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遁身处 百姓休闲地——传奇古镇街子


来源:无巍不至

四川自古就被誉为天府之国,而这名号源自古老的都江堰水利工程给成都平原带来的沃野千里和千年繁盛,与都江堰毗邻的青城山更因道教四大名山、十大洞天之一被称之为“洞天福地”、“神仙都会”。青城山群峰环绕起伏、林木葱茏幽翠,享有“青城天下幽”的美誊,在她的后山,成都崇州市与都江堰市交界处,还隐藏着一座千年传奇古镇——街子镇。明太祖的叔父悟空禅师曾在此修行,明建文帝朱允炆为躲避叔父明成祖朱棣的追杀而逃遁至此,藏身于曾叔祖悟空禅师修行的街子凤栖山常乐寺中。公元1425年前后,曾收容侄儿朱元璋出家为僧的悟空禅师在常乐寺圆寂,经蜀王朱椿请奏,明成祖下旨赐名光严禅院。

清晨踏上古镇街头,绿树成荫、飞檐斗拱的街子古镇便由一条平整光洁的石板小街将你引入心房!

始建于清嘉庆年间的瑞龙桥,原为铁索桥,1953年后曾两次被特大洪水冲毁,两次重建。2009年,此桥改建为风雨廊桥,仍名“瑞龙桥”。

瑞龙桥边广场入口有一青石牌坊,上书:街子古镇,跨过古老的石阶,心也便如这雨水清洗过后的街子古镇,拂去心灵的积垢,在淡定与从容的时光中漫步,走进恬静安然的历史。

街子从建置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五代后蜀设永康县,五代时名"横渠镇",是县治所在地,因横于味江河畔而得名。宋朝著名的“均贫富”起义的领袖人物王小波就是街子人。

街子为青城山古镇,它集中反映了四川川西坝子和山地结合部的独特自然风光,因其历史上具有深厚、优秀的文化积淀,加之宋代、明代曾经出现过影响全国的政治、军事的事件和人物而闻名于世。

古镇现存建筑朴素、小巧,是反映清代时期西南小镇民俗风貌的典型实物。广场边,那座高高的清代字库塔依然如利剑一般高高矗立、直插云天。

字库塔建于清道光年间,用石条、石墩和青砖建成。塔高15米。塔呈六方体形,分五层,最上面的四层外墙刻有白蛇传等壁画。透过那塔身的小孔,仿佛能够看到古时文人们焚烧字纸时的虔诚,那不止是对文字崇拜和对文字这一传承文明载体的一种尊崇,我想更多的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祭奠吧!

青石板铺就的广场平整洁净,早晨游客不多,金色的晨晖将古老建筑的侧影悉数投映在上面,犬牙交错,峥嵘威狞,更显历史的厚重。

广场有几株千年银杏,高大挺拔的树冠浓荫蔽日,是市民和游客休息纳凉的好所在。

循着古巷走入小镇,现在的街子让游客驻足流连的除了这条长约500米的老街,还有从明末清初历经沧桑保留下来的古老民居和居住在这里的淳朴温良的街子人。

从明末张献忠入川的战乱,使得成都郊野百业凋敝,昔日繁华的街子古镇也只剩下味江边上的河街子一条街了,从那时起,这里便被叫做“街子场”。

古镇无言,岁月的斑驳诉说着街子的前世今生,勤劳智慧的街子人民已从过往的阴影中走出,依然热烈地热爱并努力地幸福生活!

古镇对于所有经历过复杂人生的人都有一种磁性的魔力,怀旧、追思带着你游走于偏街僻巷,你会充分感受由低瓦檐、木门板、青石路构成的典型川西古镇那亘古不变的纯朴和典雅。

这是为纪念“中国地方志的初祖”、东晋史学家、崇州人常璩而修建的 华阳史志馆,它的落成, 浓缩了街子的“史”文化。

阳光穿透狭窄街巷的瓦檐窗棂,映照在古镇的标志——我在街子遇见你!

在纵横交错的幽深小巷里穿梭,你会在闲庭信步中感受到难得的悠远和宁静。

小镇美食多多,家家饭店几乎都有现磨的豆花、新鲜血旺、本地鲜笋、凉粉小面、红油拌鸡等美食。怀远三绝的“叶儿粑、冻糕、豆腐帘子”也可以在此一一品尝。

行走在古街,犹如穿行于历史巷道,衣袂飘飘,古风幽然,循迹而进,时光曼妙!

街子古镇人文荟萃、山灵水秀、风景宜人,拥有各类文物古迹20余处,是四川省历史文化名镇,也是驰名全国的“兰花之乡”、“2010年度四川最美古镇”、2011“十大四川最具旅游价值村落”。

古镇家家户户门前、铺前便是一泓清凉的溪渠绕流而过,精美的石刻,精致的小院。既让感受到人小镇的古朴凝重,又不失古镇的灵动禅意。

横跨味江的 仿古渡槽,是2009年改建的,既不失灌溉功能,又将亭台楼榭、廊阁飞檐融于一体,栩栩如生的龙头赋予了古渡槽全新的廊桥景观元素。

依江而建的是各式各样的仿古茶坊,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环绕古镇的味江之水养育了千百年的街子人,也造就了古镇独特的“山借水光,水借山色”的美景。

新建的伴江游道沿味江河蜿蜒而下,两岸鸟语花香、层峦叠嶂;竹筏从河面悠悠飘过,古老的戏台上演着悲欢离合。只需一杯清茶、半缕阳光,一幅川西慢生活的画卷便悄然展开...

街子自古就是“凤凰来仪”的风水宝地。这里还是上古“蜀王投浆”故事的发生地,据此建造的大型石雕长卷,追述着古蜀先民对蜀王的拥戴与蜀王对百姓的关爱之情。

发源于蜀山皇后四姑娘山的岷江支流味江,清澈澄碧如青龙般从凤栖山下潺潺流淌而过,积水成渊而曰龙潭。

登上廊桥远眺,风情别具的川西民居、碧空如洗清新泌脾的人居佳境,无不令飘泊天涯、浪迹四海的游子顿生思乡归家之念!

街子名人——唐代“一瓢诗人”唐求,传说他是唐朝的道士,每有所得,便写成诗句放进随身携带的大瓢中。后来,唐求生了重病,他将诗瓢投入锦江之中,有识者见之曰:“此乃唐山人诗瓢也!”乘小舟将诗瓢捞起,可惜诗稿多已浸润损坏,仅得诗数十篇,后人因此称唐求为“一瓢诗人”,其诗名虽然不如同朝代的大小李杜,但《全唐诗》和《唐才子传》里均能找到他的踪迹。

唐求雕塑前就是横跨味江之上的御龙桥,御龙桥是座全长60.3米的索桥,旧时为通往青城外山、青城后山及街子屏障凤栖山的重要通道,桥两头分别建有三叠檐牌楼,顶塑造的川剧人物、造型千姿百态,饱满丰盈,桥头有一对矫健的瑞兽日夜镇守着大桥!

凤栖山是青城一百零八景之一,它禅意深厚,是川西佛道共融之地,也是四川最具皇家气质的祈福圣地。青城山虽然是道教名山,凤栖山却聚集了32座佛家寺庙,其中最古老的光严禅院年代可追溯到晋代。

凤栖山历史上曾经寺观林立,号称“五宫十八庙”。山中光严古寺是天下名刹,始建于晋。明太祖朱元璋的叔父、高僧悟空在此设坛讲经,建文帝朱允炆隐遁于此。古寺大雄宝殿前还留有洪武御书“纯正不曲”。御赐半副銮驾、龙凤旗、琉璃瓦和皇锅至今尚存于古寺。朱元璋御赐《洪武南藏》是古寺的“镇寺之宝”。《洪武南藏》重约11吨,现为全国孤本,堪称中华佛门之永乐大典。

凤栖山古寺历来是求仙问道者青睐之地,唐代贾岛到此求仙,杜光庭于此道隐,孙思邈来此求仙问药。在唐宋盛世,这里是诗人到成都放逐心灵、怡心养性的必去之地。杜甫、贾岛、陆游、范成大等诗人的足迹遍及凤栖山和街子古镇,他们在此吟诗作赋,题词留联,所以这里又被称为成都的“诗歌之乡”。到了明代,更是因为皇叔悟空禅师在此住持以及建文帝到此避祸而留下千古传奇!

街子古镇是一座有着千年历史、特色鲜明的古镇。它地处青城三十六峰之一的凤栖山下,这里人杰地灵,风生水起,又不被广为人知,文人在此访仙,帝王在此蛰伏,林林总总都为街子古镇平添了诸多神秘气息!

华灯初上,行进在历经千年风雨飘摇、劫后余生的四川最美古镇,青石巷、鸡公车、红灯笼、油纸伞、竹斗笠、猫猫鱼……每一步都直叩心房,每一眼都终身难忘!

店铺里形态各异的灯笼和琳琅满目的工艺品传递着古镇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保存完好如初,依然发挥着表演功能的古戏台,每周未都有川剧在此演出,一边品茗一边欣赏戏剧的悠悠时光,对于闲散享乐的成都人简直就是完美。

流连在古镇老街的街头巷尾,于砖缝窗棂中体会古镇的风俗人情,倾听味江的千年涛声,让身心在岸边的清凉里沐浴一番,让思绪随着古渠浅水缓缓流淌......

天涯的尽头是风沙,红尘的故事叫牵挂,封刀隐没在寻常人家东篱下,闲云野鹤古刹……檐下窗棂斜映枝丫,与你席地对坐饮茶, 我以工笔画将你牢牢的记下,提笔不为风雅,灯下叹红颜近晚霞,我说缘份一如参禅不说话,你泪如梨花洒满了纸上的天下,爱恨如写意山水画…… 过荒村野桥寻世外古道,远离人间尘嚣,柳絮飘执子之手逍遥……一轮明月照古今,方文山填词、周杰伦作曲的这首《红尘客栈》非常适合诠释街子古镇的凄美意境!“朝去青城问道,夕来古寺听经”——这就是位于青城山下的街子古镇向所有红尘俗世中挣扎徘徊的人们打开的禅意悠然、诗意栖居的怡养生活画卷!

人参与 评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