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期"问局十二五",三十个经济关键词,每一期围绕一个关键词,通过一系列具体而微、紧扣民生的问与答,勾勒出中国经济下一个五年的主体框架;借助部委的权 威释疑,学者的诚恳解惑,把握住中国经济未来五年的发展脉搏。与此同时,我们会完全根据网友的投票从这些紧扣民生的关键词当中评选出"十二五最受关注话题",让网络再次 成为智者的舞台,民生的狂欢地。

不得不说的新农村

既然城市化是大势所趋,为何还要强调新农村建设?“新农村建设”是中国特有吗?新农村和传统意义上的农村又有何不同?我们应该如何理解才正确…[详细][评论]

- 票
1.关于新农村建设,哪条不正确:
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必须
城市化的题中之意和重要任务
可理解为建设低级别的小城市
2.“撤村改社区”现象是:
新农村建设的阶段性成果
是温和式强拆,农民多数被上楼
其他
 
  • 1“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特有吗,如何正确理解?

    第三只眼:美国大学教授谈新农村建设

    近日,美国旧金山大学政治学系教授、美中政策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政治学会会长郭苏建博士和美国查尔斯学院政治学系教授刘国力博士在中国人民大学贤进楼就他们关注的新农村建设几个长远问题接受了本报采访,两位教授均为美籍华人,多年在美国从事教研工作,所谈内容颇有角度。[详细]

    ————中国甘肃网报道

    海外拾贝:韩国的新农村什么样

    韩国农业与中国一样,同属东亚小农生产,且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两国地缘相近,经济、社会和人文背景相似,韩国新村运动的许多经验,值得中国在新农村建设中大力借鉴和吸纳。20世纪70年代的韩国的农业、农村状况和现阶段的中国农业、农村状况在发展阶段与基本情况等方面有很多的相似之处,都处于由农业国向工业国、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过渡时期,在现代化进程中所碰到的难题自然有类似之处。韩国新村运动的经验为中国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启示。[详细]

    ————人民网报道

    专家解惑:新农村有三个不同内涵

    现在“新农村”的“新”主要体现在5个方面:一是目标新。新目标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20个字包含了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建设内容,较过去“新农村”建设模式的内涵更为丰富。[详细]

    ————陈武元,四川省社科院研究员

  • 2城市化大势下为何还要搞新农村建设?

    学者解惑:新农村建设是城市化的题中之意和重要任务

    发现不少地方对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的关系把握得不够准确和恰当,存在着将城市化代替新农村,或者将两者割裂开来,甚至对立起来的倾向。鉴于此,我们有必要进一步认识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两大战略的关系,高度重视城市化对新农村建设的引领作用,推动两者互动共进,并体现在各级政府的“十二五”发展规划中。城市化战略和新农村建设战略是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持续发展的两大重要战略,两者并不存在替代关系,而是缺一不可。问题的关键是,我们在实践中要正确处理和把握这两大战略,将它们有机结合、有效结合起来,而不是相互替代、相互割裂,甚至相互对立起来。[详细]

    ————上海证券报报道

    媒体评论:城市化应当和新农村建设同步推进

    现阶段在一些地方出现的城市化“大跃进”,其实就是掠夺农村资源的“大跃进”。以取得农村土地为目的的城市化,是一种典型的完全以城市为中心的片面的城市化。这一城市化思路,其实和实行人民公社制度以及早期的农村土地承包制度是一样的,就是要让资源向城市单向流动。的确,以城市为中心来推进现代化建设并没有错,率先工业化、市场化、城市化,符合现代化建设的规律。问题在于,如果资源长期仅仅从农村单向流向城市,在导致农村资源濒临枯竭的时候,农村市场无法消费城市工业品,而城市市场已经饱和,城市的工业化就失去了继续发展的动力。特别是在中国这样一个大多数人口在农村的国度,片面以城市为中心的现代化,不仅让农村居民不能分享现代化建设成果是不公平的,更重要的是,不能启动巨大农村市场对于城市工业化的拉动作用,也是十分不“经济”的。所以,在我国城市工业出现产能严重过剩的形势下,中共中央早在2003年就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早在2004年,胡锦涛总书记就作出了我国发展已经进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新阶段的判断;从2004年起,每年中央一号文件都是以“三农”为主题,力推各种资源向农村流动。[详细]

    ————东方早报评论

  • 3如何看待“撤村改社区”等现象?

    媒体评论:是畸形新农村建设导致的农民被城市化

    尽管当地官员强调,当地搞集中居住,不搞强拆,不是行政干预;然而,通过强权方式将原本应该公平分配的公共福利局限在少数中心村,然后以自愿之名要求农民交出宅基地搬到中心村,这其实就是对自然村的一种“温和强拆”。公共财政、公共服务都向中心村严重偏移,区别化对待的差别无异于0与100,这就好比钓鱼之前在特定区域撒下一把饵料,说是鱼儿自愿上钩本质却是诱骗无疑。[详细]

    ————南方网报道

    媒体评论:背后是规范不严谨滋生出的权力寻租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本意是推进城乡建设用地的节约、集约利用,然而这场以政策为依据的“运动”,目前却被指是曲解国家政策,为地方土地财政所驱动,正在演绎为违背农民利益、以地生财的新途径。在“换房”过程中,某些官员或者同他们有联系的人从中渔利。[详细]

    ————法制日报评论文章

    部委答疑:开展失地农民“被上楼”整治风暴

    存在的问题要逐一排查到位,重点严肃整改“片面追求建设用地指标、不顾条件大拆大建、强迫农民上楼、不合理分配资金”等行为。对于继续在试点外进行建设用地置换和复垦土地周转的,一律停止实施,进行整顿规范。对于农村土地整治中涉及建设用地整治的,要重点摸清农村建设用地整治留用分配、使用、资金管理以及确权登记发证等情况。各地不符合47号文要求的地方性文件要予以修改或废止,探索研究增减挂钩的综合性操作办法,并制定和落实进一步加强增减挂钩试点监管的措施。[详细]

    ————胡存智,国土资源部总规划师

  • 4“新农村建设”经历了怎样的历程?

    历史渊源:新农村建设历程与建设途径

    其实,新农村这一概念,在上世纪50年代就曾提出。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再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无疑是我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深化农村改革和发展的新的重要探索。虽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是一个新的提法,但是新的历史时期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新的丰富内涵和重大意义。社会主义新农村属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方面,具有重要性。它所具有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民主管理”的本质特征,无疑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和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体现,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全面、综合、和谐和科学的范畴,具有科学性。新农村建设不仅仅是一个村镇建设的问题,而且是一个产业互动和村民发展的问题,更是一个城乡一体化和人与自然和谐的问题;不仅仅是一个农村经济建设的问题,而且是一个包括农村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教育、文化、交通等涉及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有机统一体,是社会综合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具有动态性。[详细]

    ———四川日报报道

    专家解惑:新农村建设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内涵

    建设新农村不是现在才提出来的。上世纪五十年代和改革开放后的八十年代、九十年代都提出过这一概念和基本相同的提法。但这次党中央提出的“新农村”有很大的不同,它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不同的内涵,即老提法蕴含了新思路。解放初期提出的新农村建设模式是,学习苏联的做法,农业生产走集体化道路。这种“新农村”模式由于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违背了农民的意愿和农业生产发展规律,结果事与愿违,反而阻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详细]

    ——陈武元,四川省社科院研究员

  • 5新农村建设的当务之急是什么?

    媒体分析:新农村建设的当务之急是什么

    调研组专门开展了面上的情况调查,同许多农村基层干部和农民交谈,听到了他们的心声和要求。尽管要求和祈望很多,归纳起来,他们有三点要求却是当务之急,而且是对各项工作能够起到“纲举目张”作用的当务之急。当然,新农村建设是我国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在农村必然出现的一个过程,也是城镇化进程中,缩小城乡差别的一项带有根本性的举措。这项工作既不能一蹴而就,也不能裹足不前,要长期、健康地坚持下去。[详细]

    ————人民网报道

    媒体分析:抓好新农村建设三大着力点

    新农村建设要以促进农村生产力发展为最终目标,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中心任务。在我区,农牧业发展水平较低,要促进农民增收,应大力发展特色农牧业产业,并打造出富有西藏特点的自主品牌。诸如墨竹工卡县的无公害蔬菜(瓜果)生产基地、曲水县的藏鸡养殖基地,正是立足于本土资源而发展起来的带动农牧民发家致富的好例子。新农村建设应重视精神文明建设,着力打造新型农民。在精神文明建设中,最重要的一点是普法教育和法制宣传。在过去的几年内,打架、斗殴等现象在一些农牧区乡镇时有发生,影响了社会稳定和生产发展。经过普法宣传和教育,大量的普法材料下发到农牧民手中,各方面的法律知识渗透到农牧民生活中,知法懂法的农牧民群众不再惹事生非,转而动起了脑筋搞生产、跑运输、包工程,并在实践中转变为文明守法的新农民。新农村建设应以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出发点。在我区,对农牧民来讲,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应属住房了。帐篷为家、人畜共居的居住条件下,提高生活质量只能成为空谈。2006年开始实施的农牧民安居工程,在短短的5年时间内,实现了140余万农牧民住上安全适用住房的目标。只有这样,才能“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为惠及广大农民的民心工程”,让农牧民切切实实感受到政策带来的实惠。[详细]

    ——中国新闻网分析报道

  • 6十二五如何进行新农村建设?

    两会谏言:协调推进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

    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不可偏废,要协调推进,“双轮驱动”,促进城乡共同繁荣。现阶段应将县城和中心镇作为重点,构筑新型城镇体系。不断加大财政投入进行建设,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大力发展县域经济,促进农村劳动力在城镇就业。认真处理好城镇化过程中的土地问题。高度重视耕地的有效保护,加快改革土地使用制度,鼓励地方探索构建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体系,探索给农民发放房产证的途径,允许以房产证申请质押贷款。可选择一些地区进行试点。新农村建设要突出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和促进农民增收。在政策导向、金融信贷、市场培育上支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继续加大农村水利建设投入力度,加快建设进度,保持惠农政策连续性,促进农民增收。加快促进“空间城镇化”向“人口城镇化”转变。[详细]

    ————刘江,全国政协委员

    媒体评论:十二五如何统筹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

    第一,调整分税制,增加地方政府收入分成,并按照税收和税源一致性原则改革现行税制,以降低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为地方政府推进城市化、城镇化提供合理的、可持续的动力。加快城市化、城镇化进程,仍然需要地方政府发挥主导作用。为此,国家必须支持并且激励地方政府增强财政汲取能力。从“十二五”开始为一部分城市“放水养鱼”已势在必行。建议在“十二五”期间,在全国市区人口10万到80万的小城市和中等城市实现新的分税制,增值税存量部分每年将中央分成减少5%,五年从75%减少到50%,另外50%归这些城市政府;增量部分全部由这些城市政府收取。同时,将现行税制关于企业在注册地纳税的规定,改变为在税源地交税。以这样两项改革来增加地方政府财政收入,激励地方政府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从而吸纳更多劳动力,把农民工稳定在城市。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并稳定在城市的同时,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加快小城镇和中心村建设,引导那些“空心村”、“空壳村”的农民集中起来居住,腾出更多土地进行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在一二十年之后,比如说在小城市人口增加到50万、中等城市人口增加到200万左右。 [详细]

    ————《学习时报》报道

  • 问题1

    “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特有吗,如何正确理解?

  • 问题2

    城市化大势下为何还要搞新农村建设?

  • 问题3

    如何看待“撤村改社区”等现象?

  • 问题4

    “新农村建设”经历了怎样的历程?

  • 问题5

    新农村建设的当务之急是什么?

  • 问题6

    十二五如何进行新农村建设?

往期回顾

栏目策划、专题制作:王小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