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FUN来了
热门文章 换一换

韩国消费金融变迁史:一场信用卡大乱引发的蝴蝶效应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从上世纪90年代后半期,韩国政府鼓励使用信用卡开始,韩国的消费信贷一路高歌猛进。然而,鲜有人知的是,十余年前,韩国几乎经历了全球最严重的信用卡危机。

韩国消费金融变迁史:一场信用卡大乱引发的蝴蝶效应

如今,来到韩国旅游或生活,一张信用卡完全可以畅通无阻,韩国也成为全球人均信用卡持有量最多的国家。 

从上世纪90年代后半期,韩国政府鼓励使用信用卡开始,韩国的消费信贷一路高歌猛进。然而,鲜有人知的是,十余年前,韩国几乎经历了全球最严重的信用卡危机。 

过度借贷积重难返,黄金期过后,韩国步入了信用卡大乱时期,坏账攀升,信用体系几近崩溃;很多家庭因积蓄耗尽而破裂,犯罪和各种社会问题剧增,舆论诟病:韩国已经沦为一个“破产社会”。 

一场“信用卡大乱”引发的蝴蝶效应,倒逼韩国政府和监管,重构一张法律、政策的监管防护网。 

韩国消费者金融发展历程:与日本相似金融危机成黄金期

1978年,韩国央行旗下的外换银行(现为KEB韩亚银行)首次与VISA卡组织合作,发行了韩国首张正式意义上的信用卡;此后几年间,随着韩国金融行业的竞争提高,各大银行及部分财阀均开始设立信用卡部门。与此同时,1979年韩国政府宣布对外资企业开放韩国金融市场,外资银行纷纷入韩。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虽然在经济危机的过程中,韩国信用卡的发行量略有放缓,但仍然保持个位数的增长态势,“拆东墙补西墙”(以信用卡取现,来偿还银行或另一个信用卡的欠账)成为韩国社会的流行词。 

1998年2月,在接受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救济资金以后,韩国政府宣布废除贷款的最高利率;而这也为彼时因“负利率”而困扰的日本资金带来巨大机遇;当时日本政府指定的小额贷款年利率峰值仅为29.5%。日本欧力士、三和、SBI等多家金融企业纷纷进军韩国市场,从事小额贷款业务;而韩裔日本人创建的Apro金融更是发展成为韩国最大的小额贷款企业。 

2002年,韩国成年人每人平均持有近6张信用卡,市场规模也以每年近30%的速度快速发展。以信用卡及小额贷款为首的消费者金融的急剧增长,一方面为韩国民众度过金融危机提供了短暂的便利,也为韩国金融行业埋下巨大的风险。 

信用卡大乱的爆发

对于正在韩国一家信用卡企业工作,负责风控工作的金先生来讲,2002年的那个夏天格外难忘:金先生彼时还是一名大学生,而他首次接触到“信用卡”,也正是在那个时候。 

“在我的记忆中,彼时只要一出门,就能够看到随处可见的信用卡公司的推销窗口;而在那段时间,办理信用卡既不需要填写职业、也不需要确认现在工作,只要提交申请表就能签发,即便这个人在其他信用卡公司已经欠账多年。”对于当时的情景,金先生如此回忆。 

2002年至2004年期间,在韩国金融史上被称为“信用卡大乱”,韩国信用卡行业的问题集中爆发、坏账率高速增加。 

“以LG信用卡为首的部分信用卡公司的员工,为了急于扩大市场规模,更是搞起了大跃进式的扩张:办一张年费5000韩元的信用卡,赠送20万韩元的礼品的事情时有发生;甚至有高中生,只出示了其身份证,便获得了信用卡,并且大肆挥霍百万韩元,最终被媒体曝光。”金先生告诉记者。 

2002年5月,韩国政府出台《信用卡综合对策》,提出信用卡取现的额度从总额度的30%提高至50%并宣布将信用卡可获得的税金返还额度从30%提高至40%,可以说是为这场大乱埋下了种子:韩国经济活动人口每人持卡一度突破6张,LG信用卡公司的用户数量超过1000万用户。 

不过,在繁荣的背后,却蕴藏着一场危机即将诞生:2002年下半年开始,韩国现金贷款拖欠率急剧上升,各级金融机构的坏账率均在增加;其中最严重的便是信用卡公司。 

韩国银行的一则数据显示:2003年,韩国信用不良者(无力偿还贷款者)首次超过370万人大关,占据韩国经济活动人口的近20%,坏账率更是超过30%,而据不完全统计,LG信用卡的坏账率很有可能已经超过了45%。 

2002年11月,意识到事态严重的韩国政府发布《信用卡公司健全性监督强化规范》,要求信用卡公司按照一定标准发放信用卡,并限制部分频发欠款者的信用卡取现;不过,这并没有能够彻底解决问题,“拆东墙补西墙”,或者直接找小额贷款企业,成为许多欠款者的选择。 

最终,2004年初LG集团因债务问题,宣布放弃经营,并于2006年整体并入新韩金融集团。在此期间,韩国信用卡公司也加速重组进程,众多从银行分离出的信用卡公司被母银行重新吸收合并,多家信用卡企业也发生易主。 

加强行业风控,规范信用卡消金发展

危机后,韩国政府和行业开始吸取此前留下的教训,开始重视行业内风险控制。 

首先,韩国政府从2003年开始,强制持有4家金融机构以上(含4家)账户的用户,要通过银行联合会(KFB)及征信机构平台进行信息共享,共享内容包括其持有的银行卡信息、收入情况及欠款记录等;2012年起,只要拥有2家金融机构以上(含2家),就需要进行共享。 

KFB、NICE和KCB等几家韩国主要征信机构将个人信用等级以分数为标准,根据百分比从1级分类至9级,并有偿为个人及企业提供信用报告及其他增值服务。韩国信用卡行业协会提出的指导性文件显示,若需要在韩国主流信用卡公司申请信用卡,在保证稳定收入来源的前提下,至少需要持有NICE和KCB两家公司的信用账户,并均维持在6级以上,方可申请。 

2005年,韩国政府对于信用卡坏账的情况进行了大规模的普查,发现信用卡的坏账与过度消费拥有直接的关系:在信用不良者中,债务余额为月薪22至45倍之间的比例约为整体的30%。该调查还显示,近65%的高额债务用于奢侈消费,其中有40%用于高档商店的消费。 

与此同时,韩国政府并没有停止促进信用卡、乃至消费者金融行业发展的脚步。 

2011年,韩国政府推出“强制接受信用卡”制度,即只要是接受信用卡的加盟店,若拒绝消费者使用信用卡结算、或针对持有信用卡的消费者进行差别对待,将针对店主处以一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或1000万韩元以下的罚款。 

另外,韩国大力鼓励“VAN”代理公司的发展,即考虑到小型企业很难与所有的信用卡公司签署加盟合约,仅需小型企业与一家VAN签署合约后,再由VAN与各大信用卡公司签署加盟合约,这样有利于减少小型企业、店主的工作量。如今韩国境内共拥有12家大型VAN代理企业,12家均与韩国境内所有信用卡公司签署加盟合约,并通过韩国本土公司与国际卡组织间的结算合同,为VISA、MASTER、银联等全球大型卡组织提供结算服务。 

但即便如此,韩国政府仍然于2011年发生过新一轮大规模办卡潮,韩国媒体甚至惊呼“第二次信用卡大乱即将袭来”。 

不过,此次,韩国政府鉴于前车之鉴,于2013年向行业协会发布了指导意见,针对信用卡签发者的基本条件做出细致规定:要求信用卡持卡人的额度至少要比“含贷款在内的持卡人总财产估值”低50万韩元,针对取现、分期付款较为频繁的用户,降低其信用分数和等级等措施,因此韩国并没有爆发新的混乱,坏账率也仅从2006年的0.1%提高至2011年底的1.91%,后来又恢复到1%以下。 

而针对消费者金融的另一个“重头戏”——小额贷款公司,韩国政府也着手进行了监管。 

此前,许多小额贷款公司频繁拍摄广告,并且进行铺天盖地的宣传。为此,韩国政府于2016年发布限令:要求各大小额贷款公司不得在黄金时段在电视、广播媒体播放广告,并且要求收购储蓄银行的企业降低小额贷款比重。 

与此同时,韩国不断降低法定最高利率,如今韩国小额贷款公司的法定最高年利率已经从66%降至39%;而韩国第一大贷款公司已经宣布:2024年前,将在韩国停止小额贷款业务,并将重点转移至中国及东南亚国家,在韩国主力转为银行业务。

[责任编辑:wemoney PF106]

责任编辑:wemoney PF106

推荐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预期年化利率

最高13%

凤凰金融-安全理财

凤凰点评:
凤凰集团旗下公司,轻松理财。

近一年

13.92%

混合型-华安逆向策略

凤凰点评:
业绩长期领先,投资尖端行业。

为您推荐

undefined
没有更多了

凤凰财经官方微信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