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00吨重的中国“巨无霸”,要在大西洋做什么?


来源:新华社—新华视点

新华社记者王卓伦

原标题:海和远方| 4800吨重的大家伙,为什么成了“小摇篮”?

距离祖国遥远的大西洋上,正航行着执行我国首次环球海洋科学考察大西洋航段任务的“向阳红01”船。这个在巨浪里摇晃的“大家伙”,要在大西洋做些什么?请看新华社记者王卓伦为你独家揭秘……

这艘我国目前最先进的海洋科考船在南非开普敦港起航不久,就遇到了疾风大浪。置身船内,感觉像在一个大摇篮——不少人头晕恶心、呕吐不止,首次进行海洋科考报道的我也不例外。庆幸的是,几天后大家相继“满血复活”,适应了这个摇摇晃晃的大家伙。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是我国目前最先进的海洋科考船,吨位也有4800吨,为什么还会摇晃得如此剧烈?

有着丰富出海经验的船长张志平给出了答案:这主要与季节性气候有关。此时是10月中上旬,南面低气压向北扩张,加之整个南大西洋在南面没有遮挡,开阔的洋面传来了西风带的涌浪,便造成较差的海况,加剧了船体的晃动。

本次环球海洋综合科考将历时260余天,分为六个航段,将分别在中印度洋海盆、南大西洋中脊、南极半岛周边陆架、东南太平洋海盆开展资源与海洋环境综合调查。

由此,这成为“向阳红01”船入列以来任务最重、时间最长、挑战最大的航次。究竟是如何一艘船,才能经得起这样的“折腾”?下面这张图可略见一二↓ 

没错,船长时不时用英文为大家介绍——毕竟是环球科考嘛,国际范儿是少不了的。

那么问题又来了……这个“大摇篮”,要在大西洋做些什么?

据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副所长、大西洋航段领队孙永福介绍,大西洋航段将重点围绕大洋中脊地质过程与热液硫化物特征、海洋生态及生物资源、大洋环流及海-气相互作用、大洋水体结构、关键环境要素分布等一系列重大前瞻性科学问题,开展调查观测及取样,为后续的科学研究奠定基础。

或许初次听到以上术语时,你和我一样有些懵……别着急,下面三个问题,或许你会和我一样感兴趣,因为它们解释了大西洋航段科考在深海地质、海洋生态、环境探测三个维度的目标。

1

“深海黑烟囱”咋回事?

此次环球科考在南大西洋海域的核心工作,是探查海底热液硫化物分布特征。

海底热液硫化物,是一种富含金、银、铜、铁、锌的矿产资源,由洋壳内高温热液喷发至海底冷却沉淀形成,俗称“海底黑烟囱”,长这样↓

“海底黑烟囱”主要出现在大洋中脊的断裂带上。由于海水沿裂缝下渗、受洋壳深部的岩浆等高温物质加热,形成接近400℃的高温热液流体,可溶解洋壳内多种金属化合物,便从洋底呈烟雾状喷出。

虽然画风好似“黑烟”,其实这些海底黑烟囱却在喷“金”吐“银”,形成的是热液硫化物矿产,极具开发价值。

2

真的“万物生长靠太阳”吗?

在“海底黑烟囱”周围,热液流体的温度或高达350℃。无氧、无光、高温、高压的环境下,依然有生命存在,并形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科学家称之为“暗黑生物链”。

这说明,地球上不仅有人们所习惯的、在常温和有光环境下通过光合作用生产有机质的“有光食物链”,还存在着依靠地球内源能量即地热支持、在深海黑暗的高温高压环境下通过化合作用生产有机质的“黑暗食物链”。

这些热液生态系统构成了繁荣的深海生物圈,也否定了“万物生长靠太阳”的固有认知。

其实,深海热液活动周边的生存环境,很类似地球形成早期的极端环境。一些生物基因组的研究也发现,这些生物非常原始,接近所有生命的共同祖先。为此科学界的一部分科学家有了新的看法:深海热液可能就是生命起源的地方。

3

海里也有“PM2.5”?

研究显示,海洋中75%的塑料垃圾源自陆地。海洋塑料垃圾已成为全球性海洋环境问题,严重威胁海洋生态安全、食品安全和公众健康。 

自2016年起,我国开始对近海微塑料进行监测。今年,我国将海洋微塑料监测拓展至远洋领域。此次环球科考将在大西洋开展微塑料调查作业,在我国尚属首次,走航过程中每隔400海里将完成一个微塑料调查站位。

微塑料是什么?从字面不难推断其意。微塑料指粒径很小的塑料颗粒以及纺织纤维,通常认为粒径小于5mm。由于微塑料是污染载体,又被称为“海洋里的PM2.5”。

微塑料体积小,吸附污染物的能力却很强。海洋环境中已存在大量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不易溶解在水中,一旦微塑料和这些污染物相遇,正好聚集形成一个有机污染球体。

因此,在南大西洋展开微塑料跟踪,不仅可以比对微塑料从近岸到大洋在不同海域的分布特征,还有助于推动我国海洋微塑料监测融入全球海洋垃圾监测和国际治理。

当然,以上只是此次环球海洋科考在大西洋航段预计达成的部分目标。“向阳红01”船蓄势待发,正向作业区步步迈近。大西洋的神秘面纱,将渐渐被揭开。

(部分图片由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提供)

新华社记者:王卓伦

人参与 评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