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雷:再保险是加快保险中心建设的重要突破口

赵雷:再保险是加快保险中心建设的重要突破口

凤凰网财经讯,第十一届陆家嘴论坛(2019)于6月13日在上海举办,论坛期间,由凤凰网财经、上海高级金融学院、上海自贸区陆家嘴管理局联合主办的“2019陆家嘴梧桐夜话”也于上海举办,活动以“金融新坐标”为主题,汇聚最具影响力的金融监管层、金融机构及学者,集思广益、博采众长,为上海乃至中国金融的改革再发展贡献智慧。

上海保险交易所再保险总监兼上海保险同业公会秘书长赵雷

上海保险交易所再保险总监兼上海保险同业公会秘书长赵雷在活动中表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行动计划(2018-2020年)》的发布,吹响了2020年上海基本建成国际金融中心的“冲锋号”。

赵雷认为,上海再保险市场要赶上或超过国际领先市场,应该解决困扰市场发展的几个问题:一是税收问题;二是缺乏国际影响力问题;三是跨境资金流动便利化还有待提高。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赵雷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在上海自贸区推动再保险税收减免;二是尽快打造再保险国际品牌活动;三是进一步拓展上海再保险平台自由贸易账户功能。

以下为赵雷先生发言实录: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行动计划(2018-2020年)》的发布,吹响了2020年上海基本建成国际金融中心的“冲锋号”。上海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吴清也提出,到2020年建设形成“6+1”格局的国际金融中心,这个6,就包含了国际保险中心。

由于直保是属地经营,限于地域经济规模,直保市场短期内实现特别大的突破很难。前期,行业也组织上海保险学界和业界也研讨过这个问题,大家认为,再保险由于其业务经营没有地域、国别限制,如果辅以良好的政策环境,可以快速提升上海再保险市场规模,实现单点突破。

上海再保险市场要赶上或超过国际领先市场,应该解决困扰市场发展的几个问题:

一是税收问题。国际再保险中心城市对再保险均不收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也较低,高税收和再保险业务的特殊性,对国际流动性较强的再保险业务产生了挤出效应,也会影响保险和再保险人才向上海集聚。

二是缺乏国际影响力问题。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保险大国,吸引着全球500多家离岸再保险机构参与我国再保险业务。但上海的再保险主体较少,国际影响力不足,缺乏品牌性活动。

三是跨境资金流动便利化还有待提高。再保险是高度全球化的业务,资金跨境流动的便利化程度对业务的集聚起着关键作用。上海再保险资金流动与货币兑换等与境外再保险中心相比仍有差距。

建议:

一是在上海自贸区推动再保险税收减免。再保险业务没有严格的地域属性,容易流向境外等税收洼地。但是如采取对标国际的通行规则,相关分出业务也容易回流到上海,实现短期突破。据行业统计,上海再保险市场增值税规模并不大,如果能够推动实现减免措施,可以小投入撬动一个大的再保险市场的形成,也可以促使国内及海外再保机构向上海集聚。

二是尽快打造再保险国际品牌活动。再保险续转年会是国际再保险中心城市“标准配置”。欧洲有“蒙特卡洛再保险会议”,“巴登巴登国际再保险会议”,每年参会的各类公司约有四五百家,人员规模2000多人。特别是“新加坡国际再保险会议”,已逐渐成为新加坡国际金融中心的名片。

长期以来,国内保险机构需在每年下半年集中飞往海外进行再保险续转业务的年度磋商和谈判。举办上海国际再保险续转年会,一是有助于通过会议期间的再保险交易磋商、洽谈,促成再保险业务交易,成为引导国际再保险业务向上海聚集的入口;二是有助于提升上海再保险中心的品牌美誉度,提升上海金融业对外开放水平和国内保险业话语权;三是以业务流带动资金流、资金流带动人才流,吸引保险机构及与保险服务相关的科技公司、风控机构、创新业务机构落户上海。

三是进一步拓展上海再保险平台自由贸易账户功能。上海保交所作为国家级保险业基础设施,其自由贸易账户体系已具备支持行业有关跨境业务资金结算等基础条件。鉴于再保险交易跨境资金流动频繁的特点,进一步拓展其自由贸易账户功能,为保险、再保险机构“一带一路”有关国际业务资金跨境流通提供更加便利服务,在再保险资金跨境投资方面进行试点突破,为跨境再保险形成的来源于境外的外币资产提供境外投资便利等,可以更好地推动上海自贸区金融改革创新。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