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财经委委员王明权:今年经济工作“再细致些,再周到些”
调结构五点注意事项: ●认清结构调整复杂性 ●防止调结构一哄而上 ●做大优势也是调结构 ●调结构要多用市场和经济手段 ●政府管理经济方式要转变 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委员王明权,曾长期工作于地方政府和大型金融机构,对于中国经济有多个角度的实践与观察,以务实低调著称,话不多,但很实在很中肯。日前,记者在云南代表团驻地邂逅王明权代表,他针对宏观政策连续性与稳定性、产业结构调整以及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有关热门话题,提出了他的看法和建议。 在记者看来,王明权代表建议的实质是希望政府把事情应该想得更周到些、做得更细致些。他认为,大政方向已经确立,而且经过实践检验是正确的,接下来工作的“技术性”越来越强,要特别注意:再细致些、再周到些! 三项“绸缪”,谋政策科学性 “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国家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是完全必要的。从实际执行结果看,政策是很有效的。然而,这些政策都有阶段性,长期实施可能面临通胀问题。所以,我们要做一些未雨绸缪的工作。”王明权说。 王明权所说的未雨绸缪,主要是筹谋3项工作,即对投资盘子大小做到心中有数,特殊时期财政和货币政策实施要有规划,宏观调控要加强科学性和延续性。 “国家要了解投资究竟有多大的盘子。”王明权说,“去年国家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也谈到‘4万亿元’拉动民间投资的带动效应。各地上项目的积极性是很高的,我们要对总的投资盘子做到心里有数。” 王明权解释,如果投资的盘子已经很大,为了防止半拉子工程,政府就需要增加更多投入,通胀的风险也相应增加了。他透露,根据去年财经委在各地调查了解的情况,“估计这个盘子不会太小”。 了解清楚投资总盘子的大小,王明权建议政府对特殊时期政策实施的度和时间进行初步规划,做一些调查研究和数学模型。“尽管是比较粗的规划,但积极的财政政策要保持几年,才能让投资回到正常的水平,宏观决策部门应该有所思考。不能说今年过了,明年再说,明年过了,后年再说。”王明权如是说。 此外,王明权还建议要继续提高宏观决策的水平。在他看来,如果宏观调控决策不够科学,会带来很多问题,“刹车太急,半拉子工程多了;放得太凶,又会出现通胀”,最后可能导致投资效率不高,银行出现大量坏账,引发其他更多问题。 五点“注意”,建言结构调整 “GDP增长8%是一个量的问题,不能代表经济变化,只有结构调整、适应市场,那才是发展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否则就是产能过剩、重复建设。”王明权对记者表示,今年两会能把结构调整明确提到那么重要的位置,他十分拥护。 然而,王明权仍然担心结构调整可能遇到一些问题。他提出五点注意事项,包括认清结构调整复杂性,防止调结构一哄而上,做大优势也是调结构,调结构要多用市场和经济手段,政府管理经济方式要转变。 他首先强调,调整产业结构不是一蹴而就的,不单面临技术上的困难,还要解决组织结构和体制改革方面难题。 “我比较担心,一说调整结构,大家都说‘我们结构调整了’。就像我们提科学发展,一提科学发展,各地都在讲‘我的发展很科学’,其实就是发展存在不科学的问题,中央才提科学发展观的。”王明权对记者说。 同时,他也提醒,产业结构调整要防止一哄而上、重复建设。他告诉记者,去年财经委调查时就发现,不少地方在一哄而上搞风能、锂电池。 “说实在话,你不搞新技术、新产业,结构很难调整,但是大家都去搞这些新技术、新产业,也难免不出现问题。”王明权说。 此外,王明权还指出,各部门把原来的优势做强做大,也是调整结构的重要内容。调结构不是把优势丢掉,不是重起炉灶,而是在过去的基础上做得更好。他说:“中国是一个很大的市场,调整结构的标准就是你的产品适合市场需要,不是都去搞新的东西。” 王明权还建议,在国家宏观调控前提下,要多运用经济手段和市场去调结构,少用行政的办法进行调整。除了某些特殊行业,“企业自行兼并重组比政府主导合并效果要好”。 多把调结构的任务交给市场,同时也是要求转变政府管理经济的方式。“现在政府管理经济管得太细,不利于经济结构调整也不利于企业发展。政府要从繁杂的经济事务中摆脱出来,做自己应当做的事。”王明权说。 在他看来,近来之所以出现不少“国进民退”的争论,正是因为不少企业感觉政府管得太细了。实际上,从统计数据看,并没有什么“国进民退”,这种感觉来自何方?一是感觉者的主观判断有误,另一方面就是人家觉得好像政府什么都在管,以为是“国进民退”了。 相关专题: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凤凰独家点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