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热评|将体育场馆纳入应急管理体系,必须严格执行

每经热评|将体育场馆纳入应急管理体系,必须严格执行

兵贵神速。面对威胁每个人生命安全的新型冠状病毒,尤为如此。

过去的一周,火神山、雷神山两座“大山”先后上演“生死时速”,10天左右就完成从平整土地到投入使用的全过程。而2月3日晚,武汉市在洪山体育馆、武汉客厅和武汉国际会展中心开始建设的方舱医院,最快一天后就能启用。

“大山”速度不常有,需要各方资源的统一调度和集中投入;作为城市公共场所的组成部分,现成的体育场馆却可以“冲锋在前”,为非常时期提供必要的空间资源。

体育场馆一直被视为城市推动全民健康的载体和提升国际形象的砝码。自1978年全国体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建设现代化的体育设施”的要求开始,各类体育场馆在国内遍地开花。据体育总局发布的《中国群众体育发展报告(2018)》,到2017年,全国共有体育场地超过195.7万个,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1.66平方米。

纳入城市应急管理系统,对于大型体育场馆而言,不仅是题中之义,也是情势所需。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的关键时期。2016年12月,国家发改委和中国地震局发布《防震减灾规划(2016~2020年)》,强调“加强城市大型综合应急避难场所和多灾易灾县(市、区)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并提出,“‘十三五’期间,我国将确保自然灾害发生12小时之内受灾人员基本生活得到有效救助。”

现有研究表明,在应急避难场所中,体育场馆建设量大、覆盖面积广,是一种很好的开敞空间,且具有周边交通便利、体量较大、空间划分灵活、配套设施全面等特点,在城市防灾避难过程中能够发挥较大作用。

放眼地震灾害频发的日本,城市防灾避难系统将体育场馆作为重要组成部分,已达到城市应急避难标准的大型体育场馆、学校体育场馆和社区体育场馆有序分布,共同参与形成广泛分布、层级结构合理的防灾网络,大大提升了城市在应对突发状况时的反应速度和组织的有效性。

体育场馆在国内城市应急中的作用愈加显著。“5·12”汶川大地震时,都江堰体育场、绵阳九洲体育馆不仅成为受灾人民的落脚点,还是救灾临时应急指挥中心的最佳选择和抢险救灾物资集中和中转的最佳场所。近年来,在提升城市应急管理水平的总要求下,不少城市亦将体育场馆纳入整体应急管理体系当中。

但有研究指出,“重指标,轻实效”的问题降低了城市在应急情形下的反应速度。比如,在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完成后,通常缺乏长期的维护和管理,工作人员的数量和质量问题也较为棘手。其原因在于,城市对应急避难场所的重视不够,财政支持较为有限。

如今,疫病当头,体育场馆再度显示出其应对突发事件的重要价值。而在争分夺秒的疫病阻击战中,更需要城市对场馆的长期关注与维护,避免在紧要关头遭遇“失速”。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