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波

梳理2000年中国商业史,
从无序中建立起有序

"管仲变法的时候划分了士农工商,也因此中国是全世界最早进行专业化分工的国家。我们祖先在工匠方面的良好传承,也是华夏文明独树一帜的原因。然而,西方发动的工业革命,使商品变成一个大规模标准化生产的过程,这对工匠经济和农耕文明造成了巨大冲击,当中国开始进入现代化的时候,第一批被干掉的就是匠人,传承了2000多年的工匠精神也被工业文明冲垮了"。在最近的一场于杭州举办由吴晓波频道发起的"百匠大集",吴晓波的这段演讲被媒体广泛引用。

撰写2000年中国商业史

作为一位财经作家,吴晓波的文风如文章开头的这段论述一样恣意狂野、洞见深刻,宏大叙事里有着对于历史细节的细腻观察。大多数人认识吴晓波,是以《激荡30年》《跌荡一百年》,以及其后《浩荡两千年》所梳理出的中国2000年商业史开始。有评论赞誉道,"在他之前,从来没有一个人系统的整理过中国企业、商业的发展历史,吴晓波是第一个做到把中国近代企业、商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情况真实的还原、重现在读者面前。"

而除了作为一位财经学者,他像一位穿越者广泛穿梭于史料与当下之间,见微知著,从无序中建立起有序,同时,更让人钦佩的是,吴晓波身兼作家、企业家、投资人等多重身份,在房市规律、自媒体运营、投资产业等方面始终领先一步,成就其财经专业领域头号"网红"的神奇履历。

我终生是一个记者

"我终生是一个记者,一个码字为生的人;其他身份不过是附加而来的。我最大的希望则是,若干年后我的书还能侥幸被世人提到那么几本,别的都不是很重要。"吴晓波在某一次的新书发布会上,如此描述自己对于职业的定位。

"记者"吴晓波出生于一个军人家庭,父母于上海读书时相恋,母亲读船舶技术,父亲在上海交大读机械专业。如果说,知识分子家庭给吴晓波带来一定的文化熏陶和积淀,那么让吴晓波后来一直把记者作为职业信奉的应该是考入复旦大学新闻系。

1986年吴晓波考入复旦大学。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复旦大学涌现出了一大批年轻的媒体精英,及至后来成为中国新闻传媒业的执牛耳者,被称为是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的黄金一代,从前FT中文网总编辑张力奋,到之后的光线传媒总裁王长田、新浪CEO曹国伟,再之后又有吴晓波,以及《南风窗》和《第一财经》的总编辑秦朔等,可谓星光璀璨。在彼时,改革开放逐渐激活了市场的活力,但国人在精神上仍然迷茫。吴晓波也开始如众多师兄师弟们一样,为自己寻找精神出路,吴晓波的方法便是读书,大学四年,吴晓波几乎住进了图书馆,主要阅读哲学、历史和文学等门类书籍,这段集中阅读夯实了吴晓波精神世界的地基,他此后的所思所写,以及"吴晓波频道"的精神内核都扎根于此。

从3个三年的职业规划里蜕变

1990年,吴晓波选择回到家乡杭州,其后经过一位老校友介绍进入新华社杭州分社工作。入职后,吴晓波主动请缨调研全国著名大中型企业,在这段时间里,他行走于全国各地,积累了大量一手素材,并与企业家阶层建立了紧密联系。

吴晓波在参加工作后曾为自己定了一个九年职业规划,以每三年为一个阶段:成为一名合格的财经记者,成为新华社最好的财经记者,成为全中国最好的财经记者。新华网的工作经历,成就了吴晓波早年专业能力上的蜕变,吴晓波后来回忆说:新华社强调文字皆有出处——如果不是这个习惯,我早就被人告倒了。新华社不计成本地让记者在中国各地进行采访、调查,它的强大背景让它的记者拿到想要的第一手资料。

而在之后,吴晓波对于机会的准确把握,个人职业清醒的认识,以及对于时代气氛的敏锐捕捉,也一直表现出异于常人的优势。在第三个三年到来时,吴晓波意识到,自己需要成就自己的代表作或者是有一系列的重磅文章。1994年他决定到报纸上开专栏,他称这是训练文字的最好途径,因为专栏可以让写作者学会用容易使人接受的语言写作。

三十岁到来时,吴晓波又开始写书,在他看来,"自己的人生很有阶梯感"。在初期时,吴晓波自费出版著作包括《都市背影》《农民创世纪》等,但市场反应不佳,面对连续的挫折,吴晓波反而愈挫愈勇,其后终于凭借《大败局》一举成名,之后又相继推出《激荡三十年》《跌荡一百年》。新媒体时代来临时,吴晓波开始涉足自媒体领域,这对于其当时有破釜沉舟的意味,吴晓波辞掉所有的专栏,带着3名年轻同事开始创业,他们以"商业周刊"的形式规划新生的"吴晓波频道"。聚焦企业家、创业者和职场白领三个群体,将其统称为"关注财经的新中产阶层",在吴晓波看来,用户定位直接决定着一家自媒体的用户到底是一群乌合之众,还是具有共同价值观的社群。

自媒体成长的核心指标是用户增长,吴晓波频道从创立伊始,便一直体现着以创作爆款文章从而带动粉丝大幅增长的能力,比如第一篇反屌丝文章发表后,阅读数超过40万,粉丝量增长了1.4万,引起全民讨论。而《去日本买只马桶盖》发表后,同样成为民众的热门话题,吴晓波甚至因此被邀请参加国务院经济形势座谈会。

文人与商人之辩

和很多财经学者或意见领袖大都居住在北京、上海不同,吴晓波从毕业跟随妻子一起回到杭州后,便一直定居于此。在吴晓波看来,作为一座属于新兴中产阶级的消费型城市,杭州自然的美好风景与商业的繁荣天衣无缝地交融在一起,是很适宜生活的城市。

诸多采访中,吴晓波在讲到家庭、家人时,也一直洋溢着作为一个中年男人的幸福快乐。吴晓波曾有一封写给女儿的信在网络上广为流传,在信中吴晓波用"生命就应该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为题表达对于女儿成长的关心——"我一直被职业和工作所驱赶,我不知道生活的快乐半径到底有多大,什么是有意义的,什么则是无效的,我想这种焦虑一定缠绕过所有试图追问生命价值的年轻人。是这句广告词突然间让我明白了什么,原来生命从头到尾都是一场浪费,你需要判断的仅仅在于,这次浪费是否是美好的。后来当我每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我便问自己你认为它是美好的吗?如果是那就去做吧,从这里出发,我们去抵抗命运,享受生活。现在,我把这句话送给十八岁的女儿。"

有人曾经用这样的词汇形容吴晓波:富有、英俊、乐观、谦逊、才华横溢、家庭幸福、朋友众多。称其简直拥有一个成熟男性所渴望拥有的全部优点。

如果探讨吴晓波成功的驱动力,就像吴晓波所喜欢的金庸武侠作品里的武林高手一样,过人的天资、深厚的积淀,敏锐的洞察力是成就吴晓波的综合因素的话,那么吴晓波一直以来的理想和精神追求,则是其前进的方向。

"去推敲,归纳和推测内部正在发生什么事情,它昨天意味着什么,明天又可能意味着什么",这可以说是对于吴晓波诸多创作最好的概括。而作为一位始终以记者作为信念的财经学者,吴晓波始终把自己的独立性作为自己的底气。吴晓波说,"我不会去讨好、迎合任何集团、任何个人,我会保持我的独立性"。而让他保持独立的底气,就是他早已凭借自己的眼光和努力,在每一个领域都能取得傲人的成绩。

从早年的记者、专栏作家,到之后创办"蓝狮子"出版,之后新媒体时代录视频、做音频,乃至新项目投资中左右逢源,这位以记者作为一生志业的财经专家,在一次应张力奋之邀,回到母校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演讲时,曾被师弟师妹们问道"你是一个文人,还是商人"。

后来,吴晓波回复说,"我们今天所身处的商业年代,其变化迭代的速度显然比德鲁克时代更加的快速和令人产生陌生感,如果你不是以一种积极的姿态介入其中,很难发现真正的变化。过去的两年半里,你在吴晓波频道读到的几乎所有转型案例和创新事件,都是我用脚跑出来的,而绝不可能在书斋中杜撰可得。以旁观者的姿态介入,以独立、建设性的精神看待商业以及参与商业。我愿意用这样的答案,回复所有关心我的同学们。"

从把记者作为一生志业到在3个三年职业规划里蜕变,从梳理2000年中国商业史到以吴晓波频道在互联网世界里拥有277万忠实粉丝,吴晓波这句"以独立、建设性的精神看待商业以及参与商业"的自况,或许是我们对了解吴晓波其人最好的注解。

数字之上,吴晓波以果敢、睿智和永不止步,在不断开拓的事业版图里尽情驰骋,吴晓波从不以某种"定型"局限自己,而是在不断自我超越的道路上,成就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