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玉辰:加快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抓住机遇,乘势而上 加快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 朱玉辰 过去一年,全球正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严重冲击,传统老牌金融中心都处在调整与恢复之中。然而,也正是在这一年,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从国家发展战略全局出发,再次吹响了加快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冲锋号。上海市政府抓住机遇,乘势而上,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坚定信心、出台政策、加强组织、全面推进,毫不动摇地继续深入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一年来,各项工作取得新的突破,是大有作为的一年。 一、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有关文件精神,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是党中央、国务院从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全局高度出发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是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推动金融改革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对于服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战略意义。2009年,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从全局出发,果断决策,出台了《国务院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国发[2009]19号,以下简称国务院《意见》),从国家战略出发,全面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上海市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精神,积极行动,全力以赴,扎实推进各项工作。一是根据国务院《意见》精神,制定了具体实施意见,明确加快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具体任务、措施和阶段性目标。二是协调机制逐步健全。成立了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专门推进机构。在部际协调机制的基础上,建立健全了部市合作机制和地方层面的推进机制。三是完善地方法规保障。先后出台了《上海市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条例》、《关于集聚金融资源,加强金融服务,加快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若干规定》等法规。四是积极行动,逐一落实。将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具体任务细化为93项重点工作。目前,已有30多项取得阶段性成果,30多项形成基本方案。 与此同时,一年来金融市场建设取得重大突破。一是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试点效果良好。从去年7月至今年2月底,共计成交240笔,成交金额56亿元,占全国一半,相当于其他试点城市交易额的总和。二是证券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全年,上海证券交易所成交39.3万亿元,同比增长85.1%。上市公司总市值近18.5万亿元,位居亚洲第一,交易所排名由2008年的全球第五位,跃升至目前的第三位。三是商品期货市场规范健康发展。2009年,上海期货交易所成交额与成交量均位列全国第一,分别占到全国商品期货市场的57%和40%,交易所排名由2008年全球第十六位跃升至目前的第十位。铜、钢材、锌期货品种成交量位居全球第一。四是经过4年深入扎实的筹备,股指期货产品即将推出。股指期货市场的建立,将促进上海金融要素市场的进一步齐备,极大地吸引各类资金、机构、人才集聚上海,使上海逐步成为金融产品的交易中心、定价中心和风险管理中心。五是上海清算所(即银行间市场清算所)在沪成立,将为市场提供直接和间接的本外币清算服务。 二、坚持优势互补、互惠共赢,沪港金融合作取得重大进展 上海和香港是国家在金融领域的两个“火车头”,应通过加强合作,提升两地共同服务国家战略的能力。香港和上海金融中心的建设处于不同阶段。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在全球市场配置资源的能力更强;上海作为内地金融改革的窗口,在辐射全国、服务内地经济发展上更具优势。双方的紧密合作,有利于打通两个市场,实现资金和资源的对接;有利于形成整体合力,产生“1+1”大于2的效果。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是香港发展的机遇,香港金融中心的繁荣与发展也有助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早日建成。 为更好地推进沪港金融合作,加快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实现沪港金融中心“优势互补、互惠共赢”的错位竞争和梯度发展,一是上海市主动加强与香港的金融交流与合作,增强香港方面对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理解和支持;共同签署了加强沪港金融合作的备忘录,明确沪港金融合作的总体目标和优先领域。二是沪港交易所签订了“更紧密合作协议”,“国际板”获得特区政府和有关方面的积极支持,ETF成为两所发展与合作上的切入点,开发产品、联合编制指数等方面取得广泛共识。三是加强了与香港媒体的互动交流,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营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 三、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任务紧迫,时不我待 金融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配置,经济利益在全球范围内的重新组合,实体经济的不断发展强大,客观上都要求我们建设一个与国家综合实力相适应、相匹配的金融体系,拥有一个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国际金融中心。 经过多年耕耘,我国金融改革不断深化,服务国民经济发展的能力不断增强。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目前我国金融发展还远远跟不上经济发展的步伐,维护国家经济利益和金融安全的能力亟待提高。一是金融实力相对落后,难以与我国位列全球第二的经济总量和经济实力相匹配。二是金融市场不够发达,参与全球资源配置的深度与广度有待拓展。三是资产定价权有待进一步加强。尽管目前我国已是许多生产资料的主要生产国和消费国,但资产定价能力仍显不足,有待提升。 国务院《意见》中已明确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与我国经济实力以及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目前,距离这个目标只有不到10年的时间了,任务十分紧迫,时不我待。 四、紧紧抓住浦东综合配套改革机遇,大胆先行先试,加快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先行先试,是国家赋予上海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重要机制。借助这一体制优势,我们能够将创新思维付诸实践,更好地拥有在改革发展中的探索主动权。我们应积极运用好这一机制,将其化为创新发展的勇气与动力,成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中最具推动力的制度保障,使上海在金融领域有机会大胆尝试,积累出有益于全国的成功经验,发挥出在全国改革发展中应有的示范带头作用。 为此建议:一是加大金融创新步伐,积极允许金融创新产品先试先行。可采取试点的形式,允许简单、在国际市场已经十分成熟,且国内市场需求迫切的金融产品试点,逐步发展、逐步总结。二是协调好金融监管中心与市场中心之间的关系,加强金融监管中心对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支持。三是以人民币为先导,积极实施金融走出去战略。通过实施有计划、有步骤的金融开放政策,以人民币国际化,推动金融机构国际化和金融市场国际化,早日建成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服务国民经济健康持续稳定发展。 相关专题: 【独家稿件声明】凡注明“凤凰网财经”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图表或音视频),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如需转载,请与凤凰网财经频道(010-84458352)联系;经许可后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
|
凤凰独家点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