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人问,电子烟的风口来了?
在很多从业者眼里,电子烟的风口早就结束了。接下来的6个月,只是一场残酷淘汰赛。行业里各大厂家已经在排排坐了,没拿到融资的小团队,在电子烟江湖里还能争一席之地吗?
在2018年10亿热钱砸进电子烟行业之后,和用户数一起增长的还有越来越严的监管消息。国标就像所有人头顶悬而未落的第二个靴子,原本冒进的资本也变得谨慎。
不久前,投中新消费在深圳参观了电子烟初创品牌攸范在麦克韦尔的生产间以及实验室。听在电子烟行业打拼了十年的老炮讲讲,电子烟市场,新品牌还有哪些机会?
技术的瓶颈是电子烟发展命脉
在深圳松岗区,麦克韦尔的一家工厂里,我们遇到了攸范的创始人王春嵘和他的团队。
王春嵘和麦克韦尔渊源颇深,他2009年就开始接触电子烟行业,参与过麦克韦尔旗下自有品牌Vaporesso的创建,是这家全球最大电子烟生产厂商曾经的核心骨干。
这个行业在经历了十年的起起伏伏后,目前的换弹式已经是电子烟迭代到第四代的产品。王春嵘跟我们笑谈,在“如烟”之类的早期市场里,去工厂下单,两百套电子烟就可以做个品牌。现在起码要一万到两万套的销量,别人才会给你上生产线。
不能否认,资本推动了电子烟的认知度,这个市场在近两年内发展飞快,几乎一天一个样。不过,在王春嵘看来,大多数人目前只看到眼前的技术现状,对未来的突破核心并不关心也不了解。简单来说,电子烟的结构从以前到现在并没有太多的转变,各家出产的烟油,原本应该是个性化的口味,但其实基本没有差异,这导致的结果就是消费者的粘性极差,今天抽悦刻的明天也可能去抽柚子。
电子烟产业现在究竟是什么样的?在松岗转一转,可能会了解的更直观。
进入攸范的电子烟生产车间必须全副武装,防尘防静电,要求堪比生物制药公司。
在全球最大的电子烟生产工厂中,从流水线的这头到那头,一根电子烟完成了组装,拼接,测试,出货的全流程。尽管资本给这一行加上了诸多想象空间,但不得不承认,这个产业目前仍然是一个差异性很低的劳动力密集型行业。毕竟在攸范隔壁的流水线上,另一家颇有知名度的电子烟品牌正在出货,同一套流水线,同一场的工人,甚至是同一批零件加工组装,电子烟各品牌之间的差异在哪里?
据王春嵘所知,目前很多电子烟品牌高薪聘请了工程师,试图改变烟弹的结构。不过这种新技术的突破,也许要花费未来数十年的时间。
如果没有杀招,新的电子烟品牌又该如何跟有资本加持的品牌进行抗衡呢?
麦克韦尔的雾化芯之外,攸范的烟油采用了天然萃取技术,跟目前市面上的烟油有很大的区别。在保证口感的同时也降低了尼古丁的含量,甚至低至0.8%。
除了产品和技术与一线品牌保持一致,王春嵘把攸范最核心的优势定位在他们对电子烟产业极其了解的辨别技术。攸范组建了一套VTS系统,这套系统是一个结构+材料+烟油高度匹配的电子方案。
VTS系统提高效率的前提是,每款烟有各自的定位和匹配度,不应该是统一的。未来烟油和烟具一定是一配一的状态,烟油的基准溶液也不一定会和现在一样,建立系统可以成功统筹烟油和烟具的适配性。
品牌化成为电子烟努力方向
尽管电子烟一直不缺暴利的传闻,但风口前就待在这一行的从业者会肯定的告诉你,这是一个长跑的赛道。
在他们看来,电子烟技术目前并不完善,监管的压力不容忽视。只有国标确定后,电子烟有规可依,这一行才能大规模发展。以美国市场为例,在FDA将电子烟“验明正身”之后,每一年的业绩都是翻倍的。虽然国内已经有近20亿资金流入电子烟行业,但真正的大佬还在观望,担忧的就是监管带来的不确定性。
作为电子烟行业新进场的品牌,在很多电子烟厂商往电商、3C类公司越走越远的时候,攸范更愿意把自己当成一个互联网公司。无论是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都要跟用户体验相结合。王春嵘认为,在市场标准确定后,技术没有突破性发展前,目前各大电子烟品牌会跟传统烟草一样,走品牌化路线。就像有些人会选择芙蓉王,有些人会喜欢玉溪一样。
攸范也将品牌化视为自己这一阶段的小目标。对用户需求的专注,将成为奠定新品牌发展的基石。产品+用户一定是电子烟新品牌目前最核心的要素。
在技术和监管之外,王春嵘认为这一行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没有解决,就是对电子烟市场的普及教育。
简单来说,目前国内的电子烟消费者并不是真正的电子烟烟民。如果电子烟的消费群体没有建立起来, 这个市场很难有多大的发展。目前电子烟龄太短了,整个电子烟消费群体在哪儿,还没有找到,更难去回答中国电子烟民的特征和共性是什么。
电子烟作为替烟的品类,只是给消费者或者烟民多一个选择。但强突破性的营销和迅猛增长的用户量并不一定是这个行业需要的,慢一点,也未尝不可。这是一个长跑赛道,所以需要创业者们,屯好粮草,找好方向,不断打磨自己的团队和产品,装好武器库。
在离开攸范之前,一份还热乎的百万级保单刚送到他们手里。在电子烟各种传闻之下,解释无用,他们选择花钱给消费者上了一道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