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凤凰网财经 > 财经滚动新闻

中信证券收购广州证券 背后逻辑是什么?


来源: 中国网财经

原标题:中信证券收购广州证券 背后逻辑是什么?   一则中信证券收购广州证券的消息,让不少证券从业人

原标题:中信证券收购广州证券 背后逻辑是什么?

一则中信证券收购广州证券的消息,让不少证券从业人员的平安夜不再平静,朋友圈被刷屏不说,就连许多广州证券员工也颇感意外。记者下面想从并购双方及背后利益方,以及政策环境等方面,来分析该并购案例的背后逻辑,以及各方可能的出发点。

首先来看中信证券,该公司的业务扩张——尤其是网点或业务布局的扩张,就是通过不断的并购来进行的。成功的案例有,收购山东的万通证券、浙江的金通证券和法国的里昂证券,将其变更为中信万通、中信金通和中信里昂,前两者现在直接变更成了中信证券(山东)和中信证券(浙江)。不成功的案例有早期对广发证券的收购计划,以及2008年对贝尔斯登和雷曼兄弟的出手。

从中信证券这些成功和不成功的并购案例不难看出,中信证券是一家非常有自知之明的公司,它深知自己的短板,所以寻找的标的就是想补齐自己的短板。对万通证券和金通证券的并购,让中信证券稳稳地抢占到了山东和浙江两省的市场份额。对里昂证券的收购,那是中信证券在收购贝尔斯登和雷曼兄弟失败后,寻找的替代目标,意图也非常明显,就是要出海。

对广发证券的收购,尽管以失败告终,却向市场表露了中信证券想抢占广东市场的决心。而此次将目光锁定广州证券——这家广州市越秀区政府旗下的券商,毫无疑问展示给市场的依然是中信证券要抢占经济强省——广东市场的决心。

广州证券与广发证券同处一城,一直将后者视为重要的竞争对手,但这两年风头甚至还不如同城的另一家证券公司万联证券。

应该说,广州证券这些年还是很努力的,从公开招聘总裁、内部实行市场化考核,到多次充实资本金,再到大力发展投顾业务、研究咨询业务、资管业务、债券承销业务和新三板业务,甚至2014年还斥巨资收购天源证券,意图弯道超车。但由于各种原因,无论规模还是品牌,一直没有大起来更没强起来。在今年低迷的市场行情下,广州证券业绩更是举步维艰,今年前11个月亏损了1.19亿元。

作为广州证券的出资人,越秀金控这些年对广州证券的支持不言自明。越秀金控作为一家上市公司,不管是对大股东而言,还是对投资者而言,追求股东利益最大化、给股东带来资本回报,也是应有之义。但广州证券这些年的业绩,对越秀金控而言,只在难以拿得出手。借助中信证券品牌效应,将广州证券置入龙头券商旗下,对追求资产保值增值的越秀金控而言,恐怕是最佳选择。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挂着“金控”名头,但越秀金控并未拿到国务院金控集团试点资格,处置旗下金融资产,对越秀金控来说,也可能是政策形势所逼。而选择在证券行业处于相对底部这个时机,只要收购方对价合理,无论对越秀金控,还是对广州市越秀区政府或广州市国资委,都不失为最好的选择。

最后,从行业发展态势看,证券业牌照放开已是板上钉钉,外资蜂拥而至和信息技术双重推动下,证券行业竞争难免激烈。从政策大势看,地方政府的保护日渐式微,监管当局“扶优限劣”态度也日益明显,从投行承揽、债券承销到机构业务,再到零售和研究,业务向头部券商聚集的趋势越发明显,非头部券商如果找不到核心竞争力业务,未来在市场上生存都会面临考验。

(责任编辑:张倩蓉)

推荐

为您推荐

已显示全部内容

泡泡直播

热门文章

泡泡直播

精彩视频

凤凰财经官方微信

X 泡泡直播

泡泡直播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