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财经出品

2012-10-10 第10期
导读  10月8日,美国对中国电设备商华为的“封杀令”引发舆论哗然,理由是华为为中国情报部门提供了干预美国通信网络的机会。美国对华为的担忧究竟从何而来?真的是出于国家安全考虑吗?一味地封杀是解决安全担忧的答案吗?
要点
  • Talk 1美众议院在长达52页的调查报告中,到处充斥着"怀疑"、"无法确信"、"可能"等臆断词语,缺乏真凭实据。并没有提供很多值得兴奋的具体信息,美国人的担忧究竟从何而来?
  • Talk 2"Who's afraid of Huawei?",这是不久前英国杂志《经济学人》的封面文章,"是谁在害怕华为?"华为给海外带来的威胁到底是在信息安全方面,还是在市场竞争方面?其实,从西方国家的反应即可看到蛛丝马迹。
  • Talk 3美国销售额仅占华为总收入4%。尽管如此,4%这一数字也折射出华为在美业务攻坚之难。任正非曾罕见的在半公开场合表示,"华为的全球战略布局,我们唯一觉得困难的是美国。"
美国对华为的担忧究竟从何而来?

8月21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宣布,将对来自中国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多家企业生产的无线电子设备发起大规模的“337调查”,以确定这些企业是否侵犯美国企业的专利。这项调查共涉及13家企业,其中包括中国大陆的华为公司。

最近几年,美国发动“337调查”的频率越来越高,早在5月份,美国就曾对华为等45家企业发动了该调查。据报道,截至目前,今年美国已发起了31起“337调查”,这相比以前有较大提高,其中三分之二涉及中国企业,比一年前提高了17个百分点。

何为“337调查”?简单说是禁止一切不公平竞争行为或向美国出口产品中的任何不公平贸易行为。看完整个定义,完全是“利美排他”。虽然说有多家企业被调查,但这一次,美国人把矛头主要对准了华为,尽管中兴也一起被调查。美国对华为的担忧究竟从何而来?

坦白地说,美国众议院情报委员会在长达52页的调查报告中,到处充斥着“怀疑”、“无法确信”、“可能”等臆断词语,缺乏真凭实据,并没有提供很多值得兴奋的具体信息。

“可能对美国带来安全威胁”再一次成为封杀华为的借口。华为创始人任正非曾在中国人民解放军中担任工程师,美国国会认为,如果订购华为的设备,在中国与美国或其他国家交战的时候,这些设备可能成为重要的间谍工具。

但是,美国人可能忽视了这一点。除英特尔芯片等某些价值更高的芯片外,美国大部分电信设备组件都是在中国制造的。美国的思科系统和瞻博网络、法国的阿尔卡特朗讯和瑞典的爱立信都使用中国生产的零部件,并且设备的最终组装至少有部分是在中国进行的。

另外,美国怀疑华为是政府补贴的受益者。他们给出的证据是,在非洲业务上,华为历来在竞标时出价比西方竞争对手最多可低5%至15%。

但是,熟悉华为的应该明白,华为最初在中国国内都难以立足,任正非为了吸引客户费尽心力。但他的公司遵循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并已经开始攻占海外市场。凤凰卫视评论员曾调侃称,华为不需要补贴,就可以把你打的一塌糊涂。

10月8日,华为在一份回应中对美国会报告进行了反击。

其开头是:美国是一个法治国家,所有的指控都应基于确凿的证据和事实。美众议院情报委所主导的、历时11个月完成的报告,仍然未能提供明确的信息或者证据证明其担忧是合理的。

华为指出,美国众议院情报委员会的一切活动和努力似乎都指向一个事先已确定的结果。这份报告,充满了传闻和臆测的信息,来证明这些根本不存在的指控。

如果美国对于华为所谓的“安全”指控不成立,那美国人为何担忧华为进入美国市场呢?华为认为,“华为的日益强大,正是美国畏惧华为进入的根本原因。”

根据华为提供的相关数据资料,2012年上半年,华为销售收入达1027亿元(约合162亿美元),超越爱立信成为全球销售额第一的电信设备制造商。此外,华为终端已经建立起全球化销售与服务体系,能够为全球用户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

并且,美国销售额仅占华为总收入的4%,而亚洲、环太平洋地区和中国业务却占了思科总业务的16%以上。此外,中国是思科在该地区仅次于日本的增长速度第二大快的市场。如果发生电信贸易战,预计思科将比华为更受伤。

华为近四年营业收入,营业利润和净利润
华为

从数据看,2011年华为的销售收入达到了2039亿元,突破了2000亿关口,同比增长11.7%;营业利润为185.8亿元,营业利润率降为9.1%,为近五年表现最差;实现净利润116亿元,同比去年下降53%。

谁在害怕华为?

“Who's afraid of Huawei?”,这是不久前英国杂志《经济学人》的封面文章,“是谁在害怕华为?”华为给海外带来的威胁到底是在信息安全方面,还是在市场竞争方面?。

今年早些时候,在澳大利亚架设全国宽带网络的方案中,政府不允许华为参与。华为还想在印度进行商业扩张,但也吃了闭门羹。而在美国,华为试图进行发展,政府却从中阻挠。

继美国对华为发起狙击战后,加拿大可能成为下一个接棒者。10月9日,加拿大一位政府高官暗示出于国家安全考虑,政府的通信系统可能不会使用华为设备。

让人担忧的是,后续可能对华为采取狙击行动的加拿大,也许并不是这次狙击波的最后一个接棒者。事实上,欧盟已在狙击战的队列中,就等扣动扳机了,只是采取的手段换个外包装而已,而本质上皆为不言自明的贸易保护。

政府的行为从某种程度上说与华为的竞争对手分不开,通过贸易保护主义排挤新晋竞争对手是个常用手段。

华为的竞争对手大肆鼓吹“华为威胁论”而获得了既得利益,但却掩饰他们自身与中国分包商的依赖关系以及其享受到的补贴。有分析人士指出,思科和阿尔卡特朗讯很可能正是这起的幕后推手。

这两家是华为和中兴在全球市场上最主要的竞争对手。过去10年,思科和华为曾数度发生摩擦。2003年,思科控告华为偷窃源代码,并从中获益。

业内人士指出,美国电信设备市场传统上就比较封闭,以往主要是摩托罗拉、朗讯等北美企业的天下,随着这些企业的衰败和转手,其市场份额相应由爱立信、阿尔卡特朗讯、诺基亚西门子等接盘。其中阿尔卡特朗讯和诺基亚西门子两家企业在美国的年销售额就达140亿美元。

随着欧债危机的爆发,在欧洲市场日益萎缩的背景下,美国市场的重要性尤为突出。阿尔卡特朗讯去年的总销售额下降了2%,但它在美国的销售额却取得了6%的增长。以国家安全为名的调查背后,其实就是对经济利益的争夺,这种时候,显然有人不希望华为来打破市场格局。

当然,这一切都是分析所得,是不是这样,还很难说。

撇开令人不愉快的假设,华为也应该帮助外国人减轻恐慌之情。华为不透明的所有制结构和讳莫如深的文化损害了它的声誉。它需要进行大幅度的开放。

华为近四年的销售毛利率变化
华为

2011年华为的产品毛利率37.5%,而2010年为44%,降幅高达6.5%,并且低于2008、2009年水平。原因主要是毛利率较低的终端业务增长迅速。2011年华为在手机终端领域采取了较为激进的营销策略,大力拓展低端智能手机市场,全年智能手机发货近2000万台。

没有美国市场,华为能不能做世界第一?

前文简单的剖析了“美国对华为的不待见”和“谁在害怕华为?”

其实,这些事件背后的原因也没有什么特别复杂的。新华社的文章分析的很到位,无外乎就以下几个。

一是中西方之间存在深刻的互不信任和相互成见。这种不信任和成见既存在于政府高层官员的头脑之中,也存在于普通民众心中,其直接的表现就是,西方往往以国家安全、侵犯知识产权、涉嫌腐败等理由封杀我们的企业,其中有些指责看似牵强和疯狂,却很符合西方人一贯的逻辑,能够被很多当地民众接受,并因此能够为当地政客拉来选票。

二是商业利益层面的竞争与国家利益层面的竞争总是错综交叉在一起。美国一向在高科技产业领域领先于世界,以华为为代表的中国优秀企业的进入,无疑会削弱美国本土企业的传统市场和竞争优势,而美国本土产业的不断空洞化,势必威胁到美国的国家利益。这种商业利益与国家利益错综交叉的形式,决定了某些敏感行业的竞争不仅仅限于商业层面,商业竞争不断加剧的结果,必然会导致政府出面干预。

三是中国企业也不能完全否认曾经有过卷入不当行为的案例。别的姑且不论,中兴、华为两家中国公司在海外市场互殴,或涉嫌项目国当地腐败案件的报道就不时见诸于海内外各种媒体。这当是中国企业需要自我检讨的地方。

回过头来,咱们再讨论,“没有美国市场,华为能不能做世界第一?”这个命题严格讲不完整。华为能不能做世界第一,不仅仅使自身获利,在美国市场进行的交易行为,美国及美国人也应该是受益方,即使华为的竞争对手,也难说不能从中获利。但是,现在我们只谈“假如没有美国市场,华为能不能做到世界老大?”

一项数据显示,2011年,华为的国内销售收入为655.7亿元,同比增长5.5%,而海外的销售收入达1354亿元,同比增长14.9%。其中,美国消费者业务领域连续两年增速超过100%。从中不难看出,美国市场对华为的重要程度。

前文也提到,华为的海外市场所占公司业务比重已大于国内市场,同时华为也看好美国市场的增长潜力。

作为全球最大的单一通信市场,华为不可能也无法完全放弃美国市场,如果开拓美国市场受阻于政治势力,这意味着华为只能向该国的二级电信运营商推销它的网络基础设施。

事实上,从2005年华为赢得首个欧洲合同至今,7年中,华为已与全球前50名运营商相继建立了合作关系,唯独美国市场久攻不下。就像华为副总裁丁耘所言,“在过去的十年中,我们努力投资于美国。在未来十年内,我们希望华为能融入美国市场。”

对已在海外拓展中打拼7年的华为而言,得北美市场就能得通信网络设备的天下。如果能进入这个市场,则意味着华为可以直追现在全球无线网络份额第一名的爱立信,坐上全球通信设备网络老大的交椅。

失去美国市场,华为能不能做世界第一?任正非的一句话或许就是答案。

“华为的全球战略布局,我们唯一觉得困难的是美国。”任正非曾罕见的在半公开场合所是说。

总结

据说,十九世纪英国首相帕麦斯顿的一句话,“没有永恒的敌人,也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成为了英国外交的立国之本。对于华为在美国的遭遇,中美都应该做一些理性、建设性的努力,报复只会加深彼此的成见和敌意。成见只能通过沟通才能消除,信任只有通过了解才能建立。

声明:此稿未经凤凰财经许可,禁止转载!
网友评论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解读:没有美国市场,华为能不能做世界第一?
凤凰民调
  • 1.你认为是谁在害怕华为? (此问必选)
  • 2.你认为美国为何封杀华为?(此问必选)
推荐阅读

百年夏普,下一个柯达?

夏普像个被压弯了腰的老人,能否撑到第101个年头,一切都是未知数。[详细]

光明欠“抽”吗?

3个多月以来,光明乳业已经连续出现5次问题,光明乳业对得起"光明"二字吗?[详细]

美的放弃世袭

当70岁的美的创始人何享健将权力移交给方洪波时,交棒背后有怎样的何氏逻辑?[详细]

“公敌”三星

韩国人自称一生有三件事是无法避免的:死亡、税收和三星。[详细]

黄光裕再无机会?

身处高墙之内的黄光裕能否力挽狂澜,带领国美这艘大船继续向前走?[详细]

日企,谁能活着走出中国?

数据显示,日本三大电子巨头松下、索尼、夏普2011年业绩亏损总额超200亿美元。[详细]

联系我们

策划:晚惜
邮箱:wangkt@ifeng.com
官方微博:凤凰财经
版权声明:凤凰财经策划,欢迎转载或报道,但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