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 北京天桥百货股份有限公司成立,该公司第一批发行股票300万元,成为了中国一家股份制企业。中国第一家股份制企业的诞生,这标志着一套适合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的股份制经济体制正在逐步建立和完善起来。股份制企业的出现,有利地推动了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推动了我国经济水平的发展。[全文]
胜利油田在1960年开始钻探,1961年4月,钻遇油层,发现工业油流。1964年4月中央决定组织华北石油勘探会战。1965年探明了胜利油田,1966年开始开发,当年原油产量达到134万吨。1974年油田建成。[全文]
中共中央在通知中指出,大气油田的开发是一个多快好省的典型,贯彻执行了党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它的一些经验在各部门和党、政、军、群众团体中也都适用,或者可以作为参考。此后,全国工业交通战线掀起了学习大庆经验的运动。[全文]
1985年,国务院批转了卫生部1984年8月起草的《关于卫生工作改革若干政策问题的报告》,其中提出:“必须进行改革,放宽政策,简政放权,多方集资,开阔发展卫生事业的路子,把卫生工作搞好。”由此,中国的全面医改正式启动。[全文]
1975年初毛泽东起用邓小平主持中央工作,对各个方面进行整顿。邓小平从整顿铁路入手,1975年3月5日,由中共中央发布《关于加强铁路工作的决定》,调整各铁路局领导,逮捕了一批破坏运输的派性分子,整顿铁路运输秩序,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确保运输安全正点,铁路运输状况好转。[全文]
几百万工人、干部、知识分子、解放军官兵和成千上万人次民工的建设者,在“备战备荒为人民”、“好人好马上三线”的时代号召下,打起背包,跋山涉水,来到祖国大西南、大西北的深山峡谷、大漠荒野。[全文]
1954年12月20日,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发行新币的指示》,决定从1955年3月1 日起发行新币。1955年2月21日,国务院总理周恩来颁发《关于发行新的人民币和收回现行的人民币的命令》,责成中国人民银行从1955年3月1日起发行新的人民币,收回流通中的人民币旧币。[全文]
2005年2月24日,国务院发出《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即“加快民营经济发展三十六条”。《意见》指出,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使两者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全文]
11月16日 京九铁路提前全线铺通。京九铁路位于京沪、京广两大南北干线之间,北起北京,南至深圳,连接香港九龙,贯穿京、津、冀、鲁、豫、皖、鄂、赣、粤九省市,全长2536公里,1996年9月1日京九铁路全线运营。[全文]
1976年7月6日,我国西南边疆又一条公路干线——滇藏公路建成并正式通车。这条公路是继川藏、青藏、新藏公路之后,从内地到西藏的第四条公路干线。这条公路的通车,对于进一步改善滇藏之间的交通状况,密切云南和西藏各族人民之间的往来,促进沿线地区工农业生产的发展,都有重大意义。[全文]
1966年5月7日,毛泽东在审阅中央军委总后勤部《关于进一步搞好部队农副业生产的报告》时,给主持军委工作的林彪写了一封信,提出各行业都要办成亦工亦农、亦文亦武的革命化大学校。8月1日,人民日报公布了该信内容,并发表了《全国都应该成为毛泽东思想的大学校》社论,这封信被称为“五七指示”。[全文]
中共中央对于私营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比较慎重。1953年5月,中共中央统战部部长李维汉提出公私合营是改造资本主义企业的好办法,得到中共中央认可。截止到1956年底,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全文]
1997年12月29日,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于1998年5月1日起施行。《价格法》共7章48条,包括总则、经营者的价格行为、政府的定价行为、价格总水平调控、价格监督检查、法律责任、附则。[全文]
525万!成交。1987年12月1日,中国首次以公开拍卖的方式有偿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原深房公司总经理骆锦星(前)举起11号牌,赢得中国土地“第一拍”,后来深房公司在竞得的这片土地上修建了东晓华园。[全文]
1967年9月5日,中国政府与坦桑尼亚、赞比亚政府在北京签订关于修建坦赞铁路的协定,中国提供10亿元人民币无息贷款援助。这个协定的签订,进一步加强了中国、坦桑尼亚、赞比亚三国人民之间的友谊,促进三国经济技术合作关系的发展。[全文]
1957年7月5日,《人民日报》刊登马寅初于1957年6月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的书面发言。他根据1953年我国历史上第一次人口普查的结果和以后几年人口增长的情况,认为我国人口增殖太快。[全文]
2007年3月16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自2007年10月1日起施行。为了维护国家基本经济制度,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明确物的归属,发挥物的效用,保护权利人的物权,根据宪法,制定了《物权法》。[全文]
1978年10月24日,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小岗生产队长严俊昌、副队长严宏昌把全村18家农民的户主召集到会计严立华家,冒着政治风险,商定私下实行大包干,并当场立下字据,按上手印。小岗生产队获得大丰收,粮食总产6万多公斤,相当于1955年到1970年15年的粮食产量总和,自1956年合作化以来第一次向国家交了12488公斤公粮。[全文]
1958年1月9日,新中国第一部户籍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颁布。户籍制度由此建立。户籍制度的形成有其深刻的政治、经济原因,它背后承载的劳动就业制度、医疗保健制度,以及在接受教育、转业安置、通婚子女落户等方面所衍生出的许多具体规定,整体构成了一个利益向城市人口倾斜的体系。[全文]
1949年6月4日,周恩来在北京饭店主持召开各民主党派负责人及在北平的各级党政机关负责同志参加的会议,宣布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之下,建立中央财政经济委员会,由陈云、薄一波负责筹备组织,在召开新的政治协商会议、成立民主联合政府以前的几个月内,计划并领导国家的财政经济工作。1949年10月21日,在中央财政经济委员会的基础上又组建了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全文]
1999年9月,中共中央十五届四中全会又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再次提出要积极发展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放开搞活中小企业的决策。“抓大放小”是中共中央针对我国国有企业现状制定的对国有经济实行战略性改组的重大决策。[全文]
1979年4月,中共中央工作会议召开,广东省委负责人在向中央领导同志作汇报时,建议中央下放若干权力,允许在毗邻港澳的深圳市、珠海市和重要侨乡汕头市开办出口加工区。这一建议得到了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视。邓小平在与广东省委负责同志谈话时表示:还是叫特区好,陕甘宁开始就叫特区嘛。[全文]
大庆油田是新中国工业的一个传奇。从她诞生开始,就从物质上、精神上给共和国工业不断提供着崛起、振奋的力量:她的发现,打破了外国专家“中国贫油”的论断;她的开发,使新中国原油实现自给,改变了中国石油工业落后的面貌;由她的实践而引发的“工业学大庆”运动,推动了新中国工业化进程。[全文]
在石油会战中,涌现出以王进喜、马德仁等为代表的“五面红旗”。王进喜在“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誓言下,带领1205钻井队创造了5天零4个小时钻完1020米设计井深的最高记录。[全文]
1950年6月30日,中央人民政府颁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新解放区开始推行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与《中国土地法大纲》相比,《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在若干政策上有大的改进。[全文]
1月24日 由国务院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组织召开的西部地区开发会议在京举行。党中央、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负责人参加了会议。朱镕基总理在会上阐述了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全文]
11月26日 深圳隆重举行庆祝经济特区建立十周年招待会。江泽民讲话指出,经济特区建设所取得的成就充分证明,创办经济特区的实践是成功的,实行改革开放的总方针是完全正确的。同日 经国务院授权、中国人民银行批准,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成立。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在大陆开业的第一家证券交易所。[全文]
1980年9月10日,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自公布之日起实施。我国长期实行低工资制度,居民的收入不高,以往没有开征个人所得税。但随着经济的发展,收入高的居民将会逐渐增多,开征个人所得税,调节收入分配,成为现实需要。[全文]
1970年12月25日,中央批准武汉军区、湖北省革命委员会提出的兴建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的报告。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是长江干流上的第一座大型水利枢纽工程,位于湖北省宜昌市境内。1970年12月开工,原计划建设3年半左右发电,5年左右竣工,但未能如期进行。[全文]
1961年中共中央决定调整国民经济后,在贯彻“调整、巩固、整顿、提高”八字方针过程中,一些省、区为克服经济困难实行“包产到户”的生产责任制。4月,安徽省委书记曾希圣为恢复生产,渡过难关,经毛泽东同意,率先在安徽推行“包产到田”责任制,取得明显的绩效。[全文]
1950年七八月间,淮河流域发生了特大洪涝灾害。河南、安徽两省共有1300多万人受灾,4000余万亩土地被淹。7月20日,毛泽东批示:“除目前防救外,须考虑根治办法,现在开始准备,秋起即组织大规模导淮工程,期以一年完成导淮,免去明年水患。”[全文]
11月10日 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的世界贸易组织(WTO)第四届部长级会议以全体协商一致的方式,审议并通过了中国加入WTO的决定,标志着中国长达15年复关和加入WTO进程的结束。[全文]
2月25日-3月1日 国务院召开的全国经济体制改革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讨论了《经济体制改革“八五”纲要和十年规划》以及1991年经济体制改革的要点。提出90年代经济体制改革的总目标是: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新体制和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运行机制。[全文]
1981年6月6日,中国水稻育种专家袁隆平荣获中国第一个特等发明奖。从1976年开始至1987年的10年间,全国累计种植由袁隆平培育出的杂交水稻面积达10.5亿亩,为中国水稻增产增收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全文]
1970年2月15日到3月21日,全国计划会议讨论、拟定了《1970年计划和第四个五年国民经济计划纲要(草案)》,提出集中力量建设大三线;大力发展农业,加速农业机械化进程;狠抓钢铁、军工、基础工业、交通通讯建设;发展轻纺工业;建立经济协作区;大力发展新技术;初步建成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全文]
1972年1月,周恩来指示抓住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危机中急于出口的有利时机,进口国内急需的化纤、化肥技术设备。1月22日,国家计委提出《关于进口成套化纤、化肥技术设备的报告》,2月5日得到毛泽东的批准。周恩来等领导人决定以此为突破口,将引进规模进一步扩大。[全文]
1962年1月11日至2月7日,在北京召开了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参加会议的有中央、各中央局、各省市自治区党委及地委、县委、重要厂矿企业和部队的负责干部七千多人,因此又称“七千人大会”。[全文]
全年国内生产总值103935.3亿元,比上年增长8.3%,其中,第一产业增长2.9%,第二产业增长9.8%,第三产业增长8.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3499.9亿元,其中国有单位完成基本建设投资17666.62亿元。[全文]
1月18日-2月21日 邓小平在视察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时,发表著名的“南方谈话”。邓小平南方谈话,是在国际国内政治风波严峻考验的重大历史关头,坚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理论和路线,深刻回答长期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进到新阶段的又一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全文]
1月1日,中共中央批转的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中指出,目前农村实行的各种责任制,包括小段包工定额计酬,专业承包联产计酬,联产到劳,包产到户、到组,包干到户、到组,等等,都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生产责任制。[全文]
1973年8月5日到20日,国家计划委员会召开了全国环境保护会议。这是新中国召开的第一次关于全国环境保护的会议。由于我国长期只重视工农业建设,忽视废水、废气、废物和治理,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全文]
1963年3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厉行节约和反对贪污盗窃、反对投机倒把、反对铺张浪费、反对分散主义、反对官僚主义的指示》。65年后又与“四清”运动一起错误地提出运动重点是整“走资派”,成为文革的先声。[全文]
“一五”计划指我国1953年到1957年执行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一个五年计划。1951年2月,中财委已着手试编“一五”计划。1952年下半年,中财委加紧“一五”计划的编制工作,于8月11日提出了轮廓草案。[全文]
1月12日 邓小平同国家计委、国家经委和农业部门负责同志谈话。邓小平指出:农村、城市都要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勤劳致富是正当的。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一部分地区先富裕起来,是大家都拥护的新办法,新办法比老办法好。[全文]
网友留言: | 专题制作:Dingh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