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语:中央对保障房的申请已经有明确规定的情况下,温州苍南县是如何让850套龙港限价房九成落入当地公职人员手中,为何引发群体性的事件。中国经营报6月18日封面报道《保障谁之房》引发众多网民的关注,本期新闻当事人连线当事记者倾述采访报道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感。 【网友评论】

新闻背景

浙江苍南保障房官员优先 无房拆迁户跳楼自杀

一边是百姓无房可住,一边是政府官员有多套住房,甚至是多套保障性住房。这个浙江省温州市下属的一个小县城,房价已经每平方米过2万元,而老百姓的收入却不比其他县城高多少。政府大量的资金投入到保障房建设是为了缓解低收入居民的住房压力,想不到的是这样的房子和老百姓没有关系。[详细]

分配方法保障“领导先得”

然而,苍南县人民政府苍政发〔2010〕14号文件引发了乡镇领导干部“抢房潮”。享受龙港限价房的六个必备条件中第一个就是,申购对象必须为2004年12月31日前参加工作的该县党政机关及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在职干部职工。由此,龙港限价房摇身变成了“领导房”。得房者基本为各乡镇的党委、政府、人大领导干部。其中矾山镇的12个名额中,一半以上是镇长、副书记、人大副主席、副镇长、纪委书记等。 [详细]

“民房”变“官房”并非首次

在苍南县,“民房”变“官房”,这不是第一次。 据了解,在龙港限价房之前,苍南县已经开发了三期安居工程。其中第一、二期建设时间分别在1997年和1999年,开发安居房分别为192套和480套。“均以福利房分给机关干部。”知情人士透露。 熟悉房产改革的人都知道,上世纪末正是房改刚刚开始的时间,并没有可循的先例拿来比照,分配给政府官员勉强称得上合理,但房改发展到今天,关于经济适用房的适用人群当地官员恐怕都能背诵。但以经济适用房的名义开发的第三期和第四期安居房依然全部分配给县机关和乡镇干部。 [详细]

>>当事人

中国经营报封面报道编辑张一君
中国经营报记者晏耀斌

当事人说

所见令人惊讶:没想到浙江竟然还有那么穷的村子

没想到浙江竟然还有那么穷的村子。以前去过浙江很多次,走了不少地方,浙江整体而言相对富足,朱治两他们村所在的龙岗镇也是苍南当地经济最好的一个镇。在这样的背景下竟然有那么穷的村民,真的令我惊讶。

不能瞑目的农民:农民死前嘴里一直念叨村支书的名字

朱植晓说,自己的父亲朱治两是绝望而死,跳楼前嘴里还一直在念叨一个人的名字,那个人就是他们的村支书,朱治利。10年前,朱治利领导的村委会为了响应“拆房还田”的号召,将他们村的老屋都通通拆掉,允诺政府会另外划批宅基地分给大家。

当地政府的冷漠:苍南县召开三次常委会议 对外统一口径

当地县委书记称分房官员优先是县情决定:“分房有先后。”我在苍南调查了解到的情况是:他们已经就限价房分配问题召开三次县常委会议,决定是统一对外口径为“已经停止分配”,并强调不再像上面提到的那样对外坦白回应。

感受村民的无奈和悲怆:44岁的壮年农民为房子绝望而死

十多年过去了,政府和村委会承诺的宅基地至今未见踪影。当地房价则是一路上涨到2万元每平方米。眼瞅着两个儿子步入结婚年龄,朱治两既没有地建房,又无力购买商品房,万般无奈之下选择踏上不归路。

工作组的渎职:以整改为名却在做利益协调

在事情曝光后,苍南县成立了三个工作组,名为整改,实则到各个乡镇做没有购买限价房公务员的工作。比如云岩镇,共获得6套限价房指标,调整中,获得指标的人各拿出5余万元,补偿给其他没有拿到指标的公职人员。

记者心声:推动制度的不断完善是我们的动力源泉

我们不能奢望地方政府能这么快做出响应,目前暂时还没有部门给出回应的。不过,后续报道,肯定会有。我们专门有一个栏目,叫“追踪报道”,会做跟进。推动制度的不断完善是我们的动力源泉。

part01探寻保障房的分配环节很有价值

凤凰网财经:当初是怎么想到要去温州下面的一个小县城,苍南县,去做这样一个关于保障房的调查报道?

张一君: 《中国经营报》属于财经类周报,每周出一个封面文章,对应一篇调查性报道。保障房问题近期一直很热,是今年政府工作的一个重点也是微博、客、媒体报道上大家都很关注的一个焦点。我们最开始想做的是保障房的建设,各地的进程,甚至还派记者走访了北京东部最大的保障房居住区,常营保障房项目。但没有找到期望的报道靓点。就在我们为选题进展纠结的时候,网络上爆出了温州苍南县保障房九成给了公职人员的新闻(最开始是6月14日中广网报道的:浙江数百套安居房被领导瓜分 限价房成“权力”盛宴(http://china.cnr.cn/yaowen/201106/t20110614_508097522.html)。于是我们就立即派出非常有经验的记者乘飞机赶往苍南。

凤凰网财经:是什么让你觉得这个调查可做、值得做?

张一君:分配环节。大家都知道,国家对保障房的申请人资格、分配规则相对还是比较明确的,苍南到底如何让保障房沦落为官房的?这个问题很有价值,在这个案例里也显得尤为突出。这背后自然会引出一系列的疑问,比如,具体都分给了哪些人,这些人都是什么级别,当地其他保障房项目如何,是否也存在类似情况……

part02为房子绝望而死的44岁壮年农民

凤凰网财经:“一边是假借限价房实则财政投资分房;一边是居无定所。”文章的构思很巧妙,一开头就用当地一位失地农民朱治两因为买不起房而自杀的故事,反衬出当地公职人员争食限价房的无良。分配不公背后的强烈社会悲剧性也随之跃然纸上。可以的话,讲讲这位失地农民朱治两,是如何走入你们的报道视线的?

晏耀斌:最初是从网络上的某个贴吧发现朱治两这条线索的,他44岁,是苍南县龙港镇朱家站村的村民,6月11日早上7点30分,从龙港镇某个出租屋跳楼身亡。和我们要调查的限价房都在龙港镇,从北京出发前就引起我的注意,我特意记下了帖子上提供的自杀地址,很准确的地址。到苍南采访完之后,我就特意找了过去。到那在当地人的指点下很容易找到他的家人。当时他的家人已经被他们村的干部安置在当地的老人公寓。

说实话,发现这条线索之初,我非常兴奋,这个事件有着原生态般的冲击力。到了他们村,我又非常感慨、非常意外。没想到浙江竟然还有那么穷的村子。以前去过浙江很多次,走了不少地方,浙江整体而言相对富足,朱治两他们村所在的龙岗镇也是苍南当地经济最好的一个镇。在这样的背景下竟然有那么穷的村民,真的令我惊讶。听朱治两的儿子朱植晓说,朱治两死后,他们全家被安排住进老人公寓,他们连买床的钱都没有,现在用的床还是亲戚资助的。

朱植晓说,自己的父亲朱治两是绝望而死,跳楼前嘴里还一直在念叨一个人的名字,那个人就是他们的村支书,朱治利。10年前,朱治利领导的村委会为了响应“拆房还田”的号召,将他们村的老屋都通通拆掉,允诺政府会另外划批宅基地分给大家。然而,十多年过去了,政府和村委会承诺的宅基地至今未见踪影。遭受了多年来租房之苦后,当地房价则是一路上涨到2万元每平方米。眼瞅着两个儿子步入结婚年龄,朱治两既没有地建房,又无力购买商品房,万般无奈之下选择踏上不归路。

据当地村民反映,10年前村委会拆老屋的时候,总共收走了130多户的宅基地,粗略估计金额在六七百万元。现在,十年过去,他们村迄今还有70多户人家像朱治两家一样,没钱买房,只能住在出租屋里,被人鄙视。因为当地人信奉:“女儿不能嫁入出租屋”、“儿子无房不能娶老婆”。没房的家庭被人看不起。

part03视官员优先为理所当然的政府官员

凤凰网财经:文章披露了大量细节,完整再现了该保障房项目“民房”变“官方”的过程。除了朱治两,此次调查采访,还采访了哪些人物和机构,有没有遭遇到阻力?

晏耀斌:做调查性报道,求证贯穿整个过程。直接去找官方发言人谈和我们自己独立调查出来的东西肯定不一样,但官方程序也不能少,我们也给当地宣传部发了函件,向他们通报了已经掌握的情况,期盼给出回应。必须两条腿走路。在我的过程中,更多地是动用私人关系进行独立调查。我们不仅走访了朱治两的家,采访了文章中明确提到的那些人,比如在温州做中介的广东刀客地产顾问机构董事长谢逸枫等。还采访了两位当地的公职人员,拿到很多第一手资料,比如朱治两他们村村预收宅基地的原始收据,一户几万,每户都按有手印。苍南县房改办统一向县机关和乡镇下达限价房指标的文件(苍南县人民政府苍政发〔2010〕14号文)。出于保护,我们最终对他们采取了匿名化处理。

凤凰网财经: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对龙岗限价房问题持什么态度?

晏耀斌:在我出发去苍南之前,当地政府和部门就已经对外表了态,之前其他媒体的报道也有提及。比如,在分房事件曝光后,当地县委书记称分房官员优先是县情决定:“分房有先后。分配给公职人员属于风险可控范围,分配给老百姓,因群体太大,比较难控制。”房改办主任给出的解释是:“由于房源有限、供不应求等因素,个别乡镇在申报上存在不公正、不公平的现象。正在责令整改。”

我在苍南调查了解到的情况是:他们已经就限价房分配问题召开三次县常委会议,决定是统一对外口径为“已经停止分配”,并强调不再像上面提到的那样对外坦白回应。

part04以整改为名却在做利益协调的工作组

凤凰网财经:介绍下当地官员提到的整改吧,他们具体采取了哪些措施?

晏耀斌:至于他们对外宣称的整改实际上是协调。在事情曝光后,苍南县成立了三个工作组,名为整改,实则到各个乡镇做没有购买限价房公务员的工作。比如云岩镇,共获得6套限价房指标,调整中,获得指标的人各拿出5余万元,补偿给其他没有拿到指标的公职人员。

凤凰网财经:据你们所知,苍南县这样民房变官房的现象,普遍么?

晏耀斌:不太好说,我们是媒体,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我们只能就调查过的事实发表言论。

凤凰网财经:咱们的封面文章还配发了几位专家的观点文章。他们认为保障房目前的困局在什么地方?

张一君:我们只能展现专家的观点,不好再对专家的观点做过多评价。

凤凰网财经:和此前其他媒体出现的苍南保障房报道相比,我们的封面文章最大不同在哪里?

张一君:调查性报道不同于一般的报道,也不同于评论。因为真实存在的事实是唯一的。我们的封面报道更强调对事实的还原,更强调故事化的表述形式。

凤凰网财经:据报社了解的情况,我们的报道反响如何?苍南县保障房问题有无最新进展或变化?我们近期有无后续报道的计划?

张一君:我们的报道出来之后,反响不错,网络上通过微博和你们这样的网站转载,引起很多人关注,评论也很多。也有平媒做延伸评论的。比如,湖南日报发表时评:《保障房分配尤患不公》(http://house.baidu.com/weihai/news/0/2853646/)、南方都市报发表社论: 《分配公平考验保障房制度》(http://gcontent.oeeee.com/1/d9/1d94108e907bb831/Blog/524/4a19c2.html)等等。

当然,周末出来的报道,不可能周一就回应。我们不能奢望地方政府能这么快做出响应,目前暂时还没有部门给出回应的。不过,后续报道,肯定会有。我们专门有一个栏目,叫“追踪报道”,会做跟进。推动制度的不断完善是我们的动力源泉。

向左 向右

往期回顾

 

网友留言

凤凰网财经联系方式:010-84458352 all_finance@ifeng.com      策划:马德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