒蕈中毒的特点。

省一院感染性疾病科主任耿嘉蔚介绍,鹅膏毒蕈又称之为“致命鹅膏毒蕈”,在毒蕈所致中毒死亡的患者中,有90%左右的毒蕈含有鹅膏毒素。国外可用水飞蓟素注射治疗鹅膏毒蕈中毒,国内目前没有有效的解毒药,治疗成功率极低。

根据鹅膏毒肽的特性及中毒机制,中断毒素的肠肝循环是治疗鹅膏毒蕈中毒的关键。针对患者的病情,尽管医生为患者进行了血液滤过、血浆置换、保肝等治疗,但情况仍不理想。毒素在肠肝循环中不断对患者肝脏造成损伤,蒋先生情况越来越危急,如不采取有效办法,根据以往的经验,患者可能在24小时至48小时内因急性肝衰竭死亡。30多岁的蒋先生是家里的顶梁柱,其家属请求医生尽力挽救他的生命。

感染性疾病科紧急和肝胆外科王峻峰副主任医师、消化科李廷医师一同讨论病情后,决定采用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的治疗方式,将含有毒素的胆汁引出体外。经家属同意,感染性疾病科联合急诊内科、肝胆外科、消化科,为蒋先生进行了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蒋先生在术后8小时迅速恢复,肝衰竭纠正,凝血功能等各项指标逐渐恢复正常,并于昨日顺利出院。

本报记者王劲松

人参与 评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