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新增财力75%以上改善民生,每年办好一批实事

吉林:新增财力75%以上改善民生,每年办好一批实事

国新发布8月6日消息:吉林省是我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重要的边境省份,同时,也是重要的生态屏障和人文科教大省。8月6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省(区、市)系列新闻发布会,吉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巴音朝鲁,吉林省委副书记、省长景俊海围绕“贯彻新发展理念,走出振兴发展新路”介绍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吉林诞生了新中国第一辆汽车、第一列铁路客车、第一台激光器、第一块合成橡胶、第一袋化肥。进入新时代,吉林工业焕发出勃勃生机,一汽年销售整车达到341万辆,“吉林一号”星座在轨卫星达到13颗,时速350公里的“复兴号”中国标准动车组上线运营,万米钻机“地壳一号”创造亚洲新纪录。吉林是金色的粮仓,每年都有数百亿斤的“吉粮”源源不断销往祖国大江南北,去年销量达到899亿斤。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吉林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巨变。巴音朝鲁表示,这70年,是经济综合实力极大提升的70年。2018年全省GDP实现15074亿元、人均55611元,分别比建国初期增长168倍、363倍,财政收入实现1240亿元、增长346倍,工业总产值增长3681倍,三次产业结构由55.5:27.4:17.1发展到7.7:42.5:49.8,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这70年,是城乡面貌发生极大变化的70年。吉林城镇化率由建国初期的17.9%提高到57.5%,如今的吉林大地,有“东北最美高铁”风驰电掣,有四通八达高速公路密布、总里程达到3298公里,“一主五辅”机场格局业已形成,长春龙嘉机场年旅客吞吐达到1296万人次。这70年,是发展活力极大增强的70年。从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关门搞建设到请进来走出去,国有企业改革深入推进,民营经济比重达到52.3%,并与186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经贸关系。这70年,是人民生活水平极大提高的70年。建国初期,吉林城乡居民储蓄人均不到4分钱,现在腰包越来越鼓,城乡居民收入分别达到30172元、13748元,人均储蓄4.63万元;医疗卫生越来越进步,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8.2岁、比全国高1.5岁;城乡私人汽车达到382万辆,平均7个人就拥有1辆,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2亿元达到7520亿元。

党的十八大以来,吉林进入发展质量效益最好、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群众获益最多的时期。巴音朝鲁介绍,这些年,吉林全力推动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个变化,是高质量发展成效上的巨大变化。吉林牢牢把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老工业基地脱胎换骨、华丽转身。装备制造、精密制造等产业蓬勃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这个变化,是体制机制创新上的巨大变化。吉林积极推动市场化改革,“放管服”“只跑一次”改革深入推进,取消、放权比例达30%,为市场主体提供“阳光雨露”式的服务。这个变化,是人民幸福感获得感上的巨大变化。吉林持续加大民生投入,新增财力的75%以上用于改善民生,每年承诺办好一批民生实事,解决了37.6万户“无籍房”等一批热点难点问题。吉林坚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贫困人口从2015年底的70万减少到2018年底的7.8万,贫困发生率由4.9%下降到0.5%。今天的吉林,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大局稳定,各族群众日子过得更加红火。

“当前,吉林正处在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关键时期,吉林人民正朝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断迈进,现在走的老工业基地振兴路子是正确的。我们正以新气象新担当新作为,谱写吉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新篇章,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巴音朝鲁称。

(原标题:吉林:新增财力75%以上改善民生,每年办好一批实事)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