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一言以贯万物 > 8月28日 >
第296期

不要人为制造高增长幻象

  • 1王健林近日称不要再幻想经济高增长,要接受6%甚至5%增长,这番话很有警示作用
  • 2投资和出口两引擎熄火,难以维持较高增长。接受这一现实,别人为制造高增长幻象
  • 3其实中国有庞大人口,同时也有这么多人想赚钱。在这种力量驱动下经济不增长都难
  • 4要担心的是政府干预、管制对增长的制约和扭曲,为稳增长而投资只会导致危机加重

不需要担心经济增长

中国有庞大的人口,中国人的生活水平远未到很优越的阶段,这么多的人要改善生活水平,同时也有这么多的人想赚钱。在这种自发力量的驱动下,经济不增长都难。

财知道: 据路透报道,王健林近日称,“今后中国经济要丢掉保持7%,8%,或者中高速、高速增长的这种幻想,老老实实地接受6%,7%,甚至5%的增长。”你怎么看这种看法?

朱海就:王健林的这番话还是很有警示作用的。中国过去的高增长是依靠“投资”,主要包括房地产投资和政府的基础设施投资,以及“出口”这两个引擎推动的。现在这两个引擎都熄火了,因此也就难以维持比较高的增长速度。中国应该接受这一现实,不应该人为地制造高增长的幻象。经济增长速度下降也有客观的必然性。不像十几年前,中国经济现在的基数已经比较大,在此基础上每增长一个点,绝对数都是很大的。在高基数上高增长确实难,一些基数小的国家,比如印度,现在增长比中国快,这是很正常的。当然这并不是说中国今后就不可能高增长了。

其实与其关注“经济增长”这样的宏观指标,不如关注微观个体。从个体的角度看,经济增速下来未必是坏事,比如从消费者的角度看,增长指标的下跌,一般来说也意味着物价的下跌,货币购买力的增强,这对居民是好事。从企业家的角度来看,增速下滑意味着赚快钱难了,这会迫使他们努力地发挥自身才能,服务好消费者。这意味着增长慢了,增长的质量可能会更好。

中国的经济增长其实是不需要担心的。中国有庞大的人口,中国人的生活水平远未到很优越的阶段,这么多的人要改善生活水平,同时也有这么多的人想赚钱。在这种自发力量的驱动下,经济不增长都难。所以,不需要担心经济增长,需要担心的是政府的干预、管制对增长的制约和扭曲。

生活质量的改善要依靠市场,依靠企业家精神。在市场中,企业家的每一个行动都是朝着改善居民生活质量方向前进的,他们会自觉地对消费者的需求做出反应,不需要政府去指导。比如王健林,现在转型轻资产的文化、金融等产业,就是对消费者需求的反应。市场完善了,经济增长的质量才有保障;相反,市场被破坏了,经济增长水平再高也是虚假的,那只是虚假的数据,没有意义。不能反应生活质量的改善。

归根结底,经济增长不能作为一个追求的目标。我们要追求的是人们生活质量的改善。经济增长快,不等于生活质量改善就大。经济增长多少,由市场说了算,而不应该事先设定一个追求的目标。可见,真正值得人们关心的问题是市场改善了吗,而不是经济增长了吗。

依靠市场力量来稳增长

并不是说我们就不要稳增长,而是说我们稳增长的“方式”要改变,从政府的“稳增长”到市场的“稳增长”。

财知道:财政部长楼继伟近日也表示,前七个月全国税收创五年来同期最低,看来经济增长的确在放缓。但他同时表示将发力稳增长,提前下达2016年重大项目建设投资计划。你怎么看发力稳增长?

朱海就:“稳增长”是中国政府过去常用的手段,现在应该告别这种做法了。这并不是说我们就不要稳增长,而是说我们稳增长的“方式”要改变,从政府的“稳增长”到市场的“稳增长”。过去,稳增长的手段是政府大力投资;那么现在,我们稳增长的手段应该转向市场化的改革,依靠市场力量的驱动来稳增长。

政府的“稳增长”在2008年就已经宣告失效。那时“四万亿”下去,结果是出现了大量的过剩产能,经济的结构扭曲的问题变得更加严重。教训深刻,我们不应该重蹈覆辙。完善市场,释放市场的力量,通过企业家才能的发挥来稳增长,才是实实在在的稳增长。这不是否定政府投资,而是说,政府的投资和其他投资一样,都应该是企业家对消费品的投资“引致”出来的。为了“稳增长”而投资是无效率的,只会导致资源的浪费和危机的加重。

当然,楼部长的这番讲话也许只是为了“稳信心”的政治策略而已,而不是说真的要大动干戈“稳增长”。我们注意到,面对这一次的经济危机,至少到目前为止,政府稳增长的动作比2008年小得多,这应该算是一个进步。

央行只要管束好自己就够了

央行的职责不是稳定经济,更不是稳定股价,而是控制通货膨胀。

财知道:在经济放缓时,人们容易寻求宽松的货币政策。但印度央行行长似乎值得学习,他被《全球金融》杂志连续两年评为A,曾表示:“印度必须降低通胀率,同时减少通胀的波动性。”“QE只能帮我们拖延时间,不能替代经济增长。”你怎么看?

朱海就:这位印度央行行长的观点值得称赞,也很难得。他正确地认识到央行的职责不是稳定经济,更不是稳定股价,而是控制通货膨胀。向经济体中注入更多的货币只是使“经济数据”一时变得好看罢了,并不会真正改善经济增长的质量,不会改善人们的生活水平。

如上所述,实实在在的经济增长要靠市场的改善,靠企业家才能的发挥,而不是靠央行。央行不要跨界去做企业家做的事,它只要好好管束自己就够了。

朱海就系浙江工商大学教授

本期简介

第296期

不要人为制造高增长幻象

王健林近日称不要再幻想经济高增长,要接受6%甚至5%的增长,但其实中国有这么多人想赚钱,不增长都难。要担心的是政府干预、管制,人为制造高增长幻想。

  • 下面哪个问题是你2015年最关心的?(此问必选)
财知道公众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