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调整同城业务架构?这盘棋输了开头能否赢了结尾

阿里调整同城业务架构?这盘棋输了开头能否赢了结尾

北京商报讯(记者 赵述评即时零售市场显然耐不住寂寞了。达达集团前脚上市成为即时零售第一股,后脚阿里调整同城零售事业群的消息便又满天飞了。5月18日,有消息显示,阿里已经将天猫超市事业群升级为同城零售事业群,且归属于阿里本地生活服务公司的饿了么新零售业务也将被整合至该事业群。从即时配送到即时零售,局中人已经不想再单纯做配送,而是盯上了配送带动起的商流,也就是使用同层配送的零售商们,以及巨头们滋滋乐道的本地生活服务市场。格局升级,或许意味着又有新故事可讲了。

上述信息透露,4月中旬天猫超市事业群已升级为同城零售事业群,该事业群已经上升为阿里巴巴CEO张勇重点关注的1号项目之一。从上个月开始,归属于阿里本地生活服务公司的饿了么新零售业务,开始陆续整合到同城零售事业群。阿里本地生活副总裁、饿了么新零售负责人熊斌已经向事业群总裁李永和汇报。

对于上述调整,阿里集团与饿了么均没有做出回应。

当事方无可奉告并不会阻碍这一消息成为圈内人的谈资。“从字面意思来看,阿里无非是在放大天猫超市的权重,并努力为其配备好资源。老对手京东,已经依靠数年的自营业务和投资的达达,完成了在同城市场里的初步布局。自成体系的美团早已做得风生水起。”一位不愿具名的互联网从业人士对北京商报称,阿里在同城市场领域的话语权,即便不能说是“忽略不计”,也不能像在电商领域里那样“要风得风要雨得雨”。

当记者问起阿里如今的体量和交叉覆盖的商业网络,是否还有必要争同城零售的业务时,该人士坦言,无论是同城还是即时,已经不再是当初所指的最后100米配送体系,是因配送“圈”起来的品牌商、超市、商场、便利店、专业店等零售圈子,也就是互联网企业口中的线下流量。

近几年,阿里不断重申“3公里生活圈”“20公里立体生活圈”的理念,但行业普遍认为至今尚未形成生态效应,还是在单兵作战。“3公里生活圈”是盒马的代表作,天猫超市则是“20公里立体生活圈”的发起者和代表,能够纳入到体系里的便利店、超市等零售企业以及成绩鲜有公开。

一家连锁超市的经理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线上订单爆发时,就能看出各家配送平台的渗透力。“线上订单中,京东到家与饿了么、美团了合起来的订单,做不到五五开,前者占据大头。”该经理并不愿意透露各家平台的订单占比,还反问记者,你认为有多少消费者愿意并习惯在外卖平台上逛超市买米面粮油。一位家乐福门店的负责人曾对记者称,3月份,门店线上新增订单中平均6成来自京东到家,3成来自美团。

中国社科院财经院互联网经济研究室主任李勇坚认为,即时零售的网,要囊括足够多的零售商家,一方面是为确保订单持续增加,一方面是摊薄配送人力成本,这样才能形成良性循环。“有了足够多的商家订单,才能扩充运力。而没有充足订单,就是运力过剩。”李勇坚分析称,在整个本地生活服务和即时送达市场,阿里并不具有明显优势,虽然投资合作了诸多零售商,但没有形成联动,也就是没有将点连成面。

与此同时,互联企业正因为同城配送的存在,将超市、便利店乃至经销商的仓库变为自己的前置仓,缩短配送链路、降低运输成本,可配送的类目得以持续增加。这些均是互联网企业看中的物流、商流。线下零售的盘子里,互联网企业的故事才刚开头。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