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钢:政府对新兴产业环节重在“疏”而非“压”
专访科技部部长万钢:政府对新兴产业环节重在“疏”而非“压” 许可新 金英支 张梦舟 虽已是全国政协副主席,但他仍说:“作为科学家,首先要耐得住寂寞。” 已任科技部部长3年的万钢,走上仕途前是一位科学家。他曾作为国家“863”计划电动汽车重大专项的首席科学家,带领团队研发出了“超越”系列燃料电池汽车,并建设了中国第一个汽车风洞中心。 这样一位对新能源汽车情有独钟的部长,现在正着力推动中国的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他如何理解温家宝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容?科技部将在其中扮演什么角色?6日,万钢在北京会议中心接受了第一财经的专访。 新兴产业的关键是“打开通道” 第一财经:低碳经济成为今年政协的一号提案主题,对此你怎么看? 万钢:中国的低碳经济、技术,可以分三个层面来表述。 第一,能耗及排放量的减少。中国在“十一五”期间就确定了单位GDP能耗降低20%,以及COD(化学需氧量)和硫排放量减少的目标。从这次政府工作报告看,我们很有信心COD和硫的排放量能达到甚至超过我们原来设定的目标,但在单位GDP能耗上还要下一把力。 第二,非化石能源的发展,包括水能、核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这方面,国家也已经确定了目标——到2020年,中国的单位GDP将减排温室气体40%~45%。按我的理解,温总理说40%~45%,对我们各部门来说,目标就是45%。因为温总理在哥本哈根大会上说了:“我们一定能做好,而且我们可能会做得更好。” 第三,低碳不光是经济的低碳,更是生活的低碳。现在新能源价格仍然比较高。如果大家能自觉承担一部分价格,新能源产业自然就发展得更好。当然,这也可以从我们每个人少用一桶水、少买一双鞋、少坐一次飞机做起,从生活方式的转变做起。 第一财经:您的意思是,打开新能源市场的关键在于民众的意识? 万钢:认识一个新兴的东西需要过程。传统产业都已经有自己固有的商业运行模式了,新能源则不然。 比如太阳能发电产业,要从晶硅开始,然后切片,做成组件,才能发电,但发电后又有新问题——如何使用它呢,是用蓄电池把它储起来,还是并到电网上去? 将来可能每家每户都会用太阳能来发电,但这又引出一个新问题——发出来多余的电怎么办呢?扔掉它吗?不能这么浪费。这就需要低压配电,但不能让住户白白送电啊,而且用户用电和输电都要计算,各自价格还不一样,这就需要再装一个双向计算的电表。 所以,对于新兴产业,最关键的是研究如何打开其后面的通道。 战略新兴产业 既属“新兴”又是调整 第一财经:新能源、信息技术等新兴战略产业将在多大程度改变中国的未来? 万钢:有四大领域,是我们认为在金融危机后具有重大突破可能的重要领域。 第一个是信息产业,现在已经进入物联网阶段,物联网的用途很大,网络经济还在发展,三网融合正在进行。 第二个是新能源,大到核能,小到家里的太阳能手电筒,都会影响生活的方方面面。 第三个是生物领域,比如生物医药、生物育种、生物环保等。 第四个是新材料,如纳米工程、表面加强、再利用等,先进制造业、大飞机、数控机床等都可以利用它们。 战略性新兴产业指的是对经济、社会具有重要影响的战略性领域,对这些产业,我们一是要高度关注,二是要作出正确选择。 比如能源领域,我们选择新能源;汽车领域,我们选择电动汽车;医药领域,我们选择生物医药;农业领域,我们选择生物育种。 这次“两会”最热点的议题就是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从这个层面说,战略性新兴产业本身既是新兴产业,又是(对现有经济结构的)调整。 “冷”“热”都要忍得住 第一财经:有人说,与其他部门相比,以前科技部是个“冷衙门”,但现在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大热的背景下,科技部已经成了“热衙门”,对此您怎么看? 万钢:我觉得,作为科学家,首先要耐得住寂寞。对任何一个科学技术的发现和发明,或者对科学规则的掌握,都需要长久、默默无闻的钻研。所以要忍得住“冷”,坐他个10年“冷板凳”年。但也要忍得住“热”,“热”说明我们的经济、社会已经发展到需要我们发挥作用的时候了,这就需要我们把握住这份“热”,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地解决问题。 比如太阳能发电,从光伏到发电到并网再到配电等,我们要一环扣一环地去解决问题,而不是虚高虚热,这就是科技部一个很重要的职能。 第一财经:您是说现在某些产业出现了虚高虚热? 万钢:新兴产业是新的,要掌握其整个规律很难。有时候会出现一些新情况,比如现在,某些产业后面的环节还没有打通,前面的环节已经过热了,这时候,政府不应把前面给压掉,而是要疏导后面的环节。 新能源如果不能并网发电,哪怕是一度的太阳能、风能电力都是过剩的,因为我们还解决不了后面的问题。 所以科技部要去做一些“冷”的工作,在“冷”的过程中解决问题,以备“热”的时候使用。这就是说我们既要有前瞻,又要对现在的工作起促进作用。 基础科研:最怕不持续 第一财经:真正的创新都是来源于二三十年前的基础科学研究,现在中国把对基础科学研究的投入比例确定为总体科研投入的5%,您认为这个比例是否足够? 万钢:基础科研关系到国家的前瞻性发展,它需要我们持续、稳定、不间断地增加投入。基础研究发现的是规律,但不是说你今天投钱,明天就能发现规律的。 基础科研最怕的问题就是不持续,这几年我们在发展中加大了对基础科研的投入。科技部在国家重点基础研究项目上的投入,从2007年的12亿元,到2008年的19亿元,再到2009年是26亿元,2010年是30亿元。 此外,从2008年开始,我们就制定了对于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稳定性投资,也就是说每个国家重点实验室,每年都获得1000万左右的投入,到了今年,总共已经达到了30亿元。 我希望我们的投入能持续、稳定地增长;另一个需要把握的是“质”——我们的科学家不能因为搞项目而耽误了很多时间,一定要让他们有一个合适的工作环境,使他们能全心全力地研究,使我们的国家能在前瞻性的问题上发展。 我的观点是,只要保持基础研究持续稳定几十年,我们肯定会有一批科学家脱颖而出。 新能源汽车业:二十年磨一剑 第一财经:作为一位汽车专家,您怎么看当前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瓶颈问题? 万钢:中国从“九五”时期就开始了对新能源汽车电池、电机的研究,我当时刚从国外回来,很有幸参与了新能源汽车的项目。但在那时候,这还是一个相当“冷”的话题。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它已经走到了一个新阶段。2008年奥运会上,中国的新能源汽车经受住了奥运会高强度的考验,得到了各界的认同。2009年,财政部、科技部、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共同启动了新能源公共汽车的“十城千辆计划”,当时有13个城市参加,每个城市都拿出了具体的方案规划,反响很不错。 今年,国务院又确定扩大到20个城市,那就是“二十城千辆”。我觉得新能源汽车在公共交通领域率先推广,首先具有科普的意义,能让大众享受科技成果,其次可以经历高强度的考验,对产品的成熟很有好处。 按照计划,到2012年,公交领域会有6万辆(新能源汽车),届时整个社会将会有15万辆(新能源汽车)。 第一财经:数字上有了一个大的提升。 万钢:对,这就是我们要过的第一道坎,我管它叫“从0到1%”。我估计到那时候(2012年),全国汽车产销量将达到1500万辆,15万辆就是1%。如果我们突破1%,那么接下来突破10%的时间就会大大短于我们现在的这一步。 我们已经“长征”了10年,再有10年的时间,新能源汽车产业就将获得突破。中国的新能源汽车走上产业化,可能不是十年磨一剑,而是二十年磨一剑。 相关专题: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凤凰独家点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