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驰汽车新车上市临大考 被曝拖欠工资、资质痛点难破
财经
财经 > 商业 > 正文

绿驰汽车新车上市临大考 被曝拖欠工资、资质痛点难破

本报记者 夏治斌 刘颂辉 上海报道

“对于新造车企业,成本和品质控制能力及整合能力是关键。”绿驰汽车新任CEO任亚辉在第十一届中国汽车蓝皮书论坛上如是说道。

实际上,原CEO离职、被曝拖欠员工工资、缺乏造车资质,原本“低调”的造车新势力绿驰汽车也在不断引发业内的广泛关注。

近日,有网友称:“上海绿驰汽车拖欠工资不发,并且有员工被绿驰老板任亚辉踢出工作群。”

当然,作为造车新势力,能否量产交付是衡量其能力的关键所在。相比于蔚来、威马等已经实现量产交付的造车新势力车企,成立于2016年8月的绿驰汽车至今仍无新车上市交付。

对于上述爆料的真实性以及绿驰汽车首款车量产交付的进展、融资情况等,《中国经营报》记者致函绿驰汽车品牌负责人,该负责人在收到采访函后表示正与领导进行沟通,会尽快回复。但截至记者发稿,仍未收到相关回复。

高层震荡

据启信宝显示,绿驰汽车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8月,注册资本为13.5亿元,经营范围包括汽车科技专业领域内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新能源汽车充换电设施建设运营、从事货物及技术的进出口业务、销售汽车等方面。

今年4月初,绿驰汽车高层发生变动,绿驰汽车集团原CEO王向银因身体原因已向董事会递交辞呈,绿驰汽车集团原常务副总裁任亚辉接棒王向银任绿驰汽车CEO。2019年3月25日,绿驰汽车变更工商信息,经理一栏已显示王向银退出,新增任亚辉。

纵观王向银的职业经历,其称得上是汽车行业的资深人士。从1999年7月至2016年,在福田汽车集团任职的17年里,王向银先后担任福田汽车执行副总经理兼海外事业部总经理、福田汽车副总经理兼营销公司总经理等职务。

此外,在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期间,王向银曾担任华泰汽车集团总裁。记者发现,早在去年6月就有关于王向银离职的消息传出,但当时被辟谣了。

对于绿驰汽车,王向银曾在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表述,不同于一般新能源车企定位于汽车制造商或者“互联网+汽车”的战略定位,绿驰汽车制定了“打造智能移动生活运营商”的战略定位。

对于上述高层变动,业内有消息称,在完成第一阶段品牌、研发、人才等前期运行后,绿驰汽车将在制造业管理出身的新任CEO带领下进入制造量产阶段。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4月中旬,绿驰汽车集团营销副总裁丁哲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绿驰汽车第一款上市的新车将是M500,定位紧凑型纯电SUV,计划在今年四季度上市预售。

对于今年造车新势力的发展,威马汽车创始人沈晖则表示:“2019年要么出色、要么出局,很简单,不是吹牛讲故事就可以活下去。”

资质痛点

相关资料显示,造车新势力若要完成量产上市,需要向主管建厂生产的国家发改委和主管新能源汽车销售的工信部分别申请资质。因此,对于他们而言,汽车生产资质是他们所要面临的首要难题。

绿驰汽车也不例外,但在发改委、工信部网站上,尚未有绿驰汽车通过自主申报的方式获得资质,或是与其他厂商联合制造或购买资质的公告。

王向银此前表示,绿驰汽车将通过联合制造(代工)、自主申报、购买资质三条渠道并行的方式获得造车资质。“新的政策导向比较明确,我们实行代工和资质申请两个路线,代工方将很快公布。”丁哲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对于代工模式,此前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罗磊告诉记者,对于造车新势力而言,代工模式是相对较好的选择,因为他们的优势不在于制造端,而在于前期的开发以及先进技术的应用,采用代工模式能以最小的投入实现最大的产出。

不过,绿驰汽车在寻求代工的同时,也在建设自己的生产基地。在2018年6月,绿驰汽车就在江西九江开展了生产基地的建设,为其自主申报汽车生产资质奠定了基础。据悉,该基地总投资55亿元人民币,占地面积为1060亩,总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规划产能20万辆/年,一期建成后产能可达10万辆/年。

最新消息显示,绿驰汽车正在与西南部地区某车企展开洽谈,以双方合作联合制造的形式尽快取得汽车生产资质,以实现在未来广州车展推出旗下首款量产车型。但记者向绿驰汽车方面求证其代工方时,并未得到回复。

资金困局?众所周知,造车离不开资本的巨额投入,但从现状而言,造车新势力表现并不乐观。

以国内造车新势力的先行者蔚来为例,2018年财报显示,其年度总收入为49.512亿元,汽车销售总额为48.525亿元,占总收入的98%;全年经营性亏损为95.956亿元,同2017年相比增长了93.7%;净亏损为96.39亿元,同比增长92%。

据了解,绿驰汽车成立后,其首轮融资均来自于自有资金投入。绿驰汽车方面曾表示,在2018年,绿驰汽车将完成B轮融资20亿~30亿元。但截至目前尚未有融资的信息公布。

根据绿驰汽车的规划,未来绿驰汽车将会在全球范围内建设四个智能制造基地,在国内分别为北部、中部和东部基地,此外在意大利其也会建设一个新的基地。到2023年,四大生产基地可达到55万辆/年的产能。种种规划所需的资金投入不在少数,对于绿驰汽车的资金来源,记者联系对方了解,截至发稿,同样未获得回复。

不过,绿驰汽车方面曾表达过上市的计划。“我们现在已经开始进行上市辅导,我们的目标是在2021~2022年间实现上市,上市的目的地是香港或者是美国的纳斯达克。”此前任亚辉在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

汽车分析师任万付认为,2019年对于造车新势力来讲,最大的压力依然是资金。汽车属于重资产行业,无论是研发、采购、生产还是销售等,每一个环节对资金的需求量都非常大。如果不能保证现金流,企业经营会很快陷入困境。

(编辑:石英婧 校对:颜京宁)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