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凤凰网财经 > 财经滚动新闻

全球30位诺奖等科学家11月组团来华 落地上海临港展开科技产业合作


来源: 每日经济新闻

原标题:全球30位诺奖等科学家11月组团来华 落地上海临港展开科技产业合作 每经记者 张韵 每经编辑

原标题:全球30位诺奖等科学家11月组团来华 落地上海临港展开科技产业合作

每经记者 张韵 每经编辑 任芷霓

Qq__20180511174108.thumb_head

2018全球诺贝尔奖科学家论坛新闻发布会现场 每经记者 张韵 摄

511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新闻发布会现场获悉,全球诺贝尔奖科学家协会(以下简称协会)与上海市临港地区开发建设管理委员会、上海临港经济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签署三方《战略合作备忘录》。

这意味着,将有约30位诺贝尔奖、图灵奖、菲尔兹奖科学家于今年10月底11月初汇聚上海,共商科技发展前沿趋势,面对当前全球挑战探索未来的创新合作模式,对推动上海乃至我国的科技创新具有积极作用。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现场了解到,全球诺贝尔奖科学家协会将与上海临港展开深度合作。协会秘书长王侯透露,今天双方刚刚签约,以后会在技术、产业方面有所合作,近期打算成立基金会。关于成立诺贝尔奖科学家全球实验室、诺贝尔奖科学家个人工作室等,目前还在详细论证的过程中。

王侯表示,科学有能力观察未来、预测未来,今年11月举办的诺贝尔奖科学家论坛将会邀请有着崇高理想的科学家们和有能力推动理想实现的机构、企业家、金融家来共同探讨,在生物医药、生命科学、人工智能、新材料与新能源等多个科学技术领域如何更好地让科技真正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大局。

2006全球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罗杰·科恩伯格教授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诺贝尔奖主要注重科学方面的成就,成立科学家协会也是希望能够创建未来诺贝尔奖得主的孵化器,搭建全球科学合作、共享互助的平台。同时其也是希望能够建立起来一个基金会,创建面向未来的开放合作共享的科技社区。

目前,上海已经形成张江、漕河泾、杨浦、嘉定、临港、紫竹等科创集聚区。上海临港地区开发建设管理委员会产业发展首席规划师顾长石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2017年随着科创中心主体承载区临港行动方案的提出,明确了“2+3+4”的产业布局,因此未来临港地区将会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两大先导产业,高端智能装备、海洋装备、智能汽车三大支柱产业,以及软件信息、集成电路、航空航天、节能环保四大新兴产业中集聚人才。

在人才引进方面,临港管委会也希望可以通过诺奖的影响力引进和培育更多的国际化高端人才,营造人才发展生态,着力构筑具有强力支撑作用且难以被取代的科技创新战略优势,推动临港产业的发展。

顾长石表示,临港在科创建设中承载的主要是产业落地,目前建立张江-临港双区联动是一项重要工作,希望在研发成果形成转化过程中能够落地临港,临港的优势土地和厂房等物业空间能够承载这些科研成果的落地。

据中科院西北研究院发布的《2017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年报》,从2017中国高端装备业发展所面临的瓶颈难题看,“重引进、轻开发,重模仿、轻创新”的倾向依然存在,需要整合国际范围内的技术资源以及资本资源,才能驱动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向“技术含量高、利润含量高”的产业链顶端迈进。

上海财经大学自由贸易区研究院副院长孙元欣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从区域产业看,临港地区大体分4个板块,其中高新区板块相对薄弱,原因是高新产业基础薄弱,临港地处边缘,离上海中心城区远,综合配套还不方便。这次与协会合作,是一个很好的契机,起点位置高,国际视野宽广。

推荐

为您推荐

已显示全部内容

凤凰财经官方微信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