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雀巢收购徐福记 国内食品业令外资垂涎

2011年08月03日 16:27
来源:新财经 作者:吴勇毅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文/吴勇毅

可口可乐、百事可乐、法国达能、美国百胜等洋巨头纷纷重拳出击,并购国内食品企业后,雀巢的又一次大规模收购,洋品牌与民族品牌如何在市场中角逐或共赢。

跨国公司对外并购再掀狂潮。7月11日,雀巢公司宣布,已与徐福记创始家族签署协议,以17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111亿元)收购徐福记60%的股份,徐氏家族持有剩余的40%。

由于双方在中国糖果业市场占有率均位列前5位,将使此并购成为跨国企业在中国的最大规模收购交易之一。

雀巢成“收购狂人”

雀巢作为全球最大的食品制造商,目前总市值约2000亿美元,2010年的营业额达8407亿美元。10年前,雀巢就制定了宏伟的全球扩张目标,根据时下雀巢公司首席执行官保罗巴尔克的计划,雀巢欲在2020年实现新兴国家市场对雀巢集团的营业收入贡献率达45%,而时下这一数字仅为31%,远未到目标。

国际市场调研公司Euromonitor数据显示,按零售额计,2010年中国糖果市场规模600多亿元,雀巢国内所占的市场份额仅为1.8%,名列第五,远落后于排名首位的美国玛氏(13%),也落后于卡夫、联合利华等竞争对手,而徐福记的份额为3.9%,排第三位。为此,财大气粗的雀巢急于通过资本并购来迅速扩大市场份额,大举抢占新兴市场。

2010年2月,雀巢斥巨资拿下云南大山70%的股权,补足矿泉水的短板;今年4月又拿下了厦门银鹭60%的控股权。如今,在糖果市场占有率连续13年位居前三的徐福记也成为其囊中之物。而早在1998年,雀巢就购得国内鸡精行业第一品牌上海太太乐80%股权,轰动业界;1999年,雀巢又收购广东最大冰淇淋品牌广州五羊97%股权;2001年,雀巢又拿下国内第二大鸡精生产商四川豪吉60%股权,一统中国鸡精市场。

除了挥舞资本并购大旗,雀巢还不断增资扩大生产线,自建基地。今年2月,先在东莞增资5亿扩大咖啡生产线,又于5月投资3.2亿扩建美极鲜味汁生产线。不只在中国,雀巢在其他新兴国家也接连大手笔布局。7月初,雀巢宣布2015年以前将在非洲市场投资12亿瑞士法郎,而今年上半年,雀巢已投资9000万瑞士法郎在尼日利亚开设了第二家工厂,在刚果投建的新厂也已完工,并计划在莫桑比克和安哥拉建厂,而在俄罗斯、土耳其等新兴国家也均有不同程度的收购行动。

徐福记是由台湾的徐氏4兄弟于1992年在东莞成立的,主要生产糖果、糕点、面包等食品,2006年在新加坡上市。目前,徐福记在中国拥有四个大型生产基地、129家直营销售分公司,拥有强大的销售团队及分销能力。利润也在十多年中连续保持双位数增长。

雀巢收购徐福记后,强强联合优势互补,未来两三年,在销售额上雀巢将能坐二望一,其利润将会有一个质的飞跃。中投顾问食品行业研究员周思然表示,雀巢收购徐福记,是中国食品行业的标志性事件,由于两者市场份额均位于行业前五,若收购成功,将颠覆性地改变中国糖果业的格局。雀巢对中国糖果市场的控制力将明显增强,不仅进一步提升与玛氏、卡夫、联合利华等对抗的筹码,也进一步压缩了雅客、金丝猴、大白兔等国内中小糖果企业的生存空间,竞争激烈程度加剧,将给行业带来新一轮洗牌,一些二三线品牌将逐渐被淘汰出局。

并购 商务部这关或难过

由于雀巢、徐福记在国内糖果业市场占有率均位于前五,收购将对中国糖果行业格局造成重大影响。因此,该收购案最后必须通过商务部反垄断调查。

而对雀巢收购徐福记最后能否成功,各方争议较大。有专家认为,雀巢想“吞下”徐福记,商务部这关或难过。迄今为止,外资公司在华如此大规模的收购尚无成功先例。2009年,商务部就曾驳回了可口可乐斥资24亿美元全盘收购汇源果汁的申请。尤其是当徐福记亦被视为民族产业时,成功收购的难度或加大,尽管它是来自台湾的。

就过往商务部对大宗并购行为的审批来看,雀巢收购云南山泉、帝亚吉欧收购水井坊获得成功,主要原因在于被收购对象规模较小,市值不大,市场占有率也较低,而此次收购徐福记涉及的金额和规模都较大,阻力将大增。

除此以外,雀巢收购徐福记在具体实施环节上也存在不少问题与挑战:如何在股份配比上与徐福记达成一致;未来徐福记的管理层安置、人员构架和雀巢的话语权分配问题;品牌、物流、销售渠道如何统一等诸多难题也将摆在眼前。

乐观人士则表示,雀巢和徐福记的交易不太可能会受到垄断问题的困扰,因为徐福记在中国糖果市场上只占3.9%的份额,没有垄断问题,比不上汇源果汁对果汁市场的高垄断程度,当时汇源市场占有率高达40%。

业界都在关注雀巢收购徐福记能否成功,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外资入主,会不会造成民族品牌或中华老字号的无形资产流失?“外资入主,给国内企业带来资金和先进的管理模式,但同时民族品牌的无形资产也在流失。”海通证券首席分析师刘文辉表示。

我们看到,北冰洋、小护士、大宝、南孚电池、统一润滑油等许多国内知名品牌被外资并购后,一部分品牌淡化消失了,一部分沦为非主流的小众品牌。因此,对于外资收购国内企业,中国政府、主管机关应把重要的关注点放在对收购前后的预估与监管上,对于一些有价值的重要民族品牌进行保护。

外资并购专家王志乐认为,品牌保留与否属于市场行为,保护出不了品牌。我们在保护民族品牌时也应该遵循市场规律,不要把太多的民族情绪掺杂其中,应当站在国际资本市场的大视野中看待和审视,不要“妖魔化”外资并购。

外资垄断中国人“一日三餐”

随着外资并购相关政策的不断完善,尤其是去年《利用外资20条》的出台,明确鼓励外资通过并购等方式加强在中国投资。为此,外资并购中国企业的行动越来越活跃。

这也导致去年以来,包括可口可乐、百事可乐、瑞士雀巢集团、法国达能集团、美国百胜餐饮等洋巨头纷纷重拳出击,在华并购数量、金额达到前所未有的境地。国内多个著名食品企业纷纷落入外资的怀抱。

除了上半年雀巢大肆并购外,日前,全球最大的烈酒集团帝亚吉欧并购全兴集团4%的股权已获批,这意味着帝亚吉欧对全兴集团股权的控股比例增至53%。这是外资首次控股我国白酒企业。拥有肯德基、必胜客等品牌的餐饮集团美国百胜公司,今年5月也宣布以总价45亿港元,并购中式连锁火锅第一品牌小肥羊93%股权,目前正等商务部审批。2010年,美国食品大鳄亨氏集团以1.65亿美元收购价,曲线从新加坡福达公司手中收购了中国名牌产品味事达酱油和广合腐乳。

而前些年,邦吉、嘉吉等四大国际粮商就已收购了中国70%以上的粮食企业,控股或参股金龙鱼、福临门、鲁花等主要品牌。经济学家郎咸平撰写的书中指出,中国食品领域已逐步被外资垄断掌控,今后中国人“一日三餐”大事或“听命”于洋人了。营销专家李志起认为,时下,洋品牌正加紧对中国粮食全产业链渗透,从上游种子种植、小麦收购、面粉加工,到中游食品制造,再到终端流通,外资势力不断加紧渗透。

与此同时,不少在华的外资还不断从与中方的合资企业中回购股份。6月初,星巴克公司宣布,已与其在华南地区的合资伙伴香港美心集团签订协议,收购美心集团所持有的30%合资公司股权。

兴业证券分析师陈德培认为:“外资不断并购,在特定的行业,有可能造成市场的定价权、设定标准权完全被外国掌握,这对包括糖果业在内的中国食品业更不利。”

 

相关专题:雀巢恰购徐福记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责任编辑:hanle] 标签:雀巢 并购 中国 外资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查看跟帖]我要跟帖 0人参与  0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自动登录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同步到微博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