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等10院士提议大力发展转基因技术
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资料图) 前不久,农业部先后批准了三种转基因农产品的生产应用安全证书,引发部分公众对转基因粮食的安全性问题的疑虑。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的10位院士日前就转基因技术的发展和相关问题发表了意见。院士们认为,我国应在科学评估、依法管理基础上,推进转基因新品种产业化。 转基因是农业科技发展方向 -理由 院士们普遍认为,转基因育种是目前国际上普遍采用的新技术。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李家洋介绍,转基因技术可增加作物的抗性,有效防止病虫害,大大减少化学杀虫剂使用,减少生产成本,降低环境污染及对其他昆虫和人畜的伤害。同时,也可以培育优良的作物品种,改善土地生产能力。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戴景瑞说,通过转基因技术,可以在传统技术的基础上增加新技术,提高育种水平,使新的品种增加一些传统育种技术解决不了的性状。 “虽然我国杂交水稻技术目前在国际上领先,但如果不加强分子育种技术研究,短则5年、长则10年,我国的杂交水稻技术就要落后国际水平了。”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认为,今后利用生物技术开展农作物育种是农业科技的发展方向和必然趋势,转基因技术是分子技术中的一类,因此必须加强转基因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没有技术就没有地位。 不用担心转基因食品安全性 -释疑 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旭日干表示,从目前国内外的科学研究看,没有发现转基因食品与传统食品在人类食用安全性上存在差别。经过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获得主管部门批准的转基因生物可以放心使用或食用。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李宁说,当前部分社会公众对于转基因技术的认知还存在误区,需要一些时间来让公众逐步了解和信任转基因技术和产品。 中国工程院院士、食品安全专家陈君石也表示,需要向公众普及有关转基因、转基因作物、转基因生物安全等方面的知识。一方面转基因食品不含有毒有害物质,不构成食品安全问题;另一方面,转基因作物的研究、开发有一整套严格的监督管理程序,在生产方面,也有确定的生产规范和严格的管理要求。 中国科学院院士杨焕明说:“转基因本身没有毒,它们同别的基因有什么相互作用也被研究得一清二楚。” 院士们认为,面对国际上竞争日益激烈的转基因市场,我国应充分利用转基因新技术培育环境友好、资源节约、有利健康、高产优质的转基因作物品种,在科学评估、依法管理基础上,推进转基因新品种产业化。 以上均据新华社 链接·10院士名单 1.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李家洋 2.中国农业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戴景瑞 3.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 4.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旭日干 5.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李宁 6.中国工程院院士、食品安全专家陈君石 7.中国科学院院士杨焕明 8.中国科学院院士许智宏 9.中国科学院院士谢华安 10.中国工程院院士刘旭 转基因食品安全 引起担忧 >>新闻背景 去年11月27日,农业部批准了两种转基因水稻、一种转基因玉米的安全证书。这是我国首次为转基因水稻颁发安全证书。消息公布后,转基因水稻的安全性问题引起了担忧。许多专家认为,此举比较冒风险,风险主要在于转基因水稻对环境和健康的影响。 业内一些专家担心,转基因食品遗传性状的改变可能影响细胞内蛋白质组成,这可能导致有毒物质产生或引起人的过敏症状,甚至有人怀疑基因会在人体内发生转移,对后代造成无法预估的危害。 更多精彩内容阅读登录京华网(www.jinghua.cn) 相关专题: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凤凰独家点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