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一言以贯万物 > 12月14日 >
第88期

  • 1新政满月,令人印象最深的是中共新一届领导人所表现出来的改革决心和施政理念
  • 2中国模式不存在,如果非要说有什么中国模式,不断改革才是真正的中国模式
  • 3改革一经启动,大家对不改革的耐心会更小;不主动加速改革,就将被激烈变革所吞噬
  • 4未来的经济政策要更有远见,俞正声推荐公务员读奥地利学派的代表作《美国大萧条》

新政满月展改革决心

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中共新一届领导人已经做出了很明确、很坚定的回答,就是要继续深化改革。重走“小平92南巡路”,提出“一招两不”,意在宣示决心,发出启动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的动员令。

财知道: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已经履职一个月了,你最深的印象是什么?

胡释之:我印象最深的是他们所表现出来的改革决心和施政理念。我们知道,中国现在站在一个新的十字路口,急需回答一个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这一个月下来,我想我们可以看到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中共新一届领导人已经做出了很明确、很坚定的回答,就是要继续深化改革。重走“小平92南巡路”,提出“一招两不”(“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意在宣示决心,发出启动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的动员令。

这是有所指的。过去十年,改革饱受争议。要不是说改革是错误的,要退回去;要不就是说过去的改革虽然是对的,但改到现在已经改得够好了,不需要再改了,现在这种“半统制、半市场”的体制就是最好的一种体制,也就是所谓中国模式,要固定下来。这显然是既得利益集团忽悠人的东西,固化体制的目的意在固化局部利益。

其实吧,如果非要说有什么中国模式,不断改革才是真正的中国模式。就像李克强前几天说的,“中国30多年的改革实践证明,它是渐进式的改革,也是不停步的改革。”

和革命赛跑改革要加速

改革一经启动,大家对不改革的耐心会更小。如果不主动加速改革,就将被激烈变革所吞噬。而革命并不会带来好结果,反倒是把此前已经在变好的东西也给葬送了。在改革和革命的赛跑中,改革要跑快点!

财知道:王岐山近日也在一个座谈会上推荐了托克维尔写的《旧制度与大革命》。

胡释之:托克维尔是古典自由主义的代表人物,倍受哈耶克推崇。推荐阅读这本书传递的信号是耐人寻味的,反映出执政者强烈的忧患意识。中国的现代化转型,从鸦片战争算起,快要接近“两个100年”,这中间走走停停,反反复复,教训太多。到了今天这个时候,不能让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再次中断,应该要成为全民的共识。这也是为什么深化改革要成为全民的共识,因为唯有加速改革,才能阻止革命,才能阻止现代化进程又被中断。

这本书里谈到的一些社会心理现象对当下的改革也是很有启示的。比如他说到,旧制度的范围缩小了,它激起的仇恨反倒更大;摧毁一部分旧制度,就使剩下的那些令人厌恶百倍。这带来的启示不是说不要启动改革,而是要加速改革。比如行政审批改革,取消了不少审批项目以后,剩下的那些审批项目引发的反感会更强烈。怎么办?尽快全取消了!

改革一经启动,大家对不改革的耐心会更小。如果不主动加速改革,就将被激烈变革所吞噬。而革命并不会带来好结果,反倒是把此前已经在变好的东西也给葬送了。在改革和革命的赛跑中,改革要跑快点!“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不能再谈改革了,得动真刀子干改革了。“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

期待经济政策更有远见

习近平还有一句话就说“不回避矛盾,不掩盖问题”,这也是一种有远见的看法。有些短期政策,比如弄点刺激计划,看起来好像能够化解问题,但实际只是掩盖住了问题,看起来好像拯救了危机,实际却埋下了未来更大危机的隐患。

财知道:我们回到经济问题上来,习近平这次考察广东,也是在为本周末要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做准备,你有什么期待吗?

胡释之:应该说新一届领导人表现出来的对经济学道理的掌握也是挺到位的。其实好的经济学带给大家的智慧就是远见,让你看见短期政策的长期后果,这样你才不会去干一些短期看起来好像达成了目的,但长期后果却事与愿违的事。

不能急功近利、饮鸩止渴,得尊重客观规律。习近平这次强调增长不能有水分就是这道理。“水增长”短期看起来很让人兴奋,但长期一定会真相败露,一定会被推倒重来,这种增长实际是一种倒退,这是有远见的领导人,有远见的政府不能干的事。短期来看好像政府也能直接驱动经济增长,但长期来看,只有市场和企业家才能带来有效的经济增长。

这次习近平还有一句话就说“不回避矛盾,不掩盖问题”,这也是一种有远见的看法。有些短期政策,比如弄点刺激计划,看起来好像能够化解问题,但实际只是掩盖住了问题,看起来好像拯救了危机,实际却埋下了未来更大危机的隐患。

政府该怎么应对经济危机?俞正声在上海当书记的时候给公务员推荐过一本书,是值得大家去读的。这本书叫《美国大萧条》,是奥地利学派的一个代表性人物罗斯巴德写的。这是很有意思的现象,要知道,奥地利学派的经济学家是经常被叫做所谓市场原教旨主义者的,但他们也是唯一预测到了大萧条的经济学家。

这本书是对美国上个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的一个颠覆性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和很多人固有的认知相反的。他认为经济危机并不是市场经济的必然现象,而是对此前政府干预市场带来的误导的一个总纠错。所以政府要怎么帮助市场快速地渡过危机?就是要促进市场的纠错,让市场更自由,让市场可以更自由地纠错,这样危机很快就能渡过。相反,如果政府是去妨碍市场纠错,或者是慌慌张张地去救市,错上加错,就会把小危机搞成大萧条。

这对中国的启示是很显然的。2008年我们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本来可以是一个短暂的危机,很快就能过去,但我们不停地搞救市政策、刺激政策,结果现在四年过去,我们仍然还在危机之中,而且还不知道接下来还会出现什么。所以我希望未来的经济政策要更有远见,更敬畏市场,更想着怎么通过深化改革去发挥市场的力量。

胡释之系宏观经济学者

网友评论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本期简介

第88期

新政满月

重走“小平92南巡路”,提出“一招两不”,意在宣示决心,发出启动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的动员令

鲁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