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已逾三年,最受瞩目的依然是两个问题:北京何以疏解?三地何以协同?

何以疏解的背后,折射着北京城市定位的变迁以及由此带来的城市空间布局的深刻改变。三地的协同发展,则指向了一个虽然提及多年,却积重难返的现实:马太效应下,三地差距依然在拉大,尤其是河北经济结构转型的阵痛期中,即使省域内的各城市亦是各有喜忧。

诚然,非均衡发展是区域经济的特征和规律,但日益拉大的区域差距体现在消费市场、要素市场中,将很大程度影响京津冀国家战略的落地效果和周期。 基于上述,凤凰网产业新城对话著名经济学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刘世锦先生。

在他看来,随着中国城市格局的分化,此前很大程度上受行政力量主导的京津冀区域格局借国家战略之机,应转向市场驱动。他认为,北京城市空间布局调整过程中,应借鉴世界主流大都市圈的发展规律,将分散出的功能以新的宜产宜居的小城镇为空间形态,共同组成支撑包括北京、天津以及未来的雄安等在内的京津冀大都市圈。

以下为对话实录:

凤凰网产业新城:您如何看待京津冀城市群与珠三角、长三角发展进程中的异同?

刘世锦:从中国城市化进程的脉络来看,最近几年出现了显著的分化特征。如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以及内地几个大都市圈,都在加快人才、资本等要素的不断聚集。有据可循: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发展历史来看,它们进入到中国这个时期以后,也曾出现过大都市圈加快发展的现象,成为这些国家GDP的重要贡献区域。


我曾判断,大概今后10年,中国经济将进入一个中速增长期,但是增长的质量会有所提升。在这个过程中经济发展模式会出现一些重要变化,如转型升级、创新驱动等,大部分会发生在这些大都市圈。与此同时,中国一部分地区和城市增长会放慢,甚至还有一些会衰落。


就京津冀区域而言,其与珠三角、长三角的主要区别在于:后两者的核心城市有很明显的辐射效应,与周边小城镇形成了良好的互动。但在京津冀,核心城市北京明显的虹吸效应使得其与周边地区形成了较大势差。


基于此,京津冀的协同发展,重点不是已有城市内部,而是城市与城市之间。市场力量占据主导地位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产业有分工,城市互相连,推动了城市群的发展。而京津冀地区很大程度上是行政力量的驱动。


凤凰网产业新城:您如何看待北京的“大城市病”?

刘世锦:行政力量驱动下使得京津冀区域产生诸多矛盾和不平衡。北京大城市病已经很突出,包括交通拥堵、环境污染、公共服务不均等问题,特别是高房价,已经开始削弱北京的产业竞争力。北京以什么模式来发展已经成为战略性的选择。如何根据世界大都市圈已经呈现出来的发展规律,来相应调整城市结构和体制机制,将是北京面临的重要问题。


具而言之,就是要让京津冀区域中的城市与城市连接起来,实现共同发展。在这过程中,最核心的问题则是如何调动市场的力量。回过头看,一些关于大城市发展的理念、思路和战略,与全球范围内显示出来的大都市发展规律,是有距离的。


如人口问题,虽然通过各种行政手段设置门槛,实际效果却相反。一方面限制人口,另一方面外来人口依然源源不断涌入这座城市。更何况,外来人口提供了许多基础性、服务性岗位,如果缺少这些岗位,一座城市是无法运转下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