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北人研发投入不“上心” 多项财务数据差异明显
财经
财经 > 财经资讯 > 正文

江苏北人研发投入不“上心” 多项财务数据差异明显

从江苏北人目前的研发情况和行业地位来看,其能否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仍存在很大不确定性。与此同时,公司财务数据上也是疑点重重,若不能很好解释,其获批上科创板的机会相对较小。

在科创板首批受理企业名单中,包含“机器人”三个字的江苏北人机器人系统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江苏北人”)受到了市场高度关注。其是一家曾在新三板挂牌的高新技术企业,不过,据江苏北人董事长兼总经理朱振友表述,公司“并不生产机器人,只做机器人的系统集成和智能化、自动化焊接系统集成整体解决方案”。

江苏北人主攻的这一领域,一度被市场认为属于“硬科技”,且随着机器人在生产加工领域的广泛运用,这一配套服务市场也有了更多发展空间。根据IFR预测,2019年全球工业机器人需求量将达到48.4万台,中国市场工业机器人需求量约为21万台。经测算,我国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产业的市场规模约为260亿美元(1744亿元人民币)。按照40%的工业机器人应用于汽车和金属加工行业预计,2019年我国相关领域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市场规模约为105亿美元(约700亿元人民币)。然而问题在于,从江苏北人目前的研发情况和行业地位来看,其能否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仍存在很大不确定性,毕竟市场中同类公司如哈工智能、科大智能、克来机电、天永智能等已经具有先发优势成功上市在前,后有ABB工程、安川首钢、天津福臻等实力竞争对手抢夺定单。此外,《红周刊》记者核算江苏北人营收、采购、存货等财务数据时,发现公司的这些数据还有疑点存在,若不做出合理解释,其即便能够获批上市,也会给投资者埋雷。

竞争对手做供应商

江苏北人在此次申请科创板上市之前,已于2016年挂牌新三板,从其近几年的财务数据来看,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均保持较高增长,2016年至2018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83亿元、2.51亿元和4.13亿元,同比增长34.81%、37.25%、64.5%,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24亿元、0.34亿元和0.48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8.3%、40.19%和42.19%。

虽然公司经营业绩保持了快速增长,但若细看其营业收入构成,可发现涉及领域和产品较为单一,其产品应用领域主要为汽车行业,2016年至2018年占营收比例分别为86.65%、93.76%和97.71%,所生产产品主要为焊接用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近几年占营业总收入比例均在85%以上。

产品和供应领域较为单一与其对大客户的依赖有一定关系。2016年至2018年,江苏北人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总营收比例分别为60.52%、65.11%和64.78%,上汽集团、上海航发、联明股份等长期位于前五大客户中。值得注意的是,联明股份本身还是江苏北人的股东,持有江苏北人总股本的3.11%股份。近年来,联明股份在前五大客户中的分量越来越重,2016年至2018年贡献的营收分别为2214.36万元、3305.71万元和6024.85万元,占公司销售收入的12.12%、13.18%、14.6%。

除了对前五大客户依赖较为明显,江苏北人的前五大供应商名单也“槽点满满”。因江苏北人自身并不生产机器人,而是设计机器人生产线后采购机器人及相关组件进行组装,故其前五大供应商名单中,很多是其同行业竞争公司,且是行业中竞争力较强的机器人公司。在招股书中的“行业内主要企业以及发行人的比较情况”一节中,江苏北人提到了安川首钢机器人,而安川首钢机器人恰恰是江苏北人2016年的第一大供应商。而2017年和2018年江苏北人的第一大供应商上海发那科机器人也隶属于全球知名的机器人巨头日本发那科株式会社。若最大供应商一直是实力较强的同行业公司,一旦这些公司也选择开展此项业务,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具备生产能力的江苏北人将明显处于劣势地位。

研发投入较同行业水平较低

与此同时,从行业竞争情况看,江苏北人的毛利率、研发费用增长率等数据也均不占优势。据江苏北人在招股说明书披露的同行业可比公司来看,在A股上市的就有哈工智能、科大智能、三丰智能、天永智能、克来机电和华昌达等。《红周刊》记者对比了这些公司与江苏北人近几年的财务数据,可看到2017年江苏北人的营收增长率、销售毛利率等情况都没有太突出,表现平平。

此外,作为一家仍在成长的高新技术企业,江苏北人研发费用增长情况平平。以2017年来看,其在经营业绩都保持大幅增长情况下,研发费用增长率只有23.96%,相比其他A股上市公司处于相对落后的情况。2018年,就目前已经披露年报的克来机电和哈工智能公布的研发费用同比增长率来看,江苏北人与它们也差距甚远,其中,克来机电研发费用增长了189%、哈工智能增长了81%,而江苏北人仅为16.97%。这不禁令人怀疑,规模比江苏北人都大的上市公司尚且加大研发投入,而江苏北人作为一家欲申请科创板的新兴公司,理论上对研发能力的依赖程度更深,可事实上其研发投入的积极性并不高,这是为什么?

而且,从研发费用占公司营收比例来看,2018年研发费用占比仅为2.9%,而在2016年时,其研发费用占营收比例还为4.78%。而与其业务模式类似的上市公司克来机电2018年研发费用占营收比例为5.3%,2016年比例为5.2%。数据对比显示,江苏北人在研发投入上用的心思似乎越来越少了。

此外,从研发费用构成上来看,江苏北人2018年1266.82万元的研发费用中,有931.43万元是职工薪酬,若按其招股书中公布的52名研发人员来计算,平均每名研发人员年人均薪酬仅为17.91万元,作为公司“顶梁柱”的研发人员的这一薪资水平,是否与公司在招股书中所称“团队实力雄厚”相匹配,值得商榷。若依据《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中“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15亿元,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低于人民币2亿元,且最近三年累计研发投入占最近三年累计营业收入的比例不低于15%”规定,江苏北人的研发投入占营收比例距15%还是有较大差距的。

江苏北人营收数据存疑

江苏北人除了在科研上看上去“不够上心”,经《红周刊》记者核算,其多项财务数据也存在疑问。

据财务报表,江苏北人2016年至2018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8275.88万元、25084.23万元、41262.45万元(见表1),考虑其17%增值税和2018年5月后减按16%计算增值税的影响(具体各项目增值税情况需进一步披露),其含税营收总金额大约分别为21382.78万元、29348.55万元和48277.07万元。

而江苏北人的合并现金流量表数据显示,这三年公司的“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分别为20991.09万元、26736.15万元和43557.34万元,对冲同期与现金收入相关的2016年至2018年10657.17万元、326.28万元、3820.17万元新增预收款影响,则与这三年营收相关的现金流入了10333.92万元、26409.87万元和39737.17万元。将这三年含税营收与现金流数据勾稽,则含税营收比收到的现金分别多出11048.86万元、2938.68万元和8539.9万元。理论上,这项差额应该体现在当年的应收款项新增上,即这三年的应收款项应该相应增加11048.86万元、2938.68万元和8539.9万元。

然而,在这3年的资产负债表中,江苏北人同期的应收账款(包含坏账准备)、应收票据合计分别为4788.7万元、8681.41万元和15732.37万元,分别相比上一年年末相同项数据增加了-897.71万元、3892.71万元和7050.96万元。显然,这一结果与理论上应该增加的11048.86万元、2938.68万元和8539.9万元是明显不符的。

其中,2016年未增反减,数据差异达11946.57万元,即1.19亿元,2017年则是应收款项比理论多出954.03万元,2018年营收则比理论上多出了1488.94万元。尽管,公司披露了同期应收票据背书的金额,2016年至2018年分别为239.8万元、38万元和3759.34万元,但即使考虑了该数据也仍无法解释前述数据上的差异。

采购与现金支出不匹配

除营收数据存疑之外,江苏北人2016年至2018年的采购方面数据也存在较大金额异常。

数据显示,2016年至2018年江苏北人前五大供应商采购额分别为4869.02万元、13017.48和9609.93万元(见表2),占年度采购总额比例分别为30.44%、34.26%和26.24%,由此可推算出这三年的采购总额分别为15995.47万元、37996.15万元和36623.21万元,考虑到增值税率的影响,其含税采购总额分别达到了18714.7万元、44455.5万元和42849.15万元。

在2016年至2018年的现金流量表中,公司“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分别为15154.78万元、29928.88万元和38056.86万元,对冲当年预付款项新增的345.71万元、1394.83万元和-1000.31万元影响后,与采购相关的现金支出分别达到了14809.07万元、28534.05万元和39057.17万元。将含税采购总额与现金支出勾稽,则含税采购比现金支出分别多出了3905.63万元、15921.44万元和3791.98万元。理论上,这将会体现在同期的应付款项的增加上。

可事实上,这三年的应付款项确实增加了,但只分别新增了3873.2万元、2428.21万元和5216.24万元,结果明显与理论上应增加的3905.63万元、15921.44万元和3791.98万元不符。其中,2016年差异较小,仅少了32.43万元,但2017年差异较大,少了约为1.35亿元,2018年则是应付款项比理论值多出1424.26万元。

此外,2016年至2018年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和无形资产总和分别为4612.39万元、9545.1万元、10171.71万元,新增2806.39万元、4932.71万元和626.61万元。这部分新增金额除了用现金支付,另一部分也会结转到应付款项中去,据现金流量表,同期构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的现金分别为2872.01万元、4816.5万元和1206.24万元,那么应计入应付款项的部分分别为-65.62万元、116.21万元、-579.63万元。若考虑这一部分金额,江苏北人的采购金额仍存在较大差异,尤其是2017年、2018年分别存在1.34亿元和-844.63万元的差额。显然这些数据上的差异是需要公司做进一步解释的,尤其是2017年为何会存在较大差异。

存货数据存较大差异

除营收数据和采购数据存在疑问之外,若根据其采购及消耗数据这一角度核算,江苏北人2016年至2018年的存货数据同样是存在较大异常的。

据其招股说明书最新披露,其2016年至2018年的原材料采购金额分别为15277.63万元、23877.83万元和30893.91万元,根据财务一般规则,采购总额除了需要结转到营业成本部分,余下未结转的则会留存在存货中,导致存货规模增加。

而据招股说明书披露,江苏北人2016年至2018年营业成本中的直接材料金额分别为11178.32万元、15533.6万元和24588.23万元,占营业成本比例分别为82.83%、83.89%、79.45%。

将这三年的原材料采购金额与直接材料成本相减,可分别得到4099.31万元、8344.23万元和6305.68万元的差额,也意味着在2016年至2018年的存货中,要有同样的新增原材料金额。对照公司2016年至2018年的存货明细表,原材料这一项分别新增-0.77万元、29.82万元和185.74万元,其他各项(包括在产品和发出商品)共新增12565.73万元、10229.87万元和10668.47万元,若由直接材料占营业成本比例推算,那么在产品和发出商品新增金额中有大约10587.73万元、8783.2万元和7178.44万元属于材料新增(2015年未披露直接材料占营业成本比例,以80%比例计算),与之前原材料新增金额相加,可得到2016年至2018年存货中原材料分别新增10587.96万元、8813.02万元和7364.18万元。

而这些金额与理论上应新增的原材料金额并不相符,存货新增原材料金额都比理论上增多,分别为6488.65万元、468.79万元、1058.5万元,尤其是2016年差额较大。如此情况也是需要企业做出进一步解释的,否则存货数据也存在很大疑问。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