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奋斗的5年 || 崛起的中国商用车 引领经济航船行稳致远


来源:中国汽车报

弹指挥间,十八大至今,中国已走过近5年的路程。

五年间,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我国汽车业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迎难而上,开拓创新,砥砺前行,为中国经济和社会行稳致远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五年间,汽车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商用车,结束了快速成长期,迈入调整期,从此前的数量扩展转向质量提升的战略新阶段。以一往无前,大刀阔斧,舍我其谁的魄力和信心,走向更大的世界舞台,成为集中展示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名片之一。

看未来,坚持以创新驱动发展的商用车行业,力求用新理念破解发展难题,开创发展新局面,最终向国家和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的成绩单。

借助政策红利

新能源商用车崭露头角

近五年来,与乘用车一路高歌猛进不同,商用车的产销量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2012~2016 年,商用车分别销售381.12 万辆、405.52 万辆、379.13 万辆、345.13 万辆和365.13 万辆。从数据来看,仅2013 年销量突破400 万辆。此后的2014 年和2015 年,商用车市场再次遭遇了销量下滑的不利局面。

从原因上看,2013 年,国家对轨道交通建设、房地产项目、旧城改造项目、城镇化建设持续投资,提升了载货车的需求。客车市场方面,得益于电商物流的蓬勃发展,加之商务出行需求的不断增加,适合城市内、城际接驳的欧系轻客及轻型商用车市场表现突出,带动了客车市场的整体需求,其增长贡献度达到97.3%。

2014~2015 年,商用车市场除了面对消费、投资、出口这“三驾马车”经济指标下滑之外,公路货运及客运量也呈现下降趋势,造成总体市场需求的疲软。2016 年,商用车市场的微增长,则主要受国家政策调整带来的重卡需求增长。

在商用车市场增长出现疲软之时,我国新能源汽车异军突起,成为商用车行业发展的一抹亮色。2014 年,随着国家补贴政策逐渐明朗,新能源商用车累计生产2.95 万辆,超过2013 年新能源汽车销量总和。2015 年,新能源商用车更是呈现爆发式增长。其中,纯电动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10.25 万辆和10.08 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0.4 倍和10.6 倍;插电式混合动力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2.32 万辆和2.29 万辆,同比增长91.1%和88.8%。到2016 年,虽然受到“骗补”事件的影响,但新能源商用车依然实现17 万辆的销量,同比增长37.7%。

十八大以来,国家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从数量上给出了未来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的明确目标,制定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从国家战略层面赋予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大力发展的绝对高度。未来,新能源商用车的发展也必将拥有广阔前景。

持续转型升级

彰显企业自身优势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中国商用车产业在转型升级、新技术应用、体制机制改革方面重新找准自己的定位;而就商用车制造企业而言,企业在经营模式、生产模式、发展战略等方面,也逐渐探索出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转型升级的内外驱动,不仅提振了整个商用车行业的信心,也使国内商用车企业重新制定新的发展路径。

中国重型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王善坡在接受《中国汽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面对宏观经济形势压力,中国重汽沉着应对、积极作为,面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坚持转方式、调结构,以用户为中心,充分挖掘自身潜力,实现了由工程自卸车为主向公路车为主的转变。

在重卡行业中,陕汽也是实现转型升级的成功案例。2013 年,陕汽控股在汽车行业首次提出了向服务型制造转型的战略决策。以客户价值为引领,从产品全生命周期挖掘用户需求,不断改进扩容全生命周期解决方案,深度挖掘汽车产业链价值,积极发展汽车融资租赁、车联网、能源物流等后市场业务,初步实现了企业增长方式的转型。

国家信息中心数据资源处副处长、商用车研究业务负责人谢国平也指出,在转型升级过程中,我国商用车自主品牌研发能力得到大幅提升,产品质量和性能明显提高,而在商用车高端化方面,大有替代进口车市场的趋势,使得商用车产业向着更为健康、更为优化的方向发展。

供给侧改革加速

服务体系成独特竞争力

十八大以来,我国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促进资源整合,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与优化再生。

近五年来,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路,商用车企业不仅逐步建立起用户需求分析、平台开发、系列车型设计等为满足产品规模化定制需求的产品开发体系,还加强以效率、实效、专项服务为核心的专项售后服务建设,从而进一步增强终端用户的价值体验。

华菱星马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营销分公司副总经理方毅表示,“正是由于商用车终端市场需求的变化,使过去‘以产品为中心’逐渐向‘以用户为中心’转变。”

在市场需求变化导向下,上汽大通推出了C2B 生产模式,满足用户个性化的需求,形成了柔性化生产和供应匹配,成为中国商用车走向《中国制造2025》代表企业之一。

与此同时,一汽解放、中国重汽、福田汽车、宇通客车、金龙客车等众多商用车企业的定位开始向下游延伸,除了提供传统的产品、销售、服务之外,更注重为用户提供全方位的解决方案。

在《中国制造2025》、制造强国战略指导下,商用车产业需要不断创新发展,更需要不断淘汰落后产能,合理调配资源,这不仅是对车企在发展速度、发展规模上提出具体要求,也为车企设立发展“红线”,为不思进取的车企敲响警钟。

排放标准升级

绿色发展成产业共识

面临日趋严峻的环境问题,世界各国都制定了严格的排放法规及实施时间表。我国要完成2020 年单位GDP排放比2005 年下降40% ~45% 的目标,并且要为完成“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中提出的,在2030 年左右达到碳排放峰值的目标。这些目标,都对汽车产业的节能环保提出了严峻挑战。

在机动车尾气排放中,商用车贡献最大。为减少商用车尾气污染,国家环保部在近五年来,进行了两次排放升级。

这其中,国四标准是由于企业技术储备和油品质量问题一再推迟,但在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倡导下,一汽解放、东风商用车、陕汽、中国重汽、北汽福田、上汽红岩、江淮、东风汽车八家车企均签署自律承诺,八家企业在“关于重型柴油车国四排放标准实施的行业自律承诺”中表示,“保证生产和销售的国四重型柴油车满足国四排放标准,杜绝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车辆套用国四合格证销售。”

在国四快速推进的过程中,北京市在2013 年2 月1 日率先开始执行国五标准。此后,上海、江苏、广东、陕西、浙江、天津等地陆续迈入国五时代。今年7月1日,国五标准已在全国正式实施。

肩负环保重任的商用车产业,绿色发展的理念已成为行业共识,对于即将到来的国六标准,各商用车企业也在按照产业标准积极推进产品及市场计划,努力践行产业责任和社会责任,做好排放标准升级工作。

智能化快速推进

成产业后发优势

“智能网联技术在商用车的应用前景会更加广阔,而且在某些特定工况下,智能网联技术有更大的市场需求。”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董扬表示,未来,汽车智能化和网联化将成为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

目前在生产制造方面,中国重汽的智能化工作已开始起步,技术中心的研发设备、生产线的技术性能、营销系统的售车回款和配件服务平台,都有了较高的智能化水平。另外,华菱星马在推进实施智能制造方面也做出了成绩,其汉马发动机生产基地,工人不到200人,真正实现了柔性化、自动化、智能化和信息化生产,是国际上最先进的重型发动机生产线之一。而这只是我国商用车智能化制造的一个缩影。

在终端产品方面,车联网、车辆智能化等商用车技术的应用,意味着商用车领域的发展将融入更多的新兴技术和市场资源。十八大以来,福田欧曼超级卡车、中国重汽智能卡车、一汽解放无人驾驶智能商用车、宇通无人驾驶客车、中车首款12 米纯电动智能驾驶客车先后涌现出来。

在“以人为本”理念愈发受到重视的当下,各类车载智能管理系统,尤其是客车智能系统的应用率越来越高。今年5 月18 日,金龙客车新“龙威Ⅱ代”正式发布。龙威Ⅱ代搭载前向防撞报警系统、车道偏离报警系统、辅助智能倒车轨迹等主、被动安全配置,以众多创新“黑科技”,实现全过程安全呵护。几乎同一时间,宇通客车推出了搭载智能网联系统的双源无轨电车,其在智能驾驶决策部分,目前已实现行人碰撞预警、前向碰撞预警、车道偏离预警、车距监测警告等功能。

从引进来到走出去

商用车企掘金“一带一路”

1957 年,参加第二届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的国产解放CA10 受到当时与会者的青睐。当年10 月17 日,时任约旦海外贸易董事长比塔签订三辆解放CA10 的订单,这是中国汽车第一次走出国门,是中国汽车史上破天荒的大事。但长期以来,中国商用车产品在国外并未受到广泛认可,甚至在一些国家出现宁肯使用欧美二手车,也不用中国自主商用车的现象。

不过,自十八大以来,在国家“一路一带”倡议的引导下,中国商用车实现了从“引进来”到“走出去”的蜕变,不仅海外品牌认知度逐渐提升,还摆脱了低质、低价的品牌形象。

客车领域中,宇通客车“出口之路”最具代表性。其有选择的海外市场发展战略不仅保证了自身发展的成功,也为中国客车走向世界提供了一套良好的发展思路。宇通客车以古巴市场经营情况为基础,分市场、分阶段推广“古巴模式”,针对不同客户、不同市场的需求,给予相应的产品、配件、融资以及全面的保障,从而提升销量和市场占有率。

2016 年,宇通客车出口大中型客车7793 辆,占中国客车出口的37%,产品远销古巴、委内瑞拉、沙特、伊朗、俄罗斯、哈萨克斯坦、英国、法国、以色列、保加利亚等130 多个国家。

卡车领域中,早在2013 年,陕汽出口重卡就达到了1.8 万辆,其中一半以上销往中亚五国和俄罗斯。如今,陕汽不仅在新疆兴建了年产5 万辆的整车生产线,还在哈萨克斯坦与当地著名厂商合建了装配厂。当前,陕汽重卡已出口至欧洲、非洲、亚洲及中东等地的90 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哈萨克斯坦、埃塞俄比亚、马来西亚等国实现了本地化生产,出口量连续多年位居行业前列。

中国重汽则启动了“中国重汽再造发展宏伟工程”,明确提出要抓住“一带一路”倡议的有利时机,实现中国重汽海外再造。仅今年1~7 月,中国重汽整车出口1.88 万辆,同比增长32.6%;重卡出口订单达到2.86 万辆,同比增长51%。

是推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力量,是建设制造强国的重要支撑,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随着《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的公布,未来汽车产业将实现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全产业链实现安全可控、中国品牌汽车全面发展、国际发展能力明显提升、绿色发展水平大幅提升五大目标。

在迎接党的十九大的同时,中国商用车产业应随着我国宏观经济的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变化不断深入探索,在智能制造、绿色制造、自主开发、品牌建设、技术创新等方面持续发展。利用党和国家创造的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强化创新驱动,深化开放合作,为实现汽车强国梦注入强有力的动力。

文/图:郑清源   编辑:孙伟川

人参与 评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