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曾经“海上丝绸之路”起点,比厦门更具闽南风情,来逛逛唐代的老街,寻觅最动人的古早味!【赞那度游记】


来源:赞那度旅行人生

泉州,曾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如今它经历了千年沧桑,化身为一座低调的闽南名城。

它距离厦门坐高铁只需要20分钟车程,却丝毫不事张扬,在这里,你能感受深厚的历史文化,走一走最清新质朴的老街,尝一尝最原始的古早味。一切,都像是时光突然停顿,在这里像回到了简单而有滋有味的从前。


它历史厚重,有着“地下看西安,地上看泉州”的美誉,到处都是古刹名胜。余秋雨感慨泉州是“一座艺术的码头”、莫言说它是一座让人感受“万古千秋”的城市。


在这里逛逛老街,安静清新。

坐在飞来大榕树下,看浪漫的树枝随风摆动,做做梦打个盹。

大街小巷的闽南美食让你停不下来,简简单单却滋味无穷,有着想象中的古早味的动人。

去海边看一场最绵长的日落,看看捕鱼人们淳朴乐观的生活。这就是泉州,这里没有高调的宣传,它丰富而内敛,静静等待有心人来读懂。

1

曾经海上丝绸之路起点的辉煌


泉州在唐代中期,与扬州、广州、交州并列当时的四大贸易港口,宋代经济更加繁荣,所产之丝绸、瓷器、茶叶纸张均远销海外。


马可·波罗也曾惊叹:“刺桐是世界上最大的港口之一,大批商人云集这里,货物堆积如山,的确难以想象。”

开元寺

“此地古称佛国,满街都是圣人”,这是宋代大理学家朱熹对泉州这座文化古城的历史评价。而最有名的佛寺——开元寺始创于唐初垂拱二年(686年),初名莲花道场,开元二十六年(738年)更名开元寺。至今已经1300多年历史。

它没有很多寺庙的喧闹,而让人自然清净下来。婆罗门的塔,印度的柱,狮身人面的台基,身材飞扬的妙音鸟,东西对称的古塔,开出莲花的千年古桑树,树下嬉戏的孩童和大牌的阿婆.......

妙音飞天

泉州东西塔是镇国塔、仁寿塔的合称,是中国现存最高的一对石塔。镇国塔始建于唐咸通六年(公元865年),仁寿塔始建于五代梁贞明二年(公元916年)。东西塔历经风雨侵袭,地震摇撼,仍屹然挺立,表现了宋代泉州石构建筑和石雕艺术的高度成就。


这两座塔拥有难以言表的朴质之大美,一定要到近处去好好凝视、感受。

寺院内有弘一法师纪念馆,大师也是选择泉州为自己的修行地,也在此圆寂。清凉的纪念馆里,感受大师“悲欣交集”的一生。


清净寺


来到了涂门街,你才会真正体会到泉州被誉为“世界宗教博物馆”的缘由。短短的一条街上,集中了三种宗教建筑,它们鉴证了作为曾经海上丝绸之路起点的泉州各种文化的碰撞交融。

清净寺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具有阿拉伯建筑风格的伊斯兰教寺,经历了千年的洗礼,庙宇内的奉天坛早在1607年的地震中倒塌,未经修复的残垣有着动人的残缺美。

关帝庙


清净寺几步之隔的关帝庙却是香火旺盛。在很多人心目中,关公是神通广大、有求必应的神明。因此,不论是婚姻、生意、疾病、求职,他们都要到关帝庙抽签,希望得到指点,以求心理上获得安慰,而签诗就成了人们与神明沟通的方法。

一到新年这里热闹非凡。人们把买来的各种花篮、糕点、水果,甚至是大鱼大肉,套着红色塑料袋,堆放在庙前的桌子上作为供奉的东西。然后烧香烧纸,祈求新年的愿望。

安平桥


安海镇的安平桥,享有“天下无桥长此桥”的美誉。这一座古桥非常长,非常美,漫步在其中,尽享四周湖光山色,有一种穿越时光的恍然。

古桥更属于下雨天或是日暮黄昏,漫步在被时间打磨的石头上,走得累了,便在湖中小亭休憩片刻。

蟳埔渔村

蟳埔渔村距泉州市区仅仅十公里,到处可见的散落的蚝壳厝。

这些硕大的牡蛎壳中最远的来自非洲东部海域,在海上丝绸之路对外贸易鼎盛时期,中国的商船贩卖完货物返航时,除了带上异国珍宝,会把大量的牡蛎装入舱底,以确保整艘船沉稳利于航行,靠岸后,堆积如山的蚝壳被智慧的先民二次利用,筑造蚝壳厝,形成一道童话般的建筑风景。蚝壳厝不积水,冬暖夏凉,有着“千年砖,万年蚵”之说。


蟳埔女,是福建三大渔女之一,与惠安女、湄洲女齐名,都靠海为生有着独特的着装和传统习俗。男人们出海打鱼,生死天注定,而女人们要肩负起家庭所有的劳作,以勤劳纯朴的传统名闻于世。蟳蜅女无论年龄大小都簪着花朵,坐在海蛎壳建成的房子前笑靥如花。



因为要与海打交道,所以他们的着装有了“大裾衫、阔脚裤”方便她们劳作。她们以勤劳而自豪,所以你来到蟳埔经常可以看到满头白发的高龄阿嬷还在劳动,身体力行,引以为傲。


番仔楼

“番仔楼”即闽南语的“洋楼”,是中西合璧建造而成的“洋楼式”的闽南侨乡民居。这些番仔楼多数由出国回乡的华侨所建。既有西洋古典和南洋本土的异域风情,又传承闽南传统红砖建筑的风格。



外观别致的红墙

观音山

观音山位于永宁的一处海岸线,遍布着礁石和沙滩,海浪竞相追逐翻滚,坐在这里静静的发呆,整个人都变得慵懒惬意。日出或日落时分,天与海都被染成了暖色调的橙红,让思绪随着时光游走。


2

逛逛清新质朴的老街

为了保护文物,泉州政府规定老城区内不得建超过东西二塔高度的建筑,因此保留了最和谐的风貌。早上早早起来,空气新鲜,蓝天白云,在老城里溜达,仿若回到小时候的动人时光。

西街


出了开元寺,就到了泉州最有名的老街——西街。它有着独特的泉州“古早味”风貌——喜庆热闹而又素净质朴。

西街的商铺经营泉州风味小吃、水果、饮品、服装、旧书、老布、草药等,充满闽南传统特色。一些早已退出现代市场的行业,在西街仍然保留着,如“古街布行”,传统的柜台、老式的铺面。

夕阳西下,踩着石板路,看着不远处的东西二塔,心中难言的丰富和感动。

钟楼


每个城市几乎都有一座地标性的钟楼。泉州钟楼充满英伦范儿,是1935年建成的标准钟楼,钟楼高13.8米,由留英设计师设计,具有欧洲风格,是古城泉州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近代泉州城市重要的交通建筑之一。

它虽然不大却和朴质的西街配合的天衣无缝,让人倍感亲切。

古厝喝茶听讲古


闽南人爱喝茶,而在古厝喝茶仿佛更有古意。有时候还会有讲古先在这里上演原汁原味的闽南话讲古,折扇一敲,一张铁嘴道不尽书中趣事,三俩忠实听客每天下午来到茶馆听讲古,与老朋友聊聊天。

妆糕人


泉州"妆糕人"源于中原汉族的"捏面人",都是以粮食为主要创作原料的民间传统艺术。"捏面人"始出古代礼俗,始于对天地神鬼的崇拜,是百姓传统节庆期间祭祀神明的一种祭品,同时又是增添节庆欢乐气氛的一种传统手工艺制品。这门手艺渐渐快要失传,来泉州,体会这“慢”的美妙吧。

南音

南音是目前中国现存最古老的乐种之一,汉、晋、唐的中原移民南迁的过程中将音乐带到以泉州为中心的闽南地区,与当地文化融合,形成具有中原古乐遗韵的南曲。

表演时有固定位置,歌者居中,左边上首洞箫,下首二弦,右边上首琵琶,下首三弦,而其他配器如响盏、木鱼、双铃、扁鼓等则分立歌者背后两侧。歌者秉承“丝竹更相和,执节者歌”的传统,手拿拍板,在紧要处轻轻叩击,动人心魄。

提线木偶

提线木偶是泉州另一值得自豪的文化明珠,让人震惊的是表演者要用多达40多根细细的线操纵者木偶的一举一动,甚至是眼珠翻转一下这样精巧的动作。


郁郁不得志的钟馗借酒浇愁,却未曾忘记职责斩妖除魔,数百年后的我们坐在这里,也像古人一样捧腹大笑,这就是美穿越时空的终极魔力吧。

3


尝尝最原始的闽南古早味

泉州的美食实在是太多太多了。它们不宣传,不搞噱头博出位,但是你一吃到,就是满心的快乐满足。在这里,很容易就被这古早味氤氲了双眼。


面线糊


早餐或者夜宵,泉州人喜欢吃面线糊。由细面线、地瓜粉制作成。先将水煮开,放入番薯粉和调料、面线,就着油条跟马蹄酥吃。


面线糊一般可加入多种配料如大肠、小肠、虾仁、猪肝、鱿鱼、鸭心、豆腐、卤蛋、煎蛋(蛋都是剪碎后加入)、醋肉(炸肉片)、香肠、香菇、等等。


四果汤

在泉州,有一种神奇的甜品,比空调更降暑,那就是——四果汤。在很多代人的记忆里都离不开它那伴随着炎夏和蝉声的爽口甜蜜。


泉州四果汤以石花汤为底了,加上料就为四果汤。石花膏外观类似果冻,但在口感方面则脆而嫩。吃时店家用一把类似刨刀的工具,麻利地在固体状石花膏块上刮,把石花膏刮成均匀的细条盛在碗里。

加上红豆沙或是芋泥等,舀一勺蜂蜜水,便是夏日的一道清凉特色小食。各种各样的时令水果、红豆、绿豆、薏仁、莲子、银耳、石花,仙草。任你选,加上冰糖水,得名“四果汤”。

有四果汤卖的地方经常就有炸串,夜深了,还能在这里看得到热闹的人间烟火。

花生汤

花生汤是福建沿海地区风味独特的甜汤佳点,清甜爽口,滋补润肺,花生仁的粒粒饱满象征了泉州人渴望圆满的美好祝愿。厦门方言有一句:“顶开花,下结子,大人小孩爱吃甲要死。”闽南籍作家许地山的《落花生》, 自然、风趣的笔触抒写了花生的多种烹调和吃法。我更喜欢花生汤里加鸡蛋,满足加倍。

豆花铺


追溯到冰箱、空调尚未普及到日常生活的夏天,街边挑出来叫卖的冰凉豆花,成了泉州人夏日消暑的小食。现在的豆花铺,会加上红豆、绿豆、芋头、芋圆等等小料,吃起来很有幸福感。

碗糕

泉州人爱吃碗糕,因为总能唤起童年的回忆。制作过程需经过发酵,人们取其“发”之寓意,寄托心中美好的祝愿,老人们都说碗糕会“笑”,指的是发酵的碗糕蒸后裂开的形状。

碗糕有红糖和白糖两种口味,满满古早味。


肉粽

关于粽子该是甜口还是咸口,我这个北方人一直坚定站甜口,直到吃到闽南的肉粽。闽南肉粽以香菇、虾米、芋头粒、栗子、猪肉(或鸡肉)、糯米 等为原料,肉粽要趁热食用,吃时配上沙茶酱、蒜茸、红辣酱等调料,更是美味可口。

鱼丸


泉州深沪水丸又名鱼丸。其形状有圆状的、块状的或鱼形的。它具有色泽雪的白晶亮、下锅膨胀力强、质地坚韧、入口鲜美细腻等特点。系选用鳗鱼、“嘉腊”鱼等上等鱼肉剁碎捣烂,与地瓜粉一起搅合制成的。

卤味

泉州的街上经常能看到手推车推着热腾腾的卤味,卤猪蹄卤大肠.......成为人们爱吃的小吃。色泽鲜艳、香味浓郁,口感肥而不腻,咬起来韧劲十足。

姜母鸭

鸭与母姜(老姜)性味互补,有药膳功效。烹调盛盘食色诱人、香气扑鼻。春夏祛暑湿、秋冬祛肺燥,养胃健脾、舒筋活血、祛寒化痰等功效。


吃起来特别香,虽然铺满了生姜,但是生姜味并不是很重,鸭肉外酥里嫩,虽然底下都是油,但吃起来也不油腻。要一盘青菜,一起吃几碗米饭,完全木有问题啊。


牛排&牛肉羹


牛排是泉州街头巷尾的畅销美食,到了午饭时间,很多人喜欢往牛肉小吃店里一钻,最喜欢的组合是一碗咸饭,一份萝卜菜,一份牛排,一碗牛肉羹。。

这些鲜美的牛排,被切成一小块一小块,每块都带着一根牛骨头,牛排爆炒过以后,加入咖喱粉、辣椒、香叶、孜然等调味品,经过四小时的慢炖。吃的时候,牛排已被炖得熟烂松软,香味浓郁,入口分外嫩滑,每一丝牛肉都充满了酱汁,还带点辣,劲头十足。

牛肉煮羹,醇厚的牛肉香包含在汤里,还有汤里细细的姜丝,两种香味一混合,香而不腻,口感倍佳。


手工麻糍


麻糍里面抹了一层薄糖然后塞了脆脆的蛋酥碎,麻糍皮很薄,外面抹上麻糍粉,要大口吃掉,软软又脆脆的。



扁食


卤面

材料有面条、香菇、虾、猪肉、蚝、鸡蛋、芫荽菜、蛋丝、胡椒粉、糖、盐等。一碗好吃的泉州卤面的精华也就在卤汁里,能让卤汁的味道融入原本无味的生面中,才是泉州卤面的上乘品。

洪濑鸡爪

洪濑鸡爪在选材上要求很高,鸡爪须个个白嫩,没有一点点黑茧子,采用几十种名贵天然中草药材,结合传统工艺与现代科学技术,全面导入香卤、辣卤等现代卤味理论,运用纯熟技术和先进设备精制。

卤好的鸡爪质地饱满,色泽金黄,香味浓郁。光是看着就足以令人垂涎三尺……吃起来口感滑韧、Q爽有嚼劲,醇香入骨,吃完后更是齿颊留香,回味无穷!

绿豆饼

上等绿豆、猪油、冬瓜、结晶白糖在祖传的手艺下化成细腻绵软的一撮甜;精白面粉混合水在手指和擀面杖指尖翻飞,拿捏得恰到好处的力道之下是轻盈的一张饼子。麻利塞进一团绿豆馅料,鼓鼓的煞是可爱,软乎乎一团窝在烤盘中。


馅软润口、松酥清甜、齿颊留香,舌有冰凉之感。尝来皆适口,咽去自清心。

五句包子

五句包子,价格虽然挺贵5块一个,但是真的好吃皮很松软,里面有汤汁,料(海参虾仁冬笋鸡肉五花肉)很多很鲜。


泉州庄阿姨芋头饼

泉州大街小巷有着各种“阿姨”美食,很多都很好吃。而街头的庄阿姨芋头饼,吸引很多外地客人专门来买。分为黑芝麻咸味芋头饼和白芝麻甜味芋头饼。


芋泥馅绵密细滑,甜而不腻,油而不厚重,虽然饼皮脆度不持久,但总体不错,芋头饼放冰箱可以保质一周(当然是尽快吃完),冷藏的芋头饼如同吃冰淇淋的感觉,别样的风味,回味无穷。

蚵仔煎


蚵仔煎是一道以鲜蚵、鸡蛋、太白粉、地瓜粉、青菜、香葱及海鲜汁作为原料制作而成的特色小吃,口味鲜香。


趁游人不多,趁心情尚轻巧,去泉州呆上几天吧,古朴的氛围和闽南人慢悠悠的温柔腔调,都召唤着你慢下来,重新恢复对生活灵敏的感觉,爱上一饭一蔬,一草一木。

旧旧的时光和动人的人情都在等你。不虚此行啊。

图片来自网络,感谢。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赞那度旅行人生】

授权转载,合作,投稿 wechat@zanadu.cn



人参与 评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