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滴滴自曝多项安全“漏洞” 嫌疑人悬赏信息来源存疑


来源: 中国经营报

本报记者郭梦仪北京报道

近日,一家航空公司空姐在郑州搭乘滴滴顺风车期间遇害,掀起了“滴滴顺风车监管不力”的舆论大潮。滴滴最新回应称将自查,停止顺风车业务一周。

不过在滴滴最新回应之中所说的“人脸识别”安全措施,《中国经营报》记者随机调查了20名顺风车车主后发现,只有很少的一部分顺风车车主体验过人脸识别,大部分滴滴顺风车车主在接单前没有接到过滴滴人脸识别的要求。

寻人信息从哪儿来?

5月11日,滴滴发出公告表示,在针对该起案件的自查中发现,该接单账号归属于嫌疑人父亲,且正常通过了滴滴顺风车注册时的三证验真、犯罪背景筛查和接首单前须进行人脸识别等安全措施。嫌疑人系违规借用其父顺风车账号接单。

滴滴方面表示,公司原有的夜间安全保障机制不合理,导致在该订单中针对夜间的人脸识别机制没有被触发。此外,嫌疑人在案发前,曾有一起言语性骚扰投诉记录,客服五次通话联系不上嫌疑人,由于判责规则不合理,后续未对投诉做妥善处理。

鉴于以上问题,滴滴决定即日起采取如下自查整改措施:自5月12日零点起,顺风车业务在全国范围内下线,停业自查整改一周;其他平台业务对全量司机全面审查,用一切手段清理平台上可能的人车不符情况;运营及客服体系全面整改。

不过值得人们玩味的是,5月10日晚间,滴滴先于警方发布了公告悬赏100万元寻找涉事司机,并公布了司机的姓名、身份证号和联系方式。而今却表示,疑犯使用的是父亲的账号,那疑犯的具体信息从何而来?《中国经营报》记者向滴滴方面询问此事,但未收到其回复。

同样在今日,交通部官方微信发布文章称,一些网约车平台公司在发展壮大之后,不是将必要的社会责任扛在肩上,仅仅将网约车作为增加“流量”和“估值”的工具,没有把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放在心上。网约车企业是运输服务的提供者,必须承担承运人责任和相应的社会责任。检验网约车发展的标准不是“流量”或“估值”,而是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据媒体报道综合来看,5月6日,该空姐在郑州航空港区搭乘了一辆滴滴顺风车赶往市内后遇害。警方称,作案人员是一名滴滴司机,身上携有凶器,犯罪嫌疑人仍在潜逃中,警方正在抓捕。

滴滴平台回应称,对于郑州顺风车乘客李女士遇害一事,感到万分悲痛和愧疚,在这样的悲剧面前,任何言语都无法表达滴滴沉痛的自责。

当时,有媒体就滴滴对司机身份的审核标准和审核流程事宜,向滴滴方面提出信息公开需求,滴滴方面并未给予正面回复,只是表示,对于此事稍后会有更详细信息披露。

该空姐所在单位云南祥鹏航空公司官方微博也对此事作出回应,对员工的不幸遇害表示沉痛哀悼,并呼吁广大民众向郑州警方提供线索。媒体的后续报道中说,遇害者父亲悲痛欲绝。滴滴也在事发后道歉,并表示配合警方工作。

顺风车注册宽松、使用随意

在顺风车板块点击车主认证,需要提交驾驶证和行驶证照片,系统提示驾驶证必须为本人,行驶证可以是本人也可以是他人。提交照片后,系统会自动识别姓名、身份证号、车牌等信息,审核通过后即可成为顺风车主。

根据滴滴APP中的招募信息显示,滴滴注册司机实行实名制,需提供身份证、驾驶证和行驶证,在对司机的要求中,还有明确提示需无暴力犯罪、吸毒记录,无酒驾、毒驾等严重违反交通法规事故的前科。据媒体报道,滴滴客服表示,资料填写无误的话,审核期限为3~5天,通过之后即可在线接单,无须线下培训。

顺风车车主的申请条件则相对宽松,根据招募信息显示,车辆既可在本人名下,也可不在本人名下,并无快车那样的对无暴力犯罪记录、无吸毒记录的要求。车主审核时效最快为48小时,新车或新驾照则需要7~14天。对于如何注册成顺风车司机,滴滴公司一名工作人员回复记者采访时表示,滴滴顺风车平台在审核车主注册信息时,会严格要求三证合一,即身份证、行驶证、驾驶证均真实有效,且驾龄需在一年以上。只有所有信息真实有效,才能在平台进行接单。

不仅如此,虽然滴滴所说在顺风车车主接单时会有“人脸识别”保证是顺风车车主接单,但通过空姐遇害一事可知,人脸识别起码在这一事件上没有起到预防的作用。根据本报记者询问的20位顺风车车主中,有3位车主曾经在接单时被要求人脸识别,而且只有一单被要求进行人脸识别,其他均为正常接单,滴滴平台也没再提出人脸识别的要求。

“就事论事,法律上确实很难认定滴滴有责任,因为顺风车不是网约车,顺风车平台承担的不是承运人责任。希望大家气愤之余也尽可能理性看待和讨论此事。”知名律师赵占领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空姐乘坐滴滴顺风车遇害,我个人和大家一样感到震惊和气愤,也很同情空姐及其家人,更希望警方尽快将犯罪嫌疑人抓捕归案。就滴滴的责任而言,顺风车平台在管理上有漏洞,在乘客的安全防范上有不足。作为一家用户量庞大的平台,滴滴当然有责任以更严格的标准进行审核和管理。但需要注意的是,案件涉及的是一个社会问题,而不仅仅是一个行业问题,完全指望平台通过严格的审核和管理杜绝恶性刑事案件发生的可能,恐怕也不现实。

[责任编辑:杨芳 PF057]

责任编辑:杨芳 PF057

推荐

为您推荐

已显示全部内容

凤凰财经官方微信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