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晨:未来能否造成比人聪明的机器人?NO

陆晨:未来能否造成比人聪明的机器人?NO

凤凰网财经讯,8月8日,由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SAIF)和凤凰网财经联合主办、舍得酒业独家支持的“SAIF金融论坛—AI时代的金融科技与数字货币”在深圳举办,峰会大咖云集,旨在为中国科技金融的发展研究建言献策,凤凰网财经全程报道。

香港大学中国商业学院教授、哈佛大学BPSY客座教授陆晨结合自己的实践工作和研究心得,跟与会嘉宾分析了AI时代金融科技方面的认识。陆晨提到目前AI应用最前沿最突出的场景之一是在华尔街的交易上,但一厢情愿用AI交易并不如我们想象的光辉灿烂,现在最新方式是人机互动,传统的交易员又被雇回来,在机器做出决策后用人脑再去核实一遍。而对于未来是不是能够制造出来一个无坚不摧,能够比人聪明交易的机器人?在目前他看来答案是NO。”

陆晨表示机器决策加上人脑认证的合作方式在医学上也是方兴未已。数据证明AI看病的时候确实比医生更有效应。因为人有情绪,同样的病人在不同场景下,能做这个实验证明,人的不稳定性带来很多误判,所以机器确实能够带来好处,比过去单纯人诊断的准确率提高很多。

以下为香港大学中国商业学院教授、哈佛大学BPSY客座教授陆晨主旨演讲摘要:

陆晨:非常感谢主持人,我跟大家分享一下,大家都知道交易里面,我们在华尔街分的话是分成四层,第一层大家中国人都喜欢做的黑线交易,第二层是关于基本面交易,第三层是现在在中国非常大的量化交易,这边就和我们今天讲的有关了,因为1980年的产生,包括通讯,包括后面发展到2018年前的交易为止,他最前沿推出来的是在交易大厅,因为目标比较明确,他需要赚钱,需要赚很多钱,非常快速赚钱,所以他把所有的技术都推到了交易台,后面由于整个急功近利或者还是对于金融风险的监控能力导致了金融风暴,所以大家现在看到有很多科技反面的突出,特别在金融智能管理,金融智能风控和智能监管下下了很多功夫。

第二个我要跟大家讲整个的演变,最后面是量化交易,第四层是情绪化交易,2017年一个经济学家是做经济学的,不管现在做AI,都是各个学科交互的,我们发现心理学、AI、行为精力学在某种程度上是连接在一块的,我们不管是用科技的力量,还是用新兴的,或者传统金融的风险分析、风险管理,曹总讲的新的模型来刻画,特别是2C端。2B端是一些企业,现在对于2C端,特别是个人这一块,我们会有很多好的结果,现在我们观察到智能AI这块,对于几个专项特别是风险管理还是授信这一块,对人的刻画。没有非常大的突破。

比特币前后2009年概念产生,美国两个公司开始做,后来2010年之后到了中国,里面有一些中国特定的金融市场的问题,第二块是关于金融执照、金融监管综合性问题。中国公司也做了很多,但有可见成就的还是凤毛麟角。第三块跟大家分享的就是在中国不管从第一期还是到第二期,我觉得更好的定位让大家听的很多数字经济,然后下来数字金融,再落地的话就到数字货币,我觉得数字货币不是特别好明确表达的概念,应该叫数字资产,因为不管是比特币还是什么,作为货币来说是不能达到货币稳定性的标准,因为波动太大了。但是作为数字资产,现在中国老龄化整个的大结构下,资产配置非常重要。我们传统的资产配置今年外汇商品、利率股票之外我们还可以加上数字资产,因为它的相关性,不知道大家看了没有,在崩盘的时候就像黄金一样,美国股市大家看到数字货币有一个非常好的次相关性,整个时代的变化给我们带来观念的改变和科技的改变。所有都是推动金融核心的,里面包括风险定价、投资组合管理和投资决策管理整个翻天覆地的变化。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