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PTA疯涨之殇:逸盛石化被举报操纵市场 下游企业停产抵制涨价


来源: 启阳路4号

图为逸盛石化PTA生产装置一角

凤凰网财经启阳路4号出品文丨杨芳编|彭彬

近日,逸盛石化被举报依靠市场支配地位,垄断操纵导致PTA价格翻倍。

PTA是重要的大宗有机原料之一,主要应用于生产聚酯,广泛应用于化学纤维、轻工、电子、建筑等各个方面。世界上90%以上的PTA用于生产聚酯。PTA为石油的下端产品,从石油的衍生产品PX约占PTA总生产成本的92%。

凤凰网财经就此致电举报受理部门浙江宁波市北仑发展和改革局,相关负责人证实举报属实。其表示,目前已经回复了相关举报,但这个举报内容超出了其级别的受理范围,建议向省发改委或国家发改委反映或举报。

逸盛石化被举报背后是PTA价格暴涨。进入下半年以来,PTA期货价格创近4年新高。

为了应对涨价,全国几百家经编企业联名停产。

期货研究中心能化分析师沈烨对凤凰网财经表示,这个举报信绝对不是出自业内人士之手,如果是业内人士写的,不会出现这么多的错误。

此外,针对举报信中提到的涉嫌垄断行为,多为业内人士并不认可。凤凰网财经调查发现,从PTA暴涨、全国几百家经编企业联名停产风波,再到逸盛石化被举报垄断操纵PTA价格翻倍,背后既有下游扩张的原因,也有行业周期错配等因素。

举报风波

近日,逸盛石化被举报垄断操纵PTA价格翻倍,导致下游工厂倒闭的消息再次引发业内关注。举报受理部门为浙江宁波市北仑发展和改革局。

举报信中提及,逸盛石化作为是一家专业生产PTA(精对苯二甲酸)的现代化大型石化企业,被行业称为“巨无霸”,旗下拥有浙江逸盛、逸盛大化和海南逸盛家工厂,其PAT整体产能约为1400万吨/年,约占全国产能的35%。逸盛石化凭借其寡头垄断地位,哄抬PTA价格,PAT价格已经从8月日6300元/吨涨到现在9300元吨,涨幅接近50%,下游中小企业不得不高价购买现货,目前每吨PAT利润已达2000元,创历史记录。

举报信还指出,逸盛石化还在市场上大肆高价回购现货,已经持续三周时间,营造一种现货紧缺的局面,致使下游涤纶、聚酯纤维、编织等中小企业不得不承担高额的购买原料的成本,目前涤纶、聚酯纤维、编织等中小企业已经出现大面积亏损,部分企业已经停产、减产。

凤凰网财经致电受理部门浙江宁波市北仑发展和改革局,相关负责人证实举报属实。其表示,目前已经回复了相关举报,但这个举报内容超出了其级别的受理范围,建议向省发改委或国家发改委反映或举报。同时,该负责人还提醒举报需要实名制,提供相关的证据或资料。此前递交浙江宁波市北仑发展和改革局给举报信的举报人为网名,且没有其它相关个人资料证明。这是不符合规定的,可以按照恶意或不实举报处理。

不过对于该举报信,多个业内人士就提出“数据、行业上下游现状判断都有问题”的质疑。沈烨对凤凰网财经表示,这个举报信绝对不是出自业内人士之手,如果是业内人士写的,不会出现这么多的错误。

逸盛石化股东信息

天眼查显示,逸盛石化成立于2003年,注册资本为5亿美元。前两大股东分别为浙江恒逸石化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浙江恒逸石化)和荣盛石化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荣盛石化)。浙江恒逸石化控股股东恒逸石化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恒逸石化)为A股上市公司,于1997年上市,截止9月6日收盘,市值为374亿。荣盛石化也为A股上市公司,于2010年上市,截止9月6日收盘,市值为696亿。从9月4号曝出逸盛石化操作PTA价格至9月6日,恒逸石化下跌2.82%,荣盛石化下跌3.15%。

来源:MOLBASE


那么,逸盛石化是否涉嫌垄断?沈烨认为算不上,“国内PTA总体产能是在5100万吨左右,有效产能大概在4540万吨,逸盛石化占到了大概1300万吨,行业占有率不高,所以,不能说是垄断行业,只能说是一个非完全竞争行业。”

根据MOLBASE的数据显示,2018年PTA主要企业产能占比主要分为7部分,逸盛占比29%,恒力占比15%,福化占比10%,铜昆占比8%,汉邦占比6%,三房巷占比6%,其它为26%。

PTA产业链

沈烨提到,PTA产业链,上下游一体化的企业较多,比如逸盛石化、荣盛石化和恒逸既有PTA,也有下游产品聚酯和上游原料PX。PTA的下游聚酯产业,一共涉及六大家族,包括逸盛石化的第二大股东荣盛石化、逸盛石化的控股股东恒逸、桐昆、新凤鸣,还有恒力和盛虹。桐昆的PTA去年才投放的,为220万吨,盛虹只有150万吨PTA装置,新凤鸣没有PTA装置的,恒力PTA装置多一点,但主要涉及外卖用的包装盒。所以,不能说这些企业操纵价格。

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邓志松表示,如果举报信属实,逸盛石化被指控操纵PTA价格上涨、回购现货哄抬物价,上述行为涉及《反垄断法》和《价格法》的相关规定。目前,举报材料只反映了逸盛石化单独操纵PTA价格,没有提及与其他经营者串谋涨价,因此仅就逸盛石化是否构成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展开分析。如果举报属实,逸盛石化在中国PTA市场市场份额为40%,尚未达到《反垄断法》第19条规定在相关市场上市场份额达到二分之一则推定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标准。

但是,《反垄断法》第18条规定了判断市场支配地位的其他因素,在PTA市场竞争程度不高、逸盛石化控制原料的能力较强且下游纺织厂商对其依赖程度较高的情况下,逸盛石化可能被认为具有市场支配地位。

“举报材料提到逸盛石化持续三周以大肆高价回购现货,营造出一种现货紧缺的局面。根据《价格法》第14条、《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第6条和《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实施办法》第2条的规定,禁止经营者囤积居奇,导致商品供不应求而出现价格大幅度上涨的行为。上述行为可能违反上述《价格法》的相关规定,”邓志松表示。

PTA暴涨之谜

逸盛石化被举报背后,PTA价格出现疯涨。

进入下半年以来,PTA期货价格创近4年新高。郑商所8月5日针对PTA期货发出市场风险提示函后,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连发四道金牌,大幅提高PTA期货合约的交易保证金。2个多月的时间,PTA从6月20日PTA期货1809合约价格从每吨5562元上涨至目前超过每吨9200元,涨幅为65.41%。

PTA价格的持续上涨也带来了股票市场部分PTA概念股升温。以桐昆股份为例,从6月20日至9月5日股票上涨了9.27%,为涨幅最高的龙头股,此外*ST油服、荣盛石化、上海石化、三房巷等有不同程度上涨,不过恒逸石化、华西股份、江南高迁和珠海港小幅下跌,而涪陵电力跌幅为17.96%,跌幅最大。

为何PTA出现暴涨?沈烨认为原因是多方面的。从上游原材料来看,目前,国内PX需求60%左右依赖进口,定价权在国际市场。沈烨表示,在中美贸易摩擦的大环境下,人民币目前趋于贬值,间接提高了进口PX的价格,从而影响了PTA的成本和价格。“比如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从6.3贬到6.9,变动7000点BT,那么,单从汇率方面,PTA至少会变动560到600块。此外,从量方面来看,由于受中美贸易问题的影响,国外提高关税会带来中国出口订单的牵制。

不过,沈烨认为,PTA暴涨的最核心原因是由于下游需求爆发造成的。沈烨分析道,聚酯成品主要为三类,一类是丝、化纤丝,主要用于家纺、衣服,另外一类为聚酯瓶片,主要用于饮料瓶、外卖盒、奶茶盒等,还有一类为聚酯薄膜,即保鲜膜。

“三个品类来看,近年来外卖行业火爆等带动了聚酯瓶的需求,家纺衣服类虽然上半年品牌销售服饰类有所下降,但快消类品牌增量很快。虽然,消费额增速相对往年有所下降,但是消费端出现了类似拼多多这样的新平台,促进了量的提升,所以,总的量还是上升的。最终,传导到供给端,聚酯需求爆发,聚酯的上游是PTA,所以传导至PTA需求激增,”沈烨说道。

沈烨认为,PTA的暴涨的直接原因是企业对于行情大格局的判断不准确造成的,上下游产能投放的周期不匹配带来了上游产能的天花板。上游的PTA产能投放周期需要两到三年事件,而中游聚酯的投放周期为一年到一年半时间。而从去年开始,由于聚酯厂利润转好,聚酯厂下半年开始扩大投放,今年项目出炉,一投就是上百万顿聚酯,对PTA的需求是80多万吨,而上游PTA行业生产周期长,即使现在加大投入,出货至少也要等到明年四季度了。

有分析认为,或将有310万吨有效产能在2018年集中释放,其中包括新建产能及旧产能复产。届时聚酯产能将达到5520万吨。目前按照89%开工水平来看,聚酯月度产量已经达到390万吨,折合PTA消费量在每月332万吨左右,若新增产能达产后,聚酯月度产量或突破400万吨,届时对PTA消费需求将在每月340万吨左右。沈烨说道,当前PTA有效产能大概在4500万吨,此外,PTA大概还有其他需求产能120万吨。

沈烨解释道,这也是聚酯企业的判断问题以及投放周期的问题,今年聚酯新投了400万吨,然而PTA却不足,聚酯光顾着自己赚钱了,企业认为利润好,就赶紧投放出来,防止这块肉被别的公司吃掉,A家公司投,B家公司也投,大家争抢一起投,聚酯产能一下释放出来了,但是PTA又没有新投产能。所以,这是错配的。

沈烨说到,PTA和聚酯的周期错配问题一直存在的。此前也出现过PTA过剩问题,“2010年,PTA工厂像印钞机一样,利润空间很大,工厂赚了很多钱。之后大家争相去投产,最后导致了PTA的过剩。”

此次PTA涨价还有其他偶然性因素,沈烨分析道,PTA装置的特性是,天热时不能超负荷运行,冬天是可以出现3%至5%超负荷运行的。此外,8月出现几次大的台风,导致了物流受阻。这些原因也将上下游矛盾激化了。

对于未来PTA价格的走向,沈烨认为,还是会出现上涨,但类似当前的过度失衡的一个情况应该不会出现了。

有业内人士认为,上游原材料涨价,各大厂集中停产检修,市场产销可观,采购活跃,社会流通库存持续下降,供不应求导致价格上行。中间贸易商方面,认为近期市场利好,增加了PTA流通贸易环节,进一步抬高价格。中长期来看,明年年底之前没有新产能投产,PTA产需仍处于紧平衡状态。

下游经编企业生存艰难

在PTA暴涨风波中,首当其冲的是经编行业。“本来应该是旺季,现在却生存不下去”,经编企业负责人郑东(化名)表示。

多个经编行业协会联合声明停产

今年8月以来,桐乡经编商会、海宁市经编协会等先后发布停产倡议书,因为上游化纤原料丝大幅涨价,经编企业的生产经营受到严重影响,建议所属的经编企业将库存消耗完毕后停产停机,共同抵制化纤原料丝的不合理涨价。

8月6日,海宁市经编行业协会致上游化纤龙头企业的呼吁书提到,恳请上游化纤企业停止“说涨就涨”如此任性脚步。通过广泛交流、发言,建议海宁市几百家经编企业暂不考虑购进化纤原料丝,把现有库存原料丝消耗完毕后,以待市场明朗再做决定。

一家经编负责人感叹道,“好不容易熬过了淡季,又要死于旺季。”

一位经编企业负责人表示,经编的上游化纤原料每天数次的上调价格,“FDA涨的时候,FDY涨,FDA跌的时候,FDY也仍然在涨。”

国内涤纶长丝品种走势图来源:隆重资讯

此前,也有经编企业负责人对媒体提到,几家化纤龙头企业占据了当地市场70%以上的份额,这能够令它们在价格制定上形成默契,“海宁市四、五百家经编企业,每家跟上游化纤企业的采购订单都必须是先结算后发货,而和下游印染、服装厂的订单,则至少要四、五个月的回款期。”

一位业内分析认为,原本经过这两年的产能扩张,整个经编行业利润就比较微薄,大概在3%-5%,而在经编行业,涤纶长丝占总成本50%,占半成本的90%。因此,长丝价格的波动,对经编企业的影响较为直接。从8月的数据来看,在原料市场PTA连续攀升的利好助推之下,涤丝价格无奈一路跟涨,涤纶POY较月初上涨每吨2200元,涤纶FDY较月初上涨每吨2100元,涤纶DTY较月初上涨每吨2150元。

隆重资讯分析认为,目前涤纶长丝的库存处于同期历史最低水平,涤丝生产厂家涤纶POY库存大致维持在3至5天,涤纶FDY大致维持在5至7天,涤纶DTY大致维持在15至17天。

海宁经编商会秘书长茅连松称,经编行业目前的经营困境,主要集中在三方面,首先是原料涤纶长丝的成本压力;其次是人民币贬值影响出口;另外,应收账款占比较大等问题。

经编生产主要集中在浙江的海宁、江苏的常熟、福建和广东等地。而浙江海宁是中国高速经编机和双轴向经编机的集中地。浙江海宁的马桥被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命名为“中国经编名镇”。经编行业是一个处于上游化工原材料和下游纺织服装制品之间的产业,经编是属于针织领域的一种纺织工艺,织造工艺包括机织、针织、编织和非织造,其中针织又分为经编和纬编。织造的上游为长丝行业,长丝的上游为聚酯行业。

对于经编行业的控诉,全球第二大涤纶长丝生产商新凤鸣相关工作人员表示,涤纶长丝的提价并非是随意的、不合理的提价,而是在成本上涨基础上的正常提价,而且化纤行业的提价已经考虑了下游企业的承受度,是慎之又慎。

中国化纤协会涤纶长丝专业委员会认为,聚酯产业链上价格上涨主要是由于原料端油价、PX以及PTA的上涨;许多相关原料进口依赖度高,人民币贬值间接导致了成本的增加;此外,纸管、纸箱均有不同程度推涨,还有人工成本上升,聚酯生产运行成本上涨速度是近10年来最大的。

“上游原材料每吨涨了1400元,我们产品每吨只涨600元,我们是在牺牲自己的利益,”一名涤纶长丝生产企业负责人表示。

沈烨认为之所以部分经编企业出现了经营困难等问题,主要在于近年来经编行业的过度扩张。家纺行业和房地产行业关联紧密,但又一定的滞后效应。2016年房地产行业景气,2016年年底家纺行业开始回升,2017年进入大幅扩张。从今年来看,经编行业估算扩张了30%的产能,而实际可能只需要10%的产能。“供需失衡下的结果就是利润的压缩,比如去年经编利润每吨2700元,加工成本可能为每吨1800元,但今年利润可能只有每吨2200元,甚至2000元,而人工费用等成本上升,可能导致成本上升到1900甚至2000。整个利润被自己行业扩张给挤压了,所以,今年新投放出来的那批企业就活不下去了,去年没有赚到钱,然后今年刚开工利润就不好,所以,就开始反抗。

从海宁的例子来看,过去几年,由于经编的行情较好,海宁经编行业取得了快速扩张,产能增长率年均达到10-15%。产能的扩张,也使得行业的竞争也变得激烈了。今年以来,经编行情下滑严重,多数企业处于亏损状况。

不过,沈烨认为,经编行业的减产或停产对上游的长丝和聚酯的需求会有所影响,但影响不大。对涤纶长丝需求量最大的是长丝织造、针织等行业,而经编行业对涤纶长丝的需求量大概只有10%至12%左右。

一位业内人士分析,即便经编行业全部停产,涤纶长丝的需求量损失也不过这个比例。更何况,目前需求量最大的长丝织造行业是产销两旺,很多原料的排货周期甚至达到了30天以上,这更使得聚酯涤纶长丝工厂有足够的底气去对抗经编行业的停产。

沈烨提到,“我们在调研中也发现,纺织行业五大基地,两大基地处于盈利状态,一大基地属于盈亏平衡,只是海宁的经编是相对较差。目前部分经编企业破产或者停产是属于正常的市场出清。从行业整体来看,原料降价比较困难,因为纺织的上游聚酯厂库存很低甚至没有库存。”

注:本文是启阳路4号(ID:qiyanglu4hao)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为方便交流,交流、转载,请加小编微信:fhwcaijing,爆料财经线索,交流行业干货,联系邮箱:pengbin@ifeng.com~

为方便交流,请扫码加小编微信

欢迎关注启阳路4号(ID:qiyanglu4hao)

喜欢此文,欢迎转发和点赞支持我们~

[责任编辑:徐彩月 PF101]

责任编辑:徐彩月 PF101

推荐

为您推荐

已显示全部内容

热门文章

精彩视频

凤凰财经官方微信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