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峰科技租赁资产是个谜 带着重大信披空白冲刺科创
财经
财经 > 财经资讯 > 正文

光峰科技租赁资产是个谜 带着重大信披空白冲刺科创

光峰科技经营业绩持续向好的背后,财务数据方面存在一定的瑕疵,如采购相关数据不能相互匹配,租赁资产中存在“谜团”等,若这些疑点在上市前不能很好地解释清楚,则一旦获批上市难免会给投资者埋雷。

在液晶显示技术作为显示主流技术的当下,激光显示、有机发光显示、柔性显示等新型显示近年来受政策支持与消费驱动等多重因素影响,技术水平与产品市场销售突飞猛进,吸引了国内一大批企业扎身其中,这其中包括了海信电器、鸿合科技、光峰科技等。近日,深圳光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光峰科技”)就带着它的激光显示技术申请在科创板IPO,拟募资10亿元。

招股书披露,光峰科技报告期(2016年至2018年)内实现了营收和净利润的双双快速增长。其中,营业收入同比增长了126.96%、72.01%,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同比增长了655.85%、67.91%。然而,就在其经营业绩持续向好的背后,《红周刊》记者发现该公司财务数据方面存在一定的瑕疵,如采购相关数据不能相互匹配,租赁资产中存在“谜团”等,若在其上市前不能很好地梳理清楚,一旦获批上市则难免会给投资者埋雷。

采购数据疑异

招股书披露,报告期内光峰科技的资产负债率高达81.79%、87.33%和60.12%,其中以流动负债为主,各年末流动负债占负债总额的比例在60.93%至72.68%之间,如此数据表现凸显出企业是存在一定的流动性风险的。

在光峰科技的流动负债中,短期借款和预收款项均出现了明显增加,而作为重要的一项流动负债的应付票据及应付账款继2017年增长之后,2018年竟然出现了减少,这和其他流动负债项目的变化趋势迥异。分析光峰科技的采购情况,可发现这种迵异的背后存在着很多疑点。

2018年,光峰科技向前五大供应商采购了40246.21万元,占同期采购额的44.93%(如表1),由此可推算出2018年采购总额大约有89575.36万元。从月均采购额的角度考虑,结合这年5月份增值税税率的下调因素,则估算出2018年的含税采购总额应有104206万元。这个规模的含税采购总额意味着,2018年必然有相同规模的现金流量流出,或承担了相应的经营性债务,使得应付票据及应付账款有相同规模的增加。

在2018年的合并现金流量表之中,公司“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为116839.71万元,超过了上述测算出来的含税采购总额,剔除当年预付款项增加额968.45万元影响后,现金流量比含税采购总额多出了11665.26万元。理论上,这将会导致经营性债务明显减少,即资产负债表中2018年年末应付票据及应付账款要出现相同规模的减少才合理。

可事实上,在合并资产负债表中,公司2018年年末应付票据及应付账款有20331.02万元,和上一年年末的金额相比较,只减少了3435.20万元,远没有达到理论上应减少的亿元规模,两者间相差了8230.05万元,这意味着这一年存在8000多万元的现金支出去向不明的情况。

同样,2017年也有类似异常,只不过这次是负债的问题。根据这年光峰科技向前五大供应商的采购金额及其占同期采购额的比例,再考虑17%增值税的影响,可知当年的含税采购总额大约是88608.86万元。与此同时,结合“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以及预付款项的变化,可知与采购相关的现金流量流出了79453.53万元。将含税采购总额跟现金流量做对比,可知还有9155.33万元的含税采购额由于未付现需要形成新增经营性负债。

然而,从资产负债表给出的数据来看,2017年年末的应付票据及应付账款合计竟然比上一年年末相同项新增了10600.44万元,这一结果显然是要大于理论增加值的,两者间相差了1445.11万元。这一结果也意味公司在2017年莫名多出了1445.11万元经营性债务。

浮出租赁资产谜团

既然采购数据出现异常,那么这是否是受到长期资产购置所产生的现金流量及相关债务变化的影响呢?

2018年年末,光峰科技固定资产原值为49484.24万元,比上一年年末增加了18495.36万元,结合这年在建工程转固的金额3083.27万元,可合理推算出固定资产购置金额为15412.09万元。同时,2018年在建工程本期增加额为3095.32万元。此外,2018年光峰科技的无形资产、其他非流动资产分别增加了32587.94万元、13751.83万元,而长期待摊费用无增加。

将上述长期资产各个项目在2018年的增加金额综合起来,可知长期资产增加金额高达64152.97万元。不过,同期的“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也有19508.22万元,跟各项长期资产的增加额勾稽,两者间出现了44644.75万元的差额。同样的方法分析2017年的长期资产增加情况及其现金流量,也出现了19291.72万元的差额。

很显然,从长期资产购置中两个年度出现的差额跟上述采购分析中得出的8230.05万元和1445.11万元的差额对比来看,两者是相差甚远的。这意味着,公司若不是采购方面数据出现问题,那就一定是长期资产购置中出现了差异。那么,这究竟又是什么原因造成如此大的偏差呢?

进一步分析光峰科技的长期资产项目,可发现除了无形资产中的土地使用权之外,固定资产之中用于租赁的激光电影放映机光源有大幅的增长,而激光电影放映机光源是光峰科技的主要产品之一。这意味着,光峰科技已将该产品转为固定资产了,使得固定资产在2018年出现超过亿元增长。

但让人奇怪的是,对于这样一项重大资产变化,光峰科技并没有进行相应的信披,招股书中未能查询到出租的激光电影放映机光源整体资产金额。而从累计租赁数量来看,2018年11612台也比上一年新增了4696台。若按所披露的激光电影放映机销售单价133.86万元(2018年的单价)计算,则新增的租赁资产高达62.86亿元,显然这又跟财务报表给出的数据不符。

由于招股书信息披露有限,根据所获取的上述信息仅能合理推测光峰科技按激光电影放映机光源的生产成本记入了固定资产,但是具体金额信息竟无从得知,形成了招股书中一个上亿元的“谜团”。

营业成本难自圆其说

分析光峰科技的营业成本,《红周刊》记者也从中发现了大额差异。根据公司向前五大供应商采购金额及其占采购额的比例,测算出2018年的采购总额是89575.36万元。同时,2018年主营业务成本之中直接材料金额为59106.35万元(主要是销售业务包含直接材料成本,其余业务没有或很少)。由这些数据可推算出,这年的采购应有30469.01万元的剩余。理论上,这部分剩余将体现为存货相关项目的增长,如存货中原材料的金额和在产品、库存商品的材料成本等都出现相应的增加。

招股书披露,在2018年年末存货之中,原材料和委托加工物资分别有20603.97万元和1777.58万元,两项合计几乎跟上一年年末相同项目的金额相等,仅增加了10.51万元。由此可知,采购剩余的绝大部分30458.50万元将体现在新增的在产品、库存商品和发出商品的材料成本之中。

然而,招股书并没有披露这三种产品存货的原材料成本的具体金额,只显示了2018年年末三种产品存货的金额为943.37万元、6468.04万元和6693.94万元,也就是说各种产品存货之中大部分都是完工产品,成本结构应该和主营业务成本(销售业务部分)相似,由此,根据同期直接材料占主营业务成本的比例89.05%测算,2018年这三种产品存货新增额4657.23万元之中,应该包含了4147.26万元的材料成本。

可让人惊奇的是,这一金额和前述采购剩余30458.50万元相比,相差了26311.24万元。很显然,这部分采购既没有转入营业成本,也没有体现在存货之中。如果说余下部分是转入了固定资产的激光电影放映机光源的材料成本也是不合理的,因为2018年的固定资产原值仅增加了18495.36万元,而且其中还包含了其他成本因素。

同样的方法分析2017年的采购与营业成本、存货成本之间的数据关系,可发现也出现了27015.57万元的差异,而且这一金额与同期固定资产增加金额也相差很大,仍无法对前述采购数据异常、租赁资产谜团形成合理的解释。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