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拜危机改变全球热钱流向
经济观察网 陈超/文 11月26日,迪拜政府宣布重组政府控股公司“迪拜世界集团”,并请求债务人将即将到期的债务延展6个月,其中包括即将与12月到期的43亿美元债务和10年一季度到期的49亿美元。迪拜世界集团是迪拜政府控股的最大财团,也是迪拜最大公司,主要经营业务包括房地产、基础设施、港口航运、能源和金融等。
尽管市场对迪拜世界集团的财务风险已有预期,但对其突然宣布这一债务展期仍感意外。反映主权违约风险的迪拜政府信贷违约掉期(CDS)一跃升至全球违约风险第6高的国家,5年期CDS升至446个基点,主权违约概率达26.5%,这一概率比金融风暴高峰时期的冰岛还高。
在气象学界,存在所谓的“蝴蝶效应”。一只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能在两周后在美国德克萨斯引起一场龙卷风。人们不免揣测,迪拜世界集团这只“蝴蝶”是否引发新一轮的金融风暴?纵观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金融危机,债券市场率先引发不乏其数。1998年,俄罗斯金融危机的起因是俄罗斯政府宣布延期偿还90天政府债券,并直接导致了长期资本管理基金的破产;2001年,阿根廷政府宣布重新谈判外债,引发了阿根廷金融危机;而本轮次贷危机首先也是在房地产贷款抵押债券市场爆发的。因此,此次迪拜世界的债务违约事件加深了人们的忧虑。
回答这一问题,我们首先需要探究迪拜世界的债务规模、交易对手和风险敞口的情况究竟如何。根据公开披露,迪拜世界集团债务总额大约为800亿美元左右,其最大债权人为阿布扎比银行和阿联酋NBD PJSC,但欧洲银行包括汇丰、苏格兰皇家银行、巴克莱等也有相当的敞口。据瑞信测算,所有欧洲银行的敞口在400亿美元左右,如果上述敞口的50%转化为损失,则欧洲银行的拨备覆盖率将要提高5%。当然,考虑到阿布扎比政府已通过两家私人银行和阿联酋中央银行向迪拜世界注资150亿美元帮其渡过难关,并选择性收购其部分,预计迪拜世界违约可能性不大。对于中国而言,中国企业与迪拜世界几乎没有直接的业务往来,直接影响有限。
迪拜世界债务违约事件并不会引发系统性风险,更不会掀起新一轮的金融风暴。事件冲击的传导渠道更多是来自资金流动与市场风险规避情绪方面。迪拜世界债务违约事件是迪拜数年来房地产泡沫、大宗商品泡沫破灭后的必然结果。今年以来,资金持续流入中东、亚洲等新兴市场国家。这一趋势可能近期有所改变逆转。尤其对中东国家而言,近期资金流入已逐步减缓。这一事件发生后,可能短期内出现资金较大规模地流出。
而且,中东国家的许多主权财富基金,例如科威特投资局、阿布扎比投资局等,在金融危机后,由于资源价格大幅下挫以及受全球经济衰退影响,国民财富和政府收入急剧缩水,货币大幅贬值,主权财富基金也从国际市场撤出部分资金转投至本国市场。但对于亚洲新兴市场而言,可能是另一幅图景。迪拜危机的后果不见得是使金融危机恶化,而是改变全球热钱流向。以中国为首的亚洲新兴市场国家作为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给资金提供了稳定而安全的回报。近期,1年期人民币NDF报价已升至6.6097,隐含着人民币1年升值预期约3%。在当期零利率的世界里,这对投机资本是一个相当有诱惑力的回报。我们可以预见,热钱的继续涌入可能是加剧态势。
另外,短期内市场风险规避情绪进一步提升。无论是98年俄罗期债务危机还是01年阿根廷债务危机,都促使风险偏好急速回落。与前两次政府债务危机相比,本次的全球经济基本面更为脆弱,因此不可小视迪拜世界债务危机对市场情绪的影响。在避险情绪影响下,美元、日元等避险货币有望走出跌势,展开一轮反弹。美国国债也会受到资金的追捧。美元走强,加之投机资金流出大宗商品市场,大宗商品市场面临调整压力。但毫无疑问,市场短期的调整可能则意味着投资者继续介入的机会。
作者系工银瑞信基金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
相关专题: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
陈超
编辑:
heq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