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有千千结
财经
财经 > 正文

【缘木求鱼】

万事万物都有两面性,痛苦的投资经历,于漫长的人生而言,也未必不是一件趣事。

木木

当年——2018年7月9日,在港交所挂牌上市的时候,说实话,“小米”在“内外”两个市场上搞出的响动还是挺不小的。除了头顶“港股首家‘同股不同权’上市公司”的桂冠外,募资额和估值也都引人瞩目。尤其对正在“下山”半途的A股市场而言,高光时刻的“小米”,真的让许多人艳羡不已。

不过,有高峰,就免不了有低谷,人生如此,市场也一样。一年多的时间晃过去,“小米”的股价也从17块钱,一路跌到了8块、10块。这也是事实,跟营收数字一样,打不得半点儿马虎眼。前两天,董明珠在接受杨澜采访时,把“小米”一年来的股价表现“复盘”了一下。因为是实事求是,几乎是白描,想必雷军也不好说什么,但董明珠随后的对比——“‘格力’当时原始股1万块,现在变成3000万了”,多多少少还是有点儿不合适。

“格力”是1996年11月18日在深交所挂牌上市的,当日开盘价17.5元,收盘价50元,然后一路风风雨雨走过来,当年的“1万块”终于变成了现在的“3000万”。“守正笃实,久久为功”。咬定目标之后,埋头苦干23年,时间的力量就会显现出来。这是人世间的规律,并非“格力”一家的“不传之秘”。如果“小米”也能一口气23年干下来,未必不能实现“1万块变3000万”的梦想。

从这个角度看,董明珠对“一岁”“小米”股价的调侃,还是稍早了点。退一步讲,即使号称“从来不套人”的“格力”,如果有人从23年的K线图里硬掐出一小段儿——七八个月也好、两三年也罢,大约也不难找出个“套子”来;耐不住套、割肉逃掉的投资者,带了某种情结抱怨、调侃几句,想必“格力”解释起来也要费点劲。就此而言,董明珠在电视镜头下对“小米”的快评,估计也是某种情结下的副产品吧。

“心有千千结”,眼里看到的世界与真实的世界,大约就会有不同。还拿A股市场说吧,1990年12月19日,上证指数开盘,29年过去,也不过“弹指一挥间”。在此期间,整日陷在电脑显示屏上证指数日K线图里难以自拔的投资者数不胜数,来来往往,烦恼无数。其实,如果看上证指数周K线图或者月K线图,29年里,虽然指数起起伏伏,但总趋势还是一路向上,尤其把两个急剧冲高的“峰头”滤掉之后,一路坚定向上的K线图,看起来就显得更完美。

但是,长周期的完美图形,在短周期操作的不断干扰下,就难免扭曲、变形,就难免被一个时间段的坠落掩盖大跨度的向上趋势。在这些扰动因素作用下,投资者心绪难平,进而做出错误的投资决策,也就再正常不过;一次次的短期错误,不断累积起来,就是长周期内的投资失败。导致这样的结果,平心而论,还是投资者心为物役:想法太多,负担就多;这山望着那山高,就难免一次次地错过。

如果能定住心性,看好的公司能够一直守住,与公司共进步,与中国经济共成长,投资就真是一件乐事。“格力”23年“1万块变3000万”,这样的公司在A股市场上还是很有一些的,有些公司即使还不像“格力”这样“夸张”,但匹配其挂牌时间,收益率就未必不如“格力”。不过,对许多人而言,这都是“马后炮”,事后明明白白,但事到临头,情结作祟,患得患失,进退失据,投资就成为一件时时让人挠心挠肺的痛苦事。

但万事万物都有两面性,痛苦的投资经历,于漫长的人生而言,也未必不是一件趣事。拿死一只股票,从头吃到尾,虽然最终赚得多,“1万变成3000万”,但这个“变”的过程太难熬,没有了频繁的进进出出,没有了剧烈的上上下下,生活的趣味想必就要减分不少。这或许就是绝大多数投资者很难意识到的“情结”吧。虽然总也意识不到,但这种“情结”支配起日常言行来,却一点儿也不含糊。或许,人生就是如此,“3000万”的结果原也并非那么了不得,精彩的过程才更重要。

心性如此,什么也别说。

(作者系证券时报记者)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