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牌鼻祖巨亏,闭店28家:老板白手起家,迎娶邱淑贞
财经
财经 > 商业 > 正文

潮牌鼻祖巨亏,闭店28家:老板白手起家,迎娶邱淑贞

曾经在潮牌行业出尽风头的I.T集团(00999.HK),近日公布2019/2020财年业绩报告显示,集团年度营收77.19亿港元,同比下降12.6%;净利润则首次出现亏损7.46亿港元。

潮牌近年已经从“小众”向“大众”蔓延,成为最赚钱的生意之一。但潮牌红利最大的受益者I.T集团却意外遭遇拐点,创下近年最惨淡业绩,这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

老板白手起家,迎娶邱淑贞

I.T集团堪称中国潮牌界的“鼻祖”,这个“I.T”不是互联网中的IT,而是“Income Teame”的简称,本意为“赚钱的团队”,但现在却离这个目标渐行渐远。

I.T集团创始人沈嘉伟颇具传奇色彩,他1968年出生于中国香港,中学毕业后就没上学而开始打工,靠卖水货赚到第一桶金。1988年他创立I.T公司,网罗众多世界知名时装品牌,以前卫、时尚闻名,堪称“潮牌鼻祖”,并一步步发展为港澳地区规模最大的时装集团之一,也是亚洲历史最悠久的潮牌集团。

然而沈嘉伟白手起家的创业故事还不够有吸引力,世人更关注的是他在1999年迎娶了明星邱淑贞。

婚后邱淑贞的明星效应对I.T品牌帮助很大,而且她不想只做一个“花瓶”,还亲自出任形象代言人,甚至常年飞赴欧洲、日韩为公司挑货。因其品味不凡,经过她试穿认可的牌子,大都符合香港人的口味,一引进就大卖,简直成了“带货王”。

邱淑贞和沈嘉伟(图源视频截图)

邱淑贞和沈嘉伟(图源视频截图)

I.T集团自2002年进入内地市场,一度被视为内地潮流意识的启蒙者。依靠众多时尚品牌授权和多个自有品牌,I.T集团迅速扩张,并于2005年3月在香港交易所成功上市,沈嘉伟一跃成为服装大亨,顶峰时代理了300多个时尚潮牌,并拥有b+ab、Izzue、5cm、A Bathing Ape等20多个自有品牌。

值得一提的是,邱淑贞当年为了帮助I.T集团上市,不惜押上自己的全部积蓄。红星新闻记者查阅招股书发现,“邱淑贞女士之银行存款”曾经是抵押品之一,可以说是全力以赴来帮助丈夫。而沈嘉伟也在上市之初就将25%的公司股份分给了她。到2011年I.T集团股价巅峰时期,邱淑贞身家超过了20亿港元,远超同期很多明星的身家。

邱淑贞仍为I.T集团股东

邱淑贞仍为I.T集团股东

不过如今的I.T集团股价已跌至1.2港元左右,公司总市值不到15亿港元,邱淑贞身家也严重缩水。

潮牌鼻祖巨亏,闭店28家:老板白手起家,迎娶邱淑贞

业绩持续下滑,去年净亏7亿

2017年,担心品牌老化的I.T集团签约明星吴亦凡出任全球代言人,希望保持品牌的“年轻化”,并吸引90后消费者。

2018财年I.T集团营收达到88.32亿港元,仍在增长,不过净利润增幅明显放缓,只有4.4亿港元;2019财年中期首次出现净亏损7120万港元,至年报亏损幅度进一步扩大。

根据I.T集团公布的2019/2020全年财报,本财年集团营收77.19亿港元,同比下降12.6%。其中,在中国香港及澳门地区零售总营收25.8亿港元,同比下降23.3%;在中国内地零售总营收37亿港元,同比下降9.4%;在日本及美国市场零售总收入10.66亿港元,同比上升1.1%。公司年度毛利为47.34亿港元,同比减少16.1%;净利润则亏损7.46亿港元。

I.T集团创下近年最惨淡业绩

I.T集团创下近年最惨淡业绩

对于这份糟糕的年度成绩单,I.T集团在财报中称,集团身处的经营环境极具挑战,在多个运营地的业务都遭受重创。其中,去年在港澳地区关闭了28间店铺;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也直接导致了公司实体门店业务遭受重创。

截至目前,I.T集团全球店铺数量仍有800多家。从近几年财报看,I.T集团的主要收入来源已经逐渐从港澳转换到了内地,本财年在内地还净增了5家店铺。但I.T品牌销售模式仍然较为传统,过于依赖线下实体门店,突如其来的疫情让门店销售陷入了疲软。

红星新闻记者近日走访成都I.T门店发现,作为一家潮牌集合零售商,其门店规模颇大,销售的品牌也众多,但里面购物的顾客却廖廖无几,直观感受是影响力已大不如前。

记者注意到,I.T集团旗下有大写I.T和小写i.t两条品牌线,前者主要销售代理的奢侈品牌、轻奢品牌和高奢潮牌产品,价格昂贵;后者则以中端潮牌、工装、休闲等产品为主,价格相对也要便宜一些。

成都一家I.T门店

成都一家I.T门店

红星新闻记者还发现,如今各大商场也纷纷开辟买手集合店,可以说全世界各种新兴小众品牌都能方便地买到,“前辈”I.T集团曾经保持的集合优势也不再明显。而在快速迭代中,消费者有了更多的选择,I.T集团面临着巨大的冲击。

潮牌不再小众,“国潮”快速崛起

随着潮牌文化近年来在国内迅速崛起,并有从“小众”向“大众”蔓延的趋势,这一领域仍然大有可为。据《2019中国潮流消费发展白皮书》显示,近年来全球潮流市场成交规模保持两位数高速增长,2017年已达2000亿美元。这意味着,潮牌的背后已经是一个万亿级的大市场。

尼尔森发布的潮牌大数据报告也显示,近年来潮牌消费增速是非潮牌的3.7倍,增长速度达到62%;而非潮牌消费增速为17%。从消费群体看,90后、95后是潮牌的主要消费群体。

麦肯锡发布的《2019年度全球时尚业态报告》分析认为,中国年轻人2019年在潮牌上的花费在350亿至380亿美元,已经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时尚市场。

对于今天的年轻一代来说,他们不再迷恋昂贵的大牌,代表独特、个性的潮牌反而更受追捧。伴随潮牌的发展,这一领域也出现大量新兴品牌,以及一些人气明星自创潮牌,纷纷对I.T集团旗下潮牌带来了冲击。此外,李宁(02331.HK)、安踏等国产老品牌纷纷转型,并形成声势浩大的“国潮”,也成功吸引了年轻消费者的关注,进一步稀释了I.T集团占有的市场份额。

以“国潮”代表李宁为例,凭借潮牌战略完成了品牌重塑,并迅速焕发青春,颠覆了国产品牌老土、乏味的固有印象,令许多90后、95后年轻人为之着迷。李宁推出的一些跨界时尚“尖货”,往往会成为爆款,甚至会吸引大量年轻人提前预约购买,人气十足。

而李宁在享受到“国潮”转型的红利之后,在全球服装行业遭遇危机的情况下,2019年营收达到138.7亿元,增长32%;净利润14.99亿元,同比大增109.6%。李宁的股价更是已经收回新冠肺炎疫情以来的所有跌幅,并在6月4日盘中再度创下历史新高。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