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财经 > 专题策划 > 弗里德曼 > 正文 |
|
美国当代经济学家,货币学派的代表人物,1976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弗里德曼一贯遵循芝加哥学派的传统,极力鼓吹经济自由主义,反对国家干预。在他看来,理想中的经济制度是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但弗里德曼并不主张无政府主义,他所提倡的是从国家积极干预经济的道路上转变方向,政府只应扮演规章制度的制定者和仲裁人的角色,只应在反对技术垄断和克服市场的不完全性等方面发挥作用。
在经济学方法论上,弗里德曼赞同并宣扬实证经济学。他认为实证经济学在原则上不依从于任何特别的伦理观念或规范性的判断,它是类似于任何一种自然科学的客观的科学,它的最终目的是创立一种能对现象提出正确的、有意义的预测的理论或假说。在实证经济学方法论的指导下,弗里德曼明确地提出“恒久性收入假说”,指出,消费者不是根据他们的现期收入,而是根据长期的或已成为惯例的恒久性收入来安排自己的支出。
现代货币数量论是弗里德曼整个理论体系的基石和货币政策依据。在现代货币数量论的基础上,他进一步提出了"名义收入货币理论",用于考察货币数量变动与名义国民收入水平之间的关系。此外,弗里德曼还提出"自然失业率"假说,试图解释通货膨胀与失业并存问题。
由于在"消费的分析和在货币的历史与理论等方面的成就,以及他论证了稳定经济政策的复杂性",1976年,弗里德曼被授予诺贝尔经济学奖。
(引自《政治经济学大词典》/张卓元主编,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12,第926--928页)
获奖年度:1976年
演讲日期:1985年3月21日
出生日期:1912年7月31日
学历:
1932年 罗格斯大学(Rutgers University)学士
1933年 芝加哥大学硕士
1946年 哥伦比亚大学博士
经历:
1937年~1940年 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讲师
1940年~1941年 威斯康辛大学经济学客座教授
1945年~1946年 明尼苏达大学(University of Minnesota)经济学与企管副教授
1946年~1948年 芝加哥大学经济学副教授
1948年~1963年 芝加哥大学经济学教授
1963年~1982年 芝加哥大学罗素杰出服务经济学教授(Paul Snowden Russell
Distinquishe Service Professor of Economics)
1953年~1954年 剑侨大学傅尔布莱特客座学者(Visiting Fulbright
Lecturer)
1964年~1965年 哥伦比亚米契尔客座研究教授(Wesley Clair Mitchell
Visiting Research Professor)
1967年冬 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客座教授
1972年冬 夏威夷大学客座教授
目前 胡佛研究所(斯坦福)高组研究员
重要著作:
《实证经济学论文集》(Essays in Positive Economics)
《消费函数理范》(A Theory of the Consumption Function)
《资本王义与自由》(Capitalism and Freedom)
《价格理论:初稿》(Price Theory:A Provisional Text)
《美国货币史·1867年~1960年》(A Monetary History of the United States,1867一1960)与施瓦兹(Anna J.Schwartz)合著
编辑:
xuhl
|
Google提供的广告 |