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国子策】连平:对待中国经济不应悲观


来源: 国子策

【凤凰网财经国子策第49期】(徐彩月)

本期嘉宾:连平,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

近期,由于中美贸易摩擦、金融市场波动、基建投资增速大幅下降和部分地区房价呈上涨压力,外界出现了一些对中国经济持悲观态度的声音,对此,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却持有不同观点。连平在接受凤凰网财经采访时表示,看待经济前景不能仅仅根据某几个数据的表现来判断,而应从整体上进行把握,当前整个经济运行总体上是平稳的。

经济运行整体平稳

对于当前中国的经济形势,连平向凤凰网财经表示,出口增长今年以来一直表现不错,看待出口数据,从美元数据看可能更清楚一些。7月份出口增长12.5%,预计8月份仍然会维持较高水平。制造业、工业增加值这些数据都比较平稳。而投资增速持续下滑,其中制造业投资和房地产投资增长较好,主要是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持续大幅下降。另外较为疲弱的就是消费,主要是因为汽车消费需求不足,下降比较明显,而房价进一步上涨将会抑制消费能力。

谈到近期股市的表现连平表示,股市短期疲弱除了市场与管理自身的问题外,较多的还是受外部环境的影响,与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有关。市场对汇率的担忧也对股市带来一定压力。总体来看,经济的基本面没有出现太大变化。

对生育政策的过高预期导致生育率低的假象中国人口增长平稳

对于近期大家比较关心的生育率问题,连平向凤凰网财经表示,中国当前的所谓生育率低可能是一种假象,虽然二胎政策出台后并没有像大家预期的那样好,但人口还是如理性预期那样增长的。

生育率增长不及预期是因为在中国现有的条件下,有些因素对生育还是有制约的,比如说房价。一个家庭原来有一个孩子,现在变成两个孩子,毫无疑问对住房面积需求通常就要大一些,对买房就有要求了。但是中国目前的房价处于较高水平,尤其是一二线城市房价较高。在条件还不具备的情况下,年轻人的生育欲望就会受到抑制。但是生育率目前总体来看,并没有太大变化,只是没有像当初有的预期的那么乐观。期望放开二胎后生育率大幅上升,进而马上对经济增长带来明显的效果,是不切合实际的。目前中国的人口接近14亿,预计明年会达到14亿。

调节区域供求关系统筹规划遏制房价上涨

谈到房价问题,连平向凤凰网财经表示,房价过高是比较棘手的问题,目前还没找到真正有效的抑制房价的长效机制。到底哪些机制能够真正抑制房价上涨?比如说征收房产税和增值税就一定能够抑制房价上涨吗?目前来看,还真的很难有定论。解决房价问题还是要统筹考虑,全盘的进行规划。

住房成本过高,对城市的发展,对居民的生活,对经济体在全球的竞争力,都是不利的。连平对凤凰网财经表示,中国目前有很多城市房价的涨幅还是比较平稳的,但有些城市确实涨幅过高。房价的问题主要是区域性问题,不同的地区供求关系完全不一样,房价也不一样。房价上涨根本在于很多城市的供求关系没有真正理顺,造成长久以来的供不应求。中国房地产问题的症结在供给侧,相关政策违背了经济规律,导致部分城市供求长期失衡。

近期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透露出明显信号,要下决心遏制房价上涨。连平建议下一步的政策应该实事求是地遵重经济规律,把调节供求关系,其中最重要的供地、建房、融资这些供给侧问题及其他长效机制通盘考虑加以解决。由于房价又是因城各异的,所以还要把地方的经济发展,地方的财政能力,各方面都规划起来通盘考虑,这样才能真正有效的把长效机制落实下去。从长远来考量,对房地产的管理需要有一套因地制异的总体规划,并配套综合措施来加以实施。

巨大的市场规模和消费潜力是中国发展的优势

过去一段时间大家热衷于和美国比经济总量,比科技竞争力,比人均收入。中国的人均收入只有美国的20%,还是有明显差距的。但是连平向凤凰网财经表示,就经济体总体来看中国经济还是非常大的,因为中国人口多、消费潜力大、市场规模大,具有促进经济发展的独特优势。这种总量和规模上的优势在国际经济竞争中具有重要作用。

连平表示,从消费角度来看,中国的消费能力、市场规模目前和美国相比已经不相上下。从零售额来看己基本相当,明年的零售额肯定会超过美国。从长期看中国的市场比美国要大,就目前趋势走下去肯定是越来越大。我们的市场规模大、消费潜力大,这就是优势。所以看待中美贸易问题,不能只看到美国对中国采取的高压举措,还应看到中国在这方面具有的实力与韧劲,以及未来巨大的成长空间。从全世界范围来看,中国巨大的消费市场肯定是各国出口商和投资者眼中的商机。美国今天能在全球随心所欲地制裁别人,其中的支撑要素之一就是市场规模巨大,各国都需要它。

最后连平表示,看待经济前景不能仅仅从某几个数据的表现及变化来判断,当前中国整个经济运行总体上是平稳的。中国巨大的市场规模和消费潜力,必定会吸引更多的外资进入中国市场,即使贸易争端也不会扭转这一趋势,所以我认为对中国经济的前景持悲观态度是不可取的。

新闻配图

【相关阅读】朱启兵:中国经济站上十字路口 增长路径亟需重构

梁建章:中国经济能够再持续快速增长二三十年

管清友:中国经济不会重蹈日本覆辙




[责任编辑:徐彩月 PF101]

责任编辑:徐彩月 PF101

推荐

为您推荐

已显示全部内容

泡泡直播

热门文章

泡泡直播

精彩视频

凤凰财经官方微信

X 泡泡直播

泡泡直播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