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财经 > 财经新闻 > 国内 > 正文 |
|
李强
今天,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李晓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从前三季度经济运行数据来看,我国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已经得以缓解。如今,又到月末的央行加息敏感期,下一步如何走?在第三季度经济运行数据披露后,答案其实并未完全明朗。
国家统计局今天上午介绍了今年前三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据披露信息:前三季度我国国内生产总值166043亿元,同比增长11.5%,比上年同期加快0.7个百分点。不过,固定资产投资增幅有所回落。前三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1529亿元,同比增长25.7%,比上年同期回落1.6个百分点。
数据还显示,前三季度,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4.1%(9月份同比上涨6.2%,环比上涨0.3%)。货币信贷增速仍然较快,流动性过剩比较突出。当季我国对外贸易较快增长,贸易顺差继续增加。9月末,国家外汇储备14336亿美元,同比增长45.1%。前三季度,货币净投放1958亿元,同比多投放302亿元。上述数据均显示,我国经济增速并未出现明显回落迹象,加息等紧缩政策的出台仍有必要性。
不过,数据中也有利好因素。据统计局披露,今年我国农业生产稳定增长,秋粮可望继续增产,这将是我国粮食生产连续第四年获丰收,同时,生猪生产正在恢复。无疑,从上述消息可以推断,今年四季度,我国CPI指数继续回落基本已成定局,事实上,今年8月CPI创下历史高点,主要是受粮食价格、特别是生猪价格上涨的影响。
今年前三季度国民生产总值增速已比二季度回落了2.4个百分点,进入9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也出现了比上个月回落的局面。李晓超在接受采访时,认为“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已得缓解”的结论值得关注。这说明监管层认同前期的宏观调控已经见效,不过,为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巩固已有的调控成果,下阶段,不排除再次加息的可能。
此外,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宋国青认为,由于货币供应目前还处于高位,今年年底前的宏观调控政策仍将趋于紧缩。在国内宏观经济领域,宋国青以其对经济走势判断准确被喻为“宏观经济预测第一人”。虽然9月份CPI数据的回落已得到印证。不过,对于日渐放缓的经济走势,宋国青审慎地认为,今后几个月,宏观调控政策还需进一步紧缩。
在宋国青看来,为了实现CPI的进一步回落,目前处于高位的货币供给最值得关注。央行发布的三季度金融数据报告显示,截至9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同比增长18.45%,狭义货币供应量(M1)更是达到22.07%的增长,双双呈现高位增长态势。从以上判断来看,似乎年底前再次加息已无可避免。
但是,近日来自央行管理层的声音,给加息又留下悬念。央行行长助理易纲近日在香港出席一个论坛时表示,预计今年全年CPI增长在4.5%左右,但央行需观望一段时间决定是否再度加息。
9月份CPI的增幅为6.2%,固定资产投资等一系列敏感数据虽然并不乐观,市场对央行加息的预期再次加强。但易纲表示,要将中国的负利率扭为正利率,会有一段过程,央行还要观望一段时间,才会决定是否进一步加息。
值得注意的还有,从本外币利差现状分析,美元正在逐步降息,而人民币相对美元的利差不易过大,否则人民币升值存在压力,热钱控制的难度也将加大。
编辑:
廖书敏
|
Google提供的广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