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FUN来了
凤凰网财经 > 财经滚动新闻
热门文章 换一换

人口问题:未来中国面对的最大噩梦?


来源:格隆汇

作者:格隆汇·铅墨纵横

null

2017年,漂亮数据中的不漂亮

前不久统计局发布了2017年的宏观数据,这绝对是一份漂亮的数据清单。17年全年GDP超过80万亿,达到82.71万亿元,实际增长了6.9%,是连续7年GDP增速下滑来的首次上升。

image.png


数据是超出所有人的预期的,按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 的增长预期,是6.5%左右,而此前IMF、联合国、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预期2017年中国的增速也是6.5%左右。 

其他的数据不一一列举了,总之用统计局的话总结就是:2017年经济运行稳中向好、好于预期。

不过,统计局没有提的是,这个数据包里有一个数据是大大低于预期的,那就是新出生人口数据。统计局在这个上面是怎么说的呢?如下:

image.png


看上去还是漂亮的,但真相远非如此。 

2016年是全面二胎政策的第一年,2017年是第二年,国家卫计委在政策实施之初曾预测2018年将出现新生人口高峰,对2017年出生人口的最低预测为2023.2万。 

而现实数据却是,2016年出生1786万人,2017年出生了1723万,同比减少了63万人。这就是说,二胎政策的第一年,人口出生高峰就可能过去了。 

要指出的是,这还不是全部真相。 

2017年出口的人口当中,二胎占比重达到了51.2%,比2016年提高了11个百分点,也即2016年二胎占比为46.13%。这就是说,2017年,一孩为841万,比2016年的一孩962万,足足少了121万人。 

这意味着年轻人的生育意愿在不断下降。 

来看一下中国的人口结构图。可以看到,45到49岁的人口高峰对应到25到29岁的人口出生高峰,考虑现在受教育等各种因素导致生育年龄往后推迟5年,那么25到29岁的人口高峰也应该要对应0到4岁的人口高峰,即第三波婴儿潮。

image.png


但事实上,我们看到,新的人口高峰并没有出现。0到4岁人口仅相比5-9岁是微增。 

另外,从上面的人口结构图可以看到,之后的适龄生育父母人数是进一步减少,20-24岁的人口比25-29岁少了一大截,后面跟着断崖。 

这样的人口趋势下,再叠加生育意愿的下滑,后面的人口走势是什么样的,不用多说了。 

AI时代,人口真的不重要了? 

这样的人口塌陷趋势,又会演化出什么呢?

不少人认为人口问题是危言耸听,他们的观点是在技术在不断进步,尤其像AI这样的技术突破。但果真如此吗? 

先看传统框架下,人口塌陷趋势会演化出什么? 

这里我们可以有一个生动的案例,这就是我们的近邻日本 

看日本的GDP增长,你就知道,谁没有年轻过呢?一个国家只要在他年轻的时候干正事,GDP都可以飞起,这跟人是一个道理。包括台湾,包括韩国,去回溯它们的经济增长,在当时那个阶段,都堪称经济奇迹。

image.png


我们都知道日本发生过的事,失去十年,失去二十年,现在应该是要讲失去三十年了。下面这个图应该更生动一些(1990年的实际GDP为基数100,日本与美国看左轴)。这样一对比,很鲜明看出,日本的停滞,中国的崛起。

image.png


一个国家的GDP波动是很正常的,一段时间增长,一段时间下跌,这就像一家公司一样,业绩有波动也是正常的。就像投资者不用过分关注一家公司一年的波动,实际上到一个国家上,也没必要过分强调一个国家一年的GDP波动。就如美国,涨涨跌跌,最终爬到了全球经济体第一的位置。 

但是像日本这种情况,近三十年的停滞,那就一定是决定经济大方向的因素出了问题。在日本这样一个稳定的国家里,大方向出问题的就只能找到人口因素了。 

我们来看过去50年里的日本与中国的劳动人口对比,你就能明白为什么中国会超过日本,为什么日本会失去一个十年又一个十年。

image.png


看日本的人口结构,基本可以断定,除非安倍能让日本的人口重新启动增长,否则日本的经济绝无可能再腾飞。

image.png


而过去三十年里,技术相比1990年,同样是取得了令人瞠目的进步,但它并没有改变日本经济的萎靡状态。

与我们隔的比较远的欧洲,尤其是西欧,过去几年也过得不好,各种危机袭来。背后说到底,也是同一个原因,年轻的劳动人口在减少。难民的涌入或许会改变欧洲的人口结构,不过不同意识形态的人群涌入究竟会如何改造欧洲,还有待时日。 

美国虽然说有这问题,那问题,但经济实力一直是杠杠的,危机之后的反弹力是很强的。看美国的人口结构,这几乎是经济发展不错的国家里(包括中国)最漂亮的了。美国的中位数年龄是38.1岁,仅比中国稍大一点。而从人口结构来看,中国老过美国,只是时间的问题。

image.png


所以就传统框架的经验来看,人口是决定一个经济体大方向的关键因素。 

未来会不会有变化呢?技术进步会不会让人口不再是决定一个经济体大方向的关键因素呢? 

这个问题是很难说的,至少过去三十年的技术进步并没有让日本走出低迷。 

再来看一个问题:技术可以进步背后的动机又是什么?技术会不断进步,说好听点,背后动机是人类追求更好的生活。接地气点,是两个动机,一是赚钱,一是兴趣。

兴趣就不用多说了,在今天这种越来越需要烧钱探索技术前沿的背景下,兴趣对技术的贡献比例很小,那就只有一个动机了,赚钱。技术进步能让企业赚钱,这又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改善消费者的需求,二是创造新的供给引领需求。 

而这都离不开人口,它既需要天才的大脑,又需要屌丝的需求。美国为什么会引领全球技术的发展?一个原因是它太幸运了,天才的大脑都跑到它那了,另一个因素是它国内有庞大的需求。 

也就是说,技术进步是很依赖人口的,它确实看人口的质量,但它也需要人口的数量。 

从这点出发,即使AI时代,人口因素仍然是很重要的。  

AI还没来临,老龄化问题步步紧逼 

更何况,AI时代还没到来,它还需要很长的时间去实现大量的技术积累。 

而中国人口问题上的一个BUG是,比起欧洲日本,它多了一个计划生育的变量。 

2005年,IMF按照1.8的总和生育率假设,推演出中国100年人口结构的变化。这张图上看,实际上还不是那么触目惊心。

image.png


但实际上,到2016年,中国的人口结构是这样的了。第三波婴儿潮没有如期而至,这还是叠加二胎政策全面放开的背景下。

image.png


再看后面的适育人口的断崖,未来人口要比IMF预测的悲观的多。对比日本的人口结构图,是不是我们再过20年,就是这样了?

image.png


这意味着什么呢? 

老龄化,加速的老龄化,比日本欧洲更快的老龄化。 

而我们知道,财富是需要时间去创造和积累的,所以相比日本和欧洲,加速的老龄化背后一个尴尬的事实就是未富先老。 

这个尴尬已经在一些省份出现了。

看前不久人社部了布的《中国社会保险发展报告2016》,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抚养比全国平均值是2.8,也就是2.8个劳动力(缴养老保险)要养一位老人。这个数据在2014年是2.97,2015年是2.87,2016年降到了2.8。很明显,一路下滑。

image.png


但这还不是全部。分地方看,广东的抚养比是9.25,位居全国第一,超出全国平均的只有8个省,而数据最低的是黑龙江,仅1.3,几乎相当于1个劳动力养一位老人。有虹吸效应的广东还好,而人口流出的省份先经历未富先老的尴尬。 

抚养比联想到养老金,有多么恐怖的抚养比,就有多么恐怖的养老金:全国养老金余额平均还能支付17.2个月,广东、北京,凭着抚养比和工资双高,不仅位居全国之首,而且可支付月数较15年还是上升的。其他省份就没有这么幸运了,最悲催的是黑龙江,养老保险累计结余居然是-232亿。

image.png


看16年当期结余,有七个省份收不抵支。

image.png


欧债危机的根源,就是老去的人口再也支撑不起曾经的福利。很显然,对于东北三省等地方,如果没有其他途径,那么本质就跟欧债危机一样,社保游戏玩不下去了。 

目前还有中央兜着,去年11月18日,国务院对外公布的《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实施方案》。这个划转显然是调节地方不平衡,这是一个历史问题,过去劳动力大迁徙带来的。像广东这些地方享受了大迁徙的红利,而锅却让东三省等劳动力输出省份背了。

但是,国有资本划转终究只能解决一时的地方不平衡的问题,它解决不了中国人口的日渐老去,以及伴随而来的抚养比下降。当人口老龄化加速到来时,就不仅仅是东北三省这些地方玩不下去,还有更多的省份会玩不下去。  

结语

欧债危机的解决途径之一,是政府缩减支出,减少福利。但这个途径显然对中国是行不通的,因为中国相比欧洲,是未富先老,福利上面没有多少缩减的空间。如果支出无法削减,那就只能在开源上下功夫,即增加生育。 

计划生育所造成的适合生育人口的减少是无可挽回的,还能做的只能是提高生育意愿,这需要很精细化的财政上的扶助,包括税收,包括奖励。 

巴菲特曾说,不要关注一家企业一年的业绩情况,有波动是很正常的,应该要关注的是这家企业的护城河是不是越来越深。 

这句话用到国家上也是如此,GDP波动很正常,今年漂亮,明年难看,但是如果一个国家大方向所需要的因素不出问题,那么它的未来就是上升的。典型如美国,期间经历了多少经济和金融危机,但它爬上了世界第一,并且保持了很多年。再如日本,曾经也如日中天,今天就要暗淡很多了。日经指数逾20年的下跌正好一个映衬。

image.png


日本的政治体制是稳定的,国内也没经历动乱,停滞三十年的增长只能归因于人口。而人口上,我们面临同样的挑战。在这个问题上,今天做出的任何一个选择,都影响着未来的国运。

null

生活总是艰难

要是事事追求完美,则更是心累

十美难求,十全却近在眼前

所以别犹豫了吧,先把行情工具升个档次

距离格隆汇APP十档行情功能上线还剩5天!

为回馈用户,格隆汇特举办“百万股民齐助力,十档行情免费用”助力活动,1/30号以前,邀请好友参与助力,若助力超过一百万,十档行情功能即刻永久免费开放。

推荐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预期年化利率

最高13%

凤凰金融-安全理财

凤凰点评:
凤凰集团旗下公司,轻松理财。

近一年

13.92%

混合型-华安逆向策略

凤凰点评:
业绩长期领先,投资尖端行业。

为您推荐

undefined
没有更多了

凤凰财经官方微信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