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央财之争背后:应该流入实体经济的钱去哪儿了?


来源: 国子策

【凤凰网财经国子策第30期】

本期嘉宾:李奇霖(联讯证券董事总经理、首席宏观研究员)

凤凰网财经讯(葛瑶)“现在市场上资金非常多,大家都在‘减点出钱!’”最近金融业内人士都感受到了资金面的宽松,但这种现象着实奇怪。债务违约频发到处高喊“钱紧”的今天,市场上哪来这么多钱?央行和财政部面对这种现象显然也很头大,所以我们看到了这几天央行和财政部的“互怼”。货币政策已非常宽松,财政又在努力减费降税,实体经济的流动性却仍不见好转。“央财之争”背后折射出的是宏观调控政策在解决实体经济流动性上的困境。

货币政策已比较宽松 资金短缺的问题却愈发严重

联讯证券董事总经理,首席宏观研究员李奇霖在接受凤凰网财经采访时表示,目前央行的货币政策实际上已比较宽松。从Shibor利率和质押回购利率可以看出,市场上的资金利率降得特别快。既然货币政策已比较宽松,为何资金短缺的问题却愈发严重?2018年上半年债市频发违约潮,据券商中国统计,上半年已有28只债券违约,涉及债券余额达289.27亿元。而这个数额已赶上去年全年的债券违约量!信用风险频发,企业融资难上加难,实体经济面临的问题越来越严峻。

高信用风险+高资本金压力 银行谨慎放贷 

李奇霖表示央行降准后流动性首先传导到了银行间,但银行更愿意把钱留在金融市场上,对贷款发放比较谨慎。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两点:第一,信用风险高,各个银行都在担心坏账风险,资产质量无法保证。第二,银行自己也缺钱。

银行为什么会缺钱?李奇霖认为目前资管类产品具有类存款特征,且产品的收益率普遍高于定价受管制的表内存款,银行留不住存款,而存款短缺意味着银行没有稳定的负债来源。此外,非标受限后银行面临着巨大的资本金压力。一方面要应对非标转标:之前银行非标可以用理财投,现在回到表内后面临资本的约束。另一方面,之前银行可通过一些通道来做非标,现在通道被“堵死”后银行需要用贷款直接去对接。据李奇霖测算,这大约消耗了银行7000到8000亿的资本金。

此外,随着资管新规的落地,表外业务开始往表内走,银行普遍存在一个资本金的约束。这样的条件下银行很难去进行资产投放,开展新的项目。

流动性没了 企业上哪儿融资?

在去产能,降杠杆的背景下,企业的融资环境发生了明显变化。而新出台的一些金融监管政策进一步降低了市场的风险偏好。

据联讯证券首席宏观研究员李奇霖介绍,之前银行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资金池模式运行,滚动发行和分离定价特征意味着该模式能够承担更高的风险。虽然这个模式持续下去会触发一些流动性风险,但它对企业信用风险的容忍度相对较高。所以以前企业想举债融资相对容易。然而随着金融监管的加强,资管新规的出台,资金池模式去化后,产品转为净值型,净值型产品对企业发行人的风险容忍度越来越小。

举个例子来说,新出台的资管新规中对资管机构提出了净值化管理的要求。净值化产品频繁申赎兑现特征,金融机构会更偏好于去选择利率债、高等级信用债等一些流动性好的品种做配置,而不愿意再去碰那些低等级的债券,如AA债、私募债、PPN等等。同时,净值化管理还要求分账户管理。即账户之间不能够互相对冲风险,调节利润。而现在单个账户对应管理人也是独立的。那么管理人将更看重债券资质,毕竟大家都担心踩雷。

有券商调研结果显示,目前市场上净值型产品的负债结构已经严重短期化了,而短期性的债务又怎么能支撑长期性的基建投资?当这些债券失去了流动性,市场越来越害怕风险,企业上哪儿弄钱呢?此外,今明两年是企业偿债的高峰期。还不起债又融不到资,也就不难理解近期债务频繁暴雷的现象了。

李奇霖认为目前很多好的企业被错杀。“低等级债券不代表它的资质真的就弱,关键要看收益风险比,高风险对应高收益,但现在高收益债券在严监管和产品净值化改造后被机构一刀切了。现在大家都只买高等级债,虽然今年市场流动性宽裕,但基本上没有外溢到低评级融资主体。”

“我们在清理掉不合理模式的同时并没有建立可替代的新东西,这是个很大的问题。目前我们缺乏健全的风险对冲工具。”李奇霖建议设立一些高风险偏好基金,比如专门设立一些垃圾债基金,或者完善一些信用风险的对冲工具。

市场缺乏好的融资主体

从数据来看,6月财政支出已有所增长,但基建投资增速仍在下降。今年3月份23号文下发后,地方政府和企业之间的一些隐性担保和回购条款等等被打破,缺少了这部分融资,基建投资速度就降得很快。李奇霖表示,从历史经验看来,财政往往是一个好的融资主体,因为政府可以解决风险问题。

目前财政支出仅有30%用于基建,绝大部分用于民生。所以没有融资的支持,单靠财政支出去拉动基建增长的空间是有限的。“现在真正的问题在于财政体系没有一个很好的融资需求,把这些趴在银行的钱真正的用起来。虽然目前市场上的资金链条很宽松,但大量的资金却堆积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反映在价格上就是短端利率运行中枢持续下移。”

据媒体报道,针对实体经济“钱紧”问题,央行和银监会已开始行动。昨天下午有消息称央行电话指导要求银行投AA+以下债券” 具体做法是,给一级交易商提供流动性,让他们给企业增加普通贷款投放,以及多买企业发的债券。而且强调,投的信用债等级越低,配给的资金量越多。此外,银保监近日会召开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座谈会,意在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以及做好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融资。

李奇霖表示“中小微企业的定向降准措施落到实处,需要畅通流动性传导机制,最重要的是提高中小微企业的收益风险比。如提高国家融资担保基金对小微企业融资的担保比例,弱化对小微企业抵押品的要求,更重要的是,要改善小微企业的盈利能力,持续营利能力是提高小微的资产质量的关键,这也是银行支持小微企业能走多久的核心因素。”

往期回顾

【第二十九期】贺                江兵:财税从来不积极

争论起因:

央行徐忠:当前积极的财政政策不是真积极(全文)

财政部官员回应:

财政官员回应央行徐忠财政政策不够积极:为谁积极?

央行与财政部之争到底争什么?

央行与财政部之争到底争什么?

央行怒怼财政部?财政金融之争不稀奇来看财政部施工图

迷雾解读:央行和财政部如何开始了新一轮的争论?

各方声音:

【经济ke】央妈怼财爸,一场大改革或将加速登场

央行主管报纸:宽货币难解紧信用 财政发力余地较大

央行阮健弘:协调有序加强监管 助力经济稳杠杆

许小年:财政政策失灵,货币政策失灵,苦日子才刚刚开始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刘元春: 财政和货币政策有微调必要

积极财政政策如何真正积极

央行VS财政部第一轮决战白话版

财政学者:积极财政政策之辩必须将地方债纳入预算管理

财政部再出招:财政金融不分家才是金融风险的症结所在

连环画:

央行为什么和财政部掐架?

[责任编辑:葛瑶 PF027]

责任编辑:葛瑶 PF027

推荐

为您推荐

已显示全部内容

凤凰财经官方微信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