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如何确保经济行稳致远,不断迈向高质量发展,奏响十四五的前奏?未来,经济增长新引擎在哪里?本期《财经ETOWN》就请来三位产经专家谈谈各自的观点。
服务型制造业
将成发展新趋势
■王晓红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信息部副部长
中国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而在即将到来的“十四五”时期,服务业将会是经济增长中最重要的一个核心动力。
目前中国服务业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已经超过50%,这意味着我国已经进入后工业化社会的重要转折期。在这个时期里,服务业的发展与中国经济所具有的要素禀赋高度匹配,这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方面原因是人力资源结构的变化。近几年来,中国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越来越受到人力成本、资源、环境等要素的约束,与东南亚一些国家相比,产业优势已经十分微弱。不过,中国的人力资源结构却在发生变化,如今中国大学生数量已位居世界前列,科技人才规模也在国际上领先,这意味着中国不仅需要发展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来吸引就业,同时在发展服务业方面也具有优势。
第二方面原因是消费结构的改变。从生活性服务业来看,如今我国居民收入相比过去已经大幅增加,消费结构的升级是一个大的趋势,人们对于旅游、金融、养老、医疗、教育等服务需求不断增加;从生产性服务业来看,中国已经到了从制造业大国迈向制造业强国的关键时期,要支撑起强大的制造业,离不开研发设计、品牌营销、物流供应链管理等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
“当然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发展不可偏废,没有制造业作基础,许多服务业就没有发展的市场与空间,因此要注意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协同发展,尤其是通过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来提升制造业的转型升级能力。事实上,随着5G、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发展,未来制造业与服务业的结合将更加紧密,服务型制造业将成为未来的发展新趋势。
数字经济
成高质量发展重要推动力
■张瑾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究员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的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已达31.3万亿元,占GDP的34.8%,对中国GDP增长的贡献率超过67.9%。在国际经济格局深刻变化的形式下,数字经济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数字经济通过生产方式的改变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引领消费升级,打开新的市场空间,未来网络型基础设施建设和科技型企业将迎来大发展。
数字经济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得益于不断成熟的新技术支持和我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客观需要,数字经济通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对传统产业信息化改造和促进就业等方式,信息技术因此成为引领经济发展的核心引擎,成为未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在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的支持下,信息实现高度共享与快速传播,极大降低信息不对称,强化市场竞争机制,提高了全要素生产率。通过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能够对传统企业进行信息化的深度改造,激发广大市场主体的创新能力和动力。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平台,能够促进小微企业的发展,创造大量的就业岗位和新的职业类型。
数字经济通过生产方式的改变引领消费升级。2019年,跨境电商发展势头强劲,逐渐演变为制造企业国际化的主要渠道。2020年,5G将迎来大规模商用,信息技术创新迭代与新型消费需求迸发或形成叠加效应、聚合效应、倍增效应,加速激发市场活力。信息消费会成为影响个人知识结构的第一来源,有能力提高信息获取效率、提供优质信息服务的企业,会成为数字经济的新生力量。
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和科技型企业将迎来大发展。在复杂的内外部环境下,基础设施建设是发挥逆周期调节作用、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力量。在5G规模商用的带动下,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将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强有力支撑。5G是实现万物互联的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对促进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具有重要支撑引领作用,“5G+工业互联网”应用加快落地,将有力支撑工业经济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
综合施策
做强战略新兴产业集群
■张晓强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执行局主任
自2010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国发【2010】32号)以来,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展。
数据显示, 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从2010年的不到4%增至目前的14%左右。为此必须综合施策推动战略新兴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
第一,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独特作用,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充分发挥科技工作者和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国内市场的巨大优势。比如,我国5G商用已正式启动,其市场规模以及车联网、工业互联网、数字创意、智慧城市等多行业的应用将高居世界之首。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的测算,我国5G建设在2020-2025年间需投资1万亿-1.5万亿元,直接创造经济增加值3.3万亿元。
第二,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体制。要加大基础研究投入,提升原始创新能力。要健全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支持大中小企业和各类主体融通创新,并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在政府机构对科技研发及新兴产业的引导与支持方面,要在认真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切实加以改革完善。
第三,优先培育和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包括强化公共创新体系建设,推动建设一批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产业创新中心、专业化众创空间;加大急需人才行业的教育培养力度,完善对科技人才的激励措施。同时,要加快航空航天、海洋等领域的新兴产业发展。要积极有序地开展航空发动机、量子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领域的重大科技项目建设,为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原始创新成果。
第四,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在此进程中,要全方位加强国际科技创新合作,积极主动融入全球科技创新网络,坚持新兴产业、高技术制造业等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国际产业和产业链合作。
“特别声明:以上作品内容(包括在内的视频、图片或音频)为凤凰网旗下自媒体平台“大风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videos, pictures and audi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the user of Dafeng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mere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